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扈
桑扈
《诗经欣赏》—小雅 ‧桑扈之什·《桑扈》
(峻岫)
这是一首天子与诸侯宴乐的诗歌。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觓,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桑扈》,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动无礼文,举事而不用先王礼法威仪也。”[《毛诗注疏》]也就是说,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动无礼文”的诗歌。读罢诗歌,不知“讽刺”二字从何说起。朱熹说:“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言交交桑扈则有莺其羽矣。君子乐婿,则受天之祜矣。颂祷之词也。”[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清代姚际恒先生也说《桑扈》:“此天子飨诸侯之诗。”[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应该说这首《桑扈》就是“天子飨诸侯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歌共分四章。第一章,诗人写道: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鸟鸣的声音。“桑扈”:鸟名,亦称青雀。“莺:有文采的样子。“胥”:语助词。“祜”:福禄。诗歌大意:
桑扈鸟交交而鸣,身上披着华丽羽毛。在座诸君都高兴,接受上天福报。
第二章,诗人写道: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领”:鸟的颈部。“万邦”:各诸侯国。“屏”:屏障。
桑扈鸟交交而鸣,颈间有美丽的羽毛。在座诸君都高兴,保卫家国有依靠。
第三章,诗人写道: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之”:是的意思。“翰”:“干”的假借字,支柱的意思。“百辟”:各国诸侯。“宪”:法度的意思。“戢”:克制。“难”:行有节度的意思。“那”:多。
本为屏障和栋梁,诸侯都来做榜样。克制自己尊礼节,接受福禄多又长。
第四章,诗人写道: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兕觥”:牛角酒杯。“觩”:弯曲的样子。“旨酒”:美酒。“柔”:美酒柔和。“交”:“儌”的假借字。“匪敖”:不傲慢。“求”:同“逑”,聚集的意思。
牛角酒杯一道弯,美酒柔和有清甜。贤者待人不骄傲,万福汇聚在眼前。
这是一首“天子燕诸侯之诗无疑。”[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既非讽刺周幽王,也不是说“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诗经注疏》]这首诗歌非常短小,却有“和平庄雅之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交交桑扈”借桑扈鸟,来比喻各地诸侯贤臣,他们来来往往,重视礼仪,非常得体。诗歌前两章都写到桑扈的羽毛,“有莺其羽”、“有莺其领”,歌颂羽毛,就是歌颂诸侯们的仪表和人品。前两章第三句:君子乐胥,这里的君子包括天子,也包括诸侯和贤臣,大家都非常高兴,非常快乐。君臣和乐,才能接受上天的福佑。第三章诗人,直接写眼前的人,在座的都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屏障,国家的干臣,他们都是守礼仪,可依靠的忠臣,可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第四章诗人的目光回到宴会的桌子上,觥筹交错,美酒飘香,气氛和睦,其乐融融,因此福禄都会来汇集,这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署名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