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玩手游上瘾的男孩要对症干预
安徽 高维公
原本成绩名列前茅上初二的阳光男孩,因网络游戏,日渐“失控”,并通过父母的微信陆续转款1万多元给外地几个游戏代打。不仅成绩严重下滑,而且父子沟通越加困难。父亲训斥,孩子振振有辞,说将来要从事游戏行业......面对玩手机游戏上瘾的儿子,从事教育的父亲束手无策。
本案例不仅具有典型性,也具有普遍意义。当下因网络游戏而沉迷其中的孩子确实不在少数。男孩之所以易于沉迷游戏,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好动好探索的天性,与诸多游戏中需要斗智斗勇、破坏清除、创建征服等特性相吻合,尤其是在战争为主题的网络游戏,需要结合优秀的战略战术极其灵活的操作能力来取得胜利,迎合了男孩争强好胜、乐于挑战的性格特征。鉴于部分网络游戏上述基本特点,对于沉迷于游戏的中小学生,笔者兹以为,需要多维度对症干预:
其一,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家长不能急于阻断。有的家长采取没收手机等方法,往往会导致情绪对立状态,故应把交流沟通放在首位。如引导孩子自己对游戏的种类和角色特点进行分析,将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得失进行剖析,进而对孩子在游戏中呈现的一些优良品质予以肯定,对游戏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力进行解析,为孩子的自我觉醒奠定基础。
其二,孩子将来从事游戏行业未必不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电竞游戏成为未来的行业之一皆有可能。但作为老师或家长首先必须认识到,一个真正的游戏从业者必须兼具软件源开发能力和创造力。因为当下的电竞游戏是一种集剧情、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为一体的复合技术。一名游戏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广泛的学科知识基础,还需要的良好的信息化开发技能。中小学生是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孩子长期沉迷游戏,只能虚度光阴。
其三,要教育孩子对在玩游戏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担责。如案例中在未经父母同意的前提下,孩子“通过父母的微信陆续转款1万多元给外地几个游戏代打”,虽有家长监管不到位的因素,但孩子的行为本身已构成严重错误。作为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付款(款额巨大)外地几个游戏代打其行为易为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家长如不及时干预,其损失难以挽回。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是以玩游戏为借口寻求发泄不良情绪,缓解压抑烦恼,填补内心空虚寄情于游戏。那么家长需要反思,要善于通过孩子的其他活动替代游戏,比如花一些时间带孩子出去参加运动项目、登山旅游等,享受阳光下的愉悦和快乐,逐步替代孩子玩手游机会,进而实现戒除玩手游成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