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怎么来的?芳村是什么?芳村怎么啦 ?
导读
芳村,荒村乎?
芳村,方姓乎?
芳村,芳园乎?
芳村,芳圃乎?
1993年芳村的行政图。
元朝至民国初期,芳村一直未被用来为都、堡、乡一级建制冠名。
“芳村”出现
民国5年(1916),芳村地区属番禺县管辖的部分,组建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归广州管辖,芳村才第一次被用来为区级建制冠名。
清同治十年(1871)第一次出现芳村地名(芳村是茭塘司萎塘都的一个村),清同治《南海县志》亦然。此前的省志、府志、县志一般不记村名,故区名芳村难从史志类书籍中得到进一步考证。那么芳村一名自何时始呢?
1993年,芳村在广州市的位置图。
芳村的四种说法
说法一:最早来芳村定居的是方姓一族,故名芳村,后因广植花木而改名芳村。据考证,宋开禧元年(1205),从南雄府始兴县南迁珠江三角洲的33户98人(一说97人)中并无方姓人氏。
说法二:芳村原称“荒”村,此名太俗,亦因广植花木而四野芬芳之故,取其谐音而将荒村改称芳村。
说法三:南汉时,现芳村地区有一园林,名芳村园,芳村由此得名。
说法四:芳村由芳圃谢村演变而来。芳圃谢村者乃番禺莘田(后划归花都县,今花都市北兴镇莘田村)谢氏之始祖,生于元朝,是宋开禧元年(1205),由南雄府始兴县牛田村南迁番禺大田村(今广州市白云区神山镇大田村)的谢氏始祖谢忠卿(俗称六郎公)的第7代孙。芳圃的次子义叟(谢伯颜)迁往番禺县芳村,乃芳村谢氏之始祖,义叟定居芳村,大约是明洪武时期(1380年前后)。
1762年广州府地图上的芳村(绿区)。
秦汉时代,芳村地区还是一片古海,在这片古海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今海北、海南、鹤洞,这些较大的岛上已有先民在活动,繁衍生息。
最古地名:芙蓉沙(今海北)
根据专家考证,海北之芙蓉岗及海南的赤岗(观音岗,又名神圣岗),它的形成年代应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之前,由于地壳抬升而露出水面。
在更新世末期广州白云山系以南广大地区均为海浸区,芳村地段及以南广大地区一片汪洋,芙蓉岗及赤岗均在海平面以下。当地壳缓慢上升,露出水面部分又受海浪的冲蚀和磨蚀。
芳村地区最古老的地名是芙蓉沙(今海北),二千年来故老相传,沿用至今。
据云芙蓉沙之得名,来自南越王赵佗。赵佗带领群臣在越王岗上遥望古海,发现今海北一带几个小岛如出水芙蓉,因而名之为“芙蓉沙”(俗名又叫海心沙)。这里还留存着“赵佗孙太子到芙蓉沙避难”的传说,也是有其根据的,并非虚构。
1812年广东省水道图。绿色圈处为今日的芳村。
隋朝:芳村属南海县
隋开皇三年置南海县,芳村地区属南海县辖。
唐代芳村地区已发现有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筑堤护坡。《南海百咏》及光绪《广州府志》记载“大通寺前后古桧数百株,婆娑掩映,相传为唐天宝间所植。”
近年芳村小学兴建校舍挖地基时在1米多深处发现一道麻石铺面的古堤;在冲口至沙冲之间及花地都发现地下整齐排列的古水松巨形根块。可见其植树造林历史之悠久。
唐代东塑以南,今南蓓、沙洛地区,是一大片沼泽地,水草丛生,河涌纵横。农民起义军黄巢水军进攻广州时,为避开唐军对珠江的封锁,利用这一沼泽地的河涌,一夜之间挖深挖宽,绕过唐军的封锁线,抵达广州城下,后人把这一人工河名之为“大黄澹(大王海)。”
大黄涵边还有黄巢当年杀贪官、富商、蕃人的刑场,名为“黄巢墩”,这块数十亩的土地,直至建国后还没有人敢于开发。
1964年广州府图上的广州府、南海县、番禺县交界处的芳村(绿圈)。
南汉时期,刘氏建都广州,名之为兴王府,分南海县地为常康、咸宁二县,以为京邑。芳村地区属常康,但珠江河边花地、芳村一带属兴王府南郊。
宝光寺
南汉后主按达岸禅师之请在今花地河边大通津上建了著名的宝光寺。由于宝光寺朝拜者多,而又建筑宏伟,当时被尊为兴王府南七寺之首。
宋方信孺《南海南咏·南七寺诗》:
井轸南宫焕宝光,千秋古胜并延祥。
祗今两寺无名字,地藏旁联四实方。
诗中第一句写的就是宝光寺。
