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大明异类,打掉明孝宗小舅子的门牙,晚年为何幡然悔悟
引言:李梦阳再度遇到明孝宗朱佑樘小舅子后竟然当街数落他的罪行,越说越气,引来无数观众,正在大家看的兴起时,只见李梦阳拿起鞭子将明孝宗小舅子两颗门牙打掉。
一、上书痛斥皇帝小舅子,不久出狱打落了他的两颗门牙。
大明弘治时期,李梦阳迎来了他的奔放的人生阶段,在许多人看来,他就是唐朝的韩愈,是文坛领袖,拯救一个时代文风甚至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人物。
李梦阳画像
“李梦阳兴陋瘘文之风,慨然奋复古之志,自唐而后无师焉。”《李梦阳墓志铭》就连《明史》也给他以高度赞誉:“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是当时名扬天下的“七才子”之首。
文章写得好,之外就是他的个性又那么辣,时人说他“卑视一世”,“气节奕奕”。
然而,这种性情最终也让他付出惨重代价。
本来,他的仕途之路相当顺畅,从中进士后,他出任户部主事,逐步又晋升为户部郎中,步入了大明的高层官僚梯队。
随着位置的不断升迁,他看到了帝国不一样的高度和问题,而这些沉疴却被他用洋洋洒洒的五千多字毫不留情面的揭露出来。整体大意就是说大明帝国有二种病和三个大害,矛头对准了皇室的外戚,说皇帝的小舅子寿宁候张鹤龄“骄纵犯法”,并一一列举了他的罪行,什么“招纳无赖、罔利贼民,白夺人田产、擅拆人房屋,强掳人子女……”几乎所有涉及到的恶霸行径都被皇后亲弟弟犯下了,收到这封信后,没等明孝宗表态,皇后和弟弟张鹤龄炸了锅,认为李梦阳是指桑骂槐,其实不光冲着张鹤龄而是冲着皇后去的,属于“谤讪母后”。
明孝宗画像
历史经验表明,与一切都飓风、台风、狂风相比,枕边风的杀伤力似乎更大,张皇后开始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常规女人撒泼模式,明孝宗不得已将李梦阳抓起来。
但是,明孝宗确实并非昏庸之主,他认为李梦阳断然不敢信口开河,于是慎重起见,皇帝分别接见数位内阁大学士交换意见。
时任内阁首辅刘健叩头后对皇帝的问询表明了意见说:“李梦阳确实狂直,但不应该过度惩治。”内阁次辅谢迁也在一旁溜缝圆场:“梦阳虽狂,然其心无他,实欲尽忠于陛下。”
明孝宗朱祐樘听后感到很有道理说:谢先生言是。
随即下令对李梦阳罚俸三月,“令复职”。
对李梦阳这样处理,张鹤龄非常不满,继续抓着“张氏”二字大做文章,希望继续对他严惩。孝宗恼火拍案而起训斥他说:“天底下就你一家姓张吗?”
