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第五篇:柏郎嘉宾蒙古行纪—欧洲人对蒙古最古老的纪录

柏郎嘉宾出使蒙古路线图

若望·柏郎嘉宾(John of Plano Carpini,意大利语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e,1180-1252年),又译普兰·迦儿宾,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小兄弟会的创始人,也是圣·方济各的挚友,曾是德意志、萨克森、西班牙的大主教,教史著作说他博学多识,是个成熟而富有经验的人。在建立西方方济各派教会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1246年,他奉教宗英诺森四世派遣,携国书前往蒙古帝国,抵达上都哈拉和林,晋见蒙古大汗贵由(窝阔台之子),成为第一个到达蒙古宫廷的欧洲人,并在蒙古行纪中留下了西方对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中亚、罗斯等地的最早记录。

【出使背景】

唐朝时,在叙利亚产生的一基督教的分支——聂斯脱里派(即中国古书中的景教)传到中国。证实唐时景教在华活动的主要证据是《大秦景教流性中国碑颂》。景教在唐得到6代帝王的支持,活跃了200多年。会昌五年(845年)八月,唐武宗下诏灭佛,累及景教,从此景教在中国一蹶不振。从13世纪中期起,基督教传教士陆续东来,其目的是到蒙古地区传教,争取蒙古统治者信奉基督教,停止对基督教地区的进攻,转而配合十字军东征的行动。他们除了负有宗教使命外,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方面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这一时期,景教再次来华,中国史学将他们统称为也里可温教。

展开剩余80%

1241年4月,西征欧洲的蒙古大军在列格尼卡战役中大败波德联军。天主教欧洲一片惊惶。四年后,教廷对蒙古的忧虑仍然不减。罗马教皇英诺森德四世(Innocent IV)在里昂召集列国会议,讨论防御蒙古的策略,决定向蒙古派遣使节。当时教皇从里昂的宗教会议选派了两个使团前往蒙古,一个由柏朗嘉宾(Johe de Plano Carpini)率领,取道波兰和俄罗斯;另一个由另一方济各会传教士洛伦佐(Lorerzo)率领,经地中海和亚美尼亚前往。后一个使团似乎从亚美尼亚折回,从此再无消息。柏朗嘉宾出使的目的是,把蒙古的军队从欧洲引开,劝诱他们同土耳其人和撒拉逊人进行战争。同时,要尽可能地宣讲基督教,并要收集有关这一鲜为人知的民族的一切可能的情报。

【出使蒙古】

1245年,柏郎嘉宾被教宗任命为全权特使,携带着教宗写给蒙古大汗的亲笔信,于4月16日(复活节)从教宗居住地里昂出发前往东方。柏朗嘉宾此时已经年过六旬,且身体肥胖,特获准骑驴代步。在经过波希米亚、波兰和基辅罗斯之后,柏郎嘉宾一行渡过伏尔加河,来到金帐汗拔都的营帐。

1246年7月22日,柏郎嘉宾一行终于到达上都哈拉和林。8月24日,贵由登基大汗,柏郎嘉宾获准参加。不久,柏郎嘉宾得到召见,并呈上教宗的两封书信。教宗在信中劝告蒙古大汗停止向西方的进攻:“……兹特劝告,请求并真诚地恳求你们全体人民:从今以后,完全停止这种袭击,特别是停止迫害基督徒。……全能的上帝迄今曾容许许多民族在你们面前纷纷败亡;这是因为有的时候上帝在现世会暂时不惩罚骄傲的人。因此,如果这些人不自行贬抑,在上帝面前低首表示卑下,那么上帝不仅不可能再延续在今生对他们的惩罚,而且可能在来世格外加重其恶报。”

教皇用上帝的名义威吓蒙古人,不信上帝的蒙古人对此不以为然。贵由大汗的复函极为傲慢,丝毫没有向教廷表示皈依的意思。贵由在信中将蒙古人军事征服的成功归诸上帝的偏爱和相助,认为宗教角要讲和,就必须由教皇回属下王公亲自前来谈判。贵由最后说:“你们西方人,自以为独奉基督而鄙视别人,但……我亦信上天,赖上天之力,我将自东住徂西,征服世界。”书末玺印刻文:“上帝在天,贵由汗在地,上帝威棱,众生之主印”。

贵由本想让柏朗嘉宾把蒙古的使节带到欧洲,但被拒绝。据柏朗嘉宾后来在出访记中解释的理由为:“第一,我们害怕他们见到我们之间的内讧和战争,将会鼓励他们向我们发起进攻;第二,我们惟恐他们刺探我们国家的活动;第三,我们担心他们会被处死。”

柏朗嘉宾出使的目的是劝说蒙古人皈依基督教,接受洗礼并与基督教国家建立盟邦。他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从蒙古大汗那里得到了一封用蒙文、波斯文、拉丁文三种文章写成的复信。

柏朗嘉宾于同年11月13日踏上归途,穿越拔都驻地,经过基辅,返回西欧。1247年11月,柏朗嘉宾回到里昂,朝觐教宗,并呈递贵由复函。不久,柏朗嘉宾以教宗使节的身份拜访法王路易九世。此后,出任安蒂瓦利大主教。1252年,在今塞尔维亚境内的达尔马提亚任内去世。

