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度使制度,它见证了唐朝的兴盛和衰落
说起节度使,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唐朝,想到安禄山,想到安史之乱。
其实节度使并不是唐朝才有的,它起源于北周,后面的朝代一直延续使用。
但是在唐朝,它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当时国家、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节度使制度见证了唐朝的兴盛,也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一、节度使的起源
如果想深入的了解节度使,必须要了解当时的两个制度,一个是均田制,一个是府兵制。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荒芜的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府兵制:即中央设置军府,军队中的士兵从老百姓中挑选而来,闲时负责耕种,战时召集到一起,其实跟现在的民兵差不多。
节度使一开始的职责非常简单,就是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军事统帅,负责军需调动、管理屯田和军事、防御的军队首领,权限仅局限于军队,相当于现在的军区。
二、节度使的发展
当时唐朝军事制度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行军”向“镇军”转变。
唐太宗时期,唐朝拥有当时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再加上唐太宗英勇善战,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国和漠北诸部高昌国。至唐高宗时,国土面积扩至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达到唐朝历史最大范围。
但是随着唐太宗去世,周边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开始不断袭扰唐边境地区。
于是,唐政府变唐太宗时期的军事进攻战略为军事防御战略部署。
而当时全国近四分之三的兵力集中在了关中地区,面对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兵队伍,唐政府疲于应付,为保证战斗力,政府主要兵力需要从关中地区向战事频发的边疆转移。
只有在边境军镇驻守常备军,才能防范来犯之敌。因此府兵制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政府需要一批职业军人来代替初唐的府兵。
当时还有一个社会背景是,随着唐高宗、武后时代的发展,唐朝人口急剧增多,均田制也逐步失去意义,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唐政府给予节度使地方征兵权,府兵制变成了募兵制,各地可以在本地招聘士兵,同时也减少了当时流民和逃户的问题。
这样唐朝不仅减少了军费开支,还解决了士兵招募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边境的稳定,为唐朝初期的和平安定起到了积极意义。
后期发展过程中,改革的连锁反应逐步显现。
战争需要大量的边军,而几十万的边军队伍后勤保障工作靠政府调拨显然来不及,于是财政大权又交给了节度使。
再后来,随着战事的增多,唐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从天宝中开始,唐政府将一道置“节度使与采访使”各“一人”的体制,改为由藩镇节度使“一人兼领之”的体制。
就这样地