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的一月里我看的书和追的剧。

🍸
🍾
🥂
作家弗兰·勒博维茨说自己讨厌钱,但除了钱以外她几乎热爱一切东西。于是有人和弗兰说,你可能不是讨厌钱,你只是不喜欢工作而已。
弗兰惊觉对方说的太有道理,她想她的毕生志趣所在应该就是躺在沙发上阅读,可她也需要生活,毕竟没有人会花钱请她来阅读,只有人花钱请她写作,所以她的生活了无生趣。
在看完她的这段纪录片后,我有种遇到了毕生知己的飘然之感,不过想和知名新闻评论家、作家弗兰·勒博维茨做知己,确实是我飘了——毕竟我们的相似之处不过只是不想工作和喜欢躺在沙发上读书,但最大的不同则在于:有人花钱请她写作,但没有人花钱请我写作。
开个玩笑。
言归正传,整个一月份我都躺在沙发上不想工作并不断的阅读和刷剧。说来奇怪因为平时写推送的缘故,每年我和班班阅读的书也不算少,并且不断的对平时的阅读赋予「工作」的标签,所以到了这种可以撒丫子放假的时候,我就把所有新闻传播词条统统从自己的阅读清单里删掉。
然后把那些「猎奇的」「博物的」「不知所云的」「经典但还没读的」放进自己的书单里。
我一向认为阅读是一件还挺私人的事情,从一个人的书单和摘录的语句里能轻易窥探到兴趣志向甚至政治取向这种平时很少言表的东西,这既令我感到局促不安,又会有些许的害羞。
但因为没有人会花钱请我写作所以我迫于生活和推送选题(不是),主要是因为我在一月份实在是读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书,也确实在这些或冷门或经典的书里抓到了一些不一样火花——在跟着刘子超穿越中亚苏联风格城市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学的知识在世界上的某些角落里是如此虚无,看奈吉尔·巴利蹲在非洲部落养母鸡时又不能理解为了这些虚无的知识人类学家都在干着什么虚无的事情...
所以今天,我就剖开自己,分享一下一月份那些让我躺在沙发上不愿起来的书和剧们。


🍾
   一些有趣的杂书  
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
也有文字所及皆是故事的信念
为了有趣
干杯
-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阿拜,如果你想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那你就不要抨击绿色和平,也不要抨击LGBT。”
“我要去喝一杯,好把我身体的零件装回去”。
旅行文学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刘子超这本书是在一次看理想的推荐中偶然阅读到的,中亚很奇异的是一片文明的空白,所以我带着一些好奇和期待在读这本书——“这片土地就是亚欧大陆的中心,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的所在地。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五个斯坦国过于陌生,但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就在西邻,我们却很少提及,将之笼统称为“中亚”或“中亚五国”。北边是俄罗斯,西边是中国,东边是欧洲,当下中亚如一个黑洞般被包围着,也被遗忘着——如刘子超在播客“忽左忽右”上所说,中亚是世界文明辐射的极限。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隐含着早期旅行文学的福利:这里未知且神秘,布满令人激动的随机感,等待着被发现和书写。”
况且,中亚的历史并非一片空白,波斯人、蒙古人、中国人、英国人、俄国人都曾试图征服这里,留下独特的印迹。红色幕布刚从这片土地上被撤下——十月革命后,中亚五国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成为苏联的加盟国,直到90年代前后苏联的崩溃——露出光秃秃的大地,和帝国留下的苏式美学奇观。
但这些都不是我把这本书放在第一的原因,而是我在跟着刘子超走进中亚的时候忽然冒出的一个想法:我们平时所讲的娱乐至死、技术垄断这些人文社科在这样的土地里几乎实在是过于虚无——那人文社科到底是资本的游戏,还是技术的催生的对人更高的凝视?
一瞬间对自己所学产生了怀疑,于是这本书的旅行价值对我而言好像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
《夜晚的潜水艇》
这本书看的电子版,我不否认是被这个金灿灿的title和一连串推荐语吸引去的,但还好读了。
中文文学与话语的衰落在这两年变得稀疏平常:我们恐惧地活在不断的阉割下,所以要保持清醒,保持创造。放任偶尔的迷醉。朋友跟我讨论主流文化的变奏,“历史一直在变化,摇摆不定的是人”,她说“我必须相信,我即历史潮流,与我心背离处,就是历史曲折的螺旋处”,即使守不住别人,也能守得住自己。但我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要做,就像加缪所说,“因为我关心活着的人的命运,而不是静观永世长存的天空”。我相信我有许多要珍惜的东西,他们立于我的生活之外,但它们是美而沸乱的,而欣赏消化它们的人越多,它们存在的时间就越长。
和大家分享一段对这本小说集的赞誉,然后,你们自己去读吧。
“两年前,我说:“败坏和污损语言有很多种形式,在感到表达的必要性和理解的必要性之前,人们不会去寻求重建它。但是,我仍然用这句话来结尾:不知道多久之后——这也许取决于彻底的毁坏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结束——会有人来重建中文。”这几句话的节奏本身就很糟糕,仿佛先有一个乏味的西方作者,后有一个怠惰的中文译者。
原谅我的愤怒和自卑——这两种情绪没什么分别——还要再说一次:中国的语言,即将进入一个野蛮阶段,比刚结束的野蛮阶段更糟,届时,连强悍的凶徒都说不出“街死街埋,路死路埋”这样的隽语了,此外还有让闻者无地自容的“网络流行语”。这两种语言,是两种我痛恨或畏惧——这两种情绪大概也没什么分别——的“精神”,它们如今汇合到一起,正欲四面八方地倒下来。
此时,最好的反对,是像《夜晚的潜水艇》这样去创造。”
-
《天空的另一半》

