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元年王鲋求货 何以为忧 老将知耄 昆弟争室 玩岁愒日 女惑为蛊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金咸出奔晋。六月丁巳,邾子华卒。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莒展舆出奔吴。叔弓帅师疆郓田。葬邾悼公。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公子比出奔晋。公元前541年,庚申,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齐景公七年,晋平公十七年,秦景公三十六年,楚郏敖(亦书俧敖)四年,宋平公三十五年,卫襄公三年,陈哀公二十八年,蔡灵公(灵侯)二年,曹武公十四年,郑简公二十五年,燕惠公四年,吴余祭(亦书馀祭)七年,许悼公六年,邾悼公十五年,杞文公九年,纪荘侯四年,莒著丘公元年,滕成公三十三年,薛献公三十八年。

  【传】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伯石)氏,伍举(椒举,伍子胥祖父)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公孙挥)与之言,乃馆于外。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shàn(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听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kuàng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围之祖)、共(围之父)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橐(杜预注曰:垂櫜,示无弓。)而入。许之。

  正月乙未(十五),入,逆而出。(于是就和叔孙豹(穆叔)、晋国赵武(赵文子)、齐国国弱(国景子,《公羊》作“国酌”)、宋国向戌(左师)、陈国公子招(陈侯之弟招、司徒招、子招)、蔡国公子归生(声子,子家)、郑国罕虎(子皮,《公羊》作“轩虎”)、许国人、曹国人)遂会于虢,寻宋之盟也。(杜预注曰:宋盟在襄二十七年(前546年)。)祁午(祁奚之子)谓赵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于晋。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子木(屈建)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晋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杜预注曰:襄二十五年(前548年)会夷仪,二十六年(前547年)会澶渊。),三合大夫,(杜预注曰:襄二十七年(前546年)服齐、狄,(杜预注曰:襄二十八年(前545年)齐侯、白狄朝晋。),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麃是衮,虽有饥馑,必有丰年。(杜预注曰:言耕鉏不以水旱息,必获丰年之收。)。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

  楚令尹围请用牲,读旧书,加于牲上而已。(杜预注曰:旧书,宋之盟书。楚恐晋先歃,故欲从旧书。加于牲上,不歃血,经所以不书盟。)。晋人许之。

  三月甲辰,(二十五)盟。楚公子围设服离卫。(杜预注曰:设君服,二人执戈陈於前,以自卫。)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郑子皮(罕虎)曰:「二执戈者前矣!」(杜预注曰:礼,国君行,有二执戈者在前。)蔡子家(公孙归生,即声子)曰:「蒲宫有前,不亦可乎?」(杜预注曰:公子围在会,特缉蒲为王殿屋屏蔽,以自殊异。言既造王宫而居之,虽服君服,无所怪也。)楚伯州犁曰:「此行也,辞而假之寡君。」(杜预注曰:闻诸大夫讥之,故言“假”以饰令尹过。)郑行人挥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忧子皙(公孙黑)之欲背诞也。」(杜预注曰:襄三十年(前543年),郑子晳杀伯有,背命放诞,将为国难。言子且自忧此,无为忧令尹不反戈。)子羽曰:「当璧犹在,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杜预注曰:事在昭十三年(前529年)。言弃疾有当璧之命,围虽取国,犹将有难,不无忧也。)齐国子(国景子,国弱)曰:「吾代二子愍矣!」(杜预注曰:二子,谓王子围及伯州犁。围此冬便篡位,不能自终;州犁亦寻为围所杀,故言可愍。)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子乐矣。」卫齐子(齐恶)曰:「苟或知之,虽忧何害?」宋合左师(向戌)曰:「大国令,小国共。吾知共而已。」(杜预注曰:共承大国命,不能知其祸福。)晋乐王鲋(乐桓子)曰:「《小旻》之卒章善矣,吾从之。」(《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旻》的最后一章,意思是不赞同诸大夫公开讥评。杜预注曰:其卒章义取非唯暴虎冯河之可畏也,不敬小人亦危殆。王鲋从斯义,故不敢讥议公子围。)

  退会,子羽谓子皮曰:「叔孙绞而婉,宋左师简而礼,乐王鲋字而敬,子与子家持之,皆保世之主也。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弗害。夫弗及而忧,与可优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忧必及之。(几种对忧虑的态度)《大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逸《书》)。三大夫兆忧,能无至乎?言以知物,其是之谓矣。」(杜预注曰:察言以知祸福之类。八年(前534年),陈招杀大子。国弱、齐恶,当身各无患。)。”杨伯峻评论,《左传》好以后来事实作预言,故预言多验,惟对卫国是个例外。)

  季武子(季孙宿)伐莒,取郓(在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北部东莞镇袁家庄(东郓),此处曾发现东周遗址,即为古郓邑所在,文十二年(-615年)季孙行父在此筑城,成九年(-582年)楚伐莒入郓,则那时郓已属莒。),(杜预注曰:兵未加莒而郓服,故书“取”而不言伐。)莒人告于会。楚告于晋曰:「寻盟未退,而鲁伐莒,渎齐盟,请戮其使。」(杜预注曰:时叔孙豹在会,欲戮之。)乐桓子(乐王鲋)相赵文子,欲求货于叔孙而为之请,使请带焉,(杜预注曰:难指求货,故以带为辞。)弗与。梁其跁páo bà(亦书梁其踁)曰:「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叔孙曰:「诸侯之会,卫社稷也。我以货免,鲁必受师。是祸之也,何卫之为?人之有墙,以蔽恶也。墙之隙坏,谁之咎也?卫而恶之,吾又甚焉。虽怨季孙,鲁国何罪?叔出季处,有自来矣,吾又谁怨?然鲋也贿,弗与,不已。」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曰:「带其褊矣。」(杜预注曰:言带褊尽,故裂裳,示不相逆。)赵孟闻之,曰:「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有是四者,又可戮乎?」乃请诸楚曰:「鲁虽有罪,其执事不辟难,畏威而敬命矣。子若免之,以劝左右可也。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出不逃难,其何患之有?患之所生,污而不治,难而不守,所由来也。能是二者,又何患焉?不靖其能,其谁从之?鲁叔孙豹可谓能矣,请免之以靖能者。子会而赦有罪,又赏其贤,诸侯其谁不欣焉望楚而归之,视远如迩?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王伯之令也,引其封疆,而树之官。举之表旗,而着之制令。过则有刑,犹不可壹。于是乎虞有三苗(杜预注曰:三苗,饕餮,放三危者,),夏有观、扈,(杜预注曰:观国,今顿丘卫县。扈在始平鄠县。《书·序》曰:“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商有姺、邳,周有徐、奄。(杜预注曰:二国皆嬴姓。《书·序》曰:“成王伐淮夷,遂践奄。”徐即淮夷。)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恤大舍小,足以为盟主,又焉用之?封疆之削,何国蔑有?主齐盟者,谁能辩焉?吴、濮有衅,楚之执事岂其顾盟?(杜预注曰:吴在东,濮在南。今建宁郡南有濮夷。)莒之疆事,楚勿与知,诸侯无烦,不亦可乎?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也。去烦宥善,莫不竞劝。子其图之!」固请诸楚,楚人许之,乃免叔孙。

  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杜预注曰:首章言文王明明照於下,故能赫赫盛於上。令尹意在首章,故特称首章以自光大。)赵孟赋《小宛》之二章。(《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宛》,杜预注曰:二章取其“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言天命一去,不可复还,以戒令尹)事毕,赵孟谓叔向(羊舌肸)曰:「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对曰:「王弱,令尹强,其可哉!虽可,不终。」赵孟曰:「何故?」对曰:「强以克弱而安之,强不义也。不义而强,其毙必速。《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强不义也。(《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正月》,杜预注曰:幽王惑焉,而行不义,遂至灭亡。言虽赫赫盛彊,不义足以灭之。)令尹为王,必求诸侯。晋少懦矣,诸侯将往。若获诸侯,其虐滋甚。民弗堪也,将何以终?夫以强取,不义而克,必以为道。道以淫虐,弗可久已矣!」(杜预注曰:为十三年(前529年)楚弑灵王传。)

  夏四月,赵孟、叔孙豹、曹大夫入于郑,郑伯兼享之。子皮戒赵孟,礼终,赵孟赋《瓠叶》。(《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杜预注曰:义取古人不以微薄废礼,虽瓠叶兔首,犹与宾客享之。)。子皮遂戒穆叔,且告之。穆叔曰:「赵孟欲一献,子其从之!」(杜预注曰:《瓠叶》诗义取薄物而以献酬,知其一献。)子皮曰:「敢乎?」穆叔曰:「夫人之所欲也,又何不敢?」及享,具五献之笾豆于幕下(杜预注曰:朝聘之制,大国之卿五献。)。赵孟辞,私于子产曰:「武请于冢宰矣。」(冢宰非郑官名,这里指上卿子皮,也即襄十四年定姜所说的冢卿)乃用一献。赵孟为客,礼终乃宴。穆叔赋《鹊巢》。(杜预注曰:卿会公侯,享宴皆折俎,不体荐。)。叔孙豹赋《鹊巢》这首诗(《诗经·国风·召南》,谢免于楚之请杀,杜预注曰:言鹊有巢而鸠居之,喻晋君有国,赵孟治之。)赵孟曰:「武不堪也。」又赋《采蘩》,(《诗经·国风·召南》,杜预注曰:义取蘩菜薄物,可以荐公侯,享其信,不求其厚。)曰:「小国为蘩,大国省穑而用之,其何实非命?」子皮赋《野有死麇》之卒章。(《诗经·国风·召南》,麕读jun1,獐子,杜预注曰:卒章曰:“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脱脱,安徐。帨,佩巾。义取君子徐以礼来,无使我失节而使狗惊吠。喻赵孟以义抚诸侯,无以非礼相加陵。)赵孟赋《常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杜预注曰:取其“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言欲亲兄弟之国。)且曰:「吾兄弟比以安,龙也可使无吠。」(咱们兄弟几个亲密无间,不用去在乎世俗之人如何看待!一生谨慎的赵武很难得说出这样的话)。”穆叔、子皮及曹大夫兴,拜,举兕爵,曰:「小国赖子,知免于戾矣。」饮酒乐。赵孟出,曰:「吾不复此矣。」

  天王使刘定公(刘夏)劳赵孟于颖,馆于洛汭。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对曰:「老夫罪戾是惧,焉能恤远?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刘子归,以语王曰:「谚所为老将知而耄及之者,其赵孟之谓乎!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神怒民叛,何以能久?赵孟不复年矣。神怒,不歆xīn其祀;民叛,不即其事。祀事不从,又何以年?」

  叔孙归,曾夭御季孙(季武子季孙宿)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杜预注曰:恨季孙伐莒,使已几被戮。)曾夭谓曾阜曰:「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杜预注曰:欲受楚戮,是忍其外。日中不出,是不忍其内。)阜曰:「数月于外,一旦于是,庸何伤?贾而欲赢,而恶嚣乎?」阜谓叔孙曰:「可以出矣!」叔孙指楹曰:「虽恶是,其可去乎?」(杜预注曰:以谕鲁有季孙,犹屋有柱。)乃出见之。

