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平:由云诗答对引来的一场恐惧 | 就读这篇
由云诗答对引来的一场恐惧
曹国平
话说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诗人的时代皇帝大臣到乡野村夫,大都喜欢吟诗作赋,附庸风雅。诗人文豪出了不知其数,天上地下都成了诗的世界。所以唐代,被后人称为“诗唐”。就象“蜂蜜”“蜜蜂”不知该说啥好了。“诗唐”“唐诗”,反正都离不开“诗”。
一
却说唐元和末年,河南福昌昌谷,有弟兄二人,除了种几亩薄地,主要靠编荆筐荆篮某生。虽然两人大字不识,却也突发奇想,想玩玩云诗答对。
因为,昌谷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家乡。李贺,如何了得。人称“诗鬼”,在中国文学史上与李白、杜甫、白居易齐名,和李白、李商隐被称为唐代“三李”。
这兄弟二人,都很羡慕李家公子一生好名气。常想,他李公子会做诗,在京城吃香喝辣,咱们何尝不能也试上一试。
那年初冬,又逢赶集的日子。兄弟二人到集市上卖篮筐,早上起来,你挑我担就上路了。
天刚刚蒙蒙亮,俩人并肩而行,一路走来,甚是寂寞,不免就想起做诗来了。老大说,咱们编篮编筐都行,难道就编不成诗?咱也试试云诗答对咋样?老二听了,积极响应说,那咱们就试试看。
老大沉思了一下,终于说出了七个字:兄弟二人去赶集,老二也挺机灵,马上对曰:你担我挑走得急,也是七个字。
二人说完,相互一看,哈哈大笑,齐声说:好诗!
这样,在初冬的早晨,赶集的路上,兄弟二人的诗生活就开始了。
二
对上这两句,兄弟二人心喜若狂,很有成就感。做诗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以后要努力,赶不上李家公子,也不能落后太多。都是吃一条河水长大的嘛!老大说,李公子已命归黄泉,他诗作得再好,数量也是有数的。咱日子还长,闲时多作些,数量上必能超过他。老大说着,老二点头迎合道,我看这编诗和编筐也没啥两样?咱多练习,必成气候!这时,太阳冲出了地平线,朝霞万道,大地生辉,一派生机。老大望着东方天际,又来诗性,再起一句,而且还是很有个性的那一句:兄弟二人去赶集,老二也不示弱,面向太阳,对曰:日头暖暖照我身。好诗!二人一时洋溢在诗情画意之中,兴高彩烈,大步向前。走大路,转小路,上坡下坡,拐弯抹角,赶了好一阵路。虽是冬日,不觉也汗流浃背。有些累了,就停在一棵大树下小憩。老大说,编诗可比编筐卖篮省气,你看咱们一天累得象头牛,也没有诗人吃的好穿的好。老二说,别慌,咱做诗,成了名,咱就编诗不编筐了。两人说着,互相鼓励,激情四射。
三
两人正说得起劲,见旁边有一个池塘,接近干涸,剩下一摊污水,两只沾满泥巴的鸭子在里边扑腾,不时发出叽呀叽呀的叫声。
老大见状,又来诗性,再起上句,胆大的还是那句:弟兄二人去赶集,老二心领神会,看了一眼鸭子,对曰:俩鸭在那咕嘟泥。几乎同时,二人伸出右掌,猛然击在一起,大呼,好诗!高兴得不亦乐乎。
看看天色不早,二人恋恋不舍,离开这个出好诗的地方,挑着担着,赶集卖货去了。
待赶集回来,担子轻多了,心情格外得爽。又到大树下,池塘边,这个出好诗的地方。见那两只鸭子还在泥水里扑腾。老大复发诗意,因势而变,起句说:弟兄二人赶集回,老二,毫不犹豫对曰:俩鸭还在咕嘟泥。对完二人大笑不止,又一次为自己天才的诗情而激动。
总结一下,今天所对句子,成就了一篇完整的诗:
兄弟二人去赶集
你担我挑走得急
兄弟二人去赶集
太阳暖暖照我身
兄弟二人去赶集
俩鸭在那咕嘟泥
弟兄二人赶集回
俩鸭还在咕嘟泥
[鉴赏]上阕,(姑且称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浅显易懂。初冬的早晨,兄弟二人,担蓝挑筐去集上卖东西谋生,甚是辛苦。但有太阳普照,暖意浓浓,心情舒朗,意境深远,令人向往。
下阕,利用“比兴”法描写,使诗意更加悠长。“兄弟”对“两鸭”,泛指人类和动物。“去赶集”“赶集回”对“咕嘟泥”“还在咕嘟泥”,赶集卖东西是为了生存在劳作,咕嘟泥不也是鸭们寻找食物在劳作嘛?生存就得劳作,暗含深意在诗里!
而且懂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兄弟二人去赶集”一句,不厌其烦,大胆用了三次!
四
兄弟二人大树下歇脚,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正在兴头上,突见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划过头顶,一声惨烈嘶叫,从空中掉在地上草从中,扑腾扑腾挣扎了一会不动了。死了!老大惊叫一声,捂着脑袋僵持住了。老二也傻呆着盯着老大不敢动弹。老大拍着脑袋说,头疼!怎么会突然头疼?以前从来没有过呀?老大若有所思地说,难道是……
老二瞪看眼看着老大等待下文。
老大终于开口了,面孔却十分严肃,常听人说,才高折寿,天妒英才,我们今天诗作得这么好,难道不是奇才吗?这是要折寿的啊,说着脸色悽惨,眼泪夺眶而出。与刚才相比,幌若换了一人。老二神色也黯淡下来,鼓足勇气说,不会,难道就这么灵验?老大说,你知道,我今年正好是二十七岁。
二十七岁又怎样?有什讲究?老二不解地问。
老大说,李贺,李家公子,就是二十七岁那年死的。人都说他是天才、奇才,被老天爷折寿而亡。今天看来,我们的才气也不比他差多少。倾刻之间,对答如流,出口成诗。天要亡我呀,倒霉的二十七岁呀!说着禁不住嚎陶大哭。
老二也跟着泪眼横流,说,你只说了三次,“兄弟二人去赶集”,一句“兄弟二人赶集回”。就算才高?那些巧对言词都是我说的,难道我比你才低吗?我今年二十六,出来年也二十七,二十七岁了呀!老二说着,也大放悲声。
二人越想越怕,后悔难当,今天是心疯了,搞什么云诗答对,又怎知自己会有如此高才,平平静静的生话不过,惹来生死大祸。
太阳西下,冷风吹过,落叶在地上打滚,池塘里那两只鸭也不知何时去了。弟兄二人泪水涟涟,泣不成声,在寒风中发抖。几只篮筐散落一地,他们也无心打理。
五
正当二人哭得难解难分,对面走过来一位老汉,衣裳褴褛,满身污灰,身背箩筐,手持粪操。老汉见状,停下来,放下粪筐。走上前来,关切地问道,咋了,遇到啥难事了,你们哭得这样伤心?
二人停下来,瞥了一眼,见是一个拾粪的,不屑理他,继而又大哭起来。
老汉,看他俩哭得痛绝,也不忍离开,耐着性子说,你们有啥事说说嘛,也许我能帮上什么忙?你们不说,光哭有啥用?
也许是老汉的诚心打动,也许是二人真的没力气哭了,断断续续就停下来。静了一会,索性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给老汉讲了一遍。二人你说我补充,尽量讲的完整无缺。
老汉听了,沉思片刻说,你们把你们云的诗再说一遍。
老二嘴快,又背了一遍,竟然是朗朗上口,情真意切。
老汉听完,突然就哭了起来,先是小声抽泣,而后放声大哭。
二人十分咤异,心想,我们才高折寿,有你啥事,你哭什么?
老汉哭着哭着,把兄弟二人的泪又给引逗出来。一时间,冬日黄昏,村野路边,大树底下,上演了一处“三哭殿”,甚是热闹。突然,那老汉竟哭断气息,昏死过去。兄弟二人慌了手脚,胆颤心惊,要出人命了,这可咋办哩!
二人又是喊又是摇,又掐人中。老汉终于慢慢回过神来。老大说,老汉,你这时咋了?吓死我们了!老二说,我们才高折寿,与你啥事?你哭成这个样子!
老汉,慢慢睁开眼晴,看看二位,惨谈一笑说,我拾了大半辈子粪,都没嫌臭,只是听到你们的诗我心里憋的难受,直想恶心,你俩要把我臭死哩!太不值了,太不值了!无病无灾,被你俩臭死,我今天是不是倒血霉了……
二人听了,面面相觑,气不敢出,没想到,云诗答对,险些丧了三条人命,这是何苦呢?还是编咱那荆筐荆篮稳当。
从此,兄弟二人再也不敢言诗了。
曹国平,男,河南省济源市人。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