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第六》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5章,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人如果不邀功不抢功,或者有功而不伐,就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孔子称赞孟之反的做法,让弟子们向他学习。

第16章,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礼乐崩坏,真正有仁德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是能说会道的人或者是长相漂亮的人如鱼得水。世风如此,孔子感慨面对这样的社会风气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候也不得不屈服迁就,不由得发出感叹。

第17章,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继续感叹世风日下,他反问说:“谁能出外不由门户呀?没有见过几个人跳窗户翻院墙啊!但为什么没有人肯堂堂正正行走在人生大道上?反而喜欢走旁门左道啊!”

第18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章继续探讨前几章的话题,仁义道德的内在质朴美和话语容色的外在文采美该如何配合啊?

第19章,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上一章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文和质要相得益彰,但实在不好把握时,孔子还是首推“质”的本性品德。

第20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章紧接着上一章,上一章说“人之生也直”,是说人的纯真天性。但能不能将这份天性发挥出来,则看人的天赋了。所以孔子将做学问和追求大道分为“知之、好之与乐之”三个阶层和三种境界,这是一个由低到高逐渐升华的过程,由知道而升华为喜好,再由喜好而升华为乐在其中。

第21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上一章说,人的本性都是正直的,但人的天赋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区别以待。孔子将人的天赋能力分为“上中下”三等,因材施教。

第22章,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上一章说人的天赋能力有差别,所以论语编者马上就用孔子回答樊迟之问做例子,展现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

第23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上一章孔子回答了樊迟所问的为政上的“知”和“仁”,本章全面详细阐述“知”和“仁”的性和用。

第24章,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上一章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聪明人要像水那样善变,有仁德的人要像山那样坚定。但孔子还是把“仁”放在首位,不管怎么变,都要回归“仁”的大道。所以孔子用齐鲁两国之变作比喻,告诉我们人也要向“仁”的境界转变。

第25章,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上一章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对社会变革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但现实是残酷的,孔子用“觚”这个器皿作比喻,担心很多东西并没有朝好的方向变革。

第26章,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前几章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还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上一章接着说“觚不觚”,从各个角度已经论述了变和不变的辩证关系。本章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是说聪明人要像水那样善变,但要以仁义为基准,聪明要用在正地方,不可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作弄别人。

第27章,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上一章宰我说“井有仁焉”,孔子批评他不要用假仁假义诱骗君子上当。但作为一个一心一意追求仁义的君子,该如何保护自己不上当啊?

第28章,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在现实世界中,连孔子都会被人误解,更别说我们普通人了。这时候怎么办?清者自清,迈开你的双脚走自己的路吧!只有你认为行得端走得正,何惧他人论短长?

第29章,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其实天下的道理非常简单啊,中庸之德就是日常之道啊,至大至广,至平至易,至宝至贵,可是天下很少有人能长久坚持!”

第30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本章是《雍也篇》的最后一章,与第1章的哲理前后呼应。本篇的第1章说“雍也可使南面”,从正面赞扬冉雍有君王之才之德。到了最后一章,通过子贡的描绘和孔子的话语,告诉我们如何向仁德靠拢,同时展现出天下和谐的美好场景。

  •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