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毛主席对南泥湾垦荒非常重视,还曾亲自到南泥湾视察。[详细]

南泥湾精神 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我根据地反复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 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

南泥湾精神 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指战员们艰苦奋战,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也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动力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泥湾精神,不仅创造了一段历史,更为我党、我军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这些概念鼓舞了几代人。尤其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已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象征。

南泥湾故事

南泥湾开荒史

  在荒凉的地方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产?359旅,原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到南泥湾之后旅长王震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勤务员、炊事员,无一例外地参加生产,开荒种地。[详细]

毛泽东和南泥湾

  1943年9月,359旅进驻南泥湾已经三年,通过开荒种地,养羊喂牛,自办工厂,他们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富饶的地方,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详细]

周恩来路经南泥湾

  1943年7月,时任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回延安,陕甘宁边区南部、同国民党统治区交界的富县交道镇,是必经的地方。驻扎在这里的359旅719团一营,接到上级通知后,急忙准备欢迎,消息一下就在部队和当地群众中传开了。[详细]

朱德和南泥湾政策

  朱德总司令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始终是一个出色的亲身领导者,他不仅带头劳动,种粮种菜,连年获得丰收,而且确实指挥有方,功绩卓著,给了解放取军民以巨大鼓舞。[详细]

贺“龙”降“雨”

  许多红军老战士都知道:在十年内战中,贺龙在那里指挥作战,那里保险有雨下。贺龙师长视察南泥湾,的确给南泥湾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降了三场“及时雨”,滋润了部队生产建设之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详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