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北外滩 | 芥川龙之介与万岁馆(上)

在今天上海虹口北外滩地区的东长治路(以前称为熙华德路Seward Road )与闵行路街头,仍然伫立着一幢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三层红砖建筑(顶部带有“老虎窗”,里面实际有四层楼)。这幢房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初建于1904年,早期来沪的日本人在此开建了一家旅馆曰“万岁馆”,一直到1933年迁移至闵行路对面新建的角田公寓内,这幢楼房今天幸好也留存着,外墙为褐色耐火砖的五层楼现代样式公寓(最上一层似乎是后来加盖的),钢窗。1921年3月30日,刚刚抵达上海的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就下榻在早期的“万岁馆”里。

租房上自如,无中介费房租月付

广告

▲ 位于今东长治路与闵行路口的万岁馆旧址(闵行路一侧外立面)

芥川本人在来上海之前,就已享誉日本文坛,出版了5本短篇小说集,引起鲁迅等人的关注,鲁迅特意翻译了他的小说《鼻子》和《罗生门》(这篇小说1951年被大导演黑泽明改编拍摄为同名电影,获得第1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荣誉奖),刊登在了1921年的北京《晨报》上。1927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鲁迅等翻译的《芥川龙之介集》。

展开剩余64%

那么,1921年的春天,芥川为何会到上海来呢?他到中国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原来,芥川自少年时代起,就一直对中国怀抱着一种憧憬 ,他想自己来体验、体会、体味一下曾经在他的头脑中叠现过无数次的中国图景。

芥川1892年出生于东京,原本姓新原,其生父在幕府末年是长州藩属下的一名炮兵 ,明治以后来到东京,经营一家销售牛奶的小公司“耕牧舍”。可是芥川出生8个月之后,他的生母患了精神病,无法哺育他,就把他过继给了没有孩子的大舅父家,因而改姓芥川。舅父舅母视他如己出,而他的一位没有出嫁的大姨也同他们居住在一起。这三位长者都受过不错的教育,也比较有教养,家中有不少藏书和艺术品,芥川自幼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他在11岁时,在自家的书箱内翻到了一本改编成日文本的《西游记》,他后来回忆说:“孩提时代最喜欢读的书是《西游记》。这些至今仍然是我喜爱读的书。这一类富有比喻意义的杰作,我想在西洋恐怕连一本也没有。名气很响的班扬的《天路历程》,毕竟敌不过《西游记》。还有,《水浒传》也是一本我喜欢读的书,至今仍然爱读。有一个时期,《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姓名我也全部背下来了。”

▲芥川龙之介( 1892—1927)

年长以后,芥川专门花过工夫研习汉文(文言文),具备了良好的汉文习读能力。说起研习汉文,1898年,他在进人江东小学念书不久,课余就跟随一位名曰大野勘一的老师学习汉文和英文,此后,就能依据日本的训读法来直接阅读汉诗汉文了。他自己曾说,中学时读了不少汉诗。他比较喜欢的诗人中,有晚唐诗人许浑和唐末宋初的诗人李九龄,尤其爱读许浑的《丁卯集》。

在芥川旧有的藏物中,汉籍共有188 种1177册,其中有《元诗选》《太平广记》《唐代丛书》《佩文韵府》《聊斋志异》等,可见他在汉诗汉文方面的修养。

此外,芥川对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也颇为喜爱。中国画家中,他尤其喜爱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和明末清初的恽南田,在他1919年的日录中记述说:“今日购云南天画集、云林六墨。”他还专门撰写过《中国的面》,对诸种自己寓目的画作逐一进行了评论,显出他在这一领域的造诣。

未完待续

信息来源:《往事》北外滩专栏、上海虹口

文/徐静波

讲述人:陆强

(0)

相关推荐

  • 每日荐书20210619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人间失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小说描写主人公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 ...