西堤大新公司屋顶俯视白鹅潭。画面右边是西堤的塔影楼和沙面,左边是河南的洲头咀,远处是芳村。
大通港
宋开宝五年,废常康、咸宁二县,恢复南海县,芳村地区仍属南海。宋代经济发展。大通港形成,成为广州主要港口之一。
大通港在今花地河口至大细海一带,水深港阔(是现花地河三倍左右),风平浪静,是一个较好的避风港。据《粤东笔记》记载,这个港口经常航线有三条:
往东可通虎门,从惠州出海抵潮州和福建;
出海往西可抵雷州、廉州、琼州;
往北循北江而上可达韶关,南雄。
1884年的海防图。芳村一代是水上通道。
大通港地理环境优越,与广州只鹅潭之隔,是西江、北江航船到广州必经之地。
当时官窑水道,北源接流芦苞冲,西源接流西南冲上游,从官窑起,经逢冲、金溪、至文教顺天口汇合流溪、白泥两支水,流出珠江,到达广州。
唐宋时西南冲较为宽广,北江船由芦苞至穗,取西南冲只66公里。宋以后西南冲逐渐淤浅,西北江船改行东平水道。
佛山水道,从东平水道沙口闸支入,经罗村、街边、佛山、迴龙、东漖、花地口(大通港)出广州,全长32公里(芳村境内12公里)。
可见无论是官窑水道、东平水道或佛山水道,大通港都是必经之处,兼之蕃舶洋船,促进它的繁荣。
元代的八景图之一“大通烟雨”。
乾隆御赐“大通烟雨”
宋朝政府还在这里设立“大通铺”,作为传递文件与接待过往官员之所。大通港以南(今寺岸街至陆居路)发展成为广州八大镇之一的大通镇。
“大通烟雨”宋、元、明、清都曾是“羊城八景”之一,成为旅游胜地,芳村的花事也由此而更加发展。
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宏谋,曾向乾隆奏述大通烟雨奇景,乾隆御赐“大通烟雨”四字,并建成牌坊(今不存),这是后话。
“大通烟雨”仅存的古树一棵。
宋代:中原移民迁到芳村
宋代大量中原移民迁到芳村地区,宣和三年麦姓迁居麦村,郭姓定居横槎地(东漖),谢姓、罗姓迁到芳村、花地,梁姓迁到钵底水(五眼桥) 。
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围海造田,植坡固堤,对发展芳村地区的农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宋代,白鹅潭水面已是中外商船众多,当时称为“鹅湖”。《甘蕉莆氏家谱》记云:'贡舶商帆,鹅湖云集,圜周之盛,溢郭 填城。”芳村在一些诗人的诗中称作“湖洲”。
1990年代五眼桥。
明代:分属于南海、番禺两县
明洪武三年,南海、番禺两县划分界线。城外:大北门北外以大路为界,西属南海,东属番禺。
芳村地区:以花地河东激河为界,西属南海,东属番禺。
水上:以花地河中间为界,直线到沙面前,沿河北一南二分管,北南海,南番禺,至五仙门西(今海珠广场西)入番禺界。
从以上分界,明代以后,芳村地区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上都分属于南海、番禺两县。按明万历《南海县志》在水上,设河泊所:“大使一员,俸薪银三十一两二钱五分,养廉银六十两,皂隶二名。
明代,大通烟雨仍保持其繁荣,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之乡,花地也出现了杏林庄、翠香楼等园林。
1940年南海县地图上,石围塘地区属于南海(红圈处),芳村的其他地区属于番禺。
由于历代以来北江流沙的冲积,兼之农业耕作,芳村古海各岛之间逐步联成一片,面积迅速扩大。
《永乐大典·广州府图》把芳村地区划成三大块,按图位置应是芳村、白鹤洞、海北,其中如今石围塘一带已成陆地或浅滩,新隆沙已成沙洲。
东望以南大片沼泽地,即今下龙湾(沙洛)、南落已成农田。
西望以南形成大片沙田,名曰:“蚬涌沙”,与三山对面冲积成“福寿沙”,赤岗(海南)与芙蓉(西浦、南村)之间,冲积成为“鲤鱼沙、芙蓉外沙。这些冲积地有些直到清朝中叶才得到开发。
芳村地区人口也进一步增加,洪武年间简姓迁入汾水,正统年间关姓迁到西望,成化年间,梁氏一族人口众多,分别迁到赤岗、西浦、南村、增淳、岗尾、南塘等地。
清朝,芳村一分为二:以花地河为界,分属于南海和番禺。
修建省佛大道
明代由当时户部尚书李待问创议,修建省佛大道,芳村成为广州构通西南的门户。“路透迤五千八百六十六丈,石桥七座,码头五处,由城西渡海南岸(到芳村),经盐步、黄鼎、西樵、九江诸乡。落通顺德、新会、三水、香山诸邑。
