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浓香风雅(第6期)∣宗仁发:猜想高粱

宗仁发,《作家》杂志主编、编审。中国作协全委,散文委员会委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文学院、东北师大文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编发长篇、短篇小说曾分获茅盾文学奖和多届鲁迅文学奖。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著有评论集《寻找“希望的言语”》、诗集《追踪夸父》等。主编《年度中国最佳诗歌》已出版18 卷。

             匕

             

猜想高粱

宗仁发

 阝               勹

王承伟作品

是高粱的诱惑吗?泸州以高粱红了的名义发来邀请。心底下明白这更有点像是酒的诱惑,因为我还没到酒城去过呢。高粱怎么变成了酒,这是一件我很好奇的事情。
维特根斯坦曾告诫我们:“并非神秘如世界,而是世界即神秘”。如果你不是一个狂妄无知的人,你一定会老老实实地承认,自然界的神奇和奥秘,我们人类到今天所能知晓的仍然是少得可怜。
就说这每个人都似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普普通通的红高粱吧,谁能说清楚,它到底是中国本土的古老植物,还是从非洲传播过来的入侵者呢?谁又能说清楚,若是从非洲传过来的,它的传播路线是中亚的粟特人经丝绸之路带到中国的,还是先到了印度然后又进入中国的呢?还有,是在什么时间到来的呢?秦汉、魏晋,还是更晚些?这样的问号其实我们是无法明确回答出来的,每一个问题都令考古学家或植物学家穷其一生也不一定能研究明白。
站在泸州老窖的石寨小镇有机高粱基地面前,我们会为总是自作聪明的人感到惭愧,只能像这些高粱一样诚实地低下头颅。如果不是从检索中获得点关于高粱的常识,可能对它的了解就更皮毛。当然,像和我年龄相仿的人都有过与高粱打交道的个人历史。小时候,我们在高粱地里打过乌米,也曾把高粱当作甘蔗一样的“甜杆”来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人的主要粮食就是高粱,也和玉米等一并叫作粗粮。那些年,我的胃被粗粝的高粱米饭折磨得长犯毛病。下乡在农场时,食堂做饭的好心大嫂,特意为我把高粱米磨成面粉,然后蒸成高粱米面的馒头,才使我能吃下去不再遭罪。
据考证,高粱原产于非洲,驯化种植的历史大约有 120000年。高粱的种类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分不明白。对这个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植物,按颜色和品质分有红粒、黄粒、白粒;按产地分有中国高粱、印度高粱、南非高粱、西非高粱、中非高粱、北非高粱等七八种;按成熟期分有晚熟、中熟和早熟三个品种。也有人依据用途把高粱界定为四类:粒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和饲用高粱。说了这么半天,还没说到眼前的高粱,因为在粒用高粱中还分为粳高粱和糯高粱。泸州老窖高粱基地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就是糯红高粱。
有学者研究过到底“文化是什么呢”?说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原初的意思是种植、培育,也就是说文化首先意味着农作。农作的重要工作是对土壤的照料,根本是按土壤的本性提升土壤的品质。这位学者的观点很耐人寻味,他认为文化的引申义是“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由此纠正当下人们依赖工业文明而产生的对农业的排斥,进一步说明工业文明并不具有文化要素。借此衡量,我多少有些明白泸州老窖的企业文化深厚的底蕴在哪里了。他们从照料种植糯红高粱的土壤开始,拒绝了化肥和农药,然后他们在承接传统的基础上细心来按照糯红高粱的心灵本性来照料和提升它的禀赋。
说到植物的心灵这个话题,人们还真得好好反思。我们的生态意识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里走出来了以后,刚刚懂了点动物世界的事,对植物的智慧我们还不怎么认识。在苏门答腊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叫泰坦魔芋,它的花龄可长达150年,隔几年开一次花。它也是雌雄同体,但为了避免自授粉,雌花和雄花并不同时开放。最为奇特的是在开花的时候,它会释放出诱惑甲虫们的巨大气味。待甲虫来访时,为了保证传粉的效果,它会使甲虫在它的花房里留宿。进到花蕊中的甲虫想沿着长长的花房墙壁爬上来是不可能的,它已让这个墙壁变得十分光滑。待第二天早上,确认甲虫身上已沾满足够的花粉后,它又让这个花房的墙壁变得粗糙了,甲虫可以轻易攀爬上去顺利离开,给它完成授粉的使命。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里,有两种寄生在贫瘠环境中的茜草科蚁巢玉属植物,它们先给蚂蚁准备好舒适的“住房”,然后依赖蚂蚁搬来的食物剩余生成的菌类以及蚂蚁的排泄物为养分来生存。这种动植物间的共生互利关系真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泸州老窖人一点一点去发现糯红高粱的初心,他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糯红高粱的较低脂肪含量和一定的单宁含量以及两者的最佳比例关系,都是为由植物酿涅成酒这种仙物准备的最佳条件。糯红高粱知道自己虽然是被人类驯化多年的物种,但若要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就必须建立自己的优势,让人明白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泸州老窖人和糯红高粱一拍即合,这也算得上是植物与人合作的典范。
前人在总结泸州老窖酒的成因时,讲到四大要素:曲是酒之骨,粮是酒之肉,水是酒之血,窖是酒之魂。且不论这几个比喻是否贴切,但这四种要素的确关涉到泸州老窖的品质。
曲,我理解通俗点解释大概就相当于家里发面用到的“面引子”吧。不过第一个发现并使用曲子的郭怀玉,那真是不简单。公元1324年,郭怀玉发明了“甘醇曲”,由此中国诞生了大曲酒。他也被后世称之为“中国大曲酒之祖”和“制曲之父”,他也可谓是泸州大曲已传承了23代谱系中的第一代开山鼻祖。
用什么水来制酒,无疑相当重要,也有位作家说“水是酒之魂”。不管水是酒之血也好,水是酒之魂也罢,反正水不好不可能酿出好酒来,这个道理颠扑不破。泸州处在酿酒黄金地带的龙脉上,水资源太多了,有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等大大小小76 条河流分布在其境内。诗云:“酒城酒脉知何处,风水宝地凤凰山”,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 用的水就是位于凤凰山下的龙泉井水,它是由地下水和泉水汇合而成的清洌微甘的上乘之水。
接下来再看窖,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龄老。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被称之为性灵派三大家之一的张问陶,在乾隆年间船过泸州后,写有“暂贮冰盘开窖酒,衔杯清绝故乡天”的诗句,可见那时的老窖酒就是名声显赫了。
泸州老窖的酒好除了有粮、曲、水、窖这“四大家族”外,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洞藏”。糯红高粱的生命旅程从一粒种子开始,经历过与曲的交合、与水的融汇、与窖的蜕变重生之后,还要再来一番安安静静地洞中修行。泸州老窖有三大天然藏酒洞——纯阳洞、醉翁洞、龙泉洞,这次活动我们有幸参观了纯阳洞。大家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滑的洞内小道上,道两边排列着硕大的盛酒的圆形陶坛,陶坛的外壁已被黏附的微生物所覆盖。显然,糯红高粱在洞中的修行,等于是吸纳日月精华,吞吐山川造化,积累自己的醇香和优雅。
成为了酒之后并不是糯红高粱生命旅程的结束,应该说这才是它与人的心灵世界深层对话的开始。并不怎么喜欢酒的蒙田也意识到酒的作用不能低估,他把狄奥尼修斯看作是一位好心的神,说他“给青年人带来快乐,给老年人恢复青春”;“酒可以调节心灵,增强体质”。更为重要的是,酒可以使人摆脱常情,产生飞翔感。柏拉图说,沉着的人敲不开诗歌的大门。亚里土多德又说,哪一颗高尚的灵魂不带点疯狂。我们的诗仙说得更透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听到这些对酒唱的赞歌的同时,我们也别忘了,老托尔斯泰虽然自己不能戒掉一些习惯,但他总是劝诫人们别因为酒窒息了良心的声音。在梁实秋的《雅舍札记》里看到一则趣闻,有人在世时好喝酒,离世后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喝。说吴国有个叫郑泉的酒徒,临要驾鹤西游时嘱咐身边的好友,一定要把他埋在烧陶的窑旁,待化成土后,还有机会被作为陶土取出,烧成酒壶。这样就又有机会有酒入腹来伴了。郑泉的想法看似可笑,实则隐含着一个生命循环轮回的道理。
猜想糯红高粱是善良而又智慧的植物,它一直是在以它深藏着的生命秘密来唤醒人的心灵秘密。
人拿糯红高粱这种植物不造酒行吗?