可以去微信阅读上看,是典型的自述+故事集式叙述,在我们的网络上因为一句“他们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而大张旗鼓的举报投诉搞性别对立的时候,在很多地方性别歧视还停留在生命的基本底线上。
伊芙·恩斯勒《回忆、独白、宣言与祈祷》说:“摧毁女性、操控女性、贬损女性,让女性受限于传统定位的,正是暴力的机制。”
只要这些女孩是像米纳这样未受教育、低种姓阶级的乡下人,社会就会可以忽视她们——就像南北战争前的许多美国人可以忽视奴隶制度,只因为被鞭打虐待的人看起来跟他们不同。
-
《天真的人类学家》

这本书太有趣了,真正意义上的从头笑到尾,搞学术的人如此有魅力,又如此惨,如此有趣。
概括一下可以理解为任何职业都有你想象不到的神奇、接地气儿、无奈和灰头土脸:这个叫巴利的人类学家痴迷于非洲文化,在去非洲之前在美国的大学里开设了有关非洲文学的课程,活在对非洲的美好幻想里,甚至于强迫全家人住茅屋,要求妻儿每天都说斯瓦希里语,为了体验农作辞掉了自己的园丁自己操持家务。然后当他准备好去非洲做田野的时候,他发现:
妈的,全球化是真全球化啊。
非洲没有人说斯瓦希里语,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斯瓦希里语,非洲人不住茅屋,他们也住着现代化的住宅,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保姆...
田野一年,巴利养了一群鸡,想吃鸡蛋。
下蛋的那天早上,他的非洲助手杀掉了他的鸡,并告诉他:鸡蛋是肮脏的食物,因为它从那个地方出来。
巴利崩溃了,他做足了一切打算,唯独没料到非洲人不吃鸡蛋。
这就是田野调查的有趣与无奈。
-
《鼠疫》
本来,天灾人祸是人间常事,然而一旦落到头上,人们就难以相信是真的。世上有过鼠疫的次数和发生战争的次数不相上下,而在鼠疫和战争面前,人们总是同样的不知所措。噩梦并不一定消失,在噩梦接连的过程里,倒是人自己消失了,而且最先消失的是那些人道主义者。
医生从窗口眺望这座尚未变样的城市,面对令人疑虑的未来,他所感到的还仅仅是一阵轻微的不安。他竭力回忆自己关于这种疾病所知的情况。数字从他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他心想,在历史上已知的三十来次大鼠疫中,竟死了将近一亿人。可是一亿人死亡又算得了什么?对打过仗的人来说,死人这件事已不怎么令人在意了。再说一个人的死亡只是在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得到重视,因此一亿具尸体分散在漫长的历史里,仅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而已。
🍾
   一些层次不齐的影视  

比现实更夸张
比文学更平和
为了躺在床上看剧
干杯
-
《心灵奇旅》
二十二是一个无法去地球生存的灵魂,他没有生的火花,很多伟人都去教育他,开导他,希望他能对生活有所期待,但纵然经历过哥白尼、奥威尔,纵然了解人类世界的肮脏、残酷、无情与控制,但依然会因为地铁里的演奏者而动容,依然会被一片落叶所感动,这就是人类,既伟大又渺小,纵然批判,但也心存美好——毕竟比起伟大的批判,生活是平庸的日常。
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二十二到底是谁呢?
或许可以续写这么一个结尾。
二十二带着点亮了的火花飞向地球,他不是伟大的科学家,不是优秀的运动员,不是拓展极限的宇航员,他走进了早高峰的地铁,他挤进了顺流的人海,他推开了街边理发店的门…
二十二是这个世界里的芸芸众生
但芸芸众生眼里的世界构成了生活的美好:构成了蓝天、落叶、微风、音乐和爱。
-
《爱,死亡和机器人》
动画片,单元剧,每集一个小故事,我最喜欢第二集,叫三个机器人的故事。
讲的是人类灭亡机器人打扫人类遗迹时发表的一系列评论,非常黑色幽默,而且结尾急转直下的反转:人类是如何灭亡的?是因为撸猫,时猫星人统治了世界!
每一集里都有不少可圈可点的隐喻和反讽,还有独特的赛博色情,时间很多,很下饭。
-
《艾米丽在巴黎》

这部网评层次不齐,但谁不喜欢看漂亮的小姐姐穿着好看的衣服在巴黎和帅哥谈恋爱呢?莉莉·柯林斯实在是太漂亮了!穿衣风格是典型的绯闻女孩式夸张穿搭,配合着巴黎的街景和法式帅哥们,又下饭又赏心悦目。
顺便一提这个剧对新传而言还是非常友好的,艾米丽是一个营销公司的创意负责人,她负责的是社交媒体创意板块,在这部剧里她的香槟营销、床垫营销、香水营销都让人拍案叫绝!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媒体营销学习素材。
我一个晚上就刷完了,大家冲啊!
-
《流金岁月》

初心是真的很喜欢倪妮和袁泉。过程是爸妈每天都在看我就跟着看,结尾是想写一篇名为《考研版流金岁月》的推送——自然是流产了。反正我就这么把这个38集的国产电视剧完整的看完了,我个人觉得没有网评说的那么糟糕,部分内容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倪妮和刘诗诗的颜。
但这部打着女权旗号,但实际上全部都是男性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剧,一集一集里都写满了「男性凝视」与「女性消费」。整体高开低走,后期狗血过头,没有男性可能两位女性角色活不过十集。
所以评分这么低也是情有可原。

其实还有一部夹带私货,就是目前豆瓣评分8.0的《终极笔记》,请喜欢盗墓笔记的朋友们,求求你们一定要去看,编剧是自己人。
- 晚 安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