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content_titl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color: rgb(68, 13

史蒂芬·克拉申(英语:Stephen Krashen,1941年3月14日-至今)是美国的语言学家与语言教学研究者,现为南加州大学荣誉教授。

作为外语学习理论的专家,克拉申本人会流利地运用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等在内的跨度非常大的六七门外语。

生平

克拉申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年轻时曾在埃塞俄比亚志愿服务教英文达两年,后于1972年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为“语言与左脑”(Language and the Left Hemisphere)。他原为语言学教授,研究的主题即为第二语言习得,1994年方加入南加州大学教育学院。克拉申通过跆拳道笔试而获得黑带,曾于1978年获加州跆拳道冠军。

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发表期刊论文超过450篇,范围广涵第二语言习得、双语教育、阅读理论等。他最著名的概念即1980年代开展的语言习得“五假说”。

深度阅读

克拉申思想的奠基之作有二:

Krashen, S.D. 《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 Oxford: Pergamon. 1981.「PDF

Krashen, S.D. 《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 Oxford: Pergamon. 1982. 「PDF

克拉申所创立的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获得),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语言学理论。尽管他的很多理论至今存在一定争议,但它的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广泛得到认可的。许多目前先进的语言学成果,都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他的语言学理论的了解,会让我们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掌握语言的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克拉申的理论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初学者一点都不觉得深奥难读。

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设”。五个假设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

(一)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习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二)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习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习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习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三)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习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习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习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四)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comprehensible input “i+1”。+ 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

(五)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
这些因素是:
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2)性格。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
3)情感状态。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
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

这一假设有点偏语言教学经验谈,它的重要性也常被忽视。(后来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试图说外语而又说不出来时因焦虑而在脑部产生的电流,可以电死一只老鼠,可见学外语时的焦虑程度之高。)

补充:可理解输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

后来语言学家又发现如果仅有输入条件而缺乏输出体系,学生就会听得懂但说的能力差。广东话中有一句:“识听不识讲”说的就是这一现象。于是斯韦恩(Swain)在1985 年提出了“可理解输出理论”,即在输出时尝试做一些高出他们目前水平的练习。因为输出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寻找合适的形式来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他们碰到一些不知该如何表达其意思的困难时,就会去努力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尝试总结一些新的规则,从对方的反馈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比较稳固的体系。

这一理论是对克氏理论体系的补充。到此,“二语习得论”框架到此已经比较完整了。

前面这些讨论,一直是在学习语言方法的“战略”层面。大家最容易忽略“战略”而急着进入“战术”层。而战术上的偏差和错误可以弥补和纠正,战略上的失误会导致全盘皆输。

通过以上理论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1.需要建立外语思维: Able to think in the target language
2.语言的掌握不是通过翻译和记忆,而是与思维,概念或图像建立直接联系:Through association, not translation or memorization
3.语法的掌握是下意识的过程,不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 An implicit subconscious learning process rather than explicit conscious learning or active instruction.
4.要注重理解和含义而非结构:Meaning-focus instead of form-focus.
5.语言环境和掌握语言的关系: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6.关键是提供可理解输入条件 Comprehensive input i+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