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很主观,情绪也很中性
很多人一听到“情绪”两个字,可能下意识里的反应,这就是负面的词儿。
如果工作当中,有人找你谈话,问你是不是“有情绪”,或者有没有在“闹情绪”,那一定是因为你的反应,表达出一些东西,不那么符合他们的期待,甚至与他们的期待相反。他们觉得你不对劲了,觉得你情绪不好了,然后才会有这些疑问。
情绪首先是一件主观的感受。按照解释,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客观的事物就在那里,你也在那里,你对它的态度、体验及反应,就是你的情绪。
同样的客观事物,不同的人,情绪的反应可能就不一样。一样是春天,百花盛开百鸟争鸣,杜甫的反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孟郊的反应,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主观的角度看,前者感伤于乱世别离,看到美好的事物,不但没有引发他美好的情绪,反而加重了他的伤心。有点以喜衬悲,悲更悲的意思。后者的日常虽然是苦吟,但是也有一朝登科,欣喜若狂的日子。所以春天的美好,在那一天,显得更加美好。
然而从客观的角度看,外界的环境,盛开的花,鸣叫的鸟,并不会因为杜甫的感伤情绪,而自动变得感伤;也不会因为孟郊的得意,也自动跟着得意起来。花还是花,鸟还是鸟,城还是城,就在那里,无关谁在看它们,无关谁有什么情绪。
此外,情绪本身是一个中性的词汇。从方向上看,有好的情绪,也有不好的情绪,带来的影响也有好有坏。从程度上看,有热烈的情绪,欣喜若狂或是哀伤不能自已;也有平淡的情绪,表面看上去不悲不喜。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没那么热烈,没那么忧郁,就这样吧。其实这种“没什么情绪”的情绪,也是一种情绪。
单单把“情绪”两个字拿出来,它是中性的,没有褒贬好坏。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情绪”这个词,就默认了情绪是一个负面的东西。
比如说,工作中有人找你谈心,问一句,你是不是“有情绪?呀,他的意思一定是,你是不是有“不好的情绪”,而不是真的在问你,你有没有情绪这个东西。或者,当老板问你是不是“闹情绪”啦?说你“闹”情绪,意思也就是你在“闹什么坏情绪”。“情绪”这两个字在工作谈话中出现时,不管是你说别人,还是别人说你,与之相关联的,八成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其实是对这个词,约定俗成的一种误用。
讨论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情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情。我们不是机器人,对眼前的环境和人事物一定会有反应,会有情绪。但情绪也是中性的。没有必要对情绪这件事如临大敌。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分清楚,自己面对的,是情绪,还是更为客观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