  郑徐吾犯(食采于徐吾氏以邑为氏了,徐吾为复姓,名犯,成元年(前590年)提到过徐吾氏为茅戎聚落之名。)之妹美,公孙楚(游楚,郑穆公之孙,字子南)聘之矣,公孙黑(子晳,子晳)又使强委禽焉(古时称聘,就是经过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也叫聘),公孙黑(子晳)又派人强行委禽,古代婚礼第一事为纳采,纳采用雁,所以也叫委雁。杜预注曰:禽,雁也。纳采用雁。)。犯惧,告子产。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皆许之,子皙盛饰入,布币而出。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适子南氏。子皙怒,既而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子皙伤而归,告大夫曰:「我好见之,不知其有异志也,故伤。」

  大夫皆谋之。子产曰:「直钧,幼贱有罪。罪在楚也。」(杜预注曰:子南用戈,子产直也。子产力未能讨,故钧其事,归罪於楚。)。”乃执子南而数之,曰:「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五者所以为国也。今君在国,女用兵焉,不畏威也。奸国之纪,不听政也。子皙,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幼而不忌,不事长也。兵其从兄,不养亲也。君曰:『余不女忍杀,宥女以远。』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五月庚辰(初二),郑放游楚于吴,将行子南,子产咨于大叔(游吉)。大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彼,国政也,非私难也。子图郑国,利则行之,又何疑焉?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夫岂不爱?王室故也。吉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于诸游?」(杜预注曰:为二年(前540年)郑杀公孙黑传。两位国卿却要屈服于驷族(郑国七穆之一)的旁系子皙,可见驷族的强横。)

  秦后子(鍼,伯车,)有宠于桓,如二君于景。(杜预注曰:后子,秦桓公子,景公母弟针也。其权宠如两君。)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二十五)(二十日),鍼适晋,其车千乘。书曰:「秦伯之弟鍼出奔晋。」罪秦伯也。后子享晋侯,造舟于河,十里舍车,自雍及绛。(雍是秦都,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南;绛是晋都,今山西临汾市的侯马市。百度距离487.5公里。杜预注曰:雍绛相去千里,用车八百乘。)归取酬币,终事八反。(主人劝宾客饮酒的赠礼,杜预注曰:备九献之义,始礼自赍其一,故续送其八酬酒币。每十里以八乘车,各以次载币相授而还,不径至,故言“八反”。千里用车八百乘,其二百乘以自随,故言“千乘”。传言秦针之出,极奢富以成礼,欲尽敬於所赴。),司马侯(女齐)问焉,曰:「子之车,尽于此而已乎?」对曰:「此之谓多矣!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见?」女叔齐以告公,且曰:「秦公子必归。臣闻君子能知其过,必有令图。令图,天所赞也。」

  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鍼惧选于寡君,是以在此,将待嗣君。」赵孟曰:「秦君何如?」对曰:「无道。」赵孟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弗能毙也。」赵孟曰:「天乎?」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对曰:「鍼闻之,国无道而年谷和熟,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赵孟视荫,曰:「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杜预注曰:赵孟意衰,以日景自喻,故言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愒kai日(愒:荒废。指贪图安逸,虚度岁月。,其与几何?」(赵武问秦,令人恍惚,难道晋楚刚平,就要伐秦吗?)

  郑为游楚乱故,六月丁巳(初九),郑伯及其大夫盟于公孙段氏,罕虎、公孙侨、公孙段、印段、游吉、驷带私盟于闺门之外,实薰隧。(杜预注曰:闺门,郑城门。薰隧,门外道名。实之者,为明年子产数子晳罪称“薰隧盟”起本。)公孙黑强与于盟,使大史书其名,且曰七子。(杜预注曰:自欲同於六卿(伯有被杀后少了良氏),故曰“七子”。)。子产弗讨。

  晋中行穆子(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太原),崇卒也。将战,魏舒(魏献子)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杜预注曰:地险不便车。)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杜预注曰:魏舒先自毁其属车为步陈。)五乘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左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杜预注曰:传言荀吴能用善谋。)

 此战“毁车为行”的创举成为中国古代由车战向步战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魏舒的成名之作。魏舒方阵早于古希腊的多立斯(Dorians)伊菲克拉特方阵110年。因此,公元前541年出现的魏舒方阵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方阵。战后晋国势力向北扩展到太原,上一次晋国势力到达晋中是在前569年。

  莒展舆(莒废公)立,而夺群公子秩。公子召去疾(莒著丘公)于齐。秋,齐公子鉏纳去疾,(杜预注曰:齐虽纳去疾,莒人先召之,故从国逆例书“入”。去疾奔齐,在襄三十一年(前542年)。)展舆奔吴。(杜预注曰:吴外孙。)

  叔弓(子叔敬叔)帅师疆郓田,因莒乱也。于是莒务娄、瞀胡及公子灭明以大厖与常仪靡奔齐。(杜预注曰:三子,展舆党。大厖、常仪靡,莒二邑。)君子曰:「莒展之不立,弃人也夫!人可弃乎?《诗》曰:『无竞维人。』(《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烈文》,杜预注曰:言惟得人,则国家彊。)善矣。」

  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羊舌肸)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dài tái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帝喾)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也是帝喾之子)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用大火星来定时节)。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末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怀着)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其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古帝 少昊 的称号。)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颛顼)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今君内实有四姬焉,其无乃是也乎?若由是二者,弗可为也已。四姬有省犹可,无则必生疾矣。」叔向曰:「善哉!肸xī未之闻也。此皆然矣。」

  叔向出,行人挥送之。叔向问郑故焉,且问子皙。对曰:「其与几何?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

  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重贿之。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巨将死,天命不佑』」(杜预注曰:良臣不匡救君过,故将死而不为天所祐。)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德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宠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三。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归之。

  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子晳)、伯州犁城雠(亦书”犨“,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东南张家营乡。)、栎(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东北部(今栎城乡)。)、郏(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杜预注曰:犨县,属南阳。郏县,属襄城。栎,今河南阳翟县。三邑本郑地。),郑人惧。子产曰:「不害。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祸不及郑,何患焉?」

  冬,楚公子围将聘于郑,伍举为介。未出竟,闻王(郏敖)有疾而还。伍举遂聘。十一月己酉(初四),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杜预注曰:孙卿曰:“以冠缨绞之。”《长历》推己酉十二月六日。经、传皆言十一月,月误也。)遂杀其二子幕及平夏。右尹子干出奔晋。宫厩尹子皙出奔郑(杜预注曰:因筑城而去。)。杀大宰伯州犁于郏。葬王于郏,谓之郏敖。使赴于郑,伍举问应为后之辞焉。对曰:「寡大夫围。」(杜预注曰:伍举更赴辞,使从礼。此告终称嗣,不以篡弑赴诸侯。)伍举更之曰:「共王之子围为长。」

  子干(公子比)奔晋,从车五乘。叔向使与秦公子同食,皆百人之饩。赵文子曰:「秦公子富。」叔向曰:「底禄以德,德钧以年,年同以尊。公子以国,不闻以富。且夫以千乘去其国,强御已甚。《诗》(《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今鳏作矜)曰:『不侮鳏寡,不畏强御。』秦、楚,匹也。」使后子与子干齿。辞曰:「鍼惧选,楚公子不获,是以皆来,亦唯命。(杜预注曰:不获,不得自安。言俱奔,事有优劣,唯主人命所处。谦辞。)且臣与羁齿,无乃不可乎?(杜预注曰:后子先来仕,欲自同於晋臣,为主人。子干后来奔,以为羁旅之客。)史佚有言曰:『非羁何忌?』」

  楚灵王(杜预注曰:灵王,公子围也,即位易名“熊虔”。)即位,薳 wěi罢为令尹,薳启强为大宰。郑游吉如楚,葬郏敖,且聘立君。归,谓子产曰:「具行器矣!楚王汰侈而自说其事,必合诸侯。吾往无日矣。」子产曰:「不数年,未能也。」(杜预注曰:为四年(前538年)会申传。)

  十二月,晋既烝(冬祭),赵孟适南阳,将会孟子余(亦书孟子馀,赵衰)。甲辰朔(十二月初一日),烝于温。(在今河南焦作市温县西,此时属赵氏,大概建有家庙(赵衰之庙)。)庚戌,卒。(杜预注曰:十二月七日。终刘定公、秦后子之言。)郑伯如晋吊,及雍(在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西、沁阳市东北。)乃复。(杜预注曰:吊赵氏。盖赵氏辞之而还。传言大夫彊,诸侯畏而吊之。)

译文

  元年春季,楚国的公子围到郑国去聘问,同时娶了公孙段的女儿为妻。伍举作为副使,将要进入宾馆,郑国人讨厌他,派行人子羽婉辞拒绝,于是就住在城外。聘礼举行以后,将要带领很多兵去迎娶。子产担心这件事,派子羽辞谢,说:“由于敝邑狭小,不足以容纳您的随从,请求让我们清除地面作可以祭祀的地方,再听取您的命令。”令尹命令太宰伯州犁回答说:“贵君给寡大夫围恩惠,对围说将要让丰氏的女儿嫁给你做妻子。围陈列几筵,在庄王、共王的神庙中祭告然后前来娶妇。如果在野外赐给我,这是把贵君的恩赐丢在草丛中去了,这也是让寡大夫不能处在卿的行列里了。不仅如此,又让围欺骗了我的先君,将要不再能做寡君的大臣,恐怕也不能回去复命了。请大夫考虑罢!”子羽说:“小国没有罪过,依靠大国而不设防备就是他的罪过。小国打算依靠大国安定自己,而大国却恐怕是包藏祸心来打小国的主意吧!怕的是小国失去了依靠,就让诸侯得到戒惧,而全部怨恨大国,对国君命令抗拒违背,使它行不通。否则,敝邑就等于贵国的宾馆,岂敢爱惜丰氏的神庙?”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请求倒转弓袋子进入国都。郑国才同意了。

  正月十五日,公子围进入国都,迎娶后出来。于是就和叔孙豹、晋国赵武、齐国国弱、宋国向戌、陈国公子招、蔡国公子归生、郑国罕虎、许国人、曹国人在虢地会见,这是为了重温宋国盟会的友好。祁午对赵文子说:“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现在令尹不守信用,这是诸侯都听说的。您如果还不戒备,怕的是又像在宋国一样。子木的信用为诸侯所称道,尚且欺骗晋国而要驾凌在上面,何况是不守信用的突出人物呢?楚国再次占了晋国的上风,是晋国的耻辱。您辅佐晋国作为盟主,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两次会合诸侯,三次会合大夫,使齐国、狄人归服,使华夏的东方国家安宁,平定秦国造成的动乱,在淳于修筑城墙,军队不疲弊,国家不疲乏,百姓没有诽谤,诸侯没有怨言。天不降大灾,这是您的力量。有了好名声了,反而用耻辱来结束,午就是害怕这个,您不能不警惕。”赵文子说:“武接受您的恩赐了。然而在宋国的结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武有爱人之心,这就是楚国所以驾凌在晋国上面的缘故。现在武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武将要用信用作为根本,按照这去做。譬如农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虽然有一时灾荒,最终必然获得丰收。而且我听说,能守信用就不会在别人下面,我还是不能做到守信用啊。《诗》说,'待人以信,很少不能做榜样’,这是由于守信用的缘故。能够做别人典范的,不会在别人的下面了。我的难处在不能做到这一点。楚国不能造成祸患。”