这条约19公里的古道,宽约3米,中间铺了3块麻石,方便车马通行。
厚水河上(五眼桥河)的通福桥(俗名五眼桥,因桥有五孔)是省佛大道第一桥。
桥西发展为厚水圩(后改称贝水、秀水),成为大通堡的政治文化中心,码头曰“厚水渡”,渡船通往广州及堡内各乡。
同治年前的地图上地域分界线。
黄萧养的传说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黄萧养围攻广州,占领河南(海珠区)、芳村一带。以五羊驿为行宫,称东阳王。
景泰元年(1450年)四月十一日,萧养与明军大战大洲头(今海珠区洲头咀),兵败,萧养亦因箭伤被擒,但当时“萧养手下衣貌与同者数十人,”故民间均认为被擒杀者不是黄萧养,而是他的替身。萧养败后残部退到芳村,企图回到根据地。在芳村发生激烈战斗,黄萧养被追到东塱河边,故芳村流传黄萧养的故事也特别多。如《白鹅救萧养》,《黄萧养口含龙珠》、《九牛浮头,萧养回头》等。
1997年大冲口上的毓灵桥。
清代芳村是封建时代发展到最繁荣的时期。
清末的29个自然村
乾隆《南海县志》大通堡有村十:赤岗(今海南)、谷树(菊树)、黎岸涌(黎基)、厚水(高村、南丫)、背底(五眼桥、西约)、桔村(南村)、思岸(田心岸之误)、西滘、涌口、芙蓉(西浦)。
清末发展到二十九个自然村:郭村、上村、下村、茶园、享滘、北丫、高村、田心岸、西滘、凤溪、庙前、坑田、东华、桥梓、西约、中心社、兴仁里、秀水、南塘、南福里、澳尾、增滘、菊树、棉村、赤岗、石湖、南村、西浦、东联。
1929年广州市开始调研新隆沙地块的住户。
崇文社的发展
崇文社在清同治之前分东塱、东滘、策头三个堡,村二十二:
东滘、大墊、策头、茶滘、芳村、涌口、墪头、沙涌、西坑、寺岸、黄塾、招村、分水、白鹤洞、西望、东塱、螺涌、麦村、江下、湛涌、坑口、墪脚。
同治后,崇文社址在东滘,三个堡划为西塱堡、沙螺堡两堡。二十四村,俗称崇文廿四乡,连附应是二十七村,芳村所附的下龙湾(沙洛)、寺岸所附的新隆沙,东望所附的谢基(蔗基)已基本成村。
1946年关于芳村土皇帝的报道内容。
水上居民是芳村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多聚居于芳村新隆沙、葵蓬、龙湾(今龙湾路)、东塱、下龙湾(沙洛)、南滘、步滘、芙蓉外沙一带,他们以艇为家,在岸边搭有高脚水篷,木梯上落,以避风雨,这一建筑也形成水乡的一个特色。他们以摆渡和捕鱼、捞蚬为生。
疍家占芳村人口17.5%
明清时期,南海、番禺两县分设河泊所,“专司渔船蛋户”,可见水上居民众多,但历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直至民国30年(1941年)统计,花地水上居民为4684人,但不包括芳村其他地区水上居民。建国前,芳村渔业人口为6555人,占芳村人口17.5%。
广州解放后,芳村区户口分类,陆居的船舶户只30户,男77人,女68人。1960年曾设立花地口办事处,专管水上居民。
1958年广州市房管局在的芳村山溪村建5栋住宅,安排了100多户花地周边沿岸破烂船艇的居民。这是珠江区管辖时期最后一批安排水上居民上岸定居。
陆居里
由于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从60年代起,逐步建起水上居民定居点。
芳村二沙头地首批命名为陆居里,接着建山村新村,芳村大道旁新风里,全福里、鹤建里等点,至70年代共建水上居民宿舍36幢(公房),面积39172平方米。
1980年代兴建的芳村区水上居民小区——茶窖新村小区。
80年代前期,国家又拨款3570万元给市航运局,在中市、山村、茶滘兴建楼房42幢,面积8.2万平方米,安置广州水上居民(含芳村水上居民)。
其他散聚芳村各地的水上居民,也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建房定居。芳村水上居民陆居,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以艇为家的水上生活。
1984年,在白鹤洞建成的水上居民住宅群交付使用,水上居民喜迁新居。
