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海)抓壮丁,一段不堪回首在往事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抓壮丁,一段不堪回首在往事

文/郭生海

吾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叙永县麦地乡生活了十年多,1946年初春入读私塾,对国民党抓壮丁以不断补充军力之情景有亲眼目睹和清楚难忘的听闻记忆。

何为壮丁?壮丁,旧指青壮年男子。何为抓壮丁?两年前,我听马岭镇一位“抗日勇士”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中华民族不当亡国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他在爱国热情的鼓舞下,自愿报名参军去打企图亡我中华的残暴日本鬼子,在战争中负了两次伤。其他还有许多热血青壮年自愿上战场抗日。然而,解放战争就不同了。解放战争是蒋介石独裁政权,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以其手中掌握的强大军队,进攻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企图全歼之,意欲永远维持压迫剥削穷苦人民的国民党所挑起的战争。那时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兵,几乎全是穷苦农民青壮年男子,他们并不是自愿去当兵与解放军作战。为什么?第一,在农村,青壮年是穷苦人家靠帮地主、富农和部分中农做长、短工,挣钱供家养口的主劳力,当兵有吃无工,若去当了兵,一家人的生活无来源。第二,国民党的军官大多是地主、资本家出身,出于剥削本性和国民党的腐败,层层克扣军饷,士兵吃贱价的霉米饭、参沙饭、参糠饭是常事,稍有怨言,便遭毒打,若逃跑,逮着即枪毙,谁愿去受这种活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当国民党的兵,对解放军作战,是在帮国民党维护对穷苦大众的压迫剥削统治,哪里有那么傻的穷苦人会自愿去当这样的国民党兵呢?穷苦人不愿去当兵,地主和资本家是受国民党政权保护的,他们家的人是不会去当兵受活罪的。但是,蒋介石又要顽固地维持其统治地位和自己阶级的利益,所以,唯一办法就是强迫抗日战争留下的国民党兵与解放军作战,另据互联网资料,国民党政府后又抓了近200万穷苦农民的壮丁去补充兵源。

怎样抓壮丁?国民党时期的政体,实行的是省、县、乡、保、甲制,每一行政机构的执政者分别是省主席、县长、乡长、保长、甲长。在乡、保,除了乡、保长外,还另设一职,分别叫乡队副、保队副,乡队副手下有几个供饭吃,有军装的乡丁;保队副手下有几个吃自己饭,穿自己衣的兼职保丁,专管抓壮丁。这些保丁虽是吃自己,穿自己,但不会被抓壮丁,所以,还要与保队副有些亲近关系的人才当得到。每当乡有抓壮丁任务分配到保,保队副就带领保丁去有弟兄的农民家强抓壮丁,如无法凑数,则独子也抓,将所抓壮丁交给乡队副。为防被抓的壮丁逃跑,乡队副将接收的壮丁像犯人一样严加关锁,由乡丁日夜看管。被抓交乡队副的壮丁,家人能设法筹集几石(读dàn)稻谷(一石300斤)贿赂乡队副的,可放人,由乡队副带领乡丁另抓壮丁去顶。待壮丁凑齐任务数时,为防壮丁逃跑,将每一个壮丁用绳索反绑其手,再用一根长绳索把一个乡的所有壮丁连成一长串,然后由乡丁押解上交县。

贫苦农民既然不愿去当兵,总要想法躲避抓壮丁?法子有三。第一,壮丁处处小心,远远见着保队副和保丁便快跑而躲避。但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保队副白天抓不着人,就晚上突袭去有壮丁的人家户,躲避者又不知抓壮丁的何时来,防不胜防,往往被抓着。第二,武力抗拒。我老家有一家张姓农民,几弟兄,有祖传武功,很团结,上山干活和回家,总是集体行动,个个随身带着可进行武力自卫的棍棒之类的武器或可当武器使用的锄头、扁担等农具,即使在家里也将“武器”放在随手可拿得到的地方。抓壮丁的保丁虽有枪,但不敢随意开枪打死人,畏其武功,所以,保丁始终不敢去抓这家人的壮丁。第三,少数壮丁采取自残办法逃避。我曾亲眼目睹我二十多岁的表叔,将右手食指、中指仰放在我家牛栏屋的门槛上,左手拿一把齐刀,将放在牛栏屋门槛上的这两个手指腹面第二指节处宰断半边。因宰断了指筋,待伤好后,此二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卷曲,终身不能活动自如,成了我们叙永方言说的“抓手”(zhuà shèr),成了终生残疾人。另有少数壮丁,干脆将右手食指、中指各宰掉两节,这样,他们和“抓手”(zhuà shèr)一样,不能扣动抢的扳机,即不能打枪,以此方式避抓壮丁,凄惨啊!除此三法逃避当兵外,别无他法,就是远走他乡也躲避不了,因为抓壮丁只认人,不认外地本地人,一个人在陌生的远乡无依无靠,与抓壮丁的人无亲情牵挂,更容易被抓去当兵。悲乎!