  楚国的令尹围请求使用牺牲,宣读一遍过去的盟约然后放在牺牲上面。晋国人答应了。

  三月二十五日,结盟。楚国的公子围陈列了国君的服饰,两个卫士拿着戈站在旁边。叔孙穆子说:“楚国的公子很神气,像个国君啊!”郑国的子皮说:“两个拿着戈的人站在前面来了。”蔡国的子家说:“蒲宫有一对执戈卫士站在前面,不也可以吗?”楚国的伯州犁说:“这些东西是这次出来的时侯,向国君请求而借来的。”郑国的行人子羽说:“借了就不还了。”伯州犁说:“您还是去担心一下你们子皙想要违命作乱吧。”子羽说:“公子弃疾还在那里,借了不还您难道没有忧虑吗?”齐国的国子说:“我替这两位担心哪。”陈国的公子招说:“不忧愁怎么能办成事情?这两位可高兴啦。”卫国的齐子说:“如果有人事先知道,虽然有忧虑又有什么危害?”宋国的合左师说:“大国发令,小国供职,我知道供职就是了。”恶国的乐王鲋说:《小旻》的最后一章很好,我照着那样做。”

  退出会场,子羽对子皮说:“叔孙言辞恰切而委婉,宋国左师语言简明而合于礼仪,乐王鲋自爱而恭敬,您和子家说话得当,都是可以保持几代爵禄的大夫。齐国、卫国、陈国的大夫大概不能免于祸难吧!国子替人忧虑,子招以高兴代替忧虑,齐子虽然有忧虑却不当作危害,凡是忧虑没有到自己身上而替人忧虑,和可以忧虑反而高兴,和把忧虑不当作危害,这都是招来忧虑的原由,忧虑必然到他的身上来。《大誓》说:'百姓所要求的,上天必然听从。’三位大夫有了忧虑的兆头,忧虑能不来吗?从言语来说明情况,说的就是这个了。”

  季武子进攻莒国,占据了郓地,莒国人向盟会报告。楚国对晋国说:“重温过去的盟会还没有结束,鲁国就进攻莒国,轻视盟约,请求诛杀鲁国的使者。” 乐桓子辅佐赵文子,想要向叔孙豹索取财货,而为他向赵文子说情。派人向叔孙豹要他的带子,叔孙豹不给。梁其跁说:“财货用来保护身体,您有什么可吝惜呢?”叔孙豹说:“诸侯的会见,是为了保卫国家。我用财货来免于祸患,鲁国就必然受到进攻了,这是为它带来祸患啊,还有什么保卫可言?人所以有墙壁,是用来遮挡坏人的。墙壁裂缝,这是谁的过错?为了保卫反而让鲁国受攻击,我的罪过又超过了墙壁。虽然应当埋怨季孙,鲁国有什么罪过呢?叔孙出使季孙守国,一向就是这样的,我又去怨谁呢?然而鲋喜欢财货,不给他,没有完。”召见使者,撕下一片做裙子的帛给他,说:“身上的带子恐怕太窄了。”赵孟听到了,说:“面临祸患而不忘记国家,这是忠心。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意。为国家打算而不惜一死,这是坚定。计谋以上述三点作为主体,这是道义。有了这四点,难道可以诛戮吗?”就向楚国请求说:“鲁国虽然有罪,它的执事不避祸难,畏惧贵国的威严而恭敬地从命了。您如果赦免他,用来勉励您的左右,这还是可以的。如果您的官吏们在国内不避困难,在国外不逃避祸难,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忧虑之所以产生,就是有困难而不能治理、祸难来了而不顶住,就是这样来的。能做到这两点,又忧虑什么?不安定贤能的人了,有谁去跟从他?鲁国的叔孙豹可以说是贤能的人,请求赦免他,用来安定贤能的人。您参加了盟会而赦免了有罪的国家,又奖励它的贤能的人,还有谁不高高兴兴的望着楚国而归服你们,把疏远看成亲近呢?国境上的城邑,一时属那边,一时属这边,有什么一定?三王五伯的政令,划定疆界,在那里设置官员,树立界碑,而写明在章程法令上。越境就要惩罚,尽管这样,尚且不能一成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虞舜时代有三苗,夏朝有观氏、扈氏,商朝有姺氏、邳氏,周朝有徐国、奄国。自从没有英明的天子以后,诸侯争相扩张,交替主持结盟,难道又能够一成不变吗?担心大祸不计较小错,足以做盟主,又哪里用得着管这些小事?边境被侵削,哪个国家没有?主持结盟的,谁能治理得了?吴国、百濮有隙可乘,楚国的执事难道只顾到盟约不去进攻?莒国边境上的事情,楚国不要过问,不要烦劳诸侯,不也可以吗?莒国、鲁国争执郓地,日子很久了。只要对他们国家没有大妨害,可以不必去保护。免除烦劳、赦免善人,就没有不争相努力的。您还是考虑一下。”晋国人坚决向楚国请求,楚国人答应了,就赦免了叔孙。

  令尹设宴招待赵孟,赋《大明》的第一章。赵孟赋《小宛》的第二章。事情完了,赵孟对叔向说:“令尹自以为是国王了,怎么样?”叔向回答说:“国王弱,令尹强,大概是可以成功的吧!虽然可以成功,不能有好结果。”赵孟说:“为什么?”叔向回答说:“用强大制服弱小而心安理得,强大而不合于道义。不合于道义而强大,他的灭亡必然很快。《诗》说'声威赫赫的宗周,褒姒灭亡了它’,这是由于强大又不合道义的缘故。令尹做了国王,必然请求诸侯的拥护。晋国有些衰弱了,诸侯就会投靠他。如果得到了诸侯,他的暴虐就更厉害,百姓不能忍受他的残暴,他如何能善终?用强力来取得君位,不合于道义而能获成功,必然把它作为常道。把荒淫暴虐作为常道,是不能持久的啊!”

  夏季,四月,赵孟、叔孙豹、曹国的大夫进入郑国,郑简公同时设享礼招待他们。子皮通知赵孟,通知的礼仪结束,赵孟赋《瓠叶》这首诗。子皮通知叔孙豹,同时告诉他赵孟赋诗的情况。叔孙豹说:“赵孟想要一献之宴,您还是听从他。”子皮说:“敢吗?”叔孙豹说:“那个人想要这样,又有什么不敢?”等到举行享礼,在东房准备了五献的用具。赵孟辞谢,私下对子产说:“武已经向上卿请求过了。”于是就使用了一献。赵孟作为主宾,享礼完毕就饮宴。叔孙豹赋《鹊巢》这首诗,赵孟说:“武不敢当啊。”叔孙豹又赋《采蘩》这首诗,说:“小国献上薄礼蘩,大国爱惜而加以使用,岂敢不服从大国的命令?”子皮赋《野有死麇》的最后一章,赵孟赋《常棣》这首诗,同时说:“我们兄弟亲密而安好,可以别让狗叫了。”叔孙豹、子皮和曹国的大夫起立,下拜,举起牛角杯,说:“小国靠着您,知道免于罪过了。”大家喝酒喝得很高兴。赵孟出来,说:“我不会再见到这样的欢乐了。”

  周景王派刘定公在颍地慰劳赵孟,让他住在洛水边上。刘定公说:“美好啊,禹的功绩!他美的德行多么深远。如果没有禹,我们大约要变成鱼了吧!我和您戴着礼帽穿着礼服,来治 理百姓、面对诸侯,都是禹的力量。您何不远继禹的功绩,而大大地庇护百姓呢?”赵孟回答说:“我老头子惟恐犯下罪过,哪里能考虑得长远的事情?我们这些人苟且度日,早晨不想到晚上,哪里能够作长远考虑呢?”刘子回去,把情况告诉周景王,说:“俗话所说老了会聪明些,可是糊涂也跟着来了,这说的就是赵孟吧!做晋国的正卿以主持诸侯,反而把自己等同于那些下贱的人,早晨不想到晚上,这是丢弃了神灵和百姓了。神灵发怒,百姓背叛,何以能长久?赵孟不再能过年了。神灵发怒,不享用他的祭祀。百姓背叛,不替他做事情。祭祀和国事不能办理,又怎么能过得了年?”

  叔孙回国,曾夭为季孙驾车去慰劳他。从早晨到中午,叔孙没有出来。曾夭对曾阜说:“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我们已经知道罪过了。鲁国是用互相忍让来治理国家的。在国外忍让,在国内不忍让,那又何必呢?”曾阜说:“他几个月在外边,我们在这里只一早晨,有什么妨碍?商人要赢利,还能讨厌喧闹吗?”曾阜对叔孙说:“可以出去了。”叔孙指着柱子说:“虽然讨厌这个柱子,难道能够去掉吗?”于是就出去接见季孙。

  郑国徐吾犯的妹妹很漂亮,公孙楚已经和她订了婚,公孙黑又硬派人送去聘礼。徐吾犯害怕,告诉子产。子产说:“这是国家政事混乱,不是您的忧患。她愿意嫁给谁就嫁给谁。”徐吾犯请求这二位,让女子自己选择。他们都答应了。公孙黑打扮得非常华丽,进来,陈设财礼然后出去了。公孙楚穿着军服进来,左右开弓,一跃登车而去。女子在房间内观看他们,说:“子皙确实是很美,不过子南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丈夫要像丈夫,妻子要像妻子,这就是所谓顺。”徐女嫁给了公孙楚家。公孙黑发怒,不久以后就把皮甲穿在外衣里而去见公孙楚,想要杀死他而占取他的妻子。公孙楚知道他的企图,拿了戈追赶他,到达交叉路口,用戈敲击他。公孙黑受伤回去,告诉大夫说:“我很友好地去见他,不知道他有别的想法,所以受了伤。”

  大夫们都议论这件事。子产说:“各有理由,年幼地位低的有罪,罪在于公孙楚。”于是就抓住公孙楚而列举他的罪状,说:“国家的大节有五条,你都触犯了。惧怕国君的威严,听从他的政令,尊重贵人,事奉长者,奉养亲属,这五条是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国君在国都里,你动用武器,这是不惧怕威严。触犯国家的法纪,这是不听从政令。子皙是上大夫,你是下大夫,而又不肯在他下面,这是不尊重贵人。年纪小而不恭敬,这是不事奉长者。用武器对付堂兄,这是不奉养亲属。国君说:'我不忍杀你,赦免你让你到远地。’尽你的力量,快走吧,不要加重你的罪行!”

  五月初二日,郑国放逐公孙楚到吴国。准备让公孙楚起程,子产征求太叔的意见。太叔说:“吉不能保护自身,哪里能保护一族?他的事情属于国家政治,不是私家的危难。您为郑国打算,有利国家就去办,又有什么疑惑呢?周公杀死管叔,放逐了蔡叔,难道不爱他们?这是为巩固王室。吉如果得罪,您也将要执行惩罚,何必顾虑游氏诸人?”

