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汤感体验的新解读——松烟小种
我的门生里时有极标致者,穿着打扮也都极讲究,—— 不像我。
这不又一位佳人翩然而至,携一款红茶。都知道她嘴刁,一般的茶她也不往这儿带,—— 今儿在座的算是有口福了。
置茶入荷,正山小种。
烫杯摇香,松香浓郁,—— 隔壁那位说这是腊肉的味道 … …
嗯,您那腊肉都是用烧火做饭的秸秆、枯草烟熏的,是万难点这松枝熏制的,—— 那味道断然不同的。
为何要用这松枝?因为松枝油大,熏制过程中也会让一些高温挥发出的油脂渗入于茶中,以提升脂类物质的含量,—— 这足见制茶人的智慧。
入口前,松香之气早已弥漫满屋。
杯近嘴边,气息愈加浓郁,细品却又多了份红茶的甜香。
茶汤入口,甘芳油润,沁人心脾,烟香甜香协调雅致。
落口后,甜香渐隐,烟香犹在 … …
就工艺而言,这燃木焙火是有风险的:过之则焦糊,欠之则木香难入,所以说这火候是很讲究的。其中最精微奥妙之处在于既要将茶焙透,又不能滋生出些个烟火气,—— 烟火气一出,这汤感气息立马就粗了。所以很多师傅都选择了小火慢炖,但这费工啊。
这款茶的松香就稍许过了,使气息饱满浓郁的同时却也略感稍粗。入口前我还在担心这粗可别波及汤感滋味,—— 还好,汤细水滑,无半点粗糙感。
一个小叶种的发酵茶类内溶物质毕竟有限,所以落口甜香渐隐后,松香又若隐若现上来,使韵致实现了一个非常好的衔接,真实美妙的体验。
香粗水细,粗中有细,细尽尤粗的层次,在这款以香甜为基调的红茶里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呈现。
看着还沉浸在茶汤滋味中的学生,我忽然问道:“如果让你选一首曲子来诠释这道茶,你选哪首?”
她双手托腮、张嘴、翻白眼,嗯了半天,也没说上来 … …
这哪里是在问她呀,明明也是在自问么。于是次日我又让她带茶过来,并为他放了下面这首曲子 … …
… …
对,就是那首《被遗忘的时光》王韵壹版。
我知道你没喝着那道茶,所以下期我会试着用语言为你描述耳边萦绕着这首曲子,口中荡漾着那款茶汤时的美妙体验。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