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截至目前,医学界对人类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略窥门径耳,但必须承认,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
便秘、腹泻、抑或是肠胃炎……这些常见病,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中国营养学会《国人肠道健康2020年报告》显示,去年一年,87.6%的国人曾遇到过肠道问题,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肠胃病。换个角度从临床看,以胃、肠等器官为主的消化系统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占到了内科门诊病人总数的将近一半。
另一组数据更为惊悚——根据世卫组织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457万,其中结直肠癌高达56万,位列三甲。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消化系统如此脆弱?
疫情期间为大家所熟知的李兰娟院士,多次演讲指出:一个人人体内大约有1.5公斤细菌,其中有1公斤、大约10万亿个定居在肠道,构成了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失衡,各种疾病都会接踵而至。元旦假后,广医大附二院报道1例“伪膜性肠炎”。15岁花季少女肠道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日腹泻20多次,无法进食,针对性用药毫不起作用。最后只能通过累计7次“粪菌移植”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逐步缓解症状,最终康复出院。国内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人体许多慢性病都是因为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反过来,重建平衡就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治愈疾病。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院长、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所长秦环龙团队的研究结论是——便秘、艰难梭菌感染、手术后的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症、放射性肠炎、合并肠功能障碍的肠道外的疾病,包括自闭症、帕金森氏病、代谢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8个多病种,都可以通过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来进行治疗。不止是慢性疾病,包括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同样摆脱不了与肠道微生态失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人群表达的只是对肠道健康的不满意,但他们并不知道,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消化道肿瘤实验中心主任于君团队,通过74例大肠癌患者的粪便和54例健康人群的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检测、比对后,发现它们的菌株菌群存在明显差异。简而言之,肠癌患者粪便的多样性比健康人群的少,同时有21个细菌的菌株在肠癌患者里面显著升高,它们之间又有着协同作用。包括具核梭杆菌、大肠埃希菌、肝螺杆菌、脆弱拟杆菌和牛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中数量明显增多,而产丁酸盐菌、罗氏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则显著减少。“根据粪便的研究、组织黏膜的研究、粪菌移植的研究、单菌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彼此互相推动、互相推波助澜。”于君说。知名消化科专家,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长期致力于消化道癌前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他接受《消化界》采访时表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致病微生物增加而有益微生物减少相关。譬如具核梭杆菌,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了这种菌株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下文简称专家共识)亦明确指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共代谢途径影响宿主的代谢表型,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既然保持肠道菌群健康,维持肠道微生态失衡对于身体健康关系重大。那么,又该如何去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呢?
《专家共识》指出,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imbalance of gut microbiota),主要指由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代谢活性变化或菌群在局部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转移(移位)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变化。①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减少使用、慎用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药物(制酸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③合理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可以单独应用活菌制剂(推荐数种活菌联合应用)或益生元制剂,也可两种联合应用。此外,近些年开展的粪菌移植治疗,以及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微生态失衡的防治方面有许多积极作用。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非新理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下文简称《诊疗方案》)从第四版到最新的第八版,明确“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来维持新冠肺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作为新冠肺炎诊治的国家级指南,该方案代表着整个中国医学界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的最权威认知。那么,到底什么是“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呢?上海交大医学院公卫学院院长王慧专门撰文指出,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其代谢产物或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通过酶作用、抗菌、黏附定殖及生物屏障等作用来调整和保持微生态平衡,改善宿主的健康状态。具体来说,微生态调节剂主要包括大家熟知的益生菌、益生元,以及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混合制剂合生元等。
具体到益生菌,国家卫健委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以下种类:
①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短乳杆菌、纤维素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特乳杆菌、约氏乳杆菌、格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②双歧杆菌属,青春型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等;⑤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属、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想要益生菌“效能最大化”,就得练就“火眼金睛”,选对、用对益生菌。作为一个以专业自诩的科普公众号,两条原则分享给诸位:刀先生的老友,一位知名大肠癌手术专家这样释疑:由于益生菌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到达结肠,如果服用的量太少,活性不够,真正能发挥作用的益生菌就所剩无几了,基本吃了也白吃。所以在临床上,通常建议每次补充100亿-300亿个益生菌。肠道菌群是一个生态系统,健康肠道菌群的标准之一就是肠道菌种的多样性要丰富。在益生菌的宇宙中,单打独斗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集团作战。打个比方,补充多菌种益生菌,等于补充各种不同分工的“工人”,就可以搭建更好的生态“城市”;而如果添加单一菌种过多,就有可能造成某种益生菌“过剩”,反而不利于微生态的平衡。当然,菌种越丰富,成本也就越高。不信你去查查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配方上有名有姓的菌类你看看有几个?所以,不标明菌株的益生菌产品基本就是“耍流氓”,可千万别买哦~一起来看看这款来自美国Gundry MD品牌的综合益生菌胶囊。为什么要推荐他们家呢?先说品牌,Gundry MD品牌品牌是由美国著名医学权威Steven Gundry博士创立的专业保健品品牌。Steven Gundry博士拥有三十多年的丰富专业临床经验和前沿科学理论研究成果. Gundry保健品用自己的强大专业医学背景和优异的产品表现在美国竞争激烈的保健品市场脱颖而出。
Gundry综合益生菌胶囊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于:24菌团,由24种优质活性菌种、数量达300亿级。
下面我们就根据24菌团的兵种类别,一一分析其战斗能力。酵母菌富含维生素B、蛋白质和多种酶,有助改善肠道环境,也有抗菌的作用。可以治疗肠道真菌过度生长,抑制各种肠道炎症问题。
酵母菌类有助修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酵母菌类可以加速肠道菌群的恢复,同时增加肠道内的益生菌。
2.双歧杆菌类,包括了乳酸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具有多种益生功能,改善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肠道疾病等。改善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如便秘、腹泻等。对于喝牛奶易腹泻人群来说,双歧杆菌能缓解乳糖不耐;并且对于三高人群来说,它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3.乳杆菌类。
这是一个大兵种,里面包括了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芽孢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格氏乳杆菌。
乳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保护胃黏膜、改善肠道功能、通便、防治腹泻、促进消化、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4、革兰氏阳性球菌类,军队中有乳酸乳球菌,粪肠球菌,嗜热链球菌作为人类肠道中的正常优势菌群,革兰氏阳性球菌能改善肠道微环境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蠕动防止病原菌定植,分泌细菌素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凝结芽孢杆菌,是被美国FDA批准的一种杆菌类乳酸菌。凝结芽孢杆能适应低氧的肠道环境,对酸和胆汁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进行乳酸发酵,产生的L-乳酸能降低肠道pH 值,抑制有害菌,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恢复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洋洋洒洒一大段,总结一下GundryMD的这款益生菌胶囊:数量多,种类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