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王支建丨那年,聆听张思德的故事

那年,聆听张思德的故事

1974年12月份,我应征入伍,穿上军装,到中央警卫团服役。我们这批河南入伍的新兵们,从郑州集中乘火车,到北京丰台车站下车后,被事先停在站台上的几辆大轿子车,一溜烟似的拉到万寿路甲15号,开始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我们当年的新兵训练集中地有两个,一个是花园村3号,一个是万寿路甲15号。花园村3号,在北京海淀区阜成路车公庄附近。万寿路是海淀区南北走向的一条大街,在军事博物馆的西边。花园村3号是我们部队训练新兵的老集地,大一点,容纳训练新兵人员多一点。万寿路是新设立的,小一些,当时只住两个新兵连。还好,两个训练集地距离不甚远。从万寿路甲15号到花园村,沿路正北通过翠微路,拐到阜成路往东,走个大直角,步行也就是几十分钟的事。到新兵训练驻地以后,大家很快就投入到新兵训练课目中去了。我当时被编入新兵连的五大队一连一班,班长叫任同肖,副班长是刘光祖,排长叫战旗,到我们家乡接兵的王启发是副连长,大队长是邹立贵。新兵训练时,我们每天都很早起床,跑早操。由连长或排长带队,出驻地顺万寿路向南,沿长安大道向东到军事博物馆附近,然后再调头返回。偶尔也沿长安大道向西向五棵松方向跑。白天,我们在万寿路上,或东八所门口前两旁,以及翠微路上,练站军姿,走队列,走正步,练刺杀,练射击。在甲15号院内,训练单双扛,跳木马,集体会操等。晚上,我们在驻地,连队点名讲评,组织学习,唱歌等。有时还集中到花园村去看电影。紧张而有秩序的新兵训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新兵连里,亲耳聆听张思德的故事,更使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