  秦国的后子受到秦桓公的宠信,在秦景公即位的时候和景公如同两君并列一样。他的母亲说:“如果不离开,恐怕会要被放逐的。”五月二十日,后子到晋国去,他的车子有一千辆。《春秋》记载说“秦伯之弟鍼出奔晋”,这是把罪责归于秦景公。

  后子设享礼招待晋平公,在黄河搭了浮桥,每隔十里就停放一批车辆,从雍城绵延到绛城。回去取奉献的礼物,到享礼结束往返取币八次。司马侯询问说:“您的车辆都在这里了吗?”后子回答说:“这已经算够多了。如果能比这些少,我怎么能见到你呢?”司马侯把这些话报告晋平公,而且说:“秦公子必然回国。下臣听说君子能够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有好的计谋。好的计谋,这是上天所赞助的。”

  后子进见赵孟。赵孟说:“您大约什么时候回去呢?”后子回答说:“鍼害怕被国君放逐,因此留在这里,准备等到新君即位再回国。”赵孟说:“秦国的国君怎么样?”后子回答说:“无道。”赵孟说:“国家会灭亡吗?”后子回答说:“为什么?一代的君主无道,国家还不致到达绝境。立国在天地之间,必然有辅助的人。不是几代的荒淫,不能灭亡的。”赵孟说:“国君会短命吗?”后子回答说:“会的。”赵孟说:“大约多久呢?”后子回答说:“鍼听说,国家无道而粮食丰收,这是上天在辅助他。少则不过五年。”赵孟看着太阳的影子,说:“早晨等不到晚上,谁能等待五年?”后子出来,告诉别人说:“赵孟将要死了。主持百姓的事情,既想混日子又急于怕自己活不久,他还能活多久呢?”

  郑国由于游楚作乱的缘故,六月初九日,郑简公和他的大夫们在公孙段家里结盟。罕虎、公孙侨、公孙段、印段、游吉、驷带在闺门外边私下结盟,盟地就在薰隧。公孙黑硬要参加结盟,让太史写下他的名字,而且称为“七子”。子产并不加讨伐。

  晋国的中行穆子在大原打败了无终和各部狄人,这是由于重用步兵的缘故。即将作战时,魏舒说:“他们是步兵我们是车兵,两军相遇的地方形势险要,用十个步兵对付一辆战车,必然得胜。把他们围困在险地,我们又能胜他们。请全部改为步兵,从我开始。”于是就不用战车改为步兵的行列,五乘战车改成三个伍。荀吴的宠臣不肯编入步兵,就杀了巡行示众。晋军摆成五种阵势以互相呼应,两在前面,伍在后面,专作为右翼,参作为左翼,偏作为前锋方阵,用这个来诱敌。狄人讥笑他们。没有等狄人摆开阵势,晋兵就迫近进攻,大胜狄人。

  莒国的展舆即位,夺去了公子们的俸禄。公子们把去疾从齐国召回来。秋季,齐国的公子鉏把去疾送回莒国,展舆逃亡到吴国。

  叔弓率领军队划定郓地的疆界,这是乘莒国发生内乱的缘故。在这时候莒国的务娄、瞀胡和公子灭明带着大厖和常仪靡逃亡到齐国。君子说:“莒展不能被立,这是由于失去了人才的缘故吧!人才可以不要吗?《诗》说,'要强大只有得到贤人’,很正确啊。”

  晋平公有病,郑伯派子产去到晋国聘问,同时探视病情。叔向询问子产说:“寡君的疾病,卜人说'是实沈、台骀在作怪’,太史不知道他们,谨敢请问这是什么神灵?”子产说:“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住在大树林里,不能相容,每天使用武器互相攻打。帝尧认为他们不好,把阏伯迁移到商丘,用大火星来定时节。商朝人沿袭下来,所以大火星成了商星。把实沈迁移到大夏,用参星来定时节,唐国人沿袭下来,以归服事奉夏朝、商朝。它的末世叫做唐叔虞。正当武王的邑姜怀着太叔的时候,梦见天帝对自己说:'我为你的儿子起名为虞,准备将唐国给他,属于参星,而繁衍养育他的子孙。’等到生下来,有纹路在他掌心像虞字,就名为虞。等到成王灭了唐国,就封给了太叔,所以参星是晋国的星宿。从这里看来,那么实沈就是参星之神了。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叫做昧,做水官,生了允格、台骀。台骀能世代为官,疏通汾水、洮水,堵住大泽,带领人们就住在广阔的高平的地区。颛顼因此嘉奖他,把他封在汾川,沈、姒、蓐、黄四国世代守着他的祭祀。现在晋国主宰了汾水一带而灭掉了这四个国家。从这里看来,那么台骀就是汾水之神了。然而这两位神灵与晋君之病无关。山川的神灵,遇到水旱瘟疫这些灾祸就向他们祭祀禳灾。日月星辰的神灵,遇到雪霜风雨不合时令,就向他们祭祀禳灾。至于疾病在您身上,也就是由于劳逸、饮食、哀乐不适度的缘故。山川、星辰的神灵又哪能降病给您呢?侨听说,君子有四段时间,早晨用来听取政事,白天用来调查询问,晚上用来确定政令,夜里用来安歇身体。在这时就可以有节制地散发体气,别让它有所壅塞以使身体衰弱。心里不明白这些,就会使百事昏乱。现在恐怕是体气用在一处,就生病了。侨又听说,国君的妻妾不能有同姓,因为子孙不能昌盛。美人都占尽了,那么就会得病,君子因此讨厌这个。所以《志》说:'买姬妾侍女不知道她的姓,就占卜一下。’违反这两条,古代是很慎重的。男女要辨别姓氏,这是礼仪的大事。现在君王的宫里有四个姬姓侍妾,那恐怕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吧!如果是由于这两条,病就不能治了。去掉这四个姬姓女子还可以,否则就必然得病了。”叔向说:“好啊,肸没有听说过呢,所说都是对的啊。”

  叔向出来,行人子羽送他。叔向询问郑国的情况,同时询问子皙的情况。子羽回答说:“他还能活多久?没有礼仪而喜欢凌驾于人,仗着富有而轻视他的上级,不能长久了。”

  晋平公听说了子产的话,说:“他是知识渊博的君子啊。”送给子产以很厚的财物。

  晋平公在秦国求医,秦景公让医和为他看病。医和说:“病不能治了,这叫做亲近女人,得病好像蛊惑。不是由于鬼神,也不是由于饮食,而是被女色迷惑而丧失了意志。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不能保佑。”晋平公问:“女人不能亲近吗?”医和回答说:“节制它。先王的音乐,是用来节制百事的,所以有五声的节奏,快慢、本末以互相调节,声音和谐然后降下来。五声下降后,就不允许再弹了。这时候再弹就有了繁复的手法和靡靡之音,使人心烦耳乱,就会忘记了平正和谐,因此君子是不听的。事情也像音乐一样,一到过度,就应该停止,不要因此得病。君子接近妻室,是用礼来节制的,不是用来烦心的。天有六种气候,派生为五种口味,表现为五种颜色,应验为五种声音。凡是过了头就会发生六种疾病。六种气候就叫做阴、晴、风、雨、夜、昼,分为四段时间,顺序为五声的节奏,过了头就是灾祸:阴没有节制是寒病,阳没有节制是热病,风没有节制是四肢病,雨没有节制是腹病,夜里没有节制是迷惑病,白天没有节制是心病。女人,属于阳事而时间在夜里,对女人没有节制就会发生内热蛊惑的疾病。现在您没有节制不分昼夜,能不到这个地步吗?”

  医和出来,告诉赵孟。赵孟说:“谁相当于良臣?”医和说:“就是您了。您辅佐晋国,到现在八年,晋国没有动乱,诸侯没有缺失,可以说是良了。和听说,国家的大臣,光荣地受到信任和爵禄,承担国家的大事。有灾祸发生却不能改变作法,必然受到灾殃。现在国君到了没有节制的程度因而得病,将要不能为国家图谋考虑,还有比这更大的灾祸吗?您不能禁止,我因此才这样说。”赵孟说:“什么叫做蛊?”医和回答说:“这是沉迷惑乱所引起的。在文字里,器皿中毒虫是蛊。稻谷中的飞虫也是蛊。在《周易》里,女人迷惑男人,大风吹落山木叫做《蛊》。这都是同类事物。”赵孟说:“真是好医生啊。”赠给他很重的礼物而让他回去。

  楚国的公子围派公子黑肱、伯州犁在犫、栎、郏地筑城,郑国人害怕。子产说:“没有妨害。令尹准备干大事而先除掉这两位。祸患不会到达郑国,担心什么?”

  冬季,楚国的公子围准备到晋国聘问,伍举作为副手。没有走出国境,听说楚王有病而回来,伍举就到郑国聘问。十一月初四日,公子围到达,进宫问候楚王的病情,把楚王勒死了,并乘机杀了他的两个儿子幕和平夏。右尹子干逃亡到晋国,宫厩尹子皙逃亡到郑国。把太宰伯州犁绞死在郏地。把楚王葬在郏地,称他为郏敖。派使者发讣告到郑国,伍举问使者关于继承人的措辞,使者说:“寡大夫围。”伍举改正说:“共王的儿子围是长子。”

  子干逃亡到晋国,跟从的车子有五辆,叔向让他和秦公子后子食禄相同,都是一百人的口粮。赵文子说:“秦公子富有。”叔向说:“根据德行得到俸禄,德行相等根据年龄,年龄相等根据地位。公子的食禄根据他国家的大小,没有听说根据什么富有情况来给。而且带着一千辆车子离开他的国家,强暴太过分了。《诗》说:'不欺侮鳏寡,不害怕强暴。’秦国、楚国是地位相同的大国。”于是就让后子和子干并列。后子辞谢说:“鍼害怕被放逐,楚公子怕被怀疑,所以都来晋国,也就唯命是听。而且下臣和旅客并列,恐怕不可以吧!史佚有话说:'不是旅客,为什么要对他恭敬?’”

  楚灵王即位,薳罢作令尹,薳启彊作太宰。郑国的游吉到楚国参加郏敖的葬礼,同时为新国君的即位聘问。回国后对子产说:“准备行装吧。楚王骄傲奢侈而自我欣赏他的所作所为,必然要会合诸侯,我没有几天就要前去开会了。”子产说:“没有几年是办不到的。

  十二月,晋国已经举行了冬祭。赵孟去到南阳,准备祭祀孟子馀。初一日,在温地家庙举行冬祭。初七日,死去。郑简公到晋国吊唁,到达雍地就回去了。

《春秋》:“王正月,公即位。"

杜预注曰:陆曰:昭公名裯,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逊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三年。薨于乾侯。谥法:“威仪恭明曰昭。”

招,实陈侯母弟。不称弟者,义与庄二十五年公子友同。今读旧书,则楚当先晋,而先书赵武者,亦取宋盟贵武之信,故尚之也。卫在陈、蔡上,先至於会。

《谷梁》:”继正即位,正也。"

(正常地继承君位当国君,合于礼。)

“机锋”,佛教禅宗重要的讲佛手段,其实早在2500年前就出现在外交场合里,这一段叫作“言以知物”,看着不见硝烟的战场有着怎样的唇枪舌剑。

《春秋》:“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虢”,《公羊》做“漷”,《谷梁》作“郭”,此虢为东虢,郑地,故城在今河南郑州市上街区一带。

《公羊》:“此陈侯之弟招,何以不称弟?贬。曷为贬?为杀世子偃师贬。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大夫相杀称人,此其称名氏以杀何?言将自是弑君也。今将尔,词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焉。然则曷为不于其弑焉贬?以亲者弑,然后其罪恶甚。《春秋》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以见罪恶也?贬绝然后罪恶见者,贬绝以见罪恶也。今招之罪已重矣,曷为复贬乎此?著招之有罪也。何著乎招之有罪?言楚之托乎讨招以灭陈也。”