【柏郎嘉宾蒙古行纪】

《蒙古史》(Ystoria Mongalorum),全名“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Historia Mongalorum quos nos Tartaros appellamus),通译《柏郎嘉宾蒙古行纪》,又译《鞑靼蒙古史》,是柏郎嘉宾在蒙古帝国的旅行记录。该书成书于1240年代,现存大英博物馆,是欧洲人对蒙古最古老的纪录,柏郎嘉宾也是第一位尝试以编年体撰写蒙古历史的欧洲人。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全书共分9章,详细地描述了蒙古的地理、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介绍了蒙古人以武器和韬略征服毗邻民族的情况:

(1)书中介绍了中国地理位置、地形、风貌、气候。他将中国称作鞑靼,将之说成是一个多山、多沙漠、少水、气候变化无常的国家。还说中国的北方以大洋为界。

(2)书中谈到了中国古代突厥部落中的畸形人。他说这种人在各方面都具人的特征,但有几点特异:一是他们的脚像牛蹄,二是他们的脸像狗脸,三是说话开始几个字像正常人,但后边的都像狗叫。

(3)书中讲了鞑靼人的武器。他说,中国人必备的武器一是弓,二是斧及单刃有些弯曲的刀,附带的武器是颈端带钩的矛(将敌人从马上拉下来)。他还介绍了蒙古士兵渡河用的牛批袋。

(4)书中描写了中国人的军事兵法。他介绍了蒙古军队的组建方式,10人以上设一十夫长,10个十夫长之上设一百夫长,10个百夫长之上设一千夫长,10个千夫长之上设一“黑暗”,由两个或三个首领负责指挥全军,其中一人为统帅。关于军纪,他说如十人队中有一、二人临危逃跑,其余人全部处死;如有一十人队全部逃跑,则百夫长之下的其余人全部处死;如十人队中仅有一、二人奋勇作战,其余人不跟着前进,则这些人都要处死;如十人队中有一人或更多的人被敌人俘虏,其同伙不救援,则同队人全部处死。

(5)向欧洲人建议怎样对鞑靼人作战。“首先,他认为欧洲的军队应以鞑靼军队相同的方式组织起来,置于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和军队首领的统帅之下。他参照中国军队的作法,认为欧洲军队也应严肃纪律,制定法令,对作战十‘私自逃走’或战斗尚未结束‘就离开战斗转而掳取战利品者’应严厉惩罚。在军队驻防或在城市周围设防方面,柏朗嘉宾强调应首先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进行考虑,驻防地点应选在既便于统帅观察战事又利于士兵隐蔽撤退,在背后或侧翼有森林坐落的空旷地带;城防地点的选择应考虑不易被敌人的活力机械和弓箭攻陷,又有充足的水、粮、柴的供应,能牢牢控制进出通路的地方。于军队部署,柏朗嘉宾主张不要过于集中,应相对分散,但又不间隔太远,要使军队随时处于警戒状态,以应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在与敌人交战时,他说不要一开始就全力出力,要留有后备力量。要注意以逸待劳,在攻击时要警惕敌人的埋伏诱陷。于后勤供应,柏朗嘉宾强调军需的作用,说部队要筹备必要的军粮,在加强军械装备方面要舍得花钱。对指挥员的作用,他指出主要不是看其个人的参战行为如何,其任务是观察战况指挥军队有序有效地行动。出自安全考虑,他说指挥所离前线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挑选的地方既要安全,又便于指挥员观察战斗、敌情的变化。此外,他还讲述了要注意敌情通报,优待俘虏,利用敌人弱点瓦解削弱敌人士气的战术思想,说要在军队中设一些侦探人员,指挥员借助他们了解敌情动向变化,知道如何行动,何时行动,向什么方向行动。”

另外,柏朗嘉宾在描述蒙古帝国的起源时,还提到一个名叫“契丹”的国家,他认为契丹是一个濒临海洋的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个民族都是些能征惯战的尚武之人。他还说:“契丹人都是异教徒,他们拥有自己特殊的字母,似乎也有《新约》和《旧约》,同时也有使徒传、隐修士和修建得如同教堂一般的房舍,他们经常在其中进行祈祷。他们也声称拥有自己的圣人,崇拜唯一的一尊神,敬重我主耶稣——基督,信仰永恒的生命,但从不举行任何洗礼。他们敬重和崇拜我们的《圣经》,爱戴基督徒,经常大量施舍。他们表现为通融之士和近乎人情。他们不长胡须,面庞形状非常容易被人联想到蒙古人的形貌,但却没有后者那样宽阔。他们所操的语言也甚为独特。世界上人们所习惯从事的各行各业再也找不到比他们更为娴熟的精工良匠了。他们的国土盛产小麦、果酒、黄金、丝绸和人类的本性所需要的一切。”

法国著名中国学家韩百诗(Louis Hanbis)曾这样评价该书:“柏朗嘉宾对契丹人所作的描述在欧洲人眼中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同样,他也是第一位介绍中国语言和文献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