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组合占比与赋分的关系

2021高三届选科人数占比

物理 57.81%
化学 46.6%
生物 55.11%
历史 42.23%
政治 49.6%
地理 48.74%

各组合占比

物理组

物化生 16.92%
物化政 8.12%
物化地 8.8%
物生政 6.13%
物生地 1.07%
物政地 4.25%

历史组

史政地 18.85%
史生政 9.12%
史化政 3.11%
史生地 4.29%
史化地 1.76%
史化生 5.16%

我明白这位家长的心思:孩子选的学科组合是物生地,看到物生地组合的占比仅有1.07%,不免担心孩子赋分的问题,因为一般认为孩子成绩如果处于前半段,选择某次选科目的基础人数越多,赋分就会越高,相反,如果基础人数越少,则可能赋分就越低(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所以看到物生地组合占比这么低,就开始担心高考赋分会吃亏了。很明显,该家长对新高考下再选科目的赋分政策还没有彻底理解、掌握。

河北省的3+1+2高考模式中的“1”是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选择其中一科,“2”是在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作为次选科目任选两科。其中的物理和历史是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而次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制,也就是将原始考试成绩先划分等级,然后赋分后计入高考成绩。

某次选科目的赋分是指当年所有选择本科目参加高考的考生统一排队赋分。比如地理科目的赋分,不仅仅是历史组或物理组内所有选择地理的考生统一赋分,而是指无论是历史组还是物理组,只要选择了地理,就要统一按原始高考成绩进行排队、划分等级,然后赋分。也就是说,某次选科目的等级赋分既没有历史组或物理组的界限,也没有学科组合的界限。按照2021届高三的具体数据来说,物生地组合中地理科目赋分的基础人数是夏季高考总人数的48.74%,而不是物理组中物生地组合所占的1.07%。所以,某学科组合的占比对赋分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某一次选科目选择的人比较多,按照等级赋分的原则,出现高分的人数自然也就多,就会体现出一种群体优势。比如2020年山东高考(“3+3”模式),几乎前400名的学生都是物生地组合;另外,选择某次选科目的人数越多,选择该科目的考生位次相对选择人数较少的科目就越稳定,这是对个体有利的一面。但是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群体性优势不等于个人优势,位次的稳定性更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稳定发挥来保证。所以,无论选了哪个组合,最终的赋分成绩还是要靠提高各科的原始考试分数来保证。

关注“古至今”,获取更多

教育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