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章丘双语学校 2020~2021八年级上学期末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其他题目请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一、(20分)

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凫水(fú) 争讼(sòng) 幽悄 (qiāo) 无人问津(jīn)

B. 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 潺潺(chán) 冗杂(rǒng) 龟裂(guī) 黄发垂髫(tiáo)

D. 腐蚀(shí) 领域(yù) 灯盏(zhǎn) 佁然不动(y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幽悄 (qiāo)—— qiǎo;

C.龟裂(guī)——jūn;

D.佁然不动(yí)—— yǐ;

故选B。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狩猎 邀请 撺掇 草长莺飞

B. 静穆 晦暗 枯燥 人情事故

C. 滑翔 羁拌 迁徙 水尤清冽

D. 振撼 雾霭 怅惘 戛然而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B.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C.羁拌——羁绊;

D.振撼——震撼;

故选A。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 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 '生命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满城风雨'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是贬义词,使用错误;B项'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使用错误;C项'无关紧要'意思是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使用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

B. 紫禁城的中轴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这条线全长大概约是八公里。

C.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 是否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条件,是推进美丽城市建设衡量标准之一。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A项,没有语病。B项,'大概'和'约'重复累赘,应该删去一个,故B错误。C项,'是因为……的缘故'句式杂糅,可去掉'的缘故'。故C错误。D项,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去掉'是否',错误。据此,答案为A。

5. 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 《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成功不重要'在《傅雷家书》中并没有提及,故选D。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可久居 居:停留

B. 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C. 日光下澈 澈:清澈

D. 悄怆幽邃 邃:深

7.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B 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C. 全石以为底/以残年余力

D. 潭西南而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移步换景,条理清晰。

B. 文中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衬托水的清澈,表现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

C. 第三段描写小石潭源流一次抓住溪流的斗折特点和岸势的参差不齐来描写,展现出小石潭源流的神秘莫测。

D. 由情入景,由景及情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答案】6. C 7. B 8. B

【解析】

【详解】1.C.错误,句意:阳光照到水底。澈,穿透。故选C。

2.A.于是,就/竟然,居然;

B.都是表示约数;

C.把/凭借、凭;

D.表修饰/表转折;

故选B。

3.B.错误,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没有运用正面描写。故选B。

【点睛】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二)课外文言文(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朝堂的台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思是听您的话。

9. 给下面句子用/划出两处停顿。

古 之 贤 君 饱 而 知 人 之 饥 温 而 知 人 之 寒

10. 将文中画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11. 晏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答案】9.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

10. 示例:(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11. 示例:晏子巧妙运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根据意思划分节奏为: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语:乃,于是;粟,救济粮;与,给。补出省略的主语(景公)。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谈话技巧的了解与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通译全文,结合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从'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寡人闻命矣'等语句中可知,面对景公拥狐白之裘却以'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为怪,晏子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而是树立'古之贤君'为榜样,对照是非立断,正误鲜明。晏子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点睛】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得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三)诗歌阅读(共8分)

1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⑴说说首句中'缓'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⑵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

【答案】12. '缓'意为'缓慢、慢慢',写出了诗人在春山缓慢行走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美景的欣赏、留恋之情。

13. 示例1: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是运用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用涧水之香突出桃花之香,表达出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示例2: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是运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了山涧的静谧美好,表达出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考查诗句中词语的表现力。一定要把词语放入具体的诗句中去分析理解。'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慢走在春天的山林里面,春天的天日很长,黄莺没在歌唱,燕子却飞来飞忙着找食。首先要解释词语,然后根据诗句内容理解,答出所表达的情感。如'缓':缓慢、慢慢。对山中春日美景留恋欣赏,连脚步都慢下来了,形象地表达出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的愉悦闲适之情。

【13题详解】

赏析诗句。题干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桃花飘零,落红没有人注意,在山涧溪流中洗手却闻的到桃花的香。可从侧面烘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手法赏析。如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涧水之香,想象落花之情景,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点睛】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这种题有一定的答题模式,按照模式回答是你得高分的前提。1、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解释该字所在句子的意思。3、如果该字使用了表现手法(多为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应该指出来。4、该诗在该字的帮助下,描绘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四)根据原文默写(共8分)