(公子招就是陈哀公的弟弟招,这里为什么不称他“弟”呢?为了贬责他。为什么要贬责他?为了他杀世子偃师贬责他。《春秋·鲁昭公八年》(前534年)记载:“陈侯的弟弟招,杀了陈国的太子偃师(昭公八年:“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大夫相杀都是称“人”,这里称公子招的姓名,记载他杀了太子偃师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公子招可能由此而弑杀国君。现在公子招只是将要弑杀国君,为什么这里的说法就与亲手杀死国君的说法一祥呢?对国君和父母是不能存有弑杀的企图的,如果心存弑杀的企图一定要被诛杀。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在公子招弑君的时候贬责他呢?如果他亲手弑杀国君,那么他的罪恶就太大了。《春秋》对一些人不等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而他的罪恶已经显示出来了,就不用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的方式来揭示他的罪恶;对另一些人必须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他的罪恶才会显示出来,那么就用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的方式来揭示他的罪恶。现在公子招的罪恶已经很重大了,为什么又在这里贬责他呢?是为了让公子招的罪恶更显著。为什么要让公子招的罪恶更显著呢?因为是想表明楚国灭了陈国是以讨伐公子招为借口的(《春秋·鲁昭公八年》(前534年):“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奂。葬陈哀公。”何休注:“起楚托讨招以灭陈意也。所以起之考,八年先言灭,后言执,托讨招不明,故预贬于此。明楚先以正罪讨招,乃灭陈也。”)。)

《春秋》:“三月,取郓。"

杜预注曰:不称将帅,将卑师少。书“取”,言易也。

《公羊》:“郓者何?内之邑也。其言取之何?不听也。”

(郓是什么地方?是鲁国的一座城邑。这里说占领它是什么意思,因为运这个地方的人叛乱了。)

《国语卷五·鲁语下·叔孙穆子不以货私免》:“虢之会,诸侯之大夫寻盟未退。季武子伐莒取郓,莒人告于会,楚人将以叔孙穆子为戮。晋乐王鲋求货于穆子,曰:“吾为子请于楚”。穆子不予。梁其胫谓穆子曰:“有货,以卫身也。出货而可以免,子何爱焉?” 穆子曰:“非女所知也。承君命以会大事,而国有罪,我以货私免,是我会 吾私也。苟如是,则又可以出货而成私欲乎?虽可以免,吾其若诸侯之事何?夫必将或循之,曰:'诸侯之卿有然者故也。’则我求安身而为诸侯法矣。 君子是以患作。作而不衷,将或道之,是昭其不衷也。余非爱货,恶不衷也。且罪非我之由,为戮何害?”楚人乃赦之。

穆子归,武子劳之,日中不出。其入曰:“可以出矣。”穆子曰:“吾不难为戮,养吾栋也。夫栋折而榱崩,吾惧压焉。故曰虽死于外,而庇宗于内。可也。今既免大耻,而不忍小忿,可以为能乎?”乃出见之。

(在虢地召开的盟会上,各诸侯国的大夫们谋求弭兵休战的盟约还未完成,鲁国的季武子就攻伐莒国,占领了郓城。莒国向与会各国控告,楚国主张杀掉鲁国的盟使叔孙穆子。晋国的乐王鲋向叔孙穆子索取贿赂,说:“我替你向楚国说情。”叔孙穆子拒绝了。他的家臣梁其胫说:“有财货,是用 来保护自己的。拿出财货就可以免去一死,你为什么吝惜呢?”叔孙穆子说: “这不是你所懂得的。我奉国君的命令来参加会盟的大事,现在国家有罪, 我却用财货私自免死,这就说明我来会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如果我这样做了,不就还可以拿财货达到私欲吗?虽然我可免一死,但今后怎么再从事诸 侯国之间的外交呢?一定会有别人仿效我的行为,说'某国诸侯的卿就曾这样做过的’。于是我求安身就为诸侯树立了一个行贿免死的榜样。所以君子担忧行事不正,行事不正,将会导致别人也来仿效,这就更加暴露出他的行事不正。我不是吝惜财货,而是讨厌行事不正啊。况且罪过不是由我引起, 我就是被杀又何害于义?”楚国人于是赦免了叔孙穆子。

叔孙穆子回鲁国后,季武子前去慰劳,叔孙穆子到中午还不肯出门见 他。家人说:“可以出门了。”叔孙穆子说:“我连被杀都不当作难事,是 为了保住鲁国的栋梁。栋梁塌了,椽子也就毁了,我怕被压着。所以说即使死在国外,但庇护了国内的宗室,是值得的。现在既然免掉了国家灭亡的大耻,却不能忍受个人的小忿,可以这样做吗?”于是出门见季武子。)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赵文子请免叔孙穆子》:”虢之会,鲁人食言,楚令尹围将以鲁叔孙穆子为戮,乐王鲋求货焉不予。赵文子谓叔孙曰:“夫楚令尹有欲于楚,少懦于诸侯。诸侯之故,求治之,不求致也。其为人也,刚而尚宠,若及,必不避也。子盍逃之?不幸,必及于子。”对曰:“豹也受命于君,以从诸侯之盟,为社稷也。若鲁有罪,而受盟者逃,必不免,是吾出而危之也。若为诸侯戮者,鲁诛尽矣,必不加师,请为戮也。夫戮出于身实难,自他及之何害?苟可以安君利国,美恶一心也。”文子将请之于楚,乐王鲋曰:“诸侯有盟未退,而鲁背之,安用齐盟?纵不能讨,又免其受盟者,晋何以为盟主矣,必杀叔孙豹。”文子曰:“有人不难以死安利其国,可无爱乎!若皆恤国如是,则大不丧威,而小不见陵矣。若是道也果,可以教训,何败国之有!吾闻之曰:'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亦不祥。’必免叔孙。”固请于楚而免之。

(在郑国虢地会盟时,鲁国人自食其言。楚国的令尹围要把鲁国的叔孙穆子杀掉,乐王鲋向叔孙穆子索取财货,穆子不肯给。赵文子对叔孙穆子说:“楚国的令尹围想得到楚国的王位,认为诸侯们都很弱小。诸侯会盟的事,是求得解决问题,不仅仅是要求都到会就行了。令尹围的为人,刚愎自用,好自尊宠,如果被他碰上,肯定无法躲避。你何不逃走呢?万一发生不幸,一定会危及到你。”叔孙穆子回答说:“我奉国君的命令,来参加诸侯的会盟,是为了国家。如果鲁国有罪,而来参加会盟的使者逃了,那鲁国一定免不了要遭到讨伐,这样我出来反倒危害了国家。如果我被诸侯们杀害,那对鲁国的诛伐也就到此为止了,必定不会再兴师问罪了,请杀我吧。杀害是出于自身犯罪的话,那确实难堪,如果是由于他人连累到自己,又有什么妨害?如果可以使国君平安,对国家有利,生与死都是一样的。”赵文子将向楚国求情,乐王鲋说:“诸侯缔结盟约,还没散会,而鲁国就违背它,那又何必缔结盟约呢?纵然不能出兵讨伐鲁国,却又要赦免鲁国来参加会盟的使者,那晋国还凭什么作为盟主呢?一定要杀死叔孙豹。”文子说:“有人不惜一死以保卫国家利益,这样的人难道可以不加爱护吗?如果都能这样爱护国家,那么大国就不会丧失威严,小国也不会受到欺侮。如果按照这个道理去实行,就可以教训百姓,又怎么会败坏国家呢!我听说:'好人有患难,不救他不吉祥;恶人在位,不除掉也不吉祥。’因此,一定要赦免叔孙豹。”赵武子坚决向楚国请求,而赦免了叔孙豹。)

《柏杨·中国人史纲·第八章·纪元前第六世纪》:“五年后(前五四一年),第三次和平会议在郑国虢城(河南荥阳北)举行,会议正在开的起劲之时,莒国(山东莒县)派使节飞奔到会议所在,控告鲁国正向它侵略,已攻陷了郓城(山东郓城)。这真是极端的讽刺,楚王国代表囗围下令把鲁国代表叔孙豹斩首。但晋国代表赵武坚决反对,又把他释放,芈围急于回国夺取政权,无心为这种抽象的原则付出更大的力量,会议于是草草结束,鲁国用战争手段所造成的现实没有人能够变更。

第三次和平会议后,进入六十年代,晋楚两国之间,果然再没有战争。不过这不是和约的功效,而是两国接着都发生内部问题,无暇对外。两国霸权也相继凋零,无力量也无必要发动战争,历史重心开始转移到新兴的吴王国身上。”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第七中之上》:“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会盟,设服离卫。鲁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伯州犁曰:“此行也,辞而假之寡君。”郑行人子羽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忧子哲之欲背诞也。”子羽曰:“假而不反(返),子其无忧乎?”齐国子曰:“吾代二子闵(悯)矣。”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子乐矣!”卫齐子曰:“苟或知之,虽忧不害。”退会,子羽告人曰:“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弗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三大夫兆忧矣,能无至乎!言以知物,其是之谓矣。””

(昭公元年,楚国公子围参加各国会盟,他摆出了国君的服饰和二入执戈在前以侍卫国君的架势。鲁国的叔孙穆子说:“这楚公子美得像个国君一样啊!”楚国太宰伯州犁说:“这一次参加会盟,出发时从国君那裹借来的这些服饰。”郑国行人子羽说:  “借了就不会还了。”伯州犁说:“你还是去为郑国子哲要背叛作乱担心吧!”子羽说:“借了不还,你不为此担心吗?”齐大夫国子说: “我替您二位担心了(二子:指王子围、伯州犁。围以是年篡位,不能令终,州犁亦寻为围所杂,故言可悯。)。”陈国的公子招说:“人无忧怎能成事?我看这二位很高兴!”卫国大夫齐子说:“如事先知道,就是有可忧之事发生也不会遭受损害。”退席后,子羽对人们说:“齐、卫、陈三国大夫可能都难免于祸!国子替人担忧,子招以忧为乐,齐子认为虽忧而无害。与己无关而替人担忧,和应忧反而高兴,以及认为忧而无害,这都是自取忧患之道。《太誓》上说:'民众所要求的,老天一定依从(《尚书·周书·太誓》)。’这三位大夫已经都有了忧患将至的兆头了,能没忧患降临吗!由说话而可预知事物的到来,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第七中之上》:“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会盟,设服离卫。鲁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伯州犁曰:“此行也,辞也假之寡君。”郑行人子羽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忧予子晢之欲背诞也。”子羽曰:“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齐国子曰:“吾代二子闵矣。”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子乐矣!”卫齐子曰:“苟或知之,虽忧不害。”退会,子羽告人曰:“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费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三大夫兆忧矣,能无至乎?言以知物,其是之谓矣。””

