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油菜花的婺源,有碧冬茄。
学长建议,要不要去婺源看看,那也是古徽州的一部分。
汪老师说,婺源油菜花都谢了,不如去绩溪吧。
我想,就算没有油菜花,婺源也应该有什么可以看看。
婺源篁岭,建村起自明万历年间,曹姓家族逃到远在山岭的密林之中,避世隐居,繁衍生息。
清时,村中的书院除了木头,还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琉璃窗,也就是今天的玻璃。
琉璃窗黄绿棕色,带着花纹。就想要告诉后代,外面的世界五彩斑斓,还是要走出去。
如今,篁岭上的村民整体搬到山下。四月底的篁岭,像许多旅游景点一样,遍种碧冬茄。
因为碧冬茄好养,好活,容易爆盆,花色多样,颜值还高。
看它的名字,这是一种茄科植物。
它的花单生于叶腋,漏斗状,许多人觉得它的花型如喇叭,和牵牛花有点像。
的确,碧冬茄有个别名,叫矮牵牛。但它和牵牛花并没有亲缘关系啊。
碧冬茄来自南美。
两百年前,法国植物学家用南美探险队带回的种子培育出了单瓣的碧冬茄,白色和紫色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碧冬茄的园艺品种已经超过了七百多个。
从植株上分高生、矮生、丛生、匍匐种;花型上有大花、小花、波状、锯齿、彩斑镶边、单瓣、重瓣等;花色又分为粉、白、橙、紫红、鲜红、蓝紫,甚至黑色与复色等等。
妥妥的“花坛皇后”,不信你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
(此图来自网络)
这几年,我也收集了一些碧冬茄的样子,有镶着白色裙边的,有花心血脉喷张的,有像小丑可爱滑稽的,发上来大家共赏。
婺源篁岭上更多的是一种小花矮牵牛,花型相对小巧,花量更大。更因早春就开放而深受景区欢迎。
牵牛花有个浪漫的名字——朝颜(朝颜,满瓶繁花不如一枝独放。),所以碧冬茄也有个名字,叫“撞羽朝颜”。
如此色型多变,种植广泛的碧冬茄一直是植物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
提取花色素苷,碧冬茄贡献良多。对矮牵牛的大量遗传干预,研究人员也收获了许多意外之喜。
篁岭还有一个胜景——晒秋,站在高处看秋天家家户户晒出辣椒、玉米、黄菊。
暮春,站在同样的位置,看不到晒秋,却寻到了远处的石耳山像一片横卧的大叶子,中脉和侧脉都清晰可见。
(碧冬茄,茄科矮牵牛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陪你走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