那是新兵训练不久,一天上午,我们新兵连接到通知,由连长带队,步行到花园村训练集地,与全团所有的新兵汇合在一起,以大队为单位整齐地坐在大操场上。说是开大会,但没有搭台子,只放了两张桌子就算做主席台。当时,团里副参谋长马启富是组织人,参加的团领导有,古元兴,毛维忠,张宏副团长,好象还有狄福才副政委等。大家都知道,古元兴副团长是老红军,是毛主席的老警卫员。他首先讲话,他说战友们,同志们,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部队吗?是中央警卫团,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部队。你们知道张思德吗?张思德同志,他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部队里的一名好同志。古副团长接着问,同志们,你们读过没有读过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肯定读过,那是毛主席在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纪念文章。说实在的,前些年,大学毛主席著作活动时,背老三篇,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背的滾瓜烂熟,但不知道是毛主席在追悼张思德大会上发表的祭文这件事,一听古副团长要说这件事,情绪马上变了,眼睁大了,腰挺直了,精神头来了。古副团长接着讲,在延安时期,在中央警备团时,他与张思德同志同在一个班,张思德是通讯班长,他是副班长。他们俩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学习,同烧炭,背炭,挖炭窖。共同完成保卫任务,工作相互配合,团结的很好,配合的很默契。他说,我和张思德战友感情很深,张思德班长很尊重我,我也十分尊重张思德和敬佩他。我们交往的也多,他饭不够吃,我把我的饭倒给他,有时我啃冷地瓜,冷窝头,把热饭留给他吃,晚上为他窝被子,帮他擦枪,送他半载铅笔和小本子让他学习用。而张思德班长对我更好,行军转移时,帮我背背包,我有病时替我站岗,他把他的好布鞋偷偷换给我,他穿我那双旧的,布鞋不够时,他还坚持穿草鞋。张思德班长很勤快,总是帮我和战友们打洗脸水,把他家里的事说给我听等,总之,张思德班长是个很聪明,很爱动脑筋,很勤奋,肯干能干,很喜欢团结人,接近老乡们的好班长。在平时工作中,张思德班长总是想工作干,抢工作干,沒有说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他事事带头,率先垂范,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到安塞去烧炭,背炭,别人背一趟回来休息,他不休息,连续去背。从安塞到杨家岭很远的,路不好走,要起早摸黄昏,有时候半夜才能回来,但张思德同志第二天照样站岗,工作。挖炭窖,炭窖塌方,为掩护战友,张思德同志不幸牺牲,我和战友们都十分难过,我还抹了眼泪。当时毛主席非常忙,怕打扰和影响主席的工作,大家都没告诉主席,也就是瞒着主席。但张思德班长牺牲在警备团是一件大事,战友们免不了在情绪上,在谈论中流露出来。战友们在站岗时拉它个脸,很不高兴的样子,还有的三三两两在私下小声议论,这些现象,这些景象,被主席观察到了,发现了,他感到情况不对头,不对劲,有什么事瞒着他,忍不住追问战士,但大家都不敢实话实说,苦笑着回答,没事,没事,一切正常。问了几个人都是这样回答,主席生气了,就大声说,小古!到底怎么回事!我当时看着主席生气的样子,知道是瞒不住了,就如实报告了主席,说战友张思德同志牺牲了,紧接着杨尚昆,汪东兴等同志,详细向主席报告了张思德同志牺牲的具体经过,主席听后一脸严肃,抽着烟在院子里踱来踱去。那两天,我们看到主席脸上没有笑容。两天以后,我们大家为张思德同志开追悼会,毛主席亲自参加了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毛主席读了祭文,讲了话,主席的祭文和讲话就是这篇《为人民服务》主要内容。后来主席为这篇文章加了题目,在当时的解放区日报刊登了。再后来,主席到延安大礼堂为学员们做报告,重新把《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又讲了一遍。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名同志。接着主席话锋一转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就死的其所,替剥削阶级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主席的几句话不仅把张思德同志的崇高思想和英勇精神揭示的无比鲜明,并且为我们共产党人指明了奋斗方向,确立了党的宗旨,同时,也点明了两种不同意义的生死观。接着古副团长又讲起了张思德同志的其它故事。说张思德同志是四川仪陇人,与朱老总是老乡,也是苦大仇深的穷人,18岁参加红军,经过长征,三次过草地,过草地时把战友们从於泥中救了出来,为解决饥饿,带头尝百草,鉴别那有毒没毒。调到中央军委警备团后,担任通讯班长,就是把毛主席和军委领导的信件,电报送给到各个地方去。有一次,张思德同志为完成送信件任务,他一口气走了九十多里路,从延安北桥沟到南泥湾翻了十几道岭,他穿的草鞋磨烂了,走飞了,他从桦树上剥下皮,用草绳绑到脚上当鞋子穿,创造了树皮鞋,硬是靠这双树皮鞋走了九十里地,完成了任务,但他的脚磨了好几个血泡,腿上也带了伤。还有一次他和战友们一起送信,到一条大河边,河很深,水流急,就是游泳过去也很困难,为了不把信弄湿,张思德从老乡处借了两条绳子,粗的拴到河边大树上,细的把信件绑到粗绳上,他不顾水深流急,抓住绳头,安全游到对岸,然后拉细绳,再把信件从空中拉过河,完成了任务。张思德同志还十分关爱战友,助人为乐,老炊事员的脚被冻裂很多口子,淌着血,他烧开了水,硬是逼着给老炊事员洗脚,然后用找来的猪油涂上,用布裹好,使老炊事员的脚很快好了。张思德同志不仅勤快,而且心特别细。我们警卫战士与毛主席住在一个院,张思德同志每天总是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坑坑洼洼的地方,他用土垫的平平整整。毛主席因为晚上要写文章,批文件,每天睡的很晚,清晨,为了使主席多睡一会,张思德同志总是很早起床,把院子里的鸡,牲口赶的远远的,免得叫唤,打搅主席休息。他还发明了土报警装置,他在主席窖洞前的大树上扯着一条细绳子,一直通到警卫班的窑洞,并绑了个铃铛,主席这边一有动静,一有事情,站岗值班的一幌绳子,那边铃铛就响了,起到通知作用。1944年9月5日,张思德班长和队长商量,趁着下雨天,土松一点,决定临时组织一个突击队,去再挖几个炭窑,上冬来好给首长们多烧一些取暖的炭。他带着几名战友一路唱着歌到庙河沟山林,分散在3个地方挖炭窑,雨下大了,张思德分头给两处几个战友送遮雨的麻袋,回来后继续挖,一起干的小白请求要进窑里挖,张思德不让,只让他在窖口处帮忙,张思德在窑里挖土,让小白在窑出口转土,突然,炭窑摊塌,张思德同志被埋在两米多深的炭窑里,而小白只埋住了双腿,在呼唤声中,战友们纷纷赶过来抢救,但土埋的太深,雨又下的大,土还往下流,锨挖手把不及,等把张思德同志挖出来,他己停止了呼吸,英勇牺牲了。听到张思德同志英勇牺牲,毛主席很难过,当及指示,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伤口处包扎好,弄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并说,张思德为我站过岗,你们要在枣园机关为他举办一个追悼会,我要去参加。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毛主席按时参加,并亲自献上一个花圈,摆在大会台子中央,花圈挽联上写着主席的亲笔题字: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追悼会由警卫团政委张廷桢致悼念,毛主席宣读了他写的祭文,后来他的那篇祭文就整理成为光辉的文章《为人民服务》。古副团长滔滔不绝讲述了张思德的英勇事迹,两个多小时里,操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静坐倾听,新兵们心潮澎湃,两眼湿润,我本人也眼泪汪汪,身子坐的更直了,枪握的更紧了。最后,古副团长要求所有新老警卫战士,要学习张思德,学习雷锋,学习英模人物,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在保卫毛主席,党中央的警卫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随后,张宏,毛维忠副团长,狄福才副政委也都讲了话。团首长的讲话,特别是古副团长的报告,使我听后感慨万千,暗自表示,要学习张思德的精神,向英雄看齐,多做好事,多为人民服务,不辜负毛主席身边警卫战士的光荣称号。