大通古寺明末清初被毁。“康熙六年,里人肖子奇得异疾,发愿赎地修复。病愈,遂为重建。买田塘地基五十亩以益之。环寺植树,尤擅幽邃。
大通烟雨比前代更为壮观。芳村花地一带不但成为花卉园林区,也成为文人雅士集聚之地。
清,胡高德《大通烟雨》诗:
南来丝雨浑江烟,远接瀛洲近接天。
海色四围无税地,香浓百亩有花田。
云凝树杪绕归鸟,水长潭心任放船。
有脚阳春风景阔,甘霖何幸沛山村。
《羊城竹枝词》以花地、鹅潭为题材的题咏,那就更多。
1858年芳村花地的伍家花园边上河涌,柳暗花明的地方。
不少名士选择花地这块宝地,修建园林别业。有书可考的有乾隆进士,诗、画、金石家潘有为的东园(六松园),进士邓大林的杏林庄,诗人张维屏的听松园,康有为家的康园,广州豪富伍氏恒春园等。
嘉庆年间,总督蒋攸话明文规定,花地、海幢为外国人旅游地,花地成为国际旅游区之一。
光绪年间芳村花地一带有留芳、醉观、纫香、群芳、新长春、翠林、余香、合记等大小园林三十多处。以大通烟雨、小蓬仙馆及黄大仙祠,兼花地河水上活动,构成很有特色的游览区。
1860年比托拍摄的芳村花地伍家花园。
特别是人日游花地,“花埭在珠江之西,南距广州十里许,居人以艺花为业,士大夫园亭亦多在焉。楼台绒错,卉木绮交,每岁人日,游屐画船咸萃于是。'
直至抗战前仍久盛不衰,“省河人士辄至此尝花,尤以旧历岁朝最为热闹。”
南海、番禺两县还分别在大细海两岸设贝水汛和大通汛,驻兵保护花地游览区及维持佛山水道的治安。
清末从芳村花地拍摄的花地河、珠江、广州城西部全景,照片花地河右侧就是伍家花园(现醉观公园),花地河珠江珠江出口河对面就是泮塘海山仙馆,通透的天际线。
按现有记录,西塱李辀,字文舆,嘉靖二年(1523年),成为芳村地区的第一位进士,为官刚正不阿,曾任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尚书,袁州知府。
清代芳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又有新的发展:
大通堡在厚水书院旧址重建秀水书院;
集芙蓉九乡之力建成蓉江社学,建筑颇为宏伟。
崇文社原有崇文社学,后又建成棉州书院,办教育之风更盛,名士辈出。
梁佩兰,祖籍广东南海县神安司大通堡海心沙乡西浦村(现原广州市芳村区海龙街海北西浦村)。
芙蓉西浦(海北西浦),清初梁佩兰是“岭南三大家”之一,与时人屈大均、陈恭尹齐名。他的《六莹堂集》,现存诗文1900多首(篇),是岭南丛书之一,
其侄梁无技(后居番禺)乃粤秀书院首任院长,著有《南樵集》、《唐诗截句英华》、《浣花集》等,成鹫赞梁诗:“折取一枝置诸怀袖,则芬芳沁人肺腑。
清末凤池进士林耀增,创办“凤池书院”,大力振兴教育。
清末芳村还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小说家:西塱大桥的黄小配(黄世仲),著有《洪秀全演义》、《宦海升沉录》、《粤东繁华梦》等十多部名著;
赤岗梁纪佩则以万字小说,丰富多采见著,为人喜爱的有《粤东新聊斋》。
清末聚龙还出了一位文武全才的进士邝其照,他任过清朝海军管带,著有《邝其照英语字典集成》。
芙蓉棉村孕育了人民熟悉的女革命家、画家、诗人何香凝。
陈拔廷故居,位于芳村大道中毓灵桥西侧的协同和机器厂内。
明代芳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开始繁荣,大通堡在厚水办的厚水社学,是芳村地区的最高学府,各村乡则设塾学。不少人乡试中为举人。
1906 广州东山两广浸会孤儿院,于1906年4月6日,由湛罗弼,杨海峰、曾维新在芳村创办。1908年迁往东山。
鸦片战争以后,芳村教育又有了重大发展,即教会办学兴起,有百多年历史的真光中学(原真光女子中学)、培英中学、中德中学均在芳村地区兴办。
基督教也在芳村建立教堂,如德国信义会、基督教芳村堂(平民堂)、水上福音船等。一些培养神职人员的学府如信义神学院、协和神科大学、崇基圣经学校都在芳村范围兴办。
另福利性的学校如平民堂办的小学、瞽目院(明心书院)、孤儿院等校址都在芳村,使芳村的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1879年,美国传教士那夏里在广州沙基创办和安堂。1888年迁芳村花地,改名培英书院。1927年改称私立广州培英中学。1935年迁芳村白鹤洞。曾在广州西关、台山、澳门等地设立分校。
