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秘籍| 高考倒计时10小时,政史地老师发的最后大招!

| 精品资源 |

一、心态第一
高考就是高高兴兴地考试。
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
奋力一搏,不怕输者才能赢!
高考,我就是那一匹黑马!!!!
二、考前5分钟:合理利用潜规则
1.扫描试题、动笔写姓名准考证号不超过1分钟。
余下4分钟:
禁止!动笔做题
允许:看试卷。
① 浏览全卷,明白熟悉材料、试题,整体感受试卷难度,为后面坚持先易后难的做题原则作准备。
② 浏览之后,从看题投入到用心用指甲做题阶段,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指甲划痕迹。文字科力争做2—3个选择题,分秒利用。
三、考试:镇定如山  细腻似水
1.对于整个考试,要以平常心对待, 轻装上阵;考试操作中,又要适度紧张,全神贯注,正确处理好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系。
2.先审设问,再看材料。
选择题:
注意把握材料中心思想和主旨,材料和选项秉承符合生活常识、时政政策、语文思想、政治常识的逻辑,还要和设问契合。
主观题:
① 设问要分析有几个问题、政策或知识范围、问题的指向和逻辑,尤其要注意知识范围和问题指向的关系逻辑。
②  材料要明确政策或知识范围、分层、每层的主旨和关键词,尤其每层和整体的主旨和关键词都要指向教材时政知识和设问问题。
③ 答案每个要点要达到知识、材料、设问的统一,要点还要有分析和综合结合的思维。
④ 文化和哲学注意小切口题,材料论述要细致。辨析类论述要客观、全面、细致。
3.思维定势要不得,熟悉的题目越谨慎。
思维定势在高考中的影响最可怕。不要遇到熟悉的题目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激动,放松警惕,就想当然地认为按曾经的思路答题,这是不动脑筋的表现。一定注意设问中的关键信息已经变化,甚至一字之差都能造成答案谬以千里。如:“为什么能”与“为什么要”就是要注意区分的。就算有的设问我们做过,材料变了,答案也会相应地发生调整。
4.还要注意答题要点不要太多太碎,要整合一些要点,一般四五点就可以了。每一点答案都要强调原理后联系材料,要达到知识、材料、设问的统一,缺一不可。注意每点答案字数大体相当,保持稳定性。
5.广播提醒最后15分钟时,建议暂停做题,包括正在做的试题,马上检查选择题是否填涂完整,是否错位,是否漏填(当时没有做起的试题),文综是3个地方的填涂,是否漏填某个学科。
此时不要轻意改动选择题!!!
6.不要空着!不要空着!不要空着!不出现试卷 “天窗”(即空白不做),文科主观题只要书写了,哪怕不太沾边,一般都有1—2分。文字答案切忌口水话,求阅卷教师的可怜话、幽默话。
7.最后需要强调书写的整洁性,要尽可能工整、清晰、规范,这样会给阅卷老师好的印象。
四、考后
考后不要对答案!
考后不要对答案!
考后不要对答案!
重要滴事情说三遍!!!
1.语文考了没感觉,加之中午时间短,一般不交流考试情况。
2.数学考后感觉像过山车,心情无比激动(或懊恼或遗憾),加之下午晚上时间长,用手机偷偷交流、同宿舍交流,相互传递感染负面的情绪。
理智做法:关手机、把手机交给家长或别人保管,身上无手机!无手机就没有诱惑性。
切忌:把数学当成决定整个高考成败的唯一因素。
3.第一天只有300分,除数学差距大外,第二天仍然有450分,等着你。真正拉大差距的是8号,考生7号失望、绝望太早了!静心整理复习,迎战第二天,把握第二天,高潮、激战在8号!
最后:
高考只是长长人生的一段路程而已,
一段旧旅程的结束,
也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为更远方的风景和更好的自我,
愿你们全力以赴 ,自信肆意,
祝你们不辜负青春、
不辜负曾经拼搏努力的日子
和曾经的自己!!!
高考对于每一个高三学子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十年磨一剑”,此前十几年的努力就要在这次检验中一见真章。如何更好的迎接这次大检验,收取“六月的遍地金黄”呢?现就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再谈以下几点:
一、考前
1、考前复习:勤于反思,回归课本
二检以后,我们就一直强调要回归教材。高考前,更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理清主干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明确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生疏或遗忘的知识,要及时巩固。具体可以利用好教材的单元题目、章节目录:标注时间段,回想阶段特征和本阶段具体知识点。把教材内容设问化,把核心知识点题目化。不是太熟悉、太清楚的知识点重点梳理一下,切忌平均分配力量,更不能只动眼睛不动脑子,看了一遍又一遍,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
2、考前练习:回归高考真题,找准手感
平时我们做的模拟题考查知识点相对较细,有利于对知识点查缺补漏和加深理解。但它和高考题的考察方向不完全一致,高考题更加注重对主流主干知识点的考察。所以临考前,不要再做大量难题,不要对某个题目进行过深的追究,把精力放在宏观知识的把握上。把往届的高考真题特别是2018年全国卷的三套题好好再看一下,找准手感。以前的错题也可以再看一下。
3、考前心态:相信自己,从容应考
面对高考,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良好的情绪。要充满自信,减少对历史畏惧心理。因为重要知识点,我们已经无数次背过并理解透彻了;高考的考点,我们也已经在平时的训练中被无数次训练过了。所以我们坚信,只要能正常发挥,必定旗开得胜!