从此以后,张思德的事迹,张思德精神,英雄的形象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亲切教诲,不时地激励着我,增强着我的奋斗精神,鞭策和促进着我完成工作任务。在新兵训练中,我坚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每天早起床,抢着打扫院子卫生,打扫厕所,帮战友们提开水。刻苦学打背包,耐心整理内务,坚持紧急集合不掉队,政治学习不落后。训练中,不怕吃苦多流汗,严格按照规定的军事动作去做。通过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两次受到连队的表扬。下中队以后,我没有松懈自己的工作热情,一如继往为分队,为区队和战友们办好事,做实事。和战友们一道,坚持打扫驻地大院卫生,清理垃圾。帮助战友擦枪,缝扣子,补袜子,刷鞋洗衣服。上街帮买生活小用品等等。替有病和身体不舒服的战友站岗值勤。和三分队老兵孙世杰同志一道为区队出黑板报,办墙报。经常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炊事班帮厨。同时,还帮着驻地首长的家属凉晒衣服,凉晒被子。帮助花圃松土,拔草浇水。还写信给家人,让家人寄来家乡的花种子,种到院落,绿化美化环境等。调到炊事班工作后,在杨司务长,南上士,炊事班长带领下,坚持和大家一道,出注意,想办法,不断尝试改善中队伙食的方法和办法。在规定的部队生活标准条件下,坚持开展粗粮细做,粗粮巧做,坚持粗粮,细粮,中粮合理搭配,科学搭配。坚持不断调理主副食品的花样品种,改良炉俱灶俱,坚持履行节约,严格日常管理。南上士转业我接任上士后,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不怕麻烦,不怕费事,经常骑自行车,三轮车到驻地远处,去采购新鲜食品,新鲜蔬菜。协助杨司务长,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支援和帮助,确保年度季度中队所需肉,禽,蛋,豆腐等食品的按时供应和超量供给。同时,还不时地帮助种菜养猪的战友,到紫竹园中队农场,送去泔水,拉回青菜,用于补贴中队的生活伙食。由于工作勤奋努力,积极肯干,入了党,转了正,先后两次受到了中队嘉奖,并记入个人档案。

退伍回到地方后,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个人坚持一切从头开始,甘当社会生活的小学生。在工作中,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通过努力复习文化知识,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文秘档案专业,取得了大专学历,后又完成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学业。从做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开始,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不嫌弃档案工作清贫,无权无钱地位低,认定它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党和国家保存历史史料,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必要部门,是书写中华民族光荣史册的摇篮。一步一个脚印去奋斗,一点一滴去积累。先后在国家,省《档案管理》,报刊杂志发表业务论文18篇,理论宣传文章36篇,两次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分子,三次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并被评为省,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行政职务从科员到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助理调研员,副局长,正局级调研员等。先后担任过平顶山市档案局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委员,副书记等。十二次被平顶山市直工委,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党员。

《智泉流韵》文学平台从2019年12月6日起执行新的投稿事项,具体如下:

(1)凡是给《智泉流韵》投稿的作者必须首先要加执行主编的微信18537586630,以便了解详细情况和文章推广。

(2)《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提供发稿服务,要求投稿者必须是原创首发,强调首发。不是首发不予刊登。投稿超过15日未被推发,可由作者自由处置作品去向。

(3)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文末附个人简介(特别是微信号、电话、地址)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

(4)平台实行稿酬赞赏制,赞赏费的50%发放给作者,另外50%留给平台运作经费。

(5)稿酬按自然月发放,满一个自然月后结算,一个自然月过后一律不再做任何结算。稿酬以红包形式发放,单篇文章月累积稿酬不足20元(包含20元)的不再发放稿酬,留给平台做运作经费。

(6)平台实行阅读奖励制,单篇文章单月阅读次数超500次将获得纸刊《文艺界》入选免费发稿资格。

《文艺界》编辑部

《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

心家缘作文—优秀作品

中林雕刻—作品展

济善阁微信平台

王支建,网名兰台一兵。政府退休人员,曾任平顶山市档案局副局长,调研员,中国档案学会会员,河南省档案学会理事,平顶山市档案学会会长(兼秘书长)。诗歌,散文业余爱好者。先后在《中国档案报》,《河南档案管理》,《大河报》,《平顶山日报》《鹰城诗联》等杂志发表通讯,诗词,散文等。
(0)

相关推荐

  • 【王公昌】难忘的聊天

    难忘的聊天 文/王公昌 聊天,就是年令相仿,或者关系密切的老朋友,关中道人常说的老伙计在一块拉家常,说闲话,也就是我们农村口头语中的谝闲传.当然不同年令段的人自然所谝的内容也就不同,年青人有年青人的话 ...

  •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小故事》女兵系列故事之十六、之十七

    女兵小故事 写在前面: 关于开展<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小故事>活动的通知 2020年的春天已经来临,不久,就是我们女同胞的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经 ...

  • 散文||老班长

    老班长 那年,我从学校教导处散落一地的书本.文件中,偶然发现了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盖钢印的高中毕业证书.拿着它,我回到了农村的家. 公社武装部传达了部队征兵的通知,而且听说还是海军,真是令我喜出望外.此前 ...

  • 用军歌谱写的军旅故事!

    军人对军歌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它早已烙印在军人的灵魂深处,用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句句感人的话语,展现着军人艰辛但又快乐的生活画面:军歌铿锵,它是军人魂魄和尊严的集中体现:军歌豪迈动人,它是军人豪情与洒 ...

  • 战斗在成昆线上

    战斗在成昆线上 牛耕田 一九六八年二月,我从邵阳县四中应征入伍.一列闷罐列车把我们从湖南拉到了云南. 我们是新兵四连,连长的名字记不清了,指导员姓高,是二营营部的一个医生.我分在二排,排长宋平安,是贵 ...

  • 王天相是毛泽东的马夫,建国后毛主席接见他时开玩笑:你大变样了

    1956年6月,身在湖北蒲圻县(如今的赤壁市)的王天相,收到了一则县里来的通知.通知的内容概括下来就是: 有位中央领导要见你,你收拾一下准备出发去武汉. "中央领导要见我爹?"收到 ...

  • “老山杯”有奖征文 |怀念战友陈友明烈士

    "老山杯"有奖征文 怀念战友陈友明烈士 夏明春 1987年5月3日,是我的战友陈友明同志牺牲的日子,至今已过去30年了. 陈友明同志是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北庄村人,1963年1月生, ...

  • 【杨忠德小小说】钢 铁 战 士

    作者:杨忠德  钢 铁 战 士 "钢铁战士"走了.家住青海省西宁市的一位老战友发给老梁的这条微信,让老梁不由得一阵感伤.他那看微信的表情,就像端祥"钢铁战士"一样. "钢铁战士"名叫黄占元,是和老梁同 ...

  • 潘寿军——做“铁兵精神”的传承者

    在铁道兵成立七十周年到来之际,"铁兵精神"成了当年老铁们热议的话题. 什么是"铁兵精神"?我想从四十多年前的一则故事说起: 1970年底,我入伍来到了铁道兵部队 ...

  • 纪念张思德

    [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9岁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着突击队战友冒雨赶挖炭窑.窑顶突然崩塌之际,他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了29岁.今天,是张思德同志诞辰106周年,一起缅怀,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