  • 《自由的风》

    杜甫的自由是在熟练掌握格律之后达成的自由,而不是单纯的自由.我认为这也可以反衬中国当代诗人所有的只是单纯的自由,或低级的自由.杜甫对现代汉诗的更深启示或许在于:中国当代诗人应致力于现代汉诗的韵律建设, ...

  • 少见满汉文的书供大家欣赏 三合便览1000多页 清敬斋辑 富俊增补

    少见满汉文的书供大家欣赏 三合便览1000多页 清敬斋辑 富俊增补

  • 机械性事务

    芥川龙之介大学毕业后在海军机关学校教英语,业余写小说.他才华出众,小说写得非常好,得到文豪夏目漱石的赏识.两年后,他辞去教职,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我觉得,他的这个决定不一定明智. 他的才华没有问题,辞 ...

  • 《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养小和逸乐的美学之书

    一部诗歌体的<阴翳礼赞> <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 柏桦/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12月 早在1990年,诗人柏桦接触到<枕草子>一书,这似乎成为他日后 ...

  • 张宗子:读顾炎武与归庄书

    张宗子:读顾炎武与归庄书 作者:张宗子,河南光山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8年秋自费赴美,学习英美文学.现住纽约.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九十年代以后,写作以散文和读书随笔为主, ...

  • 囫囵吞枣书单(201612)

    像读书这种东西最讨厌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所谓必读,人生有那么多偶然,下一秒的莫测神秘的诱惑流世诸人,何必非要端着高大上的心态,翻那些自己实在不想面对的文字呢?  ----by自言自语 囫囵吞枣书单(20 ...

  • 新世纪彝族汉语诗歌的几点看法

    阿牛静木:<夜行者>主编,著有<失落的马驹><鬼斧集><根性诗歌写作理论一阿牛静木文论集><当代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诗赏析>等,根性写作践行者 ...

  • 夜读北外滩 | 圣芳济学院史话

    圣芳济学院史话 ▲圣芳济学院旧影 从上海外白渡桥北行不远的南浔路上,有所拥有一幢法式老建筑的百年老校--北虹高级中学,它的前身就是解放前的上海名校--圣芳济学院. 随着17世纪法国教会在华办学热潮的兴 ...

  • 芥川龙之介《斗车》阅读答案

    斗   车 芥川龙之介 ①良平××岁那年,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铺设小火车轨道.他每天都去村边观看这项工程.说是工程,其实只是用斗车装运土方. ②装好了土的斗车上站着两个小工.斗车走的是下坡路,不用人推 ...

  • 芥川龙之介:他无法拯救人性之恶,亦无法救赎自己

    1915年,芥川龙之介以柳川隆之介的笔名在<帝国文学>上发表名作<罗生门>,自此以后,日本文坛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此时的芥川年仅23岁,正是风华正茂,年少有为之时,从此,一个天 ...

  •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罗生门”: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芥川龙之介与森鸥外.夏目漱石并称为20世纪初期日本文坛上的三巨匠. 森鸥外受哈特曼的美学影响,作品多为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风格,夏目漱石则秉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用来抨击明治社会的庸俗丑恶,作品多为尖锐的 ...

  • 《桔子》:救赎芥川龙之介的微光,文学上的自我突围

    芥川龙之介 <桔子>可以称为芥川龙之介小说创作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的文学作品多以历史小说为主,多取材于古代故事,倾向于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罗生门><鼻子>就是这 ...

  • 罗生门——最懂人性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带你一起看清人性!

    罗生门——最懂人性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带你一起看清人性!

  •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与黑泽明的“斗笠”

    --谨以此文纪念黑泽明诞辰一百周年 原载<文景>杂志2010年6月号 黑泽明(1910-1998)不仅是"日本战后最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也是20世纪下半叶亚洲最具世界性 ...

  • 芥川龙之介诞辰129周年:《罗生门》“真相的迷失”与现实困境

    3月1日是作家芥川龙之介诞辰129周年,这位作家在35年盛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 芥川死的时候枕边搁置有圣经.遗书与遗稿.他死于"精神绝望",无法通过艺术完成个人灵魂的救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