(昭公元年,楚国公子围参加各国会盟,他摆出了国君的服饰和二入执戈在前以侍卫国君的架势。鲁国的叔孙穆子说:“这楚公子美得像个国君一样啊!”楚国太宰伯州犁(伯州犂)说:“这一次参加会盟,出发时从国君那裹借来的这些服饰。”郑国行人子羽说:  “借了就不会还了。”伯州犁说:“你还是去为郑国子哲要背叛作乱担心吧!”子羽说:“借了不还,你不为此担心吗?”齐大夫国子说:  “我替您二位担心了。”陈国的公子招说:“人无忧怎能成事?我看这二位很高兴!”卫国大夫齐子说:“如事先知道,就是有可忧之事发生也不会遭受损害。”退席后,子羽对人们说:“齐、卫、陈三国大夫可能都难免于祸!国子替人担忧,子招以忧为乐,齐子认为虽忧而无害。与己无关而替人担忧,和应忧反而高兴,以及认为忧而无害,这都是自取忧患之道。《太誓》上说:'民众所要求的,老天一定依从。’这三位大夫已经都有了忧患将至的兆头了,能没忧患降临吗!由说话而可预知事物的到来,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外交无小事,吃饭也要讲政治,接下来可以叫做“罕虎设宴-一献之宴”

“一献”,古时饗燕分饗礼与燕礼两部分。饗礼之后必是宴会,饗礼只是形式,献宾不用酒而用醴(麦芽甜酒,只酿一宿,酒劲很小),且不能饮尽,仅品尝而已。宴会时宾主就能尽饮了,也不限杯数。如果饗礼隆重,如九献、七献,则宾客向主人还敬次数相应增多,作乐与酬币(主人劝客饮酒所给之礼品)亦繁重,为时长,宴礼将隔日举行。享礼先由主人敬酒,称献;次由宾客还敬,称酢;再由主人先酌酒自饮,即劝宾客随饮,称酬。献、酢、酬合称一献。酬必主人赠礼物于宾客以劝酒,称酬币。此次郑简公享赵孟,只用一献,用时不长,所以享礼完毕即行宴(燕)礼。-638年泓水之战后楚成王受郑文公享礼,用的是九献,宴会结束已是深夜。另外,笾豆为古代祭祀宴享时所用器皿,“笾”用于盛果品、干肉,由竹编成;“豆”是木材做的,盛肉类、肉酱等较湿之物。宴礼时,主人之司正奉命请宾客升坐,撤去折俎,进牲肉,与宴者可以彼此相赋相语。

“曾阜”,鄫国此前位于鲁国东南,前567年已被莒国所灭,当时的鄫太子巫仕鲁,这样鲁国就有了曾氏。《春秋》襄五年曾记载“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此时的这位曾阜就是鄫太子巫之子。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第七中之上》:“昭公元年,周使刘定公劳晋赵孟,因曰:”子并冕以临诸侯,益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对曰:“老夫罪戾是惧,焉能恤远?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刘子归,以语王曰:“谚所谓老将知(智)而毫及之者,其赵孟之谓乎!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济于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神怒民畔(叛),何以能久?赵孟不复年矣!”是岁,秦景公弟后子奔晋,赵孟问:“秦君何如?”对曰:“无道。”赵孟曰:“亡乎?”对曰:“何为?—世无道,国未艾(乄)也。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弗能敝也。”赵孟曰:“夭乎?”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对曰:“鍼闻国无道而年谷和孰(熟),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赵孟视荫,曰:“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惕日,其与(欤)几何?”冬,赵孟卒。昭五年,秦景公卒。”

(昭公元年,周天子派刘定公去慰劳晋卿赵孟,刘定公乘机对赵孟说:“您戴冠冕、为大臣以接待诸侯,何不也远继大禹之功,而给民众造大福呢?”回答说:“老夫我衹担心会犯下什么罪过,哪裹还顾得到长远之事呢!我们这些人,苟且度日,朝不虑夕,哪能作长远考虑呢!”刘定公回去把这一情况告诉周天子说:“俗话说,人老心眼多,而衰颓也来了,那说的就是赵孟吧(年老将益智。耄:八十曰耄。赵孟此时年未满五十,而似八十之老人。)!他身为晋国的正卿来主持诸侯会盟,却把自己等同卑贱之人,朝不虑夕,自弃于神灵与百姓了。天怒人怨,怎能长久下去?趟孟活不过一年了!”这一年,秦景公的弟弟后子逃奔到晋国,趟孟问他:  “秦君怎样?”回答说:  “没有为君治国之道。”赵孟说:“要灭亡吗?”回答说:“那怎么会呢?一代昏乱无道,国家还不致走到绝境。立国天地之间,自有帮助立国的力量,不是几代荒淫乱政,是不会灭亡的。”趟孟说:“会是短命吗?”回答说:“有可能。”赵孟说:“大约多长时间?”回答说:“我听说国君无道而年成丰收,这是老天的赞助,最少也得五年。”赵孟看着树影说:“朝不虑夕,谁能等上五年之久?”后子告退后对人们说:  “趟孟快死了!主持民政国事,却虚度时日而衹顾眼前,还能活几天?”冬季,趟孟去世。昭公五年(前537),秦景公去世。)

刘定公(?-前531年),是春秋时代刘国国君,姬姓,名夏。子爵,刘康公之子。

公元前559年,王(周灵王)使刘定公赐齐侯(齐灵公)命,曰:“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大师,以表东海。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今余命女环!兹率舅氏之典,纂乃祖考,无忝乃旧。敬之哉,无废朕伯州犂命!”

公元前558年,官师(刘夏,刘定公)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公元前541年,天王(周景王)使刘定公(刘夏)劳赵孟于颍,馆于洛汭。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秦后子谓赵孟将死(一作秦后子来奔)》:“秦后子来奔,赵文子见之,问曰:“秦君道乎?”对曰:“不识”。文子曰:“公子辱于敝邑,必避不道也。”对曰:“有焉。”文子曰:“犹可以久乎?”对曰:“鍼闻之,国无道而年谷和熟,鲜不五稔”。文子视日曰:“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文子出,后子谓其徒曰:“赵孟将死矣!夫君子宽惠以恤后,犹恐不济。今赵孟相晋国,以主诸侯之盟,思长世之德,历远年之数,犹惧不终其身,今忨日而愒岁,怠偷甚矣,非死逮之,必有大咎。”冬,赵文子卒。”

(秦后子出奔到晋国,赵文子见到他,问道:“秦国的国君有道吗?”后子回答说:“不知道。”文子说:“公子屈尊来到敝地,一定是为了避开无道之君吧!”后子回答:“有那么一回事。”文子说:“秦国还能维持多久呢?”后子回答说:“我听说,国君无道而能五谷丰登的,至少可以维持五年。”文子看着太阳的影子说:“早晨到不了晚上,谁还能等待五年呢!”文子出去后,后子对他的随从说:“赵孟快要死了!君子宽和惠爱而忧念将来,还恐怕不能成功。现在赵孟辅佐晋国,主持各国诸侯的会盟,思考如何才能建立长久的功德,使它能经历长远的年代,还怕不能很好地度过一生;如今他旷废时日,懈怠苟且够厉害了,如果不是死亡降临,必然有大难临头。”到了冬天,赵文子便死了。)

《国语卷五·鲁语下·叔向均秦楚二公子之禄》:“秦后子来仕,其车千乘。楚公子干来仕,其车五乘。叔向为太傅,实赋禄,韩宣子问二公子之禄焉,对曰:“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夫二公子者,上大夫也,皆一卒可也。”宣子曰:“秦公子富,若之何其钧之?”对曰:“夫爵以建事,禄以食爵,德以赋之,功庸以称之,若之何以富赋禄也!夫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于民故也。且秦、楚匹也,若之何其回于富也。”乃均其禄。”

(秦后子来晋国做官,随从的车子有一千辆。楚国的公子干(公子比)来晋国做官,随从的车子仅有五辆。叔向任太傅,掌管俸禄,韩宣子(韩起)问起这二位公子俸禄的情况,叔向回答说:“大国的卿,可以享受五百顷田赋的俸禄,上大夫可以享受一百顷田赋的俸禄。两位公子都是上大夫,享受一百顷田赋的俸禄就可以了。”宣子说:“秦公子富有,为什么两人都授与同等的俸禄?”叔向回答说:“按照职务设立爵位,按爵位的高低享受俸禄,根据德行的高下给予俸禄,使功德与俸禄相称,怎么能因为富有而给以厚禄呢?国都绛城的富商,只能乘坐用皮革遮蔽木制的车子,来往于闹市,只因为他们没什么功劳,然而凭他们的财富足以用黄金宝玉来装饰车子,穿上刺绣花纹的衣服,用丰厚的礼物与诸侯交往,但这些人并不能得到半点的俸禄,就是因为他们对人民没什么大的功劳。况且秦国、楚国是地位相等的国家,怎么能因为富有而加以偏袒呢?”于是授与两位公子相同的俸禄。)

《春秋》:“六月丁巳(初九),邾子华(邾悼公)卒。”

邾悼公,即曹华,邾国君主第15代君主,邾宣公的儿子。前555年-前541年在位15年。死后,儿子邾庄公继位。

公元前556年,王二月庚午(二十三),邾子(邾宣公牼)卒。冬,邾人伐我(鲁)南鄙,为齐故也。

公元前555年,晋侯(晋平公)伐齐,冬十月,鲁襄公会晋平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丙寅晦(二十九),齐师夜遁。

公元前554年,年春,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祝柯),曰:“大毋侵小。”执邾悼公,以其伐我(鲁)故。遂次于泗上,疆我田。取邾田,自漷水归之于我。

公元前553年,夏六月庚申(初三),鲁襄公会晋平公、齐庄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盟于澶渊,齐成故也。邾人骤至,以诸侯之事,弗能报也。秋,孟庄子(仲孙速)伐邾以报之。

公元前552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季武子(季孙宿)以公姑姊妻之,皆有赐于其从者。

公元前551年,冬,鲁襄公会晋平公、齐庄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于沙随,复锢栾氏也。

公元前550年,夏,邾畀我来奔。

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会晋平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伯(?)、杞文公、小邾穆公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

公元前548年,夏五月乙亥(十七),齐崔杼弑其君光(庄公姜光)。鲁襄公会晋平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伯(?)、杞文公、小邾穆公于夷仪。伐齐,以报朝歌之役。齐人以庄公说,使隰鉏请成。庆秋八月己巳(七月己巳,十二),诸侯同盟于重丘,齐成故也。

公元前546年,宋向戌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齐人许之。告于秦,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于宋。夏,叔孙豹(穆叔)会晋赵武(赵文子)、楚屈建(子木)、蔡公孙归生(声子)、卫石恶(石悼子)、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乙酉(初九),宋公(宋平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

公元前545年,邾悼公来朝(鲁),时事也。

公元前541年,六月丁巳(初九),邾子华(邾悼公)卒。

邾悼公元年铸过“邾公华钟”,目前藏于上海博物馆。铭文:唯王正月初吉,乙亥,邾公华择厥吉金,玄鏐赤鋗,用铸厥和钟。以作其皇祖皇考,曰余毕龚(女弋)弋,忌惄穆,不■于厥身。铸其和钟,以恤其祭祀盟祀,以乐大夫,以宴士庶。子眘(慎)为之肔,元器其旧哉。公眉寿邾邦,是保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春秋》:“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大卤”,《左传》按中原的称谓用大原,此地位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部晋源区,或者泛指今太原市附近大片区域。此时太原尚未建城,一般认为太原由赵简子(赵鞅,赵文子赵武之孙)始建于前497年,称晋阳。

《公羊》:“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这个地方叫大卤,为什么称它为大原呢?一般来说,地点和物产的称呼应遵从中原各国的习惯,邑名和人名的称呼可以遵从它的主人的叫法。大原的“原”是什么意思?地势很宽阔平坦的地方叫“原”,地势低下但很平坦的地方叫“隰”。)

