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刻的会宁一中往事之三 || 作者 听雨赏蕉
碎事收笼 朝花夕拾
——记忆深刻的会宁一中往事之三
作者 ‖ 听雨赏蕉
作者听雨赏蕉,原名张志平,会宁杨集人,现居兰州。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海之梦》《歌与戏——童年的记忆》《戏帽和木活——失传的手艺》《长兄如父》《电影情缘》《春节随想》《恩师郭向东琐忆》《语言精趣 师生情浓——记当年会宁一中的几位老师》《碎事收笼 朝花夕拾——记忆深刻的会宁一中往事》《写给我思念的女儿》《曾经的我娃已经长大——写给我思念的女儿》《为同学小聚而作(搞笑)》《写给我思念的女儿之三(组诗)》《回家的路,是如此的漫长》《碎事收笼 朝花夕拾——记忆深刻的会宁一中往事之二》
三年高中生活,为祖沥学子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画卷。一座西北县城,替会州儿女的心路点亮了经天纬地的明灯。白岩松曾经说过“幸福就是记忆青春,见证时代,感恩生活”。让我们永远存有一颗年轻的记忆的心,见证这多彩的伟大的时代,感恩阳光的幸福的生活。为了心中的一所学校,真想把回忆的牢笼坐穿!
学生和壁虱的故事
八十年代,会宁一中的学生宿舍有大量的臭虫,同学们都深受其害。臭虫,又称壁虱(会宁方言中读Sai)、木虱、床虱、扁螂等。属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吸食恒温动物的血液,夜出行,畏光。白天藏于缝隙中。那家伙有小有大,小的如针尖,中不留的有荞麦皮大小,大的则如指甲盖。颜色为褐红色,吃饱喝足后颜色红得发亮。因一中宿舍建成已久,顶棚(草席上抹灰批白)床板都长时间未修补,缝隙到处都是,为壁虱繁殖生存创造了良好条件。白天隐藏在墙缝、顶棚和床板缝里养精蓄锐,晚上灯一灭便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倾巢出动了。从顶棚中爬下来,从墙缝里钻出来,从床板缝里挤上来,一头扎进温暖的被窝,风卷残云般的饕餮盛宴便开始了。咬醒的同学打开手电,只见血红色壁虱被筒里乱跑,拍、打、按、压、捕、捉声惊醒其它同学,于是展开了一场全宿舍人员参与的人虱大战。灯光一照,顺墙往下赶的便掉头急急忙忙返回了。这东西虽小,一旦被咬上几口,身上便起来一片一片的红斑,痛痒无比,相当难受。我们宿舍的二十四个同学,除许建德的血壁虱不吸之外,其它人都夜夜施舍喂养,可能与人的血型或是血味血温有关系吧。有的人经常满身红肿,痒得疯挠狂搔;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躺得四平八稳。一部分同学甚至不堪忍受壁虱之扰,夏天索性睡在教室里。壁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暑假寒假四十天饿不死也冻不死。当年同学之间一句有名的骂人话“把你个壁虱吃残的还有啥了不起的。”很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学校的住宿条件早已与八十年代无法相比了,当年的我们在艰苦的学习环境和极差的生活条件下义务喂养壁虱三年,没有可歌可泣的功劳也有临虱不惧的苦劳。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都有种壁虱满身疼痛发痒的感觉!
个头不小
床板缝的世界
原凶真容
清汤面和猪的故事
当年住校生的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学生大灶上每天的饭都是白开水清汤面条,馍馍有白面馒头和包谷面发糕两种。馒头还好吃,那个包谷面发糕和清汤面条确实难以下咽。粮站上每转一百斤小麦,大灶上带百分之十五的杂粮,因此杂粮票总是吃不完。发面时里面又放了糖精,虽然有些甜味,但一吃就反胃。大灶的饭锅特别大,一锅清汤面条够一千人吃一顿。把压面机压好的长面条揪成短节,烧开水边下边搅。灶台两边两个大师傅,舞动着手中长长的铁锹来回翻动,就怕粘到一块。脖子上搭着白毛巾挥汗如雨,直到汤面条熟好稀稠程度差不多了就算大功告成。先挖几大马勺倒进铁桶去喂猪(灶上大师傅一直养猪),然后再按时按点给排队的学生打饭。有的大师傅态度还好一点,有的相当日眼(会宁方言)。记得有个姓党的大师傅(不知名)因为打饭总是三天两头和学生吵架,有一次还一铁勺汤直接泼到一个学生的脸上,为此学校领导杨度老师和学生会主席何应军还专门进行了调解处理。本来就是没有一点油水的清汤面,党师傅一看盛着多了还要从学生的饭盆里往出舀一点。他每盛一勺饭仿佛都勾到他的筋上似的,相当痛!打好饭端到宿舍才放些盐,滴几点家里熟好的胡麻油,有肉臊子的再加一点,也算是油汤油水的一顿美食了。因为伙食标准和学生的不相上下,所以大师傅养的猪总是吃得肥圆滚胖的,一身好肉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宰杀大卸八块了。而学生能享受到的美味佳肴只是一顿猪肚子面片子。把平常的面条变成机压手切的方块面片,炒好的猪肚子猪肠子及肝花心肺里面一和,真是香味四溢。唯一欣慰的是每个学期大灶上免费送学生一顿粉条炒肉。班长提前做好本班上灶人员的摸底、登记、上报、发票工作,生怕有些未住校未上灶的学生蒙混过关骗吃骗喝。这在当年也算是一种惊天动地的福利了。说是粉条灶肉,但肉量少得可怜,不过那个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馋!
佳肴
清汤面条
一年一顿
毕业和留言的故事
高三快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王朝马汉地苦学准备预选。预选上的继续学习准备参加高考,预选不上的只能打铺盖回家,选不上的竟然连来年补习的机会都没有了,想起来这现实也是相当残酷的。毕业前同学之间都兴起了写离别留言。每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第一页上自己写些祝福感慨的客套话。后面每个学生写一页,每页右上角还贴上各自的照片,下面是毕业赠言的正文,末尾是通信地址。内容基本上都差不多,大都是回忆一下三年不平凡的学习时光,略表一下同学之间纯朴的友谊,展望一下将来的美好时光,相互预祝高考金榜题名,真可谓情真意切!大多数同学都是出于正常的同学友情有感而发。当然也有表示相互倾慕相互欣赏相互示爱成份的人在里面。最特殊的是有些是真正的恋人,眼看着毕业在即唯恐劳燕份飞,免不了为情所困,茫然若失。这些都被副校长张汉武老师看在眼里,在礼拜六开会降旗时他说:“高考在即,千万不能松懈。有些人三三两两男男女女儿女长情藕断丝连谝了个不亦乐乎。”这话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听起来怎么这么过瘾!记得当年我的留言册上第一页是我写的《沁园春.离别》。独立君前,默然无声,思绪万千。忆相识初时,欢声笑语。今日分手,竟有泪珠。善感多情?年华虚度?人生自古伤离别。劝莫悲,问君去何处,天涯海角。 擦干惜别泪水,展望将来峥嵘岁月。逢巨龙腾飞,祖国复兴,炎黄子孙,华夏后代,整建家园,铸造江山,一代天骄谁敌手!曾记否?中学挚友中,亦有志平。现在回过头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称不上是一首词,但确实是那个时代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留言册一直随我好多年,遗憾的是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搬家途中踪影全无,不知所终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还是那座桃花山,水还是那道祖沥河。改变的是我们的年龄,变不了的是我们对母校愈久愈亲的一片真心!
毕业赠言1
毕业赠言2
毕业赠言3
毕业赠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