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度使制度,它见证了唐朝的兴盛和衰落

说起节度使,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唐朝,想到安禄山,想到安史之乱。

其实节度使并不是唐朝才有的,它起源于北周,后面的朝代一直延续使用。

但是在唐朝,它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当时国家、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节度使制度见证了唐朝的兴盛,也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一、节度使的起源

如果想深入的了解节度使,必须要了解当时的两个制度,一个是均田制,一个是府兵制。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荒芜的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府兵制:即中央设置军府,军队中的士兵从老百姓中挑选而来,闲时负责耕种,战时召集到一起,其实跟现在的民兵差不多。

节度使一开始的职责非常简单,就是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军事统帅,负责军需调动、管理屯田和军事、防御的军队首领,权限仅局限于军队,相当于现在的军区。

二、节度使的发展

当时唐朝军事制度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行军”向“镇军”转变。

唐太宗时期,唐朝拥有当时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再加上唐太宗英勇善战,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国和漠北诸部高昌国。至唐高宗时,国土面积扩至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达到唐朝历史最大范围。

但是随着唐太宗去世,周边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开始不断袭扰唐边境地区。

于是,唐政府变唐太宗时期的军事进攻战略为军事防御战略部署。

而当时全国近四分之三的兵力集中在了关中地区,面对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兵队伍,唐政府疲于应付,为保证战斗力,政府主要兵力需要从关中地区向战事频发的边疆转移。

只有在边境军镇驻守常备军,才能防范来犯之敌。因此府兵制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政府需要一批职业军人来代替初唐的府兵。

当时还有一个社会背景是,随着唐高宗、武后时代的发展,唐朝人口急剧增多,均田制也逐步失去意义,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唐政府给予节度使地方征兵权,府兵制变成了募兵制,各地可以在本地招聘士兵,同时也减少了当时流民和逃户的问题。

这样唐朝不仅减少了军费开支,还解决了士兵招募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边境的稳定,为唐朝初期的和平安定起到了积极意义。

后期发展过程中,改革的连锁反应逐步显现。

战争需要大量的边军,而几十万的边军队伍后勤保障工作靠政府调拨显然来不及,于是财政大权又交给了节度使。

再后来,随着战事的增多,唐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从天宝中开始,唐政府将一道置“节度使与采访使”各“一人”的体制,改为由藩镇节度使“一人兼领之”的体制。

就这样地方行政权力也全权交予节度使管理。

唐代的节度使兼任了度支使、转运使、处置使、经略使、安抚使、采访使等职务。

实现了在地方的财政权、行政权、军权的三大统一,这其实也是在长期的局部战争下所必然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三、节度使的没落

地方大权被节度使掌握后,他们就有了独立的资本,这和一方诸侯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到了唐朝后期,政府羸弱,而节度使则到了大权独揽的地步,中央政府在重要事情安排上都要听从节度使意见,甚至皇帝的任命,唐肃宗就是在西北各地的节度使支持下才继位的。

唐朝之后,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力达到顶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节度使。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节度使。所以赵匡胤即位后,随即“杯酒释兵权”,把兵权从开国功臣的手中夺了过来,又削减了节度使的财权和行政权。

最后,将节度使的权力全部架空,仅仅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

元朝节度使制度彻底废除。

(0)

相关推荐

  • 登叔谈史║帝国荣耀的开创者,忆一代天骄杨坚大帝!

    曾记得某日,我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叫小阎,他丈夫是陕西西安人.西安,即中国人的圣都长安. 当小阎和我聊天谈起西安时,不知为何"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稼轩的这首名句突然的进入了我 ...

  • 关于八旗制度和旗人的那些词语——浅谈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代著名的军事社会制度,它最早起源于东北女真人的狩猎习俗,清太祖努尔哈赤最初起兵时以黑旗为帜,后来又将其分出红旗和黄旗两支分支,形成了黑.红.黄三旗. 随着努尔哈赤对女真部的统一,其军队扩充 ...

  • 从相关案例浅谈自首制度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 是惩罚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关于自首的认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容易产生分歧,本文从几个案例着手,尝试厘清自首制 ...

  • 刺史改为州牧,浅谈州牧制度对东汉灭亡的直接影响

    东汉后期的混乱直接开启的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三国时代,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混战的情形至今还为人所津津乐道,<三国演义>用了一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总结东汉末年混乱的 ...

  • 浅谈匈奴一族在历史上的兴盛与衰亡

    中国的历史,尽管浩瀚绵长,仅文明史就璀璨数千年.但是,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受限于疆域广阔.民族众多.文化差异等诸因素,几乎没有真正统一的时期,大多时候都呈现出南北分裂的格局.中部和南部,基本上以汉族为 ...

  •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浅谈中国的丧葬制度和礼仪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 ...

  • 从分封到郡县:浅谈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文|历史时刻录 图|来源于网络 西汉初期:分封.郡县两制度并存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改分封为郡县,自此郡县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为何要被郡县制所替代?分封制有那些 ...

  • 浅谈唐朝男性的服饰变革,衣着同现代男装相似

    "伪娘"文化如今才有?答案否定,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原贵族的男性们就开始"娘化",衣着华丽.浓妆艳舞.举止娇柔,堂堂男儿,却比不上女儿身的"木兰&quo ...

  • 浅谈明代的监察管理制度,及其优点与弊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一直如火如荼,客观地说,个人精力具有有限性,但是权力又具有排他性,因此二者彼此纠缠,在混乱的年代,曾经以杀伐的方式进行角逐,此后则以制度的方式不断的调和. 到明代时, ...

  • 唐朝时期的回纥和回鹘是一回事吗?浅谈回纥的起源与壮大

    "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这首诗是唐朝花蕊夫人写的<宫词>诗,诗句中提到了"回鹘",回鹘在中晚唐历史上的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