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茶(2)逐渐被人遗忘的黄山绿牡丹,你还记得吗?
徽州的茶(2)逐渐被人遗忘的黄山绿牡丹,你还记得吗?
司马狂/文
清末,谢正安、余干臣、胡元龙等徽州先贤,改良徽州茶叶的制作工艺,创造出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两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名茶,扬名立万,为后人敬仰。但,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徽州,也有人步了谢、余、胡的后尘,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绿茶——黄山绿牡丹。
汪芳生,歙县溪头镇上黄英坑人,家里世代都是茶农,在茶校毕业后,进入歙县茶叶公司工作。1986年,汪芳生根据徽州乡人捆扎干菜的行为,突发灵感,设计出一种将茶叶用麻绳捆扎起来造型的创新茶叶制作工艺,而因为捆扎起来的茶叶,形似牡丹花,最终命名为黄山绿牡丹。
黄山绿牡丹,用的是明后雨前的黄山绿茶,类似于天平猴魁的生叶时间段,但会比猴魁的茶叶略早一些,且由于乡人们会在明前先采摘黄山毛峰,故而黄山绿牡丹选用的茶叶会比毛峰大,但比猴魁小。加上汪芳生老家所在的大谷运一带,自古就是歙县最核心的茶叶产区,由于当地独有的高海拔和山区气候,使得原叶品质本就是上乘之选(关于大谷运一带,下次会专门介绍,记得关注),这绿牡丹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这些年,黄山绿牡丹逐渐被人淡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做毛峰都来不及,更不要说做绿牡丹这种耗费时间的茶叶。黄山绿牡丹制作工艺中,第一步也是茶叶炒青,但炒出来之后,需要一根一根的将茶叶理好,然后用麻绳捆扎起来(这绳子大可放心,就是类似杭州千张包的那种白绳子,或许不是麻的,姑且这么叫吧),接着将扎好的茶叶翻转过来,这就有了绿牡丹的形状。不过茶叶梗那突兀出来的部分可不能忘记剪掉,否则就不好看了。花型出来之后,就是传统的炭火烘焙,这当中,一根一根的理条真的是耗费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在研发出黄山绿牡丹之后,汪芳生还研制出过海贝吐珠、花芯牡丹等一系列的相关产品。当时很多外国人愿意花费巨资购买他的代理权,都被他婉言谢绝,为的是黄山茶农的利益。后来,汪芳生担任歙县科技实验站站长,在全县范围内免费将其制作工艺教给歙县的茶农。所以歙县名流以“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来赞誉他!
身为歙县人,孩提时代依稀有绿牡丹这个词的印象,但对于其具体的制作早已经淡忘。昨天,有幸在本家林芳妹妹那里看到这朵奇异的绿色牡丹花,这才有了刨根问底,临时在《徽州的茶》这个系列里加了黄山绿牡丹,文章中的茶叶实拍源自方林芳,感激不尽!同时也要谢谢武阳小芬姐第一时间提供的绿牡丹制作过程中的照片,一并在此谢过。还有微信好友“红太阳”女士第一时间告知汪老事迹,并帮我核实其老家,也在此谢过。我对于歙县的茶比较熟悉,诸位有其他区县小区域的茶叶相关信息,也可以一并告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