《谷梁》:“传曰,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中原诸侯国称它为大原,夷狄国称它大卤。地名随从中原诸侯国的叫法,人名随从主人的叫法。)

《春秋》:“叔弓帅师疆郓田。”

《公羊》:“疆运田者何?与莒为竟也。与莒为竟,则曷为帅师而往?畏莒也。”

(“疆运田”是什么意思?就是与莒国明确国境线。与莒国明确国境线,那为什么要率领军队前往呢?因为鲁国惧怕莒国。)

《谷梁》:“疆之为言犹竟也。”

(疆就是边境的意思。)

郏敖,原名熊员,左传称之为熊纴,战国时代楚国竹简《楚居》和《系年》分别称其为嗣子王和孺子王。楚康王之子。谥号为楚郏敖。楚国的第二十八任君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41年在位4年。

公元前545年,十有二月乙未,楚子昭(康王熊招,亦书熊昭,熊略)卒。

公元前544年,王正月,公(鲁襄公姬午)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楚人使公亲襚,公患之。穆叔(叔孙豹)曰:“祓殡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列先祓殡。楚人弗禁,既而悔之。夏四月,葬楚康王。公(鲁襄公姬午)及陈侯(陈哀公)、郑伯(郑简公)、许男(许悼公)送葬,至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楚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郑行人子羽(公孙挥)曰:“是谓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郑伯有(良霄)使公孙黑(子晳)如楚,辞曰:“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伯有曰:“世行也。”子皙曰:“可则往,难则已,何世之有?”伯有将强使之。子皙怒,将伐伯有氏,大夫和之。十二月己巳(初七),郑大夫盟于伯有氏。裨谌曰:“是盟也,其与几何?《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今是长乱之道也。祸未歇也,必三年而后能纾。”然明曰:“政将焉往?”裨谌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子产?举不逾等,则位班也。择善而举,则世隆也。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西(公孙夏)即世,将焉辟之?天祸郑久矣,其必使子产息之,乃犹可以戾。不然,将亡矣。”

公元前543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罢(子荡)来聘,通嗣君也。穆叔(叔孙豹)问:“王子之为政何如?”对曰:“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固问焉,不告。穆叔告大夫曰:“楚令尹将有大事,子荡将与焉,助之匿其情矣。”

楚公子围杀大司马蒍掩而取其室。申无宇曰:“王子必不免。善人,国之主也。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祸国也。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绝民之主,去身之偏,艾王之体,以祸其国,无不祥大焉!何以得免?”

公元前542年,郑子皮使印段如楚,以适晋告,礼也。卫侯(卫襄公)在楚,北宫文子(北宫佗)见令尹围(公子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公元前541年,叔孙豹(穆叔)会晋赵武(赵文子)、楚公子围、齐国弱(国景子)、宋向戌(左师)、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声子,子家)、郑罕虎(子皮)、许人、曹人于虢。寻宋之盟也。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三十六年(公元前541年),楚公子围弒其君而自立,是为灵王。景公母弟后子针有宠,景公母弟富,或谮之,恐诛,乃奔晋,车重千乘。晋平公曰:“后子富如此,何以自亡?”对曰:“秦公无道,畏诛,欲待其后世乃归。”“

(楚国公子围杀了他的君主自立为王,这就是楚灵王。秦景公的同母兄弟后子针(zhēn,针)得宠,而且富有,有人说坏话诬陷他,他害怕被杀,就逃奔到晋国,带着锱重车上千辆。晋平公说:"您这样富有,为什么还要逃亡呢?"后子针回答说:"秦君无道,我害怕被杀害。想等到他的继承人登位再回去。")

《国语卷五·鲁语下·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虢之会,楚公子围二人执戈先焉。蔡公孙归生与郑罕虎见叔孙穆子,穆子曰:“楚公子甚美,不大夫矣,抑君也。”郑子皮曰:“有执戈之 前,吾惑之。”蔡子家曰:“楚,大国也;公子围,其令尹也。有执戈之前, 不亦可乎?”穆子曰:“不然。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 御灾害也;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士有陪乘,告奔走也。今大夫而设 诸侯之服,有其心矣。若无其心,而敢设服以见诸侯之大夫乎?将不入矣。 夫服,心之文也。如龟焉,灼其中,必文于外。若楚公子不为君,必死,不合诸侯矣。”公子围反,杀郏敖而代之。”

(在虢地举行的诸侯盟会上,楚国的公子围(楚恭王的庶子熊虔,当时是楚国的令尹)安排两个卫兵拿着戈在前面开道。蔡国的公孙归生(子家)和郑国的大夫罕虎(子皮)遇见叔孙穆子,穆子对他们说:“楚国的公子围穿的服饰太神气了,简直不像是大夫的格局,倒像是国君。”罕虎说:“他前面有卫兵拿着戈开道,我对此也感到很奇怪。”公孙归生说: “楚国是个大国,公子围是楚国的令尹。有拿着戈的卫兵在前面开道,不也可以吗?”穆子说:“这话不对。天子有虎贲,负责教习武功以保卫王宫; 诸侯有旅贲,用来防御意外的灾祸;大夫有贰车,可以备差遣;士人有陪乘, 供奔走时出力。现在作大夫的却冒用了诸侯的车服规格,有篡国之心啊。倘若没有那种心思,怎么敢用诸候的车服规格来见诸侯国的大夫呢?他今后不会再当楚国的大夫了。车服,是内心的表露。好比龟甲,在里面烧它,外面一定会有裂纹显现。如果公子围当不上国君,肯定会死,不会再以大夫的身份会见诸侯了。”公子围回国后,果然杀了郏敖并夺取了他的王位。)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康王立十五年(公元前545年)卒,子员立,是为郏敖。

康王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公元前542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

四年(公元前541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己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弑之,遂杀其子莫及平夏。使使赴于郑。伍举问曰:“谁为后?”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曰:“共王之子围为长。”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

(康王在位十五年去世,儿子员(《春秋》昭公元年、《左传》昭公四年作“麇”,《索隐》引《左传》作“麏”、《公羊传》、《谷梁传》昭公元年作“卷”。)即位,这就是郏敖。

楚康王有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任用他叔父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为令尹,主掌军事。四年,公子围出使郑国,在途中听说郏敖患病而返回。十二月己酉日,公子围入宫探问郏敖病情,用冠冕上的带子勒死郏敖,接着杀死他的儿子莫和平夏。公子围派出使者到郑国报丧。伍举问使者:“谁为继承人?”使者回答说:“寡大夫围。”伍举更正说:“共王的儿子公子围最年长。”子比逃奔晋国,公子围即位,这就是楚灵王。)

赵武(?—前541年):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子爵,其名称“赵武”(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嬴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成公外孙。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戏剧《赵氏孤儿》的历史原型。

公元前573年,二月乙酉朔,晋侯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士渥浊为大傅,右行辛为司空,弁纠御戎,荀宾为右,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程郑为乘马御。

公元前562年,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鲁襄公会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世子光、莒犁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伐郑。郑人惧,乃行成。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九月,诸侯悉师以复伐郑。郑人使良霄(伯有,公孙辄子耳之子)、大宰石(?)如楚,告将服于晋,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戌(二十六),晋赵武入盟郑伯(郑简公)。冬十月丁亥(初九),郑子展(公孙舍之)出盟晋侯(晋悼公)。十二月戊寅(初一),会于萧鱼(?)。庚辰(初三),赦郑囚,皆礼而归之。纳斥候,禁侵掠。

公元前560年,荀罃(知罃,知武子,中军将)、士鲂(彘恭子,下军佐)卒。晋侯(晋悼公)搜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范宣子,中军佐)将中军,辞曰:“伯游(荀偃字)长。昔臣习于知伯(荀罃),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荀偃(中行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赵文子)。又使栾黡(栾桓子),辞曰:“臣不如韩起。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黡将下军,魏绛(魏庄子)佐之。新军无帅,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

公元前555年,冬十月,公(鲁襄公姬午)会晋侯(晋平公)、宋公(宋平公)、卫侯(卫殇公)、郑伯(郑简公)、曹伯(曹成公)、莒子(莒犁比公)、邾子(邾悼公)、滕子(滕成公)、薛伯(?)、杞伯(杞孝公)、小邾子(小邾穆公)同围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丙寅晦(二十九),齐师夜遁。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遂从齐师。夙沙卫连大车以塞隧而殿。晋人欲逐归者,鲁、卫请攻险。己卯(十三),荀偃(中行献子,中军将)、士匄(范宣子,中军佐)以中军克京兹。乙酉(十九),魏绛(魏庄子,此时应该是下军将)、栾盈(下军佐)以下军克邿。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十二月戊戌(初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范鞅(范献子)门于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孟庄子(仲孙速)斩其以为公琴。己亥(初三),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刘难、士弱(士庄子)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壬寅(初六),焚东郭、北郭。范鞅(范献子)门于扬门。州绰门于东闾,左骖迫,还于门中,以枚数阖。

公元前548年,赵文子(赵武)为政(接替士匄,士匄已去世),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穆叔(叔孙豹)见之,谓穆叔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公元前547年,六月,公(鲁襄公姬午)会晋赵武、宋向戌、郑良霄、曹人于澶渊以讨卫,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于是卫侯(卫献公)会之。晋人执宁喜(甯喜)、北宫遗(北宫括之子,谥成子),使女齐(司马侯)以先归。卫侯如晋,晋人执而囚之于士弱氏。

齐人城郏之岁(-549年),其夏,齐乌余(亦书乌馀)以廪丘奔晋,袭卫羊角,取之;遂袭我高鱼。有大雨,自其窦入,介于其库,以登其城,克而取之。又取邑于宋。于是范宣子(士匄)卒(-548年),诸侯弗能治也,及赵文子(赵武)为政,乃卒治之。文子言于晋侯(晋平公)曰:“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今乌余之邑,皆讨类也,而贪之,是无以为盟主也。请归之!”公曰:“诺。孰可使也?”对曰:“胥梁带能无用师。”晋侯使往。

公元前546年,宋向戌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如晋,告赵孟(赵文子)。赵孟谋于诸大夫,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灾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晋人许之。如楚,楚亦许之。如齐,齐人难之。陈文子曰:“晋、楚许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齐人许之。告于秦,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于宋。

  五月甲辰(二十七),晋赵武至于宋。丙午(二十九),郑良霄至。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赵文子,叔向为介。司马置折俎,礼也。仲尼(孔子)使举是礼也,以为多文辞。戊申(初二),叔孙豹(穆叔)、齐庆封、陈须无(陈文子)、卫石恶(石悼子)至。甲寅(初八),晋荀盈从赵武至。丙辰(初十),邾悼公至。壬戌(十六),楚公子黑肱(子晳,公子围之弟)先至,成言于晋。丁卯(二十一),宋戌如陈,从子木(屈建)成言于楚。戊辰(二十二),滕成公至。子木谓向戌:“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庚午(二十四),向戌复于赵孟(赵武)。赵孟曰:“晋、楚、齐、秦,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也。楚君若能使秦君辱于敝邑,寡君敢不固请于齐?”壬申(二十六),左师复言于子木。子木使驲谒诸王,王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秋七月戊寅(初二),左师(向戌)至。是夜也,赵孟(赵武)及子皙(公子黑肱)盟,以齐言。庚辰(初四),子木(屈建)至自陈。陈孔奂、蔡公孙归生(声子)至。乙酉(初九),宋公(宋平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公孙舍之)、伯有(良霄)、子西(公孙夏)、子产(公孙侨)、子大叔(游吉)、二子石(印段、公孙段)从。

