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农村过年,发生了5点变化,不知道是喜是忧
都说如今只有在农村,还能感受到新年的味道,事实上也是如此,一是农村生活节奏较慢,很多传统不会那么快丢失,虽然农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很多有意义的过年习惯依然得到保留。
二是随着农村人外出打工潮的兴起,每逢过年,也是人们归乡之日,家里的父母,早就准备好了年货,也早早炸好了丸子、花果子、麻叶子,粘好了芝麻糖等家乡春节小吃,就等着孩子们回来品尝了,在农村老人眼里,一家人过年能聚在一起,就是最浓厚的年味儿。
不过,今年回农村老家过年,还是感受到了5点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有史以来最安静的春节
受烟花炮竹禁放及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安静的春节,往年从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大年初一上午,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人们习惯了用鞭炮烘托新年气氛,猛然少了鞭炮声,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
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响应号召,选择留在工作地过年,往年大年初一,天还未亮,就有成群结队的人们,结伴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这种热闹的气氛,可以持续整个上午。
大家见面互相问候,递上一支香烟,拉上几句家常,分别了一年的邻里,见面貌似都有说不完的话。
然而,这种热闹的气氛,和往年相比,就显得冷清了许多。
二、大年初一农民不“放假”
有些事情就是蝴蝶效应,缺少了炮竹和年轻人,像以往熬夜守岁、一家人五更起床包饺子庆新年的场景,今年都渐渐淡化了,很多人家和往常一样起床,和平常一样吃饭,甚至很多村民吃罢饭选择在家挑拣中药材,或进田为小麦喷施除草剂。
若是在往年,至少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农村人基本上是不会做农活的,谁家要是做农活,就会被邻居笑话,说春节期间忌讳干活,否则就会劳累一辈子。
但今年貌似没人再忌讳这些老传统了,当地农村人趁着空闲,纷纷扛起农具去收获田间的中药材玄参,有的忙着为小麦喷施除草剂,加上回暖的天气,若不是大门上贴有春联,还真以为到了春耕时刻了呢!
三、走亲戚不再有仪式感
过年去亲戚家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走亲戚,即便是踩着厚厚的积雪,即便是相距十多公里的距离,也是要一家家走完的,见到亲戚要拜年,有牌位或遗像的亲戚家,还要跪下磕头。
毕竟有的亲戚,一年只能见上一年,大家都趁着春节期间沟通交流、增进感情。
然而,在最近几年,农村的交通方便了,农村车辆也普及了,去亲戚家拜年却不受重视了,特别是年轻人,除了去舅家或岳父家,其他亲戚无论远近,都是放下礼品就走,连饭都不吃,没有了拜年仪式,没有了唠家常,本来大年初六能走完的亲戚,大年初三就搞定了。
亲戚间亲情渐渐淡化,可能也与此有关。
四、农村人要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
今年回村过年,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很多人家门口,都停着一辆小轿车,现在的年轻人,如果家里没车,城里没房,甭说邻居看不起,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乐意,感觉走在村里没有面子。
虽然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家庭条件也各不相同,但大家追求面子的目标都是相同的。
为了买车买房,很多人不惜借贷,不惜透支美好生活,从而过上看起来光鲜,实际上苦逼的面子生活,很多人都说,现在的人活着比较累,要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
五、年轻人婚姻成焦点
春节是团聚的季节,同时也是青年男女相亲的黄金季节,平时大家各奔东西,相亲还真是不容易,但村里大龄青年越来越多,说媒的媒人却渐渐少了,所以,过春节也是大龄未婚青年父母最为愁苦的时候。
对此,有人表达了担忧,说年味儿渐消,传统逐渐简化,不知道十年后的春节,又该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不过年轻人对此却抱有不同看法,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如今去走亲戚,到亲戚家后根本不知道说什么,于其尴尬坐着等饭吃,还不如早去早回,远不如窝在家里轻松自在。
如果没有走亲戚这个规矩该有多好,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别说好好休息了,连个囫囵觉都睡不成,这很没意思。
至于农村大龄青年,你也怪不得别人,不是他父母不够努力,就是他不够努力,要么就是缘分未到,顺其自然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