《十月·浓香风雅》栏目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支持

悦-读

十月杂志

《十月》·浓香风雅(第一期)∣阿来:一穗红高粱,一杯泸香酒

十月·浓香风雅(第2期)∣朱秀海:泸州高粱红了

《十月》·浓香风雅(第3期)∣王祥夫:泸州的高粱

《十月》·浓香风雅(第4期)∣刘庆邦:为酒而生

《十月》·浓香风雅(第5期)∣叶兆言:酒是高粱写的诗

2020-6《十月》目录

中篇小说

爱的川流不息/005  张炜

美学原理/049  肖江虹

阿P正传/093  陶纯

团圆总在离散前/141  郑在欢

乡村志/179  于德北

短篇小说

见字如歌/078  朱辉

一个形而上的下午/085  朱文颖

空房子/172  梅驿

思想者说

就花生米下酒/071  鲁敏

散  文

亲与师(四章)/116  孟繁华

植物志/123  贾梦玮

逍遥游/127  胡竹峰

不知身在何方/135  沈爱民

诗  歌

苍茫/217   荣荣

闪电的雕塑/220  古马

当爱来到身边/223  熊焱

康雪的诗/225   康雪

短诗辑:葡萄架与咏叹调/228  杨章池 老铁 谢克强 马可 张建新  刘清泉  曹利民  秀芝  高建刚  董洪良  雷焕春  黄挺松  包苞  过传之  崔万伟  李世许  柳文龙  石人  李斌  苇青青  于力  吴警兵  徐全荣

艺  术

封  面 访古(绢本设色)  曾志钦

封  二 松竹图(布面油画)  冷军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章锦水

其  他

2020年1—6期总目录/23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