清代,随着广州城市经济发展需要,芳村工农业也得到发展。
芳村成为花卉、盆景、观赏鱼的生产基地,也成为果、菜、塘鱼之乡。
果类以花地杨桃、茶滘山榄称著。
菜蔬以鹤洞秋茄、麦村香荞、红金笋、坑口大头菜,还有菜心、冬瓜而负盛名。
农业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基围堤坝的建筑,使芳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增加。花地河两岸形成仓库、粮食加工及木船造船区;河口两岸则是大规模的竹庄及木材栏。
1990年代芳村茶漖的生榄。
清末,广三路建成,石围塘地区不但成为火车客运站,也成仓库区、码头区,最大的广三码头就在此。
芳村至东塱珠江沿岸也成为仓库区、工业区,其中有位于东塱河边的广南造船厂,大冲口的静波造船厂规模最大,广南船厂可制造轮船,甚至浅水舰艇,静波船厂则以制造内河渡轮为主。
1990年代的石围塘火车站。
大冲口还有最早的机器制造厂协同和。仓库与码头最早出现的是招商局仓库和码头。其后又陆续建起亚细亚、美孚、德士古油库。
轮渡则有沙面绿瓦亭(今白天鹅附近)至芳村、德国教堂、大冲口、白鹤洞等多条横水渡,把芳村与广州、河南联系起来。
1990年代的芳村客运码头。
芳村不少地方也发展成为较具规模的圩市
清嘉庆时古老的贝水圩,“在五眼桥内南约之东北方,连东西两约,中分当行、白米、糙米、上下杂货,猪肉各行。”
还有“贝水猪圩”,专售种猪、肉猪及中猪。五眼桥码头成为“西水渡头,十八乡船往来均泊此”。
芳村则在中市的基础上扩展了芳村上市、芳村下市。大冲口、白鹤洞、东塱、西塱、东漖、花埭亦成为繁荣的市集。
1990年代的芳村天光圩花市。
清代中期,芙蓉西浦与凤池之间原是一个大港湾,已淤积成可耕地。
若以车船渡头至平洲水道计算,长约两公里;西南铁桥动工后,也开始修桥东堤岸(至建国后还未建成),新基上村至珠江边土地面积扩大了约为三平方公里;
芳村长堤建成后,大沙地、二沙地(今陆居路一带)联成一片。
原鹅潭边的中市码头(今芳村大道民治小学附近),向白鹅潭移出近250米。
1990年代的白鹤洞汽车渡口。
芳村地区,在历史上游离与番禺、南海两县。广州市成立后,渐次纳入广州市的管辖范围。
石围塘首先纳入广州
清顺治四年(1647),改广东布政司为广东省。芳村地域分属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番禺县。
民国元年(1912),撤府级建置,县直属省。芳村地域分属广东省南海县、番禺县。
民国10年(1921)2月,成立广州市政厅,下设公安等局。公安局下设区署、分署,芳村设公安分署。芳村部分地区首次纳入“广州警察区域”。芳村地域仍分属广东省南海县、番禺县。
民国12年(1923)12月,广州始定市界。芳村地域的石围塘首先划入广州市。
1930年代的广州地图上的芳村。
白鹤洞划归广州市
民国19年(1930)1月,广州市设30个公安分局,其中芳村、花地设有公安分局。
同年9月,南海、番禺县分别将秀水(五眼桥)镇、秀水第一、二乡和西滘、东塱、新爵、南滘(漖)、西塱、麦村、白鹤洞等地的户口报送广州市。
民国20年(1931)7月,广州市政府公布“权宜区域”界线。今之石围塘、花地、涌(冲)口、白鹤洞等街管辖地段进入权宜区域。属南海县管辖的山村、南塘等地划归广州市。
白鹤洞归广州市管辖的报道。
崇文社划归广州市
民国26年(1937)7月,属番禺县管辖之芳村地域—茭塘司崇文社(乡)正式划归广州市。芳村地域分属广东省广州市、南海县。
民国35年(1946)11月,属南海县管辖的西滘、凤溪、葵蓬村(习称葵蓬洲)划归广州市。
广州市的部分,设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芳村地域仍分属广州市、南海县。
1931年地图上的芳村警察管辖区。
芳村、崇文两区并成芳村区
1949年10月14日广州市解放,10月21日,接管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同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两区公所合并成立芳村区。