抓壮丁的结果如何?抗日战争结束时,国民党拥有兵力430万人,解放战争中又抓了近200万壮丁补充兵源。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改名解放军)仅127万人,国共军力对比3.4:1,且国民党军的装备远优于解放军。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解放军的前身红军诞生那天起,一直没有忘记过彻底消灭解放军。此时,外患已除,蒋介石认为是彻底歼灭解放军的大好时机,经过大半年的暗中精心准备,于1946年6月26日突然发动了对解放军的全面进攻。解放军被迫奋起抵抗,仅仅三年多时间,解放军越打越猛,越打越强,国民党军越打越少,越打越弱,最终被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还是没能挽救灭亡的厄运,而且灭亡的时间超乎预料的快。为什么?逆历史潮流而动,大失人心,历史规律定矣!

了解叙永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0)

相关推荐

  • 1952年,一位连长在观影时突然嚎啕大哭,指着屏幕:她是我妻子

    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美军赫然越过三八线,公然干涉朝鲜内政,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边境安全.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美国如此明目张胆地在中朝边界作战,无疑是在挑战 ...

  • 六石风云 120

    六石风云 120 嵩峰山人 话说夏苟拜别师祖下山往家中赶去,刚到家门口就听得家里有几个人大声说话. 他一跨进大门就见父亲正在给一位腰别驳壳枪和另外两个肩背"汉阳造"步枪的三位&qu ...

  • 躲壮丁

    ​                   躲壮丁 郁石 我爷爷那一辈是四兄弟:大爷爷,二爷爷,爷爷,幺爷爷.大爷爷在十七八岁时因病早逝了,剩下兄弟三个,一起居住在祖屋那个不大的院子里.后来二爷爷和我爷爷 ...

  • 101岁老兵因旧战伤动手术,得知家人要报销,怒斥:家里没钱吗?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1993年的一天,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的一户人家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怒斥着身边的儿子:"家里没钱吗?还要向国家伸手?你这共产党员难道是混 ...

  • 炉边漫话之进草地(十二)

    那些个淘金者的故事 (十二) 方汉卿说,他在甘孜住了几年后,又来康定做生意. 民国27年(1938年)"班禅事变"那会,他正在康定. 事情是这样的:九世班禅在青海圆寂后,班禅行辕遵 ...

  •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 (二)

     据<官地杨氏族谱> 杨孟五因宋元鼎革,兵燹扰攘 自黄坛徙居柘湖 孙太淳因柘湖基址狭隘 遂转迁于此 因该处"在昔御寇为屯兵卫武之地" 取名官地 鲜为人知的官地 原来还是 ...

  • 英雄末路蒋文度(16)密示兄弟去投诚

    王文胜 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后,"桂北人民翻身队"改称"桂北人民解放总队".6月,发布了<反动分子陈恩元.蒋文度.蒋余荪组织的保 ...

  • 抗战期间王保长们抓了多少壮丁?他们都是怎么抓的?

    相信看过影视剧<抓壮丁>的都对军中王保长和李老栓印象深刻,也对剧中王保长抓壮丁的情形记忆犹新.在抗战期间,不少青年志愿从军走上了抗日战场,但因为国民政府征兵工作不够完善,对百姓宣传不够,再 ...

  • ​电影 - 抓壮丁

    ,时长 01:36:29 抓壮丁 <抓壮丁>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四川方言喜剧片,陈戈.沈剡执导,吴雪.陈戈.尹文媛主演,1963年12月上映.影片根据1944年由吴雪(执笔).丁洪.陈戈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十九)

    俩 甲 山 故 事(十九) 孙万林/著 1 第十九回  黑狗子抓壮丁两丁出一  穷小子寻活路三丁逃俩 次日,吃过早饭后,鲍鸿对吴仁说:"乔本中队长和我要给保甲长们训话,你立即通知他们下午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