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吗
2021-07-09 16:00·答摩
本 期 导 读
中暑,能喝藿香正气水吗?
中暑在《伤寒论》里面它是有的,叫做太阳中暍。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
发热恶寒它和太阳病比较,就有意思了,怎么样去区别?
那么它也有「身重而疼痛」跟太阳病没有区别,但是它的脉是有区别的,脉是弦细芤迟,当然弦细和芤迟这个脉是不会同时出现的。弦细脉它是一个津虚有水饮的脉,芤迟它也是一个津虚的情况,是一个虚的情况。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小便已」就是解小便了,「洒洒然毛耸」跟起鸡皮疙瘩一样的,是有寒冷的表现。然后严重的情况,手足逆冷,就是四肢都是冰冷的、冰凉的,但是稍微劳动一下就会发热,身上就会变烫了。然后把口张开,牙齿前板齿、门牙它是非常干燥的,门牙干燥没有津液。那么这种情况你是不能发汗,如果你去辛温发汗,他就会非常的怕冷,因为它本来津液不足,你再发汗它就更加的不足,恶寒就会加重,所以说它恶寒是一个虚性的恶寒,它不是一个寒邪。
这种恶寒的话,你需要补津液,它就会好,而不是去发汗。那么如果你用温针,就是汉代的温针,就是针加上火的方法,加热的方法,然后用了温针它发热就更厉害了,这个发烧就更厉害。然后你再用下法,用了下法,则淋甚,淋它不是现代的尿路感染,它不是感染,它是指小便不畅快,津液虚少的这种情况。
中暑的病机,它首先是体质比较差的人,他容易出现。在高温环境里面,体质差的就是一个虚证,首先这个人素体体质比较虚,也就是津虚、胃虚,散热的能力,抗热的能力比较差,在高温环境当中,他就容易出现散热不畅的这个情况,所以出现了这种中暑的症状。
古人把中暑分为两类,它就没有现在这么分得这么细,轻症的就叫中暍,重症叫做暍死,就是休克的这种情况。
那么轻症的中暍就是补津液,解表散热清热,一般的情况是这样,那么它有合病的情况,如果素体他有寒湿在里的话,那么你就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简便的方法。那么如果它没有寒湿在里,它主要是一个热证的话,那么用竹沥水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那么如果重症的话,它叫暍死,有神志的问题,神志不清,或者甚至昏迷,那么这种情况如果他的体温不是很高的话,还是可以救治的。那怎么治?古人他是采用温法,这种情况他是有体温不足的情况,用热水去温或者喝热汤,或者是干姜橘皮汤等。
现代对于中暑这种病的分类就比较详细,它有三个程度,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我们先看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是可能有热邪的情况,就是你出现了头痛,头痛它是一个表证,头晕是有水饮的情况,口渴是属于津虚的一个情况,多汗它是属于中风,四肢无力,它也是一个津虚的表现,发酸它是表位有湿邪,暑湿的这种情况。注意力不集中,它也是属于津液虚,不能支持大脑的活动,动作不协调,它也是属于津虚的情况,严重的话它还会出现痉挛,然后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个是一个发热。
在轻症中暑分类上,它是以发热为主,体温比较高,38度以上,是一个中度的发烧,然后面色是潮红的,大量的出汗损失津液,皮肤摸上去灼热,是非常烫的,或者有四肢湿冷的现象,它是有汗的,有冷,面色苍白,这个是一个虚象;血压下降,从中医来讲它也是一个虚,灌注的不足,由于不足它就增加心率来弥补,所以它的脉搏非常快,就是脉数,中医讲的脉数。
那么这种中暑的治疗一般要让病人到阴凉的环境通风,保持散热,给他用温水擦洗,帮助他散热。然后补液,补充水液最好是有电解质的这种饮料。轻度的中暑就是补液和保持散热。
严重一点的,它会出现什么?痉挛呕吐,就是甚至还有腹泻那些的情况,那就比较复杂。
藿香正气水组成里面有一些芳香化湿,温性的药物,比如半夏、白术、厚朴等,用于里位有湿气有寒气的情况。因此藿香正气水它主要是里位有寒湿的这种情况,然后表位它可以有热邪,可以有中暑的,是属于合病的情况,它不是单纯的中暑,单纯的中暑它是不可以用这个的。
那么如果是偏于热性的,偏于热性的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竹沥水,竹沥水也有成药,大量地喝竹沥水或者是其他的饮料也可以。古人也就用比如生地汁,新鲜的生地榨汁,然后喝下去,清热补津液。
如果出现休克和痉挛或者是高热到40度,这些情况就是热痉挛和热射病,容易出现内脏衰竭的这种情况,考虑体温中枢调节障碍,需要赶快送医院。
还有一种是可能出不了汗的情况叫做汗腺障碍,还有神志的障碍,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你也吃不下去了,然后没法补充,没法补液,又丢失电解质,体温又非常高,非常快的消耗,衰竭是非常快的,所以死亡率非常高。
但是在现代医学这个条件下,它可以补充电解质,可以用很多的方法来抢救,他的死亡率就降低了。所以遇到严重的情况要送医院,轻度的情况可以自己处理。
另外,为什么我们在《伤寒论》里面会特别强调中暑,是因为中暑是《伤寒论》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温病的一个基础的概念。
伤寒论它是两条线,他讲疾病的发生,从这个表证开始,外感开始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伤于风寒,就是太阳病的表寒。
那么另外一条线就是伤于暑热,叫做太阳中暍,中暍,也就是中暑,性质它是表热,热邪在表,是温病的一个重要定义。
来源:正安聚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