13. 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4)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6)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答案】 (1). 欲济无舟楫 (2). 窈窕淑女 (3). 白露未晞 (4). 落英缤纷 (5). 微君之躬 (6). 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 (7). 海内存知己 (8).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楫、窈窕、晞、躬、嗣、己。

三、(8分)

14.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 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 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 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①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写句子,形成连贯完整的一段话。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成语是有价值的语言,值得学习和推广。 (2). 示例:它像一首歌, (3). 用音符拨弄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解析】

【分析】

【详解】(1)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仔细阅读三则材料,理解内容,找出共性,找出关键句或者关键词,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和'它像……用……'的句式仿写即可。如,它像一首歌,用旋律表达着情感的此起彼伏。

四、(29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民用航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15. 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

16. 本文说明内容是'安全空中旅行',第②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7. 本文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案】15. 即使遇到故障,飞机也有备用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遇到恶劣天气,飞机装有气象雷达,基本能够避开恶劣天气;晴天若遇到暗流,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和处理预案。

16.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将飞机与陆地上的交通工具作比较,突出飞机的安全性高。

17. 示例:不能去掉,'绝大多数'是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去掉后,与事实不符,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第②段'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说的是即使遇到机械故障,它也有备用的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第③段'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说明遇到恶劣天气,它装有气象雷达,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第④段'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是说晴天若遇到乱流('晴空颠簸'),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

2.本题考查对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运用的理解能力。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使用,需要有比较的落脚点,而且要明确作者使用比较的用意。本文说明对象是'安全的空中旅行'——飞机,②段详细介绍了飞机与陆地交通工具遇到机械故障怎样来排除的情况:陆地上的交通工具遇到故障,停下来维修其实很危险;而飞机遇到机械故障,其实是有备用发动机的,不必担心安全问题。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飞机的安全性能比陆地交通工具更高。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先判断能否删去,然后解释'绝大多数'的含义以及这一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回答删后造成的影响。本句中的'绝大多数'是表限制性的词语,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航空事故飞机都是可控的,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没有包括进去。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

(二)(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冻桐子花

①季节就是那么奇怪。

②油桐树开花之前,再晴朗的天,也并不意味着天气真正稳当当地暖和过来了。当我也同小伙伴一样急不可耐要脱去厚厚的棉衣时,母亲年复一年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又来了:'冻桐子花都还没有开,还有冻的日子呢。'

③果然,天说变脸就变脸了。寒潮来袭,村人又清涕唰唰,再度围着灶屋里的柴火烤手指,大狗小狗也时不时卧在灶前烘鼻子,蹭暖和。不过,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人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也终于到来:桐子树开花啦!

④冻桐子花已经成了村人判别天气经验中的一个参照物,冻桐子花开,漫长的寒冷季节就结束了,大地回暖,晴日渐多。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油桐的花期很长,花朵也大,在桐树坪里玩耍细看,那雪白的花瓣挨着金黄花蕊的地方,还有丝丝缕缕的粉红,显得愈发漂亮。待到繁花落尽,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花瓣,宛若又下了一场大雪。好在那时我还是懵懂孩童,对此情此景不以为意。若是成了多愁善感的青涩少年,怕是要黯然伤怀一番了。

⑤此时,油桐的树叶也生长出来了,长长的叶柄,宽宽的叶片,仿佛一把把绿色的小蒲扇,密密匝匝地重新占据了原本光裸的树枝,将油桐树打扮得如亭如盖。

⑥油桐的树皮略微泛白,质地厚,有光亮,很容易与里面白色的木质部分相分离。许多时候,我们上山捡柴,或者在油桐树坪玩耍,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从大树干上剥下半圈长长的树皮,那树皮像一片长瓦,是捉鱼虾的好引水槽子。常有男孩子一手提着小竹篮,一手拿着油桐树皮,对着挖开的水田口子,将水流引进篮子里,小鱼小虾也就成了篮中之物,在劫难逃。

⑦盛夏到来之时,树叶间的桐子长得像小拳头,一个个高高悬挂着,清脆油亮,很是馋人。我常想,要是桐子也像桃子、李子一样能吃该多好!那样的话,三下两下爬上去,站在枝丫上伸手一摘,就可饱餐一顿了。可惜得很,这些看着令人垂涎的大叶,倒是常被村妇们摘了来,包麦子粑,包米粑。蒸熟的粑子,剥去桐叶,已染透了黄绿的色泽,有着独特的清香。

