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七这一天,思考两个日本人的死

在朋友圈看到抗日纪念相关的话题,才注意到又是7月7日了。我在这一天,看完了夏目漱石的《心》。日本的文人和文学似乎总是离不开死亡的。

先附上小说的简介吧:
“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
那么,先生到底因何而死?至少我看完之后,并不同意简介所言“设计使好友自杀,遭受良心和道义谴责”云云。
还是先说,K因何而死?K多年以来的信条,是“精进”,并且对先生的耽于男女之情,表示同情、恻隐与轻蔑;因为,“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
在K因爱情而觉得“自己是个懦弱之人,为此深感羞愧,现已迷失了自己,不知如何是好”时,不得已向先生求助。而先生以“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这句话,反复回应K,大概使K更加陷入自我否定吧。与其说先生“设计使好友自杀”,不如说是K的信念与情感的冲突实在无法调和——就好比《三体》里那些物理学家自杀的理由一般——毕生为之奋斗的信念崩塌了,无法重建。
虽然很快,先生就和K独自默默爱恋的房东的女儿订了婚,但显然,这对K的信念重建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用小刀割断颈动脉,鲜血溅射那么远,自我了结的意志很坚定。K在遗书的最后说,“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
先生是孤独的、寂寞的。好友K死后,他的确因自己的行为不够君子,而遭受良心和道义谴责。他心怀愧疚,不想让妻子知道这种愧疚和关于K的感情的隐情——隐瞒妻子使他更加孤独,并且认定自己活该孤独寂寞,在“我”认真探寻他的经历时,自觉不配解除孤独与寂寞。我甚至觉得,先生并不介意对妻子以外的人诉说好友K这件事本身,只是他不希望、也不能接受,自己因此被理解、失去孤独与寂寞。
先生亦多有思考好友K的死因,并最终得出令自己不寒而栗的结论:
最后,我怀疑他是由于像我一样孤独寂寞得不行才突然采取最后措施的。这又使我不寒而栗——一种自己也同K一样走在K走过的道路上的预感,开始不时风一般掠过我的胸际。
关于将好友葬在杂司谷,小说里这样描述:
K生前我常和他一起去杂司谷一带散步,K很喜欢那里。记得我半开玩笑说过:“既然那么喜欢,死后就把你埋在这里。”
事实上,那么喜欢杂司谷的,或许是作者夏目漱石先生也说不定,他病逝后,就葬在那里——但他那被捐赠的大脑除外,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