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烽燧:汉代戍边战士们的主要任务

汉代烽燧复原图

戍边士卒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守卫烽燧,在敌人逼近边塞时给后方发信预警,让后方守军做好反应准备,那么当时士兵们是如何操作烽火台的呢?居延汉简中的《塞上烽火品约》,就详细记载了当时烽火台的发报原理。下图是《塞上烽火品约》的照片:

下图是根据《塞上烽火品约》整理的烽火台运作规则,汉军将来犯之敌规模分为1-10人,10-500人,500-1000人,1000-2000人,2000人以上等几个档次,不同时间不同规模的敌人进犯,则点燃不同的可燃物发报,可点燃的信号物分为积薪,苣,草烽与布烽,布烽是标帜物,草烽是点燃的柴草,积薪是柴草堆,苣是成捆的芦苇堆。在白天发现敌人进犯,则点燃烽,如果敌人在夜里进犯,则点燃苣火。

根据这套原则,戍边将士们需要站在烽燧上日夜守望,一旦发现敌人来犯,就要点燃烽火给后方发信,再由后方派出数目数倍于敌军的汉军击退来犯之敌。

除了守卫烽火台,战士们还要日常维护烽火台的军用设施和后勤设施,那么当时烽火台中除了燃料还有哪些装备呢?F22:236-241记载了一个军官要求士兵清点烽火台内部物资的军令:

汉简上清晰的写着“有狗否”

这份简牍中,一个细心负责的军官详细检查了烽燧的装备情况:他不仅监督士兵们熟记烽火品约,还要准备好用于骑兵追逐作战的马具,要把用于点燃烽火的蓬草晒干,烽燧中的鹿栌索(绞盘)要好好维护,要保证其灵活性,不能在急用关头出差错;战士长期戍边容易疲劳,警惕性总有松懈的时候,而狗的嗅觉和听觉比人类更灵敏,所以长官还问烽燧中“有狗不”?由此可见,战犬同样是当时的戍边卫士。最后长官还问,士兵们是不是都有席子和铺盖?

汉代士卒

除此之外,牛和马属于边疆十分重要的劳动力和运输工具,如果牛马无故病死或者被随意屠宰,也是要付相应责任的,下面这份文书,就记载了”部吏毋屠杀牛马“的行政命令。

居延汉简:甲渠言部吏毋屠杀牛马者书

严格的军令和诱人的赏赐

如果烽燧里的军用物资没有备齐,烽燧没有好好维护,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比如在一个叫十八燧的烽燧中,出现了官吏渎职的情况:

简牍EPT57:108A1-A3:“亭不涂,毋非常屋,蓬少一,蓬三弊,毋深目,毋马牛矢,毋狗笼,毋芮薪,沙灶少一,表小弊,笼灶少一,天田不画,悬索缓,柃柱廿不坚,积薪六皆卑,小积薪少二。”

简牍上记载,这个烽燧没用用灰泥涂抹外墙,没有足够的蓬,没有足够的牛屎和羊屎作为燃料,没有给军犬准备狗笼,烽燧缺少一个灶台,烽火台外的天田(人工平整的沙地,敌人经过时会留下足迹,方便守军跟踪)没有整理好,沙地中埋设的绳索(用来牵绊敌人)松弛了,挂绳索的柱子不够坚硬......所以都尉府下令,将管理这个烽燧的候史广德打50大板,然后将惩罚结果传抄给其他烽燧,以儆效尤。

除了严格的惩罚,居延汉简中还有对士卒的奖励条目,比如居延EPF22:222-235简,记载了汉朝对于士兵俘虏或者斩杀匈奴士兵开出的奖励:

匈奴骑兵

根据残存的字样,我们可以读到:活捉一个匈奴王侯将帅酋长的,官吏增秩二等,追随官吏的官奴可以获得同样的奖励;如果斩杀匈奴百夫长一人,可以得到十万钱的奖金,官吏增秩二等;如果能活捉匈奴闲侯一人,官吏增秩二等,士兵赏钱十万......背负命案者,可以以此抵罪;如果能聚集人马,在战斗中争先登上敌城,陷阵杀敌,斩获一个首级可以得到五万钱的奖赏。

烽燧遗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