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妈妈怀孕的时候,会被小刺猬扎伤么?
说起刺猬,大家也许都不陌生。小时候的简笔画里画过,童话故事里听过,即便住在城市里也会偶尔听说有人晚上在绿化带里听到了老人咳嗽的声音,或者捡到了一只害羞的小刺球。我们常说的刺猬大多指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东北刺猬。小眼睛小耳朵小短腿圆滚滚的刺猬画风可爱,绝对是全年龄向的萌物。
萌萌的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Amur hedgehog)。图片:wikimedia commons
我们今天也要说一种刺猬,画风就不太一样了……
今天的主角大耳猬(Long-eared hedgehog,Hemiechinus auritus,种加词意为“耳朵大的”)。图片来源见水印
老一辈人常说耳朵大有福气,如此说来,大耳猬的福气在刺猬里面肯定是数一数二的。这个仿佛可以飞起来的物种,跟常见的欧洲刺猬、东北刺猬同属于哺乳动物里的真盲缺目猬科,和另一种印度长耳猬(Hemiechinus collaris)一起组成了长耳猬属。
真假“盲缺类”
“真盲缺目”这个听起来像骂人的名字来源于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当时,食虫类哺乳动物被归为一个食虫目,海克尔把其中中缺少盲肠结构的种类叫做盲缺类。后来人们发现,食虫类动物实在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杂烩,为了一个吃昆虫的理想,趋同演化到一起来了——比如,鼯猴是灵长类的近亲,树鼩是啮齿类的近亲,而象鼩和原来划在盲缺类的马岛猬、金毛鼹这三类干脆和非洲大陆起源的象、海牛、土豚亲缘关系更近。
你可能看到了一群假“老鼠”:普通马岛猬、大金毛鼹、金腹树鼩、黑红象鼩。它们并不是真盲缺目的成员,趋同演化让它们都有相似的、适应于捕食昆虫的外形。图片来源见水印
因此,今天只有刺猬、鼩鼱、鼹鼠和沟齿鼩这四个科留在了劳亚兽总目的真盲缺目下,作为当初在劳亚古大陆上演化出的食虫动物代表。
假“老鼠”、真盲缺目:欧洲刺猬、普通鼩鼱、欧洲鼹鼠、西班牙岛沟齿鼩。图片来源见水印
水果能接受,但主食是昆虫
作为曾经的食虫目一员,大耳猬和其他刺猬一样杂食,以吃各种昆虫为主,也不拒绝蛋、蔬菜水果甚至是蜥蜴和小蛇。跟常见的刺猬不一样的是,野生大耳猬分布在从西亚地中海沿岸到中国内蒙古地区的广大范围里,横亘欧亚大陆的半干旱草原和沙漠是它们的适宜生境。它们昼伏夜出,在灌丛石堆底下挖洞独自居住。
沙漠里的大耳猬。图片来源见水印
冬夏极端天气中,大耳猬会进入休眠状态,而每年七到九月是交配繁殖的季节。幼崽刚出生时只有稀疏的软刺,但刺的长度会在五个小时内生长三倍,两周后就拥有了全身硬刺。
大耳猬的幼崽。图片:collections.peabody.yale.edu
大耳猬那对惹眼的大耳朵很可能是为了满足在沙漠地区散热的需求,同时它们也有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来躲避天敌和搜寻食物。
正在开心地吃虫子的大耳猬:“用刺扎一堆果子带着走?洒家吃肉滴。”图片来源见水印
“……该怂的时候要怂。”防御姿态的大耳猬,注意折起来的大耳朵。图片来源见水印
长腿,给刺猬加防御
大耳猬有着刺猬当中不多见的长腿,移动迅速,这让它们可以在夜间活动时在广阔的戈壁滩上搜寻食物,一晚上可以走出几公里远,也能在遇到像雕鸮一类的天敌时快速逃脱而不是只能靠刺来被动防御。
三十六计走为上。图片来源见水印
把长腿大耳猬安排在耳朵周最后一天的占星家物种日历编辑(排版员)老猫,从未想过自己第一次出镜会是这样的。绘图:翼狼Elang
大耳猬分布广泛,但相关研究不多,属于IUCN红色名单的无危物种。这种小小的萌物是可以当作宠物饲养的,但野生刺猬携带病菌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因为无法理毛体表经常寄生蜱虫。所以,除非是合法规范的人工繁殖个体,否则作为宠物饲养对刺猬和饲养者都有害无益。
一张有名的大耳猬萌照,然而我还是觉得那个月黑风高沙地上独行的小小身影更加酷炫自由。图片:lettyandowen /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