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专家坦言,6个令人心酸的现实
记得小时候,我们每个人最为期待的,应该就是过年了。
每一次过年,父母都会给我们买来新的衣服,准备好大鱼大肉,以此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对于新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记忆。
而对于大多人来时候,过年就象征了放假,能够让人暂时摆脱工作或者学业上的烦恼,收获到短暂的时光。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过年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这种温暖,便是家的温馨和幸福。
一家人围绕在餐桌上,一同聊着家常,畅谈着一年中的经历,让冰冷的冬天也变得暖和下来。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能发现,当下生活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
为何会出现和以往截然相反的现象呢?
曾有社会学家说过,春节的发展便是以宗族和血缘为基础的。而当这些基础被改变后,春节的本身也会发生改变。
春节的“年味”变淡,也许跟这6个令人心酸的真相有关。
1.越长大,越对感情无感
小时候,我们对春节有着极大的兴趣,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重视感情,对身边的人有着极大的期望和善意。
可是,当人逐渐长大之后,这样的感情也就变了。
尤其是当人经历过生活的不易后,看透过人心人性的本质后,他们就会感觉,这所谓的亲情或者友情也不过如此。
这样的感情转变,会让人产生一种对人的抵触感。这种抵触感,终究会影响我们对于节日的态度。
要知道,节日就是由人的感情和群居行为所构成的。
倘若连人的感情都发生了转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根本没有“年味”可言。
2.快节奏社会,人情变得淡漠
如今的社会,就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
说起快节奏的社会,其实它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和一个明显的缺点。
优点,就是快节奏的社会能带给人一定的发展机遇,让人的物质得到极大的满足。
而缺点就是,就是快节奏的社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虚伪和欺骗,让人情关系变得冷漠下来。
要知道,我们和亲朋好友在春节期间的相互往来,就是基于人情关系而言的。
而当人情关系遭受到了破坏,那么我们内心就会出现一根刺,就会对节日无感。
如此,年味就会越来越淡。
3.生活条件变好,对过年没有了期待
为何以往的年味特别浓,而当下的年味特别淡呢?
在以往,人们要想穿到新衣服,或者说吃到猪肉或者其余的美食,就必须等到春节的到来。
而如今呢?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现在的很多人,他们随时都能买新衣,吃到美食。
那么,我们对于过年的期待感就在逐渐地减少。
曾有人调侃道:“现在的日子,就像每天都在过年一般。”
其实,这并非是一种吹嘘,而是一种现实。
在当下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就像以往过年一般。如此,我们对过年就没有了期待。
4.科技发达,能做到即时交流
过年,在中国文化之中,就是象征了“团圆”。
留在家乡的父母希望能见到孩子一面,而远在外地漂泊的游子,也想和家人相见团聚。
直到现在,这样的感情和希望都是相同的。
可唯一的不同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随时都能进行视频聊天,也能随时随地回家。
科技发达了,带给人的,既是便捷,更是感情寄托的逐渐减少。
想想看,以往一年才能见一面,现在在手机上每天都能见面。
那么,新年团圆的气氛就会受到影响,年味也将变得淡漠下来。
5.网络化发展,有趣的事情在增多
有人曾评论道:“网络化时代带给人的,就是虚拟世界的逐渐生活化。”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世界的一员。而网络世界,它带个人们的资讯和资源,那是比现实世界还要丰富的。
在以往,人人过春节都是面对面,一同谈天说地来度过的。可如今呢?大多人都把时间花费在网络空间中。
尤其是网络活动的愈发丰富,网络“集福”活动的有趣化,让人们都无视了现实中的年味,而更在乎手机中的活动了。
如此,网络化的发展,它带给人的,就是许多有趣的事儿。而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现实的年味。
6.习惯性的传统文化,让人变得“审美疲劳”
古人有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为何我们总是会感慨物是人非?就是因为每一年都在发生着改变,让人产生经历沧海桑田的感觉。
可是,我们能发现,每一年的春节,仿佛都只是一个样。
在除夕夜那一晚,全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看着每年都一个调的电视晚会。
在新年的期间,除了吃年饭,就是去探望早已熟悉的亲戚。
而还有其他什么活动呢?貌似已经没有了。
如此,现实中的传统活动终究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以至于网络化的活动才会在某些方面替代现实活动。
那么,年味的逐渐变淡,这就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