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却又容易上火?可能是上热下寒!中医1个千古名方帮你搞定!
一到夏季,有一类人很容易“上火”,面部长痘,口腔溃疡,心烦,失眠多梦……然而明明觉得自己是上火了,可却大便便溏,小便清长,腰以下部位发凉。整个身体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其实,这种就是我们中医里常见的寒热错杂,也即人体内既有寒,也有热,而上半身部分表现为热的症状,下半身表现为寒的症状,又称之为“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证中最常见的一类。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众所周知,无论是大自然,还是我们人体,都讲究平衡。如果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但当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变成了病理状态,上热下寒就是其中一种平衡被破坏的状态。
在祖国医学中,历代医家将人体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部分,其中上焦主要指心、肺,中焦指脾胃,下焦指肾。各脏腑的阴阳之气升降有序,则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肾中阳气不足,仅剩的一点阳气无处可藏,就会往上走,也即“浮阳上越”;或者肝郁化火,导致阳热之气过盛;又或者心火不能正常下降以制衡肾水,均可导致上下阴阳失衡,表现为上热下寒。
这就如同我们蒸馒头,灶中的火小了,锅中的冷水就不能沸腾,没有蒸汽上腾,蒸笼中的馒头就会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蒸汽的温润,自身脱水而皲裂。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言:“阳气并于上则上热,阴气并于下则下寒”,归根到底,关键在于体内阴阳分居两端,一上一下,上为阳,下为阴。
“上热”多表现为头晕,头痛,面部痤疮,反复口腔溃疡或迁延不愈,鼻息热,烘热汗出,睡眠差,多梦,易醒,耳鸣,心悸,心烦,胃脘胀,胸闷,舌红等。
“下寒”主要表现为大便溏或不成形,畏寒,小便清长,白带清稀,痛经,小腹冷,月经延后,血色暗红有块,腰以下凉等症。
此外,部分患者整体症状表现常复杂矛盾,比如心中烦热想吃凉的食物,但食后胃脘腹部疼痛不适,甚或矢气便溏。故此,在实际调理时,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随证而治。
清上温下,补中调气,平调寒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则求之,无则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指出对于上热下寒证,应上下分治,上焦热,则凉以清之,中下焦寒,则暖而温之,整体把握,清上温下,补中调气,以平调寒热。
临床多用黄连汤加减调理。《伤寒杂病论》记载“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该方多用来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该方由黄连,甘草,炙干姜,桂枝,去皮人参,半夏,大枣组成,方中黄连清上焦胸膈郁热;桂枝通阳散寒,宣通上下;《伤寒贯珠集》中指出“以黄连之苦寒,以治上热;桂枝之甘温,以去下寒,上下既平,升降乃复”,黄连和桂枝是该方的要药。此外,方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和胃止呕;更以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和中,运转枢轴。使得人体气机通畅,上下阴阳两和,寒热自除。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黄连汤能广泛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热下寒的治疗需要同时做到清热和祛寒,故而不能单用一味清热或滋补的中药。而且不同的人,上热下寒的寒热严重程度不同,若盲目用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比如病友孙女士,42岁,平时腿部易冰凉,去年夏季听信他人的夸大宣传,艾灸2月,出现反复打嗝,伴心悸间作、胸闷心慌。就诊前,在附近医院查血常规、空腹血糖、24h动态心电图、胃镜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据其所述,此前出现“腹中冷痛”,自行服用丁香、附子、炮姜、吴茱萸等辛甘大热之品,症状加重。症见心中常有如坠坠不安,闷闷不乐的感觉。傍晚时段自觉手足心发烫,口唇发干起皮,上唇肿胀,五心烦热,进食冷饮时腹中冷痛,打嗝加剧。夜寐不安,入睡后干咳。观其舌象,为舌质淡嫩,舌尖红。
故此辨证为寒热错杂证,用黄连汤加减:姜半夏、黄连 、焦栀子、桂枝、茯苓、炙甘草、大枣、瓜蒌皮、枳壳、桔梗、仙鹤草、杏仁、柏子仁、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厚朴。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
在该案例中,主要以黄连汤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加用栀子上清胸中之热;厚朴和胃降逆,使寒热和调,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呃自愈。并用茯苓、瓜蒌皮、枳壳、桔梗、杏仁理气宽胸,舒展胸中阳气。酸枣仁、柏子仁、生龙牡、仙鹤草安神定悸,收敛浮阳。炙甘草、大枣顾护胃气,调和诸药。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