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古天地】和田地区博物馆文物信息(一)

1-1 草编篓

夏至商代早期(约公元前2070—前1500年)

高21厘米、口径17厘米

征集

和田博物馆藏

整体呈圆筒状,器壁略弧,圜底。

口部盖有灰黄色毡布并用黄色毛绳捆扎,并附带有提梁。

篓内还残留有1个完整的黍饼和一些黍饼碎末。

根据器形、工艺以及功用,推断这件草编篓应出自克里雅河下游地区,非常可能出自克里雅河北方墓地。

1-2 毡帽

夏至商代早期(约公元前2070—前1500年)

高34厘米、帽缘直径22厘米

征集

和田博物馆藏

此毡帽以米白色厚毡制成,上部略尖,帽檐一周用红色毛线竖向锁缝,帽檐下两侧各穿缝一根粗毛绳系带。

帽上缝缀约六圈红色的合股毛绳。

帽前部左右各缀一只伶鼬,两鼬的头部并垂于帽前。帽左侧插四支羽饰。

毡色单纯,毡质平均、厚实,显示了较高的制毡水平。

该毡帽与罗布泊小河墓地墓主所戴毡帽完全相同,是该文化人群生活在和田地区的见证。

2-1 于阗文“清福买奴”木牍

唐代(618—907年)

长19.7厘米、宽10厘米、厚1—4厘米

出自和田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件木牍上写有2件关于人口买卖的于阗语契约,后者是涂抹遮盖前者之后写上的。

前面的契约记录了于阗人维杰里花2500穆立向盼福里购买了1名叫泉儿的女子。

后面的契约记录了于阗男子清福向拔伽百姓遮加勒以1400穆立购买名为炫彩的女子及其儿子阿尤勒。

这2件契约是为数不多的确知属于唐朝初年的于阗语文献,反映了当时于阗国奴婢买卖的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2 红陶人像

唐代(618—907年)

通高14厘米、通宽5.8厘米

策勒县达玛沟区域采集

和田博物馆藏

为泥质红陶,手制,形象为1对相拥的男女,男子腿部蜷曲缠于女子身上,用针剔手法表现出二者的面部和毛发,男性须发卷曲,女性面带微笑,与约特干地区出土陶俑在技法上一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