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辈子会吃多少苦,其实聊几句就知道了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未来会如何,确实没有人能够直接讲清楚,可我们也总能在当下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虽然心理咨询并不只是“聊聊”那么简单,可充分的交流也确实是主要的内容,所以,聊得多了,便也不自觉的能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一些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超能力,因为在平时,我们往往在意的只是:对方讲话中我们习惯性关注的那部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对方有没有理解到,以及我有没有通过交流对对方进行“精神殖民”。
这样的交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自说自话”,因为始终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的逻辑中,没有完整的看待对方所说的、没有以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由此,我们不仅没有看到对方话语中那些潜藏的、有趣的意思,同时也忽略了自己在表达中暴露出的真实,而这些东西又往往跟每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
“最近状态如何呢?”
“最近又感觉很难受,所以就来麻烦老师你了。”
“嗯,没什么麻烦的。不过我注意到,我们这次的交流与上次相比隔了大概一个半月。因为也算是不短的时间了,所以不介意的话,我想问一下你这一个半月大概的历程。”
“其实上次交流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状态真的好了很多了,然后就没有再找老师你。可谁知道这才没多久,就又开始难受了。”
“嗯,那么,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在状态好的时候,你就认为自己彻底好了,状态不好的时候,又开始有一种危机感,想要快点解决问题,是这样的意思么。”
“嗯,那时候确实这样想。老师你快帮帮我吧,我最近比上次还难受。”
从这段对话里,不知道你有看到些什么呢?
可能会有朋友想“这在现实生活中那么普遍能代表什么呢,而人的状态本来就是有起伏的呀”。
人的状态要是没有起伏,那才叫奇怪呢,但在这里重点不是在于“起伏”。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一定的原因,不过很多时候,带来同一个现象的原因,却并不一定每次都是同样的。
就比如,我们会因为分手、亏钱、被欺骗等原因而难过,会因为热恋、被重视、期待的结果出现等原因而开心。
所以,这就可能带来一种有趣的状况,那就是“因为一些因素我们开始出现不好的状态,但即便这些因素没有改善,我们也会因为遇到一些让自己开心的因素,而出现状态的缓解,可状态的缓解并不代表曾经让自己不开心的因素没有了”。
而在刚刚的对话中,那位朋友关注的只是“自己状态的起伏”,并没有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带来自己状态的改善”、“曾经带来难受的因素是否有所改变”等问题。于是,当好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衰减后,带来不好状态的因素就又重新开始作妖了。
但到这里其实还没完,因为在最后一句中你也看到了,他依旧只想得到“状态的缓解”,那这对应的就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兴趣,你快点让我好起来,我还想继续浪”。
如果秉承这样的态度,这位朋友在未来会吃那些苦,是否现在就能看得到呢?
“我只是在表达我的看法。虽然跟你的观念不一致,但人与人交流,有不同才正常呀。”
“三观不同,有什么好交流的。”
“如果大家观念都一致,那虽然对方说的都是我们想听的,并且我们也确实会获得一些开心,可有不同才有交流的价值呀,不然跟自说自话也没啥区别了,你认为呢?”
“都说了,咱们三观不一致,你又在这说这些,烦不烦。”
“嗯,那好的。”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有些熟悉呢?
人有自己的追求,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可追求的权重并不是无限大的,它需要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让步,而如果可以的话,它本身也应成为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助力之一。
而这些年呢,随着“三观”这个词的逐渐普及,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由“哦,原来生活中还有三观这个东西”的普及作用,转变为“三观太不一致了”这样的批判与评价。
但批判与评价功能并不是“三观”本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人意愿与诉求的支配下,我们将这个功能强加在它的身上。
“三观一致,我们就聊、三观不同,我们就不聊”,这代表我们的内心诉求其实是“我希望自己遇到的人、自己身边的人都是跟自己观念一致的,但我不会去适应你们,所以,你们要么适应我,要么从我的世界消失”。
这个诉求的前半部分,我认为并没有什么,但后半部分“我不会去适应别人,必须由别人来适应我”的态度,不仅会让自己失去一些朋友、看不到生活的不同,还会让自己变得十分脆弱,没有多少适应能力。
那在未来遇到必须适应、没办法逃开的时候(比如带孩子),又会吃多少苦呢?
“关于我们刚刚说的那些,你怎么看呢?”
“我觉得老师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认同你的想法。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呢。”
“嗯,在之前的交流中,你有没有产生一些想法呢,就是关于怎么做的。不用担心对错,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讲出来。”
“其实没有很多想法,对于老师你提到的这些内容,我也知道,可我真的想不到该怎么办,要不老师,你就直接跟我说我怎么做吧。”
你有没有也经历过“只想知道怎么办”的时候?
虽说“遇到问题,要么将其解决,要么带着问题走下去”,可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那么,“如何去解决”、“怎么做”就成了重要的部分。
而“如何去解决”与“怎么做”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平时我们遇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惯用的解决办法里包括了: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答案、通过专业的平台收获相关信息、咨询专业人士等。而毋庸置疑的,这些方法都会起到一些作用。
但问题是,这个时候我们获得的是他人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的答案。或者说的再直白点,因为我们自己没有产生答案的能力,所以,被迫去向外求援。
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选择“向外求援”,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如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仍旧没有属于自己的“产生答案的”能力、依旧需要外求的话,那不就等于“始终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掌控权”么。
若掌控权都不在手里,我们又会在这个和谐与威胁并存的时代,吃多少苦呢?
虽说人这一辈子是免不了吃苦的,可如果能早早地避免一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觉得呢?
可先不要想着从他人的话语中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因为好为人师非常讨人嫌。而既然话语中能暴露出一些细节,那我们自然可以利用“与自己对话”来发掘自己的弱项,然后做出一些修正。
我想,这比在未来通过连续摔跟头才领悟,要温和、效率得多,你说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