二、考中
1、按部就班,平定情绪。
提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先不要急于解答,要按要求仔细填涂相关信息并认真检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然后用正式开考前的一两分钟时间,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确定主观题答题顺序,并对主观题的难易程度,大致做到心中有数。
2、做题先易后难勿恋战
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勿恋战”的原则。高考试题编制上一般都有先易后难的特点,这样比较符合心理学原理。刚进考场时,绝大部分考生都会感到情绪比较紧张,其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完全适应考场的紧张氛围,没有达到思维的最佳状态。解答了几道比较容易的试题后,心情渐趋稳定,智力活动恢复常态,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容易题做得越多,拿到的分数就越高,底气越足,自信心大大增强。遭遇难题时,若屡试不爽,则干脆跳过去,千万不能纠缠不休。试想想,一道15分的题目,你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解答出来,即使正确,而因为你已付出了全场考试1/4的时间,却只得到了总分的1/10的回报,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时候,说不定你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方寸大乱了。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局部的完美导致整体的平庸!
3、卷面整洁不乱涂。
心理学的晕轮效应表明,一个人对某人有了一定认识后,会影响到对此人其它方面的认识和评价。高考主观题阅卷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天气热、时间紧、工作量大、难度高。连光电阅读机也会因答题卡填涂不当而出现故障,何况是人呢!阅卷老师在这种高强度、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种疲劳、厌烦的心态。现在高考的主观题一般都是“采点给分”,且给分的限度还有一定的弹性。若试卷涂涂改改,不堪入目,阅卷老师自然无法始终如一地在“丛生的杂草”中苦苦搜寻、披沙沥金。而阅卷老师突然发现一份字迹清楚、布局和谐、整洁美观、文理兼通的试卷,顿时会眼睛一亮,精神为之振奋。这样的试卷,不仅能得到客观上应得的分数,还能得到阅卷老师弹性限度内的“感情分”。假如两个考生的两道试题的得分点大致相同,而因卷面整洁与否而造成的分数“落差”,至少有2-5分。试想,若将整份试卷的各题、高考的各科累加起来,当是蔚为大观、令人震撼的。
4、考后切勿对答案。
一些考生在平时即已养成一种陋习:一科考完后,急于对答案。考得好则沾沾自喜、怡然自得,而致下一科“大意失荆州”;考得不好则长吁短叹,黯然向隅,以致下一科考试无精打采,匆匆收场。实际上,这是胸无城府、心浮气躁的表现,乃考场之大忌。所以,在高考期间,不管考得怎样,都不要过多去想,自寻烦恼;更不要急于对答案,自添包袱。要善于及时遗忘,力求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调整好情绪,全力以赴地准备下一场的鏊战。
三、重申答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作答
【思维心理层面】
1、避免主观臆断,注重理性分析。就是说,克服“想当然”的思维习惯,重逻辑推理;严谨细腻,耐心细心,沉着冷静。
2、似曾相识,尤须谨慎。就是说,遇到会做的题,或遇到平常做过的类似的题,不要大意,你依然需要仔细地将题目与选项完整地读完,然后将该题的分数稳稳的拿住。低中档题不失误,就是高分。
3、遇到难题,条分缕析。读完题干后不知所云,摸不着方向,是为难题。冷静下来,不轻易放弃,重读一遍:抠时间,抠字眼,抓主旨,抓设问。还是搞不定,果断放弃,猜个答案。不要沉溺或深陷难题中无法自拔。再次强调,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不是那几个难题,而是那些低中档题。做好低中档题,最大限度得到自己应得分数,才是考试的重心之所在。
4、胆大心细,一锤定音。找到题感,果断拍板;做完一题,丢掉一题;不回头检查,无绝对把握不修改答案。
【答题技巧方面】
1、审题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信息。
2、设问要求必须细心研读,符合史实但偏离设问要求的选项坚决不选。
3、将材料所述内容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量。
4、长材料注意运用“主+谓+宾”简化材料来理解。
5、几个选项都可以,选择更扣材料、概括更本质、更全面、不绝对的选项。
材料解析题作答
【心理层面】
材料题有两大优势,我们从不不畏惧。
一是有材料支持,提供有关信息;
二是设问分散、清楚明确。
【把握两个审题艺术】
1、注意分值,,看分答题。
2、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问什么答什么。
【答题技巧】
1、先看问题,首先确定问题类型。
大体分为两种:内含式(依据材料,回答——)和外延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要么在材料里,要么在课本里。所以对待历史大题,大家首先坚定信心,冷静思考,不管这道题的材料如何生疏,问法如何新颖,起点多么高,我们坚信,它的落点一定很低,答案一定是我们知道的内容;
2、答题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和教材知识相联系,进行知识迁移。
3、组织答案要依据四化,即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
4、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作答。
5、注意用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语、不能滥用文学性修饰语。
【熟记经典历史学科答题语言,有助于大家从容答题。让阅卷老师感觉到你的功底深厚,增加你的印象分!】
历史学科标签语言例举
继承、批判、创新
近代化(或现代化);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制度化;全球化、多极化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精耕细作;关注民生;制度变革;多元并存;社会转型
可持续发展;区域性分工、区域性市场;从本国国情出发;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历史主观题常用的经典学科语言:
1、民族问题或者中央与地方关系
