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宣传——“久病入络”“久痛入络”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提出

“久病入络”理论是叶天士首提,是对叶氏临床经验的总结,与此同时也奠定了中医络病学的理论基础。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当代络病学,则是它的发展。

理解

要理解“久病入络”理论,就要从“经主气,络主血”的理解说起。“经主气,络主血”的理论,至少包括如下含义,一是经中主要行营气,络中主要行血液;二是经中“营行”主要靠气的推动,络中“血流”主要靠血的盈满;三是经中气易病,络中血易病;四是气病多在经,血病多在络。明确了上述问题,就不难理解“久病入络”的机理了。

临床意义

“久病入络”的临床意义,在于为中医临床在诊治“久病”时指明了方向,即对虚、滞、瘀的基本病理变化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予以准确的诊断,在治疗上采取以活血为主的益气、养血、理气、化痰、祛湿、祛风等手段,对“入络之疾”予以治疗。

自从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理论之后,又有了“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多痰”、“久病多风”、“久病及肾”等理论,是对“久病入络”的理论丰富和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