【百鸟朝凤】“织女”黄宝妹:90后主播,不当明星当劳模
1952年11月,在上海国棉十七厂的细纱车间里,年仅21岁的黄宝妹光荣入党。
2021年6月29日,90岁的黄宝妹荣获“七一勋章”;7月1日,她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1931年12月26日,黄宝妹出生于上海浦东高东镇;因为生计艰难,刚满13岁的她就进入到日资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当时她上夜班,从晚上六点工作到早上六点,双腿酸软、手指磨破也必须坚持工作;更侮辱人的是,下班前还要被搜身。
苦不堪言的日子,在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宣告终结。当解放军进入上海时,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黄宝妹也不例外。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点点在她眼前展开:曾经代表日本人的监工被取消了,他们有了自己推选出的班长;工厂开设了食堂,还专门请老师教他们读书识字。渐渐的,“共产党”的形象在她心中清晰而完整,“入党”的理想也在心底扎了根。
走在自己的车间里,她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纺纱效率,终于让她在反复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先进的操作法——“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仅此一项,使她的看台能力从400个纱锭提高至800个!1953年,她还以这样的记录从上海30多万纺纱工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新中国第一代劳模。
而此刻的黄宝妹,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因为认真努力的付出以及对技术的不懈追求,黄宝妹多次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一次,毛主席勉励她说,“纺织工人很光荣,让全国人民有衣穿,责任很重大”......黄宝妹备受鼓舞,一辈子都要做纺织工人的理想也更加坚定。26岁时候,黄宝妹被任命为工厂干部;但没过几天她就向组织上提出重返车间当工人的要求,“我是党培养的一名纺织女工,我的岗位永远在车间;离开了纺织车间,我啥也不是。”
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的车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集体;而国棉十七厂,拥有了向新中国贡献40%棉布的传奇纪录。
鲜为人知的是,黄宝妹也曾有当明星偶像的机会。
“神话里纺纱织布的是七仙女,但仙女是不存在的,真正的仙女是我们的纺织女工”,这段出自1958年谢晋导演执导的《黄宝妹》一片中的台词,曾经风靡一时;电影中女主角黄宝妹的扮演者,正是她本人。有人看到她秀丽聪慧,就想邀请她成为专业演员。但黄宝妹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因为我当时就抱定了决心,这辈子就要当纺织工人,一辈子就只做一件事,为全国人民穿好衣服这个目标奋斗。”
1987年1月,在车间工作了42年的她,光荣退休。
退而不休,是黄宝妹退休后的真实状态。
没过多久,邀请她到石河子市筹建棉纺厂。不辞辛劳的她,从设计厂房、购买设备、人员挑选及培训,都尽最大可能亲力亲为。有人不理解,觉得她没有股份也不领工资,甚至还要自己贴钱,图什么;黄宝妹很自然的说,“纺织工人可以退休,但党员是不退休的,我们一辈子都要为党工作。”
1994年,黄宝妹又看到有些很早就退休的劳模生活困难,经济情况不理想,就多方奔走协调;终于在上海劳模协会的帮助下,牵头20多位离退休劳模集资成立了上海英豪科技实业公司。成立之初她就和“合伙人们”约定:公司不分红,利润用来帮助有困难的老劳模。
如今,已经90岁的黄奶奶仍不让自己闲着,加入了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杨浦区“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的她,忙着到处给年轻的孩子们讲课:那些年党和国家走过的峥嵘岁月,老一辈共产党员忘我而无私的贡献与奋斗。不仅如此,她还在B站“老杨树宣讲汇”做起了主播,将共产党员的信仰与精神力量,播撒给更多的人。黄奶奶说,“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会继续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