关键时刻皇帝的表态最终让李梦阳死里逃生。
此事过后,明孝宗与兵部尚书刘大夏还聊了起了这件事。大意是说,李梦阳言语确实狂妄,朕不得不先给他抓起来,然后问身旁听如何处理,有人建议交给锦衣卫揍一顿就放了。但是朕想如果按照这样做,李梦阳肯定要被活活打死,这样我小舅子他们高兴了,而我落下一个杀害直臣的罪名,所有我最后给他官复原职,也不让法司再对他拿出处理意见。
听了皇帝的叙说,刘大夏也赶紧跪下称颂道:”陛下行此一事,尧舜之仁也。”
不久,孝宗为了安慰张皇后和小舅子张鹤龄,特意安排吃顿饭,以求两处相安,最后张鹤龄听了皇上劝告开始逐渐收敛。
明朝官员画像
然而不久却又发生了这样一个插曲,李梦阳被官复原职后,冤家路窄,狭路相逢又遇到了张鹤龄。李梦阳又忘记了上次的事,总觉得自己一直占据了道德高地,依旧大义凛然对张鹤龄训斥起来,越说越气,引来无数观众,正在大家看的出神时,只见李梦阳拿起鞭子将明孝宗小舅子两颗门牙打掉。
这次张鹤龄忍了,因为他上次与皇帝吃饭已经听懂了真谛。一时之间,李梦阳的声誉开始不断上升,吹捧他的人也开始增多起来。
二、正德皇帝的宦官,再度让李梦阳吃尽苦头。
弘治十八年,正值英年的明孝宗病危,此刻他最担心的是唯一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继承者朱厚照将来必定“纵欲败度”,知子莫若父,然而谁让他只有这一颗独苗了呢?最后只能托孤给三位内阁大学士:“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先生每(们)勤请他出来,读些书,辅他做个好人。”
知子莫若父,只不过,儿子朱厚照成了正德皇帝后的荒唐比明孝宗临死前的评价更为严重,其荒唐程度在整个明朝皇帝中都首屈一指。
正德皇帝
因此接下来,这个朱厚照身边聚集了号称“八虎”的太监,整日将年轻浪子皇帝疯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朝政瞬间变得乌烟瘴气。
当户部尚书韩文谈起朝政之上以至于哭泣不止,又不可奈何。这时身为户部郎中的李梦阳终于又坐不住了,于是在韩文的支持下,李梦阳当了打响正德皇帝身边八名太监的第一炮。文章题目是《劾宦官状》,小皇帝看后大惊失色,甚至开始哭闹,最终商量后希望把“八虎”安置到南京。
这八名太监不甘束手,他们推举宦官刘瑾掌握了内廷权力,对于瞬间的政变,大臣们完全蒙在鼓里。次日清晨,他们按照事先商定的部署,在宫门外向皇帝请愿严惩“八虎”。万万没有料到,得到的圣旨却是对于刘瑾、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等人的新任命。内阁大学士刘健等料知局面已经无法挽回,纷纷向皇帝提请辞职。刘瑾利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代皇帝起草圣旨,勒令刘健、谢迁致仕。
明代宦官
刘瑾此后开始向大学士们发难,而李梦阳自然首当其冲。于是下令逮捕李梦阳,想要将其处死 后经多方疏通才得以释放,李梦阳也因此一时名重天下。
不久李梦阳再度复出,出任江西提督学政,任内期间他对当地教育工作进行了诸多整顿,并颇有成效,当地师生赞扬他:“李提学江西百余年来未有此人,正人君子也。”但是他对当时的地方官场也颇为不满,并总结起来认为他们见到上级就作揖鞠躬,少说话则被视为老城,都反感耿直之人,因此遇到公务都是花言巧语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却混得风生水起,最终他被排挤出江西官场“冠带闲住”。
这段官场空窗期给他的刺激似乎不小,行为也颇为怪诞起来,然而他得罪过的人似乎太多,在王阳明平掉宁王朱宸濠之乱后,他的政敌抓住李梦阳在江西任职期间给朱宸濠写过《阳春书院记》,以此将他向着谋反一方靠拢,因此再度被抓紧锦衣卫,内阁首辅杨廷和以及户部尚书多方救援,最终落得个削籍处分,并且永远不能再度为官。
宁王之乱
这个曾经打落皇后弟弟张鹤龄两颗门牙,又揭发八名宦官的李梦阳最终还是被因为文章鹊起,又因文章跌落,这一点与唐朝李白的遭遇还真有那么点相似,在五十八岁那年穷困潦倒之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李梦阳身上来看,你不能完全认为他所作所为都是对的,这种“直臣”往往过度看重名声,而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断累加之下的仇恨越来越多,一旦有机会就被掀翻在地。
李梦阳之后的不久大明又出了个海瑞,这些官员虽然以自身的悲剧为代价确实给那段历史吹来了一股不一样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