自此,芳村始成为单独的直属广州市的区一级行政单位。
1958年建成的白鹤洞水厂,现在为广州水资源微污染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基地。
1959年全部纳入广州市
1959年4月,属南海县管辖的龙溪、海北、海南、海中大队、秀水大队的秀水墟、中澳、西约、新基、郭村和黄竹岐大队的滘口村(今龙溪、海北、海南、海中、增洛、五眼桥村)划归广州市,并入郊区鹤洞公社。
至此,今芳村区之地域已全部划入广州市。芳村46.2平方公里的面积基本形成。
1990年前后芳村在广州市的位置。当时的广州还包括现在的清远佛冈县和龙门县。
芳村区,历经了“三建三撤”。
一建一撤
1949年10月14日广州市解放,10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军代表接管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同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两区公所合并成立芳村区。自此,芳村始成为单独的直属广州市的区一级行政单位。
辖 2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乡人民政府。2街为:上市街、中市街;10乡为:东望、冲口、南激、鹤洞、沙冲、茶滘、西型、东澈、山村、葵蓬。
1954年6月,撤销芳村区。所属冲口、山村、芳村和花地4镇划入河南区(今海珠区);所属沙涌、鹤洞、东塱、西塱、南漖、东漖、茶滘和葵蓬8乡划入新滘区。
1990年代的芳村区行政大楼。
二建二撤
1960年5月23日,成立芳村城市人民公社,同年7月6日撤社建区,11月经选举产生芳村区人民委员会。芳村区直属广州市。
到1961年11月,接收荔湾区的石井公社,越秀区的嘉禾、龙归、三元里公社,海珠区的新凤、新洲、新滘公社。这一时期是芳村区地域面积最大的时期(约为现面积的3倍)。
1962年5月11日,再次撤销芳村区。芳村地域全部划归广州市郊区(现白云区)。
1960年成立三个郊区,芳村区第二次消失。
三建三撤
1984年11月12日,成立中共广州市委芳村区工作委员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芳村区办事处,分别作为市委和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筹建芳村区。
1985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州市芳村区。芳村第三次建区。
芳村区的范围是:东至珠江南航道,南至佛山水道,西至盐步镇、罗村,北至珠江边(即现鹤洞区公所管辖范围),总面积为四十二点六平方公里,总人口为十二万四千九百多人。芳村区人民政府设在芳村大道塞坝口。
1985年11月,芳村区辖鹤洞区公所和芳村、白鹤洞2个街道办事处。
1985年第三次建区。下图粉色区域为芳村区。
1987年1月,调整为花地、白鹤洞、冲口、石围塘4个街道办事处。实行街带村体制,将东漖镇所辖花地村划归花地街;山村和五眼桥村划归石围塘街;鹤洞村划归白鹤洞街。
2005年5月,广州行政区划大调整,随着东山区并入越秀区,芳村区也并入荔湾区,统称为荔湾区。芳村区第三次消失。
1982年的芳村地区。
1993年芳村的行政图。
芳村 加油!
参考书目
《广州地名志》,广州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年出版。
《广州市芳村区志》,广州市芳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芳村话旧》,原载《芳村文史》第六辑;
《广州芳村地名的地域文化特色》,作者黄小娅,原载《羊城今古》2003年第二期;
《大通烟雨变迁记》,作者张雨贵,原载《芳村文史》;
《区名芳村考》,作者詹新孟,原载《芳村文史》;
《我市设天河、芳村两市辖区》,广州报198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