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与养生

作者:王焕华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

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

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津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不动,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变,直接影响到人的长寿健康。

正因如此,中医经常强调脾胃的调养与补益,古代就有医家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或中老年人,都主张运用「益气」、或「补中」的办法来加强后天功能。

所谓「益气」,是针对「脾胃气虚」而言,气虚是衰老过程中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人体多种生理机能的减退,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补气益气,就是通过加强脾胃后天消化吸收的能力,来增强机体的各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这是抗衰老的重要途径。

所谓「补中」,也是针对中气不足的有效措施,脾胃功能下降,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方面。中医学历来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补中则增强脾胃功能,这在抗衰老中具有重要意义。只要能保持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就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很多人原本生来就先天不足,为何也能得于高寿,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养后天以养先天,后天养生可补先天不足。古往今来,这种事例数不胜数。如明末清初的曹庭栋,虽然「幼有嬴疾,俗所谓童子痨」,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但他仍活到九十多岁,被世人称之为养生学家。究其养生之术,用他自已的话来讲:「起居寝食琐屑求之」,并无高深奥妙之处。尤其是在他的《老老恒言》中,列有100个药粥方,「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竞食粥,亦能体健享大寿」。这条粥养经验,正是养后天之本脾胃的绝妙良方。正如《医药六书药性总义》中所说:「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粳米粥为滋生化育神丹。」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粥饭是养、脾胃无上之食,《随息居饮食谱》誉之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有位著名的军机大臣张廷玉(1672~1755),享年84岁。可奇怪的是,张廷玉先天不足,少年时体质很差,弱不禁风,时常生病遭灾,平时言谈举止无力,步行500米路就感到疲惫不堪。其父张英,清朝大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常为这小生命担忧,以为他活不到成年就会早早天折。可张廷玉十分注重后天养生以弥补先天不足,一方面动以养形,节欲养肾,另外注意饮食养生。他家虽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参茸补品一点不缺,但他都不屑一顾,重视养护脾胃,保全后天之本。

近代著名画家谭建丞,浙江湖州人,曾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江南书画长一擘」,95岁后仍有书画大作问世。他也先天不足,其父母患肺病咯血,比他小2岁的弟弟因肺病夭折,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活不到30岁。先天不足,后天又如何养生呢?谭老说:「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少吃,二是多动,三是睡足,四是晚餐吃粥。陆放翁把吃粥作为长寿秘诀,我也是每天晚上吃粥。「实际上,第一点「少吃」与第四点「喝粥」,也正是养护后天之本脾胃的最佳妙法。这些正是养后天、健脾胃与摄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辩证法。

养「后天」要诀

自从每个人离开母体开始,直到生命终结,都必须依赖后天饮食的供养,也就是说,人这一生都要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来供给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养护脾胃,健脾益气,也就成了人一生十分重要的养生手段。古代无数的养生家们在这方面都积累了极其宝贵们经验,今择其主要而实用的方法,向读者们作一推介。

一、饮食养脾

应用饮食来养护后天之本---脾胃,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这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养脾方法,二是常吃养脾食物。

对于饮食养脾方法,历代流传下少格言名句。如晋代葛洪:「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洞微经》:「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夜晚减一口,活到九十九。」明代胡文焕《养生要诀》:「饮酒一斛,不如饱食一粥。」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民谚:「少食多滋味,多食伤脾胃」等等。对古代这些后天养脾的各种经验,笔者已做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归纳,并在本书第二章中的「食养」里作了详细介绍,即「喝粥」养脾,「无饥无饱」养脾,「以通为补」养脾,也可参考笔者所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长寿药粥谱》一书,在此不再赘叙。

应用养脾食物,这又是养后天的根本大法。很多养脾食物,人一生都得食用,使脾胃永保康健。对于平素脾胃虚弱,或胃肠功能差的病人和老人,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怕冷,或妇女体弱带下,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常吃养脾食物,更为有益。可供经常服食的补养脾胃食品如下:

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罩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木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

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代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粘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锅巴-----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昧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本草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代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梗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代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

白扁豆-----性平,昧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

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说得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牛肚-----性平,昧甘,也能补虚养脾胃。历代医家多有论说。《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记载。《本草蒙筌》亦称牛肚「健脾胃」」《本草纲目》还说它能「补中益气,养脾胃。」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

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本草经疏》还说:「鲫鱼,甘温能益脾生肌,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白鲞-----为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的干制品。有健脾、开胃、补虚、消食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本草汇言》中还说:「黄鱼有养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减,不能进厚味者。以白鲞水煮烂食之,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

鲈鱼-----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本草经疏》说得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脾虚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脾胃虚弱者可常食之。

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脾虚气血不足之人,可经常服用大枣。

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肾二经,有补脾益气、固肾涩精为作用,尤其是脾虚而大便泄泻,或脾虚妇人带下者,食之最妙。

菱角-----熟者甘平,鲜者甘凉,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本草衍义》中曾说:「煮熟取仁食之,代粮。」《本草纲目拾遗》亦载:「菱粉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脾胃气虚者食之为佳。

莲子肉-----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胃之功。明代李时珍认为:「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玉楸药解》中还说:「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花生-----性平,味甘,中医多认为有补脾养胃的作用。如《本草备要》说它能「补脾润肺」。《滇南本草图说》又指出:花生「补中益气」。《药性考》记载:花生「炒熟用开胃醒脾」。清代医家张璐也认为:「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

栗子-----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养胃健脾。清代名医黄元御曾在《玉楸药解》中推介:栗子,补中益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需注意的是,一次不可食之过多,正如明代李时珍所说:「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生者甘寒,熟者甘温,入脾胃经,藕煮熟食用,能健脾开胃。唐代食医孟洗曾说:「蒸食甚补五脏」,《本草汇言》又指出:「如煮熟食,能养脏腑,和脾胃。」