(政治经济思想角度)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民族团结;
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
有利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认同感,归属感;
有利于该地区封建化(仅限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开发);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2.社会转型或生产关系调整
(经济方面经典术语)
适应了某某时代的需要(商品经济,工业化)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有利于改善民生;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有利于社会经济(农业,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
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或国内市场的扩大;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某某体制改革或者调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走适合本国国情道路。
政治民主方面(选官,社会制度调整等)
顺应了某某时代的需要(商品经济,工业化),是历史的进步
有利于推动本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或推动政治民主化发展进程;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
有利于壮大某某阶层的力量或提高某某阶层的政治地位
有利于社会经济(农业,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
某某体制改革或者调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走适合本国国情道路。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教育,科技等)
顺应了某某时代的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商品经济,工业化),是历史的进步;
冲击传统思想,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有利于某某思想在社会得到广泛传播;
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或有利于新式人才观发展
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比如西学东渐)
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
有利于社会转型;
有利于近代化……
总之,高考虽“高”,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准备充分,临场不乱,娴熟地运用应试技巧,就一定能正常发挥,战胜高考。

亲爱的同学们,突然想起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后我劝的不是酒,就是下面的叮咛了。
高考真题再研究,思路清晰答案简。
题干设问多分析,答非所问多可惜。
文图资料都关注,句句信息用图例。
思路整理渐完善,精细学习网构建。
国家政策和热点,地理视角去思考。
万变不离其目标,人地关系是主线。
获取解读是基础,描述论证境界高。
知识能力一方面,心态稳定保持好。
任尔东西南北风,风动旗动心不动。
(一)心态:我们拿到考卷时,是平静淡定的,我们胸有成竹,只要专注地做好手上的每 一道题即可。
(二)考试技巧
1、考场上 “审清题”“读懂图”“明原理”“重联系”
审清题
如果还没有弄清问题就慌慌张张去做题,结果浪费了时间,失去了分数。因此在考试中, 首先认真读题弄懂题意,明白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该从哪些方向思考,必要时要把重要的 地方多读几遍,以防漏得分点。
A 、注意谓语指向词:指出、分析、描述、对比、评价等
B、 注意限定词:什么时间、地点、事物等
C 、注意关键词:如差异、共性、特征、成因等
D 、注意分值:确定答案要点数量
读懂图 
地图是第二语言,高考题是无图不成题,是题不离图。读图的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就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读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弄清图的名称和类型,明确读图的方法。
(2)要搞清楚图例和注记及图表说明。
(3)根据设问再回头读图。所要注意的是,图上的有些信息是隐性的,必须结合设问才能提取。注意:高考地理图表一般不给无用的信息,当你发现有些信息没有用上时,说明你的答案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
明原理
高考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对原理、规律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明确地理原理和规律很关键。
重联系 
高中地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 其它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时,一定要重视自然地理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答案也是你的思维过程。
选择题一般解题步骤与思路有如下几点。
  1. 细读试题的主干和选择项:提供了什么明朗和“隐含”的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
  2. 进行回忆联想,比较筛选:
  3. A 联想与试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注意:有的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干中 的要求。看清编码、准确选择:A、注意上下题不要错位 B、涂卡时 A、B、C、D 的位置切忌错位。
综合题,在上述“审清题”“读懂图”“明原理”的基础上先列提纲再用规范地理术 语答题。注意“问什么答什么,想好再答”。
选修题,是高考能力要求最低的题(送分题)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就是容易得分的题, 要尽可能不丢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