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留存的仅有一条的老街名——文献街

文献街

                                               刘述涛

文献街始建于宋景祐年间,此时,刚好是遂川县衙由水南迁至到水北的桐木墈下,并在水北建起了城墙,修起了街道,于是,文献名邦这样的好词就很自然的成了首选的街名。我们都知道,文献名邦指的是一个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意思。

很可惜,这么有文化的两个街名,现如今只留下“文献街”这个名字了,而“名邦街”却早已经不知道丢到哪去了。我每每想起,这么好的名字不用上,就觉得遗憾,就觉得心里不得劲,尤其是看到有些街名,有些公园名的时候。这自然是题外话,我在这里说来说去也是痨病鬼打屁,消消气,我还是节省点口水来说说我们的文献街吧。

文献街并不长,只有三百多米长,从南门口延伸到以前的人民广场。在宋朝年间刚开始建的时候,也只不过是一条道宽8尺,路面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小街道。解放以后,才开始拓宽修整,但是同东路大道和井冈山大道比起来,还是一条很窄的街道,可就是在这条窄窄的街道上,却留下了遂川人许多鲜活的记忆。

直到今天,我仍能够清楚的记得,在这条街上,有直属粮管所,有公安局,有一家药店,还有一家杂货店,以及许多老百姓居住的土木结构的房子。在这些房子的中间,就有我最向往的文联,文化馆,还有最早的图书馆都在这条街上。

在那个时代,我去图书馆看连环画,图书馆的连环画都是两本一起钉在一块木板上的,我想不明白,连环画为什么要钉在木板上,是不是图书馆的人,担有人会把连环画偷走,就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让想要带走连环画的人不至于把长长的木板也塞进自己的裤袋。

图书馆的外借室不像今天的外借室有那么大,就一个小房间,小房间里放着两个大玻璃柜,你隔着玻璃来选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坐在玻璃柜中间的一张桌子上,你选好了,喊他一声,然后用手指指着书,他就顺着你手指的方向,把书拿出来,然后给你办外借的手续。在那个年代,你想要拥有一本借书证,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但要出具单位的证明,还得有工作证。而我哪里会有这种东西?所以,每次我站在图书馆的玻璃柜前,心就无比痛苦,总是用非常羡慕的眼神,看着那些吹着口哨把书借回家去看的人。我觉得,如果我这一辈子也能够活成这样,我也就会幸福死了。可是现在,我每每从图书馆把书拿回家,这一路上却怎么也找不回来当年的那种渴望与渴求。

我还记得,在这几栋又宽趟又明亮的木房子里,我还看过我们遂川县本土作家罗秋敏老师的作品展,那时我刚好读初中,每天都会从文献街穿过,有一天,忽然听说里面办了罗秋敏老师的作品展,我走了进去,看着玻玻柜里一本又一本罗秋敏老师发表过的作品样书,我久久不肯离去,总觉得自己的心,怎么离这些书,这么近,这么近,近得我能够听到书里传来的呼吸声。后来,我有机会走进这栋楼里,去同罗秋敏老师诉说自己的苦恼。罗秋敏老师在他快五十岁的时候,竟然解决了工作,成为了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的宿舍就在这栋木房子的三楼,我同他说起自己的苦恼的时候,他总是劝我不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文学上,这条路很难很难。

的确,当今天我仍然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我发现我同罗秋敏老师有了相同的心愿,那就是别把整个的心扑在文学这件事上,否则,你会很痛苦!可惜,却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同当年的我一样,只会一味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除了这栋几进几出的木结构的房子外,还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的地方,就是直属粮管所了。我相信,只要是那些在粮管所买过米,买过面,买过油的人,都难以忘记,为了这个月的粮油食品,要顶着凛冽的寒风,瑟瑟发抖的站在长长的队伍之中,不但要忍受漫长的等待,还得忍受粮管所里那些工作人员,对着我们所露出来的无比优越感的眼神和对我们排队者的蔑视。这自然是要经历过这样生活的人才有这样的回忆,在那个年代,不要说是粮管所的工作人员,就是供销社站柜台的一名普通职工,都会比你那些无职无业的人多有了许许多多的优越感。

对了,当年遂川火柴厂的一个火柴盒的外发点也在文献街上,那时的遂川火柴厂还很红火,老百姓为了能够领到糊火柴盒的材料,都是半夜三点就在排队,挤破脑袋才能领导糊火柴的材料。只是我记不起来,火柴厂外发点租的房子是不是姓张的人家的,那时候文献街上住着很多姓张的人家,他们也能够显露出他们的优越感来,因为离粮管所近,离火柴厂的外发点近,要排队,弄张小板凳都能先排上,还没有人敢把他的小板凳给踢出去。我还记得在文献街上还有一口水井。那个年代,县城内的水井还很多,没有自来水这一说,要吃水,除了到河里去挑水,就是喝井里的水了。县公安局也不例外,也同样是从井里抽水上来吃,那时候的公安局在文献街上,都是没有围墙的,公安局里面的树很大很大一颗,到现在我还记得,在夏天的时候,许多孩子会在公安局的树上套蝉,然后公安局并排有一栋土砖木结构的房子,这栋房子还是原来泉江派出所用过,县中队也用过,现在成了公安局的家属楼。在公安局家属楼的对面,原来还有几个仓库,听说是盐业局的。

可惜,现在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也早已经看不到文献街原来的样子了,如果说还能看到一点,那就是与文化馆并排的那些还没有拆掉的木土房子。这些土木房子由一开始的租给人家发开屋,卖五金,收废品,到现在成了一间又一间的早摊点,小面馆,米粉店,夜宵店。我每每从这些店前走过,就在想,这条当年文化气息无比浓厚的街道,今天竟然转变成为了一条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生活街道,这也挺好,可不就是中国老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