香菇-----性平,味甘,专入胃经。《日用本草》记载:「益气,不饥」,《本经逢原》又说它「大益胃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认为,惟香蕈味甘性平,食中佳品,大能益胃助食」。常食有养后天脾胃之功。

此外,具有健脾胃、养后天的食品还有粟米、玉米、高粱、青棵、蚕豆、豇豆、马铃薯、芋头、燕窝、面筋、花菜、大白菜、胡萝卜、荠莱、白木耳、葡萄、桂圆、狗肉、兔肉、猪肚、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鲑鱼等。

二、药物补脾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对于平常健康人来说,总以食补为先。但对于年迈之人,或多病之人,或体虚之人,往往「食补不如药补」,或者说「药补胜于食补」,因为药物补脾之力毕强于饮食养脾。

补脾药物分为中草药与中成药。常用中草药有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肉、黄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于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丸、枳术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药,若能在老中医指导下选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以动助脾

中国古今许多养生家都提倡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的确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千百年的养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颇多裨益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家兼养生家,以自身实践活到101岁。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紧接着又说:「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摄养枕中方》还有介绍:「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也十分注重「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法。他在《老老恒言》中是这样说的:「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步所以动之。琅环记曰,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动摇其身以消食也。」由此可见,饭后缓行散步,是古代养生家实践经验的总结。

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睡觉,于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饱食勿便卧」,「食饱不得急行」之说法。食后便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后缓缓活动,则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这就是「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近代很多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从大量老寿星的实践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绝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饭后百步走的良好习惯。广东梅山县年逾百岁的古二妹,一生「生活规律,早起早睡,饭后散步,常做家务」。中国「龙行」功夫大师刘志清,生于1885年,年逾百岁,「习惯于饭后百步走」。革命老人徐特立活到91岁高龄,总结出四句养生之道:「基本吃素,饭后散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著名诗人臧克家,多灾多病,活到91岁,他始终坚持每日三步曲:清晨、午餐后、晚饭后,必去胡同散步,风雨霜雪无阻。被尊称为「革命老大姐」的百岁老人帅孟奇,一生俭朴,她的养生口诀是:「饭后百步走,吃饭留三口」。实际上,这一极为宝贵的养生经验,由于极为普通,极为平常,也往往极易被入们忽视去总结它了。至于有些学者反对饭后散步的说法,笔者真有一种「无稽之谈,不屑一顾」的感觉,几十年来,我每餐后即丢下饭碗,缓缓散步,已成习惯,十分舒适。

四、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摩腹实为按摩保健法的具体应用。按摩是对身体局部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也就是明代养生学家罗洪在《万寿仙书》中所说的「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的效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准有所提高。

食后摩腹,刺激腹部相应的穴位,尤其是脾胃经络在腹部的穴位作用,使得气血循经络而运行,防止脾胃气滞,畅达脾胃气血,更加有助于增强脾主运化的功能,达到养护后天之本的作用。

五、艾灸健脾

中国传统医学里有不少神奇的东西,怪不得近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艾灸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

《扁鹊心法》中指出:「夫人之真气,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紧接着又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据史料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后来活到101岁。《旧唐书》中亦说:柳公度年80岁,步履轻便,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回答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耳。」柳公度也是经常用艾灸气海以防病延年的。《针灸集成》还记载:广西有一人,「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脐中即「神阙」穴,结果是「年逾百岁而甚健壮」。

另据日本《东岗舍笔记》云:三河国宝饭郡水泉村农人满平,庆长七年生于该村,宽政八年,寿达194岁,于享保年间受庆贺,被征至江府,献白发,赐御米若干」《日本‧文库名家漫笔》中又说: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要推荐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最先走过的满平及其一家三代老人,此时满平已242岁。当问满平何术致长寿时,答曰:「无他妙法,惟我家自祖先相传,灸三里,其灸法:每月自朔日(阴历初一)灸,至八日而止,年中逐月无间断。灸数不同,法如下。右侧:朔八壮,二日九壮,三日十一壮,四日十一壮,五日九壮,六日九壮,七日八壮,八日八壮。左侧:朔日九壮,二日十一壮,三日十一壮,四日十一壮,五日十壮,六日九壮,七日九壮,八日一壮。灸之灼,谓之一壮,久为使人壮健。」

日本根据传统中医的古籍研究筛选有效的保健穴位:七八岁灸风门,可以顶防感冒、肺结核;到了十四五岁,灸三阴交穴,能使泌尿、生殖系统健康,还可以调摄女性月经,故三阴交亦为女子必灸穴;三十岁起到四十岁,灸足三里可以预防消化系统疾病,防止衰老,增强体质,预防一切疾病;对老人,还可以预防中风,是最好的长寿方法。对此,日本学者泽田健曾说过:「足三里,古称长寿灸,日本民间有八日灸,即每月初一灸一次,每隔八日灸一次。」养生灸法普遍流传日本民间,曾掀起过足三里灸的保健热潮,甚至民间还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旅行」之说。

由此可见,艾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具有温阳培元,补气健脾,强壮后天,养生保健之功。因此,古代养生学家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艾灸法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以及血液成分,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艾灸法对于脾气虚弱的中老年人,还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延年作用。最常用的艾灸健脾穴位有: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全身四大总穴之一,经常用艾灸,具有健脾胃,补中气,通经络,和气血的作用。

神阙------为任脉经穴,经常艾灸,可温通元阳,脾胃健旺。

气海------常用艾灸此穴,补元气,暖脾阳,强壮后天之本,祛病养生延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