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涛:大水之后预防疫病,建议服蚕矢汤;附另几条防疫建议

人民健康论坛

47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章来源:选择中医_董洪涛微博 感谢董洪涛老师授权

作者:董洪涛

古人有言,大水之后必有大疫。近日河南大雨成灾,大水之后当预防疫病。

可能的疫情当源于湿热内滞。因为现正属于大暑节气,天地之间湿热薰蒸,更有大水,暑湿更重。人居于天地之间,受暑湿侵袭,若素体脾虚,就容易诱发疫病。

湿热是导致温疫的常见病因。湿与热夹杂,最伤人正气。清代大医王孟英说:“热得湿则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暑天本有热邪,更兼其湿,则湿热相互勾结,郁滞于上中下三焦,则能诱发各种疾病。

今时临床所见,湿热内滞的人群越来越大,说明湿热病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相关,也与气候变暖、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相关。我的观点是,重视湿热,特别是夏天水灾之后。

如何预防呢?建议用蚕矢汤来预防。凡见舌苔黄,或黄厚,或黄腻者,都属于体内有湿热,都可先服此方一两付,把舌苔清干净,可有效预防湿热疫毒。

此方源于王孟英的《霍乱论》,其方:蚕砂15g、生薏仁12g、木瓜9g、淡豆豉12g、黄连6g、姜半夏6g、黄芩3g、通草3g、桅子6g、吴茱萸3g,水煎,可一付药全家多人都服几口,日一剂。

分析其用方机理:方名蚕矢汤,蚕砂即是蚕矢,以之为君药,能引浊下趋,化浊归清,最能治疗湿热内蕴诸症。

木瓜性酸涩,既疏湿热,又敛耗损,化湿和中,舒筋活络;淡豆豉与生薏仁合用,化湿利湿,升清降浊。三药共为臣药。

佐以黄连、黄芩、桅子,能清热燥湿。使以半夏、吴茱萸、黄连、黄芩,辛开苦降,降浊和胃;通草疏通经络,兼可引热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除湿热、复升降、止吐泻、舒转筋骨之效。本方在《霍乱论》中治疗湿热内蕴,霍乱吐泻。现我引用来预防大暑节气的湿热疫病,也算是对证用方。

本方完全可以用于预防湿热疫病,建议引起大家重视。特别是河南的朋友,只要有以上舌象,建议赶紧喝起来。若在洪水来临时曾经泡入水中,或被大雨淋湿,亦建议服这个药方。

若是单位,可以大锅煮药,人人都喝几口,亦有极好的预防效果。

附董洪涛老师关于水灾后防疫的其他一些博文:
1、由于泡入洪水之中,导致很多女孩子得了外阴炎症,提供几个外洗方:方一:蛇床子30,川椒10,白矾10,煎水外洗患处,日两次。方二:吴茱萸30,苦参30,蛇床子30,煎水外洗患处,日两次;方三,苦参15,芒硝15,蛇床子15,黄柏15,苦楝树的树皮15,煎水外洗患处,日两次。以上诸方都有效,可连用五天。
2、近日,河南多地的持续性暴雨引发严重洪涝,历史上有“大水之后需防大疫”之说。洪灾过后应该如何注意防控传染病呢?从中医来分析,大水之后往往湿热偏重。现正逢大暑节气,湿与热薰蒸,人处于其间,最伤脾胃阳气,导致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因此,当重视健脾化湿。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可标本兼顾。
3、现进入大暑时节,河南遭受了巨大洪涝灾害。洪水退去,湿热薰蒸,最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且这些疾病的核心病机往往在于湿热内滞。建议重视三仁汤。特别是若见舌苔黄厚,或黄腻,都可先服一两剂,把黄厚腻苔退去,则正气来复,不容易因湿热而患病。另外,忌食煎炸、烧烤、油腻、粘滑及生冷食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