公元前545年,楚屈建(子木)卒。赵文子(赵武)丧之如同盟,礼也。

公元前543年,为宋灾故,诸侯之大夫会,以谋归宋财。冬十月,叔孙豹(穆叔)会晋赵武(赵文子)、齐公孙虿(子尾)、宋向戌(合左师)、卫北宫佗(北宫文子)、郑罕虎(子皮)及小邾之大夫,会于澶渊。既而无归于宋,故不书其人。

公元前542年,王正月,穆叔(叔孙豹)至自会(澶渊之会),见孟孝伯(仲孙羯),语之曰:“赵孟(赵文子赵武)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韩宣子韩起)乎!吾子盍与季孙(季武子季孙宿)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为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公元前541年,叔孙豹(穆叔)会晋赵武(赵文子)、楚公子围、齐国弱(国景子)、宋向戌(左师)、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声子,子家)、郑罕虎(子皮)、许人、曹人于虢。夏四月,赵孟(赵文子,赵武)、叔孙豹(穆叔)、曹大夫入于郑,郑伯(郑简公)兼享之。十二月,晋既烝,赵孟(赵文子,赵武)适南阳,将会孟子余(亦书孟子馀,赵衰)。甲辰朔,烝于温。庚戌(初七),卒。郑伯(郑简公)如晋吊,及雍乃复。

《左传》记载赵氏被灭族,起因于赵庄姬与赵婴通奸,赵庄姬谮于晋侯,故赵氏被灭。司马迁生于汉武帝之时,由于高后的缘故,本着“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原则,《史记》中,所有关于奸情的事情,一律不记。只好重新编写赵世家这段故事,而“成一家之言”。

《国语卷十四 晋语八 赵文子为室张老谓应从礼》:“赵文子为室,斫其椽而砻之,张老夕焉而见之,不谒而归。文子闻之,驾而往,曰:“吾不善,子亦告我,何其速也?”对曰:天子之室,斫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①;诸侯砻之;大夫斫之;士首之。备其物,义也;从其等,礼也。今子贵而忘义,富而忘礼,吾惧不免,何敢以告。”文子归,令之勿砻也。匠人请皆斫之,文子曰:“止。为后世之见之也,其斫者,仁者之为也,其砻者,不仁者之为也。””

(赵文子建造宫室,砍削房椽后又加以磨光,张老傍晚到文子那里看见后,没有拜见文子就回来了。文子听说,乘车去见张老,说:“我有不对的地方,你也应当告诉我,为什么走得这么快呢?”张老回答说:“天子的宫殿,砍削房椽后要粗磨,然后再用密纹石细磨;诸侯宫室的房椽要粗磨;大夫家的房椽要加砍削;士的房子只要砍掉椽头就可以了。备物得其所宜,这是义;遵从尊卑的等级,这是礼。现在你显贵了却忘掉义,富有了却忘掉礼,我恐怕你不能免祸,怎么敢告诉你呢。”文子回家后,命令停止磨光房椽。木匠建议把它们全部砍掉,文子说:“不必这样。为的是让后代人看到,那些砍削的,是知仁义的人做的,那些打磨的,是不仁的人做的。”)

《国语卷十四 晋语八 赵文子称贤随武子(一作赵文子与叔向游)》:“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①,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平②!”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其随武子乎③!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

(赵文子与叔向到晋国的墓地游玩,文子说:“如果死者可以复生的话,我们跟谁在一起呢?”叔向回答说:“那应该是阳子(阳处父)了!”文子说:“阳子在晋国处事廉洁正直,然而不免身亡,他的智慧不值得称道。”叔向说:“那应该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舅犯,狐偃,咎犯)了!”文子说:“子犯只看到保全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辅佐国君治国,他的仁义不值得称道。应该是随武子(范武子)吧!他向国君进谏不忘记自己的老师,讲自身的行为不遗漏自己的朋友,事奉国君不结纳党羽,而推举贤人,不阿谀奉承,而辞退不贤的人。”)

《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心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图谋诛灭赵氏。屠岸贾也不禀告国君,擅自率领诸将攻打赵氏于下宫,杀害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赵氏宗族被斩尽杀绝。

赵朔妻是成公的姊姊。赵朔死时,怀着身孕逃到宫里藏起来。赵朔有位名叫公孙杵臼的家臣,找到赵朔的朋友程婴问道:“为何不死?”程婴说:“赵朔妻怀着身孕。如有幸是男孩,我要抚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死也不迟。”没有多久,朔妻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知道后,在宫中大事搜索。夫人把孩子藏在裤裆中,暗自祷告:“赵氏如果注定断子绝孙,你就哭;如果不该断子绝孙,你就不要有声音。”临到搜查时,孩子竟一声不响。孩子脱险了。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一次搜查未得,一定还会反复搜查,怎么办?”公孙杵臼问道:“扶立孤儿与殉死哪个难?”程婴说:“死容易,扶立孤儿那可难啦!”公孙杵臼说:“那好,赵氏先君对您恩厚,您就勉为其难。我呢,拣容易的做,请让我先死。”于是二人商量好,弄来一个别人的孩子抚养,裹着绣花的儿衣,躲到山里藏着。程婴从山里出来,骗将军们说:“我程婴没能耐,不能扶立赵氏孤儿。谁肯给我千金之赏,我就说出藏匿赵孤的地方。”将军们很高兴,答应给予赏金,派兵跟着程婴进山搜捕公孙杵臼。杵臼假意骂道:“程婴啊!程婴啊!你真是小人!过去在下宫蒙难时没死,我俩商量藏匿赵氏孤儿,今天你却来出卖我。你不能扶立赵孤也就算了,反而出卖我,你好忍心啊!”杵臼抱着孩子呼号:“天老爷啊!天老爷啊!小孩子有什么罪,请你们饶了孩子吧!要杀,杀我杵臼一人好啦!”诸将不答应,杀了杵臼和孩子。诸将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死,很高兴。不知赵氏真正孤儿仍然活着。程婴悄悄地和孤儿一起藏匿在山中。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占卜说是“大业因断了后代的香火而作祟”。景公问韩厥怎么回事。韩厥知道赵孤尚在人世,回答说:“大业的后代在晋国断了香火的,不就是说的赵氏吗!从中衍以来的后代都姓嬴。中衍人面鸟喙,来到人间辅佐殷帝大戊和周天子,都有明显的功绩。及至周幽王、周厉王两个无道的君王时,叔带才离开周,来到晋,臣事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赵氏世世代代,建立功勋,从未断过祭祀。是您灭了赵氏宗族,老百姓都哀怜赵氏的不幸。这一切都显现在龟策上,您可得好好想个办法才对。”景公问道:“赵氏还有没有后代子孙呀?”韩厥以实情相告。于是景公和韩厥商量,谋立赵氏孤儿,便把赵武召来,藏匿在宫中。诸将入宫问疾。景公嘱咐韩厥布置好警卫武士,强令诸将与赵孤相见。赵氏孤儿名曰武,诸将不得已,只好说:“过去下宫发难,都是屠岸贾的主意。他假传君命,强迫大家跟着他作乱。否则的话,谁敢哟!要不是君王有病,我们早就打好主意,请求重立赵氏的后代啦!今天君王下达的旨意,本来就是我们大家的愿望啊!”于是召来赵武、程婴,一一拜见诸将。诸将反而跟着程婴、赵武袭击屠岸贾,灭其全族。景公把原来赵氏的封邑,依然赐给赵武。

不久赵武长大成人,行了冠礼。程婴辞别诸大夫,对赵武说:“当年下宫那场灾难,许多人都以身殉难,我不是不能死。我是想要为赵氏立后。现在赵武已立,长大成人,恢复故位。我将到泉下向赵宣子和公孙杵臼通报这一情况。”赵武啼哭不止,一再叩首请求说:“赵武愿意劳苦一辈子来报答您老人家,直到为您送终,老人家怎能忍心丢下我去死哟!”程婴说:“不行,他们相信我能成事,才先我而死。我不去告诉他们,还以为我办不成事啦!”程婴终于自杀。赵武为之服齐衰之丧三年。并为他设置祭邑,春秋两祭,世世代代不绝。

赵氏复位后第二十七个年头(以平公立时,赵武已续赵宗二十七年推次,复赵武田则在景公十七年,时景公尚未病厉。“二十七年”疑误,应为二十九年。),晋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五年,赵文子为政,即为正卿。当平公十年。此云十二年,误。),任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聘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终归要落到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们的后人的手中了。”赵武死,谥号文子。)

(0)

相关推荐

  • 春秋纪(秋)二十八

    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 春,秦景公之弟鍼如晋修成,叔向(羊舌肸)命召行人子员.行人子朱曰:"朱也当御."三云,叔向不应.子朱怒,曰:"班爵同,何 ...

  • 【榜上诗家】王玉孚||雪在还忧春事远,年过争许酒樽休。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王玉孚:又名王玉复.网名田间识字翁.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兴隆镇新兴村人.耽诗成痴,笔耕不辍. 作品见于<中华诗词><香港诗词>< ...

  • 王韧:端午节何以悬挂钟馗图像?

    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各地,后传播至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亚洲多国.周知的是 ...

  • 王奇生 | 中国何以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王奇生 简介:王奇生,湖南湘乡人,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等. 抗战史研究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干扰 问:一直以来,受党派立 ...

  • 王铭铭 | “家园”何以成为方法?

    编者按 第十八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20年11月7日至8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作为中国研究方法的文史哲传统". 中国是一个规模超大.存续超长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其对社会 ...

  • “王羲之爱用笔”何以长存千年

    王羲之书法冠绝天下,兰亭一序风流千古. 都知道一代书圣字写得好, 读了明代薛肇淛的<五杂组>, 才知道,原来书圣用的毛笔也是非同凡响. 周汝昌说:书家得佳笔,如勇士得宝剑, 意气倍增,神采 ...

  • 《江湖丛谈》重出江湖 | 断货王终于有货了

    没错,断货已久的<江湖丛谈>终于有货了!此次我们新推出了<江湖丛谈>的注音注释插图本(平装).与精装本相比,平装本拿在手上更轻便,价格也更低--68元.当然,我们还设计了全新的 ...

  • 《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何以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并驾齐驱

    不少年轻朋友问我,学行书先学什么帖好? 我 一直坚持说,可从<圣教序>入门,通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在初步掌握该帖基本形体的前提下,再临习<兰亭序>及其它行书诸帖,此为正路,亦是捷 ...

  • 梁惠王从庖丁解牛中何以能获得养生的道理?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提刀四顾.踌躇满志等成语皆出自庖丁解牛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文惠君看到庖丁解牛何以能悟出来养生的道理?我们今天读之又从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我们还是先欣赏一下庖丁解牛的故事吧. 庖 ...

  • 轮胎人专属的求职、招聘、求货的平台

    你是否苦于找不到轮胎圈的人才? 你是否换胎.补胎手艺样样经同却愁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呢? 你是否在为求不到合适的货源而痛疼? 不要着急! 现在车与轮为广大轮胎人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帮助轮胎人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