⑧每年的寒露,是摘桐子的时节。这时的桐子,已大过碗口,很多变成红色,就像熟透的苹果,圆润可爱,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摘桐子也称打桐子,人站在树下,手举长竹竿敲打,桐子一个个掉落下来,有的要滚很远才停下。

⑨桐子皮厚而结实,挑回村里,都倒入屋旁的阴沟,任其日晒雨淋,风吹霜打。起初的几天,我们常在桐子堆里玩耍打滚,玩得不亦乐乎。慢慢地,桐子皮沤烂了,腐败了,最终成了一堆乌黑的烂泥。

⑩这时,正适合挖桐子仁。挖桐子仁有一件专门的铁质工具,颜色乌黑,就叫桐子挖,它犹如一根屈着的手指。一手握紧乌黑的烂桐子,一手拿着乌黑的桐子挖,一挖,一撬,乌黑的桐子仁就破皮而出了,一粒一粒,像鹌鹑蛋。经过晾晒,就可榨桐油了。

⑪金黄浓稠的桐油,是那时村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点灯,漆棺材,漆水桶,样样都离不开它。木器经桐油拌石灰漆过底子,结实,耐用,又不透水,长久不坏。

⑫现在的故乡,恐怕连一棵油桐树也找不到了,人们早没有对冻桐子花的期盼。那如雪花般铺满大地的落花盛景,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

18. 本文围绕冻桐子花回忆了哪些事情?

19.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

20. 第⑦段中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21.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的理解。

【答案】18. (1)村人根据冻桐子花判别天气。(2)在桐树坪里看花开花落。(3)抽树皮筒子当哨子吹。(4)剥树皮捉鱼虾。(5)摘桐叶包麦子粑、包米粑。(6)摘(打)桐子,在桐子堆里玩耍。(7)挖桐子仁、榨桐油。

19. (1)抓住'折''切''拔''抽''捏' 等一系列动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儿时在桐树坪用油桐树枝枝条做哨子的过程,表现出油桐树带给童年生活的快乐,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比喻,将冻桐子花比作雪,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冻桐子花洁白的特征,表达作者对冻桐子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 由写满树青翠油亮的桐子,想象桐子成熟后摘桐子、吃桐子的情景,由实到虚,写出盛夏桐子繁盛硕大诱人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桐子树的喜爱及对桐子可观不可食的遗憾。

21. 那如雪花般铺满大地的落花盛景早已消失,只能在记忆中找寻了。人们对冻桐子花的期盼也没有了,对冻桐子花的消失毫不留恋,态度决绝。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美好事物消失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卒章显志,深化主旨。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第2~3段叙写人们依据冻桐子花来判别天气;文章第4段叙写人们在桐树坪里看花开花落;文章第6段叙写人们抽树皮筒子当哨子吹和剥树皮捉鱼虾。文章第7段叙写盛夏到来之时人们摘桐叶包麦子粑、包米粑。文章第8段写寒露节摘桐子;第9段叙写'我们'在桐子堆里玩耍;第10段叙写挖桐子仁、榨桐油。据此可概括作答。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语句'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中加点的词语是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用油桐树枝条做哨子的全过程,写出了'我'童年生活的快乐,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把'冻桐子花'喻为'雪',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冻桐子花洁白的特征,表达作者对冻桐子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其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一般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是给人想象的空间,给人留下印记的印象等。语句'盛夏到来之时,树叶间的桐子长得像小拳头,一个个高高悬挂着,清脆油亮,很是馋人。我常想,要是桐子也像桃子、李子一样能吃该多好!那样的话,三下两下爬上去,站在枝丫上伸手一摘,就可饱餐一顿了。'由写满树青翠油亮的桐子,想象桐子成熟后摘桐子、吃桐子的情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写出盛夏桐子繁盛硕大诱人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桐子树的喜爱及对桐子可观不可食的遗憾之情。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本文围绕着冻桐子花回忆了童年的往事,抒发对冻桐子花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文章结尾用'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这句话来结束文章,写出了现在的人们对冻桐子花的消失毫不留恋,态度决绝,作者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故乡美好事物消失的遗憾和惋惜。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据此理解作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