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厚荣:《音配像纪事》(29)为袁世海先生配像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为袁世海先生配像

袁世海(1916.2.11—2002.12.11),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有活曹操之美誉。音配像一期工程中已录制了袁先生部分剧目,但基本都是他与其他演员的大合作戏,鲜有其主演的代表剧目。这对音配像工程来说是一个遗憾。李瑞环主席当然清楚。
  2002年4月26日,瑞环同志叫他秘书王文华同志通知我研究给袁先生配像计划。正好,5月3日袁先生到天津给他的学生、市青年京剧团的主演之一杨光说戏。那天晚上我和青年京剧团的团长刘同达、书记李文华与杨光一起在友谊宾馆请袁先生吃饭,便同时商量起配像的事情。袁先生对瑞环同志抓音配像非常支持,对录制他的剧目非常高兴。我们很快达成共识:对其已有录像的剧目不再配像,对《牛皋招亲》、《李逵探母》等尚未正式出版像带的剧目进行配像出版。研究以后,我们准备吃晚饭。当时袁先生身体已经较差,因患糖尿病,袁先生自己打了一针胰岛素,我们等他半小时后才吃饭。当晚10点,我就将我们研究的意见电告王文华同志。第二天王秘书就给我回电说瑞环同志已经同意。

  当我们紧锣密鼓安排录制袁先生剧目时,袁先生身体越来越差,那年的12月11日便不幸去世。我和秘书长高长德、办公室副主任经平代表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专程赴京到袁先生家中吊唁。

  袁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瑞环同志仍然关心他的剧目配像。我们在2003年10月由罗长德、赵葆秀同志为他和李金泉先生主演的《李逵探母》、2003年12月由吴玉璋、刁丽同志为他和高玉倩同志主演的《牛皋招亲》、2004年4月由杨赤、江其虎同志为他与叶盛兰先生主演的《九江口》、2004年10月由吴玉璋、辛宝达等同志为他和李和曾等同志主演的《除三害》、2005年1月由吴玉璋、冯志孝同志为他与冯志孝同志主演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五出戏配了像,完成了袁先生的遗愿,也为音配像工程存留了一个“大家”的剧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