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9点30分,淅川县范蠡研究会主席、著名文化学者王耀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王耀杰先生生于1950年7月1日(农历),享年71岁。他历任淅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淅川县文化局局长、淅川县旅游局局长,他对淅川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做出过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挖掘、弘扬淅川楚文化、范蠡文化方面起到了奠基石作用。他的贡献或将成为一种“淅川文化符号”镌刻在丹淅大地上,永不消逝。
(1992年,淅川县范蠡研究会主席王耀杰先生在淅川县城大十字范蠡塑像前留影)
一、王耀杰先生是淅川楚文化研究的推动者、践行者和先驱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发掘后,出土6098件,其中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王孙诰编钟和青铜神兽被鉴定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这次发掘引起了全国楚文化研究的重视,但是,淅川在全国楚文化的定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992年,时任淅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局长的王耀杰先生向淅川县委、政府建议,承办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年会。这个建议把淅川县委、县政府吓了一跳,也把时任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的杨焕成吓了一跳。因为,全国楚文化研究会前五次年会都是在省会城市召开,从来没有在市级城市召开过,更不用说县级小城。但是,王耀杰先生说服了淅川县委、政府的领导,并积极到河南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汇报,并成功举办了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年会。这次年会的召开,奠定了淅川是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的理论基础。如今,商圣办事处、龙城办事处、丹阳宾馆、楚都宾馆等楚文化的标签在淅川随处可见,而这些都得力于王耀杰先生当初的努力和奔波。
(2020年,淅川县范蠡研究会主席王耀杰先生在肥城范蠡墓参加祭拜活动)
“范蠡,楚宛三户人”(出自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范蠡是淅川人。关于范蠡的研究,王耀杰先生是淅川第一个撰写关于范蠡研究文章的学者,早在二十年前,他的论文《范蠡故里淅川考证和研究》一文见报后,引起了南阳宛城相关学者的争议,但是,王耀杰先生不为其所动,他的一生都在为淅川范蠡文化的挖掘、弘扬、传承而努力。早在1992年“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在淅川县召开前,为了宣传商圣范蠡,在王耀杰先生的建议和推动下,在县城中心(大十字)树立起商圣范蠡的大型雕刻汉白玉圣像,这个雕像轰动了全国,吸引了国内外的学者前来参观,影响很大。此后,他又建议、推动建设了淅川范蠡公园,并亲自参与丰富了公园内范蠡祠堂、西施望月等范蠡符号。
(淅川县范蠡研究会主席王耀杰先生与全国著名范蠡研究专家、上海东华大学叶荣鼎教授,日本青森中央大学副学长、世界著名经济学博士、范蠡研究专家酒井甫先生在一起)
2001年8月,王耀杰先生邀请上海东华大学叶荣鼎教授和日本青森中央大学副学长、世界著名经济学博士酒井甫先生到河南省淅川县,踏寻商圣范蠡故里。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考查、走访、座谈,酒井甫先生和叶荣鼎先生一致认为淅川是范蠡的出生地,故里在淅川县淇河与丹江交汇的寺湾乡高湾村。
2007年9月,中国南阳(淅川)召开了大型的商圣范蠡经济思想研讨会,该活动共有祭拜大典、范蠡经济思想研讨会、经贸洽谈和参观考察等活动。该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淅川县委、政府承办。王耀杰先生是祭拜大典、范蠡经济思想研讨会主要策划者、组织者。
2020年8月17日,王耀杰先生再次当选为淅川县第六届范蠡思想研究会主席。这时候,他已经身患胃癌,并且病灶已经开始转移。但是,他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努力工作。他多次召开主席团会议,筹措资金,修缮了范蠡祠堂,规范了范蠡祠堂的管理,开发了商圣酒、范蠡经商十八法活性炭摆件等旅游纪念品。2021年2月8日下午,刚刚出院的他还带病组织淅川县范蠡研究会主席团到钟观小学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他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安排范蠡研究会工作,希望把淅川范蠡研究做大做强。
(王耀杰先生主持召开淅川县范蠡研究会年会)
三、王耀杰先生是淅川旅游开发的奠基人
王耀杰先生在任淅川文化局局长期间,就开始着手筹建香严寺景区。文化和旅游分开后,王耀杰先生担任淅川县第一任旅游局局长,推动开发了香严寺景区、坐禅谷景区、八仙洞景区、丹江风景名胜区。他退休后,担任了丹江大观苑顾问、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顾问,参与、策划建设了丹江大观苑、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建设。他为淅川旅游的开发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王耀杰先生带领范蠡协会主席团成员看望贫困学生)
四、王耀杰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文化学者
王耀杰先生对文化研究执着,并谦虚谨慎,善于接受新的事物。我作为一个晚辈,深深感受到他的高尚品德。关于丹阳故城在淅川的位置,在淅川下寺古墓开挖后,一些学者拔高了这个古墓群的价值,认为下寺附近的龙城就是楚国的始都丹阳故城。其实,龙城遗址在发掘时发现的只是楚国中晚期以后的遗存,下寺古墓群出土的也是楚国中晚期文物,且与丹阳的地望不符。我把自己的理解和担忧与王耀杰先生进行了交流,他鼓励我做一些研究。在他的鼓励下,我最终做出了《丹阳故城,沉没在丹江湖下的楚国风云》一文,刊发在《中国国家地理》,成为搜狗、百度对“丹阳故城”的诠释理论依据,也得到了王耀杰先生的认可。关于楚国在淅川的年代,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我与王耀杰先生一起探讨,认为这就是一个加减法,只要把楚国的历代帝王和编年列出来,就能搞清楚。于是,我们经过研究,就得出了“楚国819年历史,在淅川建都353年;42位君王,有18位在淅川君临天下。”的结论。他还鼓励我研究屈原等。他的治学品格永远值得淅川后人敬仰。丹淅悲泣失星耀,岵峰落泪思人杰。王耀杰先生是淅川楚文化研究的推动者、践行者和先驱者,是淅川范蠡文化研究第一人,是淅川旅游开发奠基人,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文化学者,他的去世是淅川文化、旅游界的一大损失。君已去丹淅痛失巨匠;尔还在著作永泽后人。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