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韩天衡先生的书画印 2024-08-04 10:30:44 如果要在当今艺术界找一位书、画、印三者结合得最好,又是最具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我以为韩天衡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这不仅是我的看法,十年前,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就说过这样的话:“韩天衡是一位继赵子昂、吴昌硕、齐白石之后脱颖而出的,取得了全位艺术成就的人才”,而要把他的书、画、印准确地排列出一个名次,是十分困难的。 篆书文字炳朗 韩天衡先生崛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印坛,书、画、印同时发展,但于篆书篆刻、印学一道用力尤勤,他转益多师,于传统深研博览,取精用弘,于现代广泛求师,曾先后师从方介堪、马公愚、陆维钊、方去疾、谢稚柳等书画大家。他自身具备极佳的艺术素质,记忆强,悟性高,眼力准,心手稳,加上勤奋刻苦,外在条件通过主观内在的发掘、吸收、转化,终于使他在艺术上不断迈出新步子,创作出大量既古又新、令人瞩目的艺术佳作。他的作品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关注。《春、夏、秋、冬》组图之一要读懂韩天衡先生的书、画、印,宜先从技法层面着手。 他善于在一件作品中制造矛盾,再让矛盾对立的因素得到妥帖、恰当的安排。首先来考察他的书法。看先生的书法作品,夺人先声的是雄强的气势。表现雄强的气势,他善用重墨,辅以铿锵有力的节奏。但仅有重墨与铿锵节奏,并不足以构成他书法的特质。先生更擅长于运笔与结体,他对用笔的终极要求是通过“圆'来达到“健”,“积健为雄',这是他对中锋用笔这一传统书法本源的深刻阐述。先生用笔的“圆”,不仅仅是圆转、圆满。书法笔笔皆圆,那是俗格。他的“圆”,是骨子里的圆,用圆来驱除用笔的生硬、尖锐,他用逆锋涩笔、顿挫来体现圆健,给人以在平面上表现出浮雕般的立体感,来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妙境界。支撑韩先生书法风格的另一个立柱是结体的奇正相生。他把传统草书中八面出锋的意象吸纳到他的各种书体中来,巧用竖笔与卧笔的交相辉映,产生了奇险与平正共融一体的、充满活力和张力的艺术效果。韩先生习惯以哲学家的思想方式来对待艺术。他总要在一件作品中制造矛盾,再让矛盾对立的因素得到妥帖、恰当的安排,来互衬或反衬主题。他在求“圆”的用笔里常用尖笔作为陪衬,他在浓墨重笔的作品里常以枯笔作为调味品。这在他的画中用得就更多了,他用留白的方法来疏透重彩“荷花”,用细点的芦花来反衬太湖的浩淼,用枯笔的竹枝来反衬圆月的清辉,等等。上述所分析的笔、墨、结体、节奏,是韩体书法艺术的特色构成。韩先生是个绝顶聪明人,他反对墨守成法。当他面对创作时.便会在诸种书法因素中变幻生化,生成新腔。随举一例,他的隶书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与前述“琴伴'联比较,后者就多了些玲珑停匀、润朗清明的气氛,而前者则多一些遒健、老辣的意味。《月明星稀》他篆刻的特色是“刀爽气厚”。对于篆刻,韩先生自己曾经说过:“我认为书法,尤其是篆字,是篆刻进步的保证,篆字写出独特的风情,更能促成篆刻风格的独特”。看他变幻多样的书法,我们不难理解他篆刻的丰富多彩。篆刻比之书法,它的章法更加严谨,刀法独具特色。韩先生极其重视刀法,把刀法看作是篆刻的生命。他的刀法论内容丰富,研究者不妨参阅他的《天衡印话》一书。他自己所用之刀,杆长14公分,刀头用硬质合金,35度角,锐而坚,大若玉箸,小若鸟虫,一刀为用,游刃有余。这样的刀刻出的印,爽利劲挺是必然的,但他追求的刀味并不全在爽利劲挺,同他的用笔一样,是追求“圆”、“健”两字,圆则有厚度,健则有力度。惜寸阴韩天衡先生的用刀理论,十分精湛。依我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刀爽气厚”四字。他在“冰心玉壶”一印的边款中说过:“气不厚,韵不生;刀不爽,画不浑;虚中实,实中虚;篆有我,印有魂。”你看,前面四句的中心思想就是“厚”与“爽”两个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解释“刀爽气厚”四字,“在刀法上,厚与爽是一对矛盾,很难相处。有人喜欢表现古印的浑厚感,把线条雕凿得破破烂烂,这就够不上爽了。也有人喜欢表现爽快,将线条刻得笔直坚挺,象印刷体,缺少艺术的醇厚昧。韩天衡的印是既爽又厚,他提出了'宁爽毋烂,宁厚毋薄’的印章美学主张,在印坛上是独树一帜。”这段话其实不是我的发明,是我十多年追随先生学习领悟的体会,是归纳了的思想。诗心文胆近年来,韩先生的鸟虫篆印又有了新的突破,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刀法愈加精准。