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吾不试,故艺(9-7)

本章与上一章内容关联,继续用来说明孔子“多能”的原因。孔子认为,自己多才多艺是由于没有被当朝任用,生活清贫,所以掌握了许多谋生技艺。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注释】
牢:孔子的弟子子牢。
试:用,被任用。
艺:技艺。
【译文】
子牢说:“孔子曾说,‘我没有被任用做官,所以学会了(许多)技艺’。”
“试”,为国家所用。“吾不试”,一般理解为孔子没有被国家任用。有人认为,“吾不试”应为“吾不仕”,仕就是做官。还有人认为,“试”应理解为“考试”,即科举考试,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孔子时代没有科举考试,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才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事实上,孔子并非没有被国家任用,鲁国国君就曾任命他做大司寇,其职位相当于宰相,只是时期很短。后来周游列国,其目的是希望在诸侯国得到任用,以施展推行周礼的政治抱负,结果是没有一个诸侯国任用孔子。所以,“吾不试”应该是指“我未能被诸侯国所任用”。既然没有能被诸侯国所任用,就只好多学一些技艺。
关于“牢”是否为孔子弟子,说法不一。《史记·弟子传》无此人,而《孔子家语·弟子解》有其名。朱熹《论语集注》:“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一字子张。”钱穆先生认为,“牢,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其人,当是偶阙。或说即子琴张。今按:《论语》编者,于孔子弟子必称字而不名,然称字亦必加子字,其有同字者,则配氏以别之。以牢为琴张之名,亦无据。然此处牢字必是名,一部《论语》,惟此及‘宪问’章单称名,或此两章是此二人所记,故自书名,编者仍其旧而未改。”
本章应该是孔子在另一种场合再次表明了自己为何“多艺”的原因,被弟子“牢”记录下来。一方面,孔子继续表达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的观点;另一方面,同样还是自谦之辞。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样样精通,反而如此自谦,更体现出孔子的好学精神。同时,孔子以此进一步告诫弟子,多学技艺绝对不是成圣成贤的必要条件,但要成圣成贤,则需要具备扎实的技艺功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