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之知母以及药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知母《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性能】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本品味苦甘而性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止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
2.肺热燥咳。本品主入肺经而长于泻肺热、润肺燥,用治肺热燥咳,常配贝母用,如二母散(《证治准绳》);若配杏仁、莱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宁嗽煎(《奇方类编》)。
3.骨蒸潮热。本品兼入肾经而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用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4,内热消渴。本品性甘寒质润,能泻肺火、滋肺阴,泻胃火、滋胃阴,泻肾火、滋肾阴,可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肠燥便秘。本品功能滋阴润燥,可用治阴虚肠燥便秘证,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知母现代研究
1.药理作用
1.1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1)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2)知母甾体皂苷具有对钙依赖性的磷酸二酯酶(PDE)的抑制作用,为其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改善老年性痴呆症状: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知母能有效的改善 AD 患者症状。
1.3 降低血糖的作用:知母的化学成分可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表现出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
1.4 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知母的水提物、甾体皂苷、皂苷元及芒果苷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
1.5知母具有捕获自由基功能:知母皂苷具有捕获自由基的功能,如清除氧自由基,故能应用于与磷脂、核酸、蛋白质相关的质变。
1.6降低胆固醇作用:知母总皂苷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1.7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增强免疫系统功能(2) 抗衰老作用。
2.知母的药对(5对)
药对,常被叫做对药、对子,是指临床上相对固定的、常用的两味药的中药配伍方式。虽然它作为方剂中最小的组方单位,是最基本、最常见、最简单的中药复方配伍形式,但它却是方剂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其配伍符合中医 “七情和合”理论和组合原则,是连接单味中
药和方剂的桥梁,起到了复方的基本药理作用,是中国历朝历代医学家对于临床用药经验的升华和总结。
2.1知母——百合药对:记载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 《金匮要略》: “百脉俱朝于肺。百合能治邪气之实,而补正气之虚;知母入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气合,而所伤之阴转,则其邪从小便出矣。”
2.2知母 - 黄柏药对
药对知母 - 黄柏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脂代谢,对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作用。
2.3仙灵脾-知母药对
依据中医治病调整阴阳平衡过程的理论,根据该方配伍规律,选择温肾阳的仙灵脾与滋肾阴的知母的药对配伍作为对治“阴阳失衡”的代表。
2.4浙贝母-知母药对:
具有止咳、化痰及平喘的作用
2.5石膏—知母药对:
知母甘、苦而寒,质润多液,既升又降,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下能泻相火;生石膏甘辛而淡,体重而降,气浮又升,其性大寒,善清肺胃之热,又偏走气分,以清气分实热证,两药配伍,泻肺热,胃实热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