他用刀刃直逼线条刻朱文,让线条产生若隐若现的游丝般的奇特效果。该隐的则隐,该现的不缺,线条有完整、挺拔连续感,这种技法上的难度,不亚于陈巨来当年刻元朱文。试看“与时俱进”一印中“与”字的中竖一笔,真可用“铤而走险’’形容之。“冰心玉壶'印款中的第三句,则是指章法而言。有虚实,有起伏,制造矛盾,解决矛盾,最后在在矛盾中达到统一、和谐,这是先生篆刻章法的要诀。他曾说,吴缶庐印妙在字势的左右攀援争胜,而他探索的是字和部位的上下避让生势。他刻“黄一刀'印、“莫一点”印,是突出的两例。还有他花甲之年刻的“喜出望外”印,“望'字右让,“外'字分列,把古玺的虚实变化巧妙地移入到汉印中来,犹觉醇郁。上善若水韩先生善用书法“写”画。我们读他的画,同样可从他的用笔精到切入。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书画同源”,称画画为“写画”,先生题画也常用这一个“写”字,这决非偶然。先生早年绘画是从画墨竹人手的,他临遍了历史上宋元各大家墨竹。我们看他的“月上柳梢”图,柳枝的用笔一如他的篆书,浓淡枯润俱全,圆健提按尽现,韵味十足。我们看他的“王者之香”图,兰叶的用笔流畅含蓄,轻盈华丽,再加之穿插得体。设色清雅,极佳地表现了“健碧滨滨”的意境。我们看他的“松云图”,松枝的用笔劲健古峭,松针的用笔坚硬如铁,衬之于浓湿变幻的五彩墨色,把中国画的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看他的“寒林栖禽”图,他用干笔淡墨勒刷老干枯枝。再衬托以浓墨嫩枝,把寒林的气氛活生生端到了读者面前。他的画,不论是四季景物,还是宿鸟水禽,也不论是翠松红竹,还是清月素花,不仅充分体现了用笔的精到,墨色的丰富,而且还像他的篆刻章法一样,虚实安排得奇妙妥帖,悦人心目。即使他的重彩画,虽争红斗绿,七彩流光,而其骨子里展示的依旧是他“诗心文胆”的追求和正草隶篆的家法。有美术评论家曾用六个字概括韩先生的画风:“清奇”、“洁莹”、“恣肆”,它准确揭示了韩先生画中所蕴涵的真气。洁莹,着意在画中的清美意境;恣肆,着意在画中的开张构图和大胆笔墨。两者的结合,使画面产生清奇的效果。这也是他善于在画中制造矛盾,又解决矛盾的高妙运用,是他“刀爽气厚”的审美观在绘画中的成功繁衍。 他的出新业绩全在于高人一头的想法。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要读懂韩天衡先生的书画印艺术,仅从技法层面去欣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看他的出新想法与实践。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抓几条来看看。 首先,他发展了草篆,创立了自己的篆书风貌。他早年曾在邓石如的篆书上下过过人的功夫。篆书的用笔是中国书画中最浑厚的线条,但篆书到了吴昌硕、齐白石一代,大气磅礴,已经是峰顶了,后人很难再跨越过去了。韩先生从鸟虫篆和汉简书线条中获得灵感,以曲为直,以方为圆,发展了赵宦光的草篆,将这种飞舞流动、奇崛清新的线条用之于书画,产生了新颖不俗、刚健婀娜的行笔风格。其次,先生发展了吴让之的刀法。他深入钻研了明清两代印人的刀法,特别是研究了吴让之、钱松的刀法,认为他们是历史上最懂刀法的大家。他研究出吴让之用刀是利用了刀角、刀刃和刀背三个因素,他给这种刀法取名为“披刀”。因刀背的运用而使线条产生浑厚的感觉,并赋予其划时代的意义。这一点不但在他的创作中得到运用,也正像他所预料的,已经在现代印坛上“改变了固有的潮流”,就是说,在当今主流印家中,刀法浑厚这一条审美原则已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体审美观念。《翠色寒声图》第三,他开创了鸟虫篆印的许多新腔。这在日本印学家高畑常信的著作中就已被指出了。大家知道,韩先生的老师方介堪先生是以鸟虫篆印闻名当世的,他刻赠张大千的那方“潇湘画楼”印,极为精致老到。韩先生在老师基础上更上层楼,直接从秦汉古印乃至金石图案中汲取养分,生化出许多新腔,他的鸟虫篆印更加活泼生动,更富时代性。像近年创作的“知足常乐”、“心画”、“鱼乐斋”,都是新意别出,尤其是这方以战国简文笔意刻制的长方印“与时俱进”,不愧为濯古来今的杰作。 第四是他的重彩荷花,他画的荷花在构图上不同于其他画家。别人画荷花或取一枝,或取一片,摄取的是全景。先生画荷是取荷塘一角,取荷花的特写,花叶溢满画幅四周,给人以身处池塘,无边无际的想像。它的静谧、清香,可以拂去夏日的暑气。这种画最宜以水墨泼写,但若真以水墨来表现,又太接近传统,难彰自我,所以他尝试以彩墨来表现,以金红为花,以宝蓝为叶,翠绿为水,玉白为鸟,大红大绿,富丽堂皇,但脱尽尘俗之气,创出重彩荷花的新路,这又是他高人一着之想头。这仅是举其大者例之,小的创新更是随处可见,像行书捺笔之团收,增加了行气上的厚重之势;又如他去年刻的“衡”字朱白相间印,以写意一路为之,前人未做过,这也是他的创格;还有新近以战国简文刻朱文印,以朱白相杂刻鸟虫印,也有很多创意在里面。韩先生在书、画、印艺术中不断探索创新,以先人一步、高人一着的想法,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前面。他对文学、考古、历史、哲学等其他领域都有广泛涉猎,以此积累学养,这是他产生众多新奇想法的源泉。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就说过这样的话:“上溯到明代中期的印章流派发展史,是一部篆刻艺术的创新史。就中不乏勇猛精进的出新者,但也更多安之若素的守垒者。这些繁星般的守旧者都在不远的未来中沉沦消匿,那为数寥寥而标志着时代的创新家,却在青史上添写了光辉的一页又一页,开创和续写着一部流光溢彩的流派篆刻艺术的发展史、创新史。”如果说这段话是他当初走上艺坛的宣言,那么后来他的成就正好证实了他又是一个忠诚、踏实的创新实践家。他在八十年代后曾以创新家身份喊出过一句意味深长的口号:“传统万岁,出新则是万岁加一岁!”如今这句深刻的话已经成为许许多多创新者用以指导实践的至理名言。 赞 (0) 相关推荐 韩天衡 || 我与收藏的故事 · 吴昌硕卷 编者按 韩天衡的名字,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艺坛上一直是响亮的.可以说,他的艺术视野遍及篆刻.书法.绘画.鉴赏.收藏.教育.公益等诸多领域.起步之早.范围之广.影响之远,在当代艺坛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 解读韩天衡先生的书画印 如果要在当今艺术界找一位书.画.印三者结合得最好,又是最具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我以为韩天衡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这不仅是我的看法,十年前,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就说过这样的话:"韩天衡 ... 韩天衡先生的书画印 方寸之间天地宽 金石交合乾坤大 如果要在当今艺术界找一位书.画.印三者结合得最好,又是最具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我以为韩天衡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这不仅是我的看法,十年前,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先生在他的文章中 ... 韩天衡书画印鉴藏漫谈:“您说蛮好,那麻烦您在上面给我题一下” 文/韩天衡(旧文) 所有的鉴定中,专家们都说,书画印是最难鉴定的.当然瓷器.玉器.杂件的鉴定也有很高的难度,但书画印的鉴定难度真的很高.我想先讲三个故事. 第一故事,就是我的老师谢稚柳先生的.谢老在美 ... 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的流传与演变丨参观辽宁博物馆玺印展记 中国的玺印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之前,玺印虽是一种以实用为主的征信器物,但也形成了 ... 吴昌硕的书画印 吴昌硕(1844-1927),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 ... 山阴笔法千古传 云间翰墨世代香 ——白蕉的书画印艺术 白蕉楷书作品 编者按:民国初年,碑学愈盛,帖学式微,海上书坛弥漫着雄强恣肆.大气磅礴的金石之气.自晚清以来牢固占据主导地位的碑学书风.可谓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然而,以白蕉.沈尹默.邓散木.马公愚.潘伯 ... PPT解读丨公布的在线监测弄虚作假案例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且要与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这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指南解读丨CT肺结节测量方法 (2017 Fleischner协会) [摘要]目前大多数肺结节管理指南均基于肺结节大小或者大小改变,因此规范CT影像上肺结节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2017年Fleischner协会推出了CT影像上肺结节测量方法的专家共识,围绕临床工作中 ... 敢不给乾隆面子的奚冈,乃清朝书画印旷世奇才 敢不给乾隆面子的奚冈 乃清朝书画印旷世奇才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奚冈工书画,擅篆刻治印,为浙中画家巨擘.原名钢,字铁生.纯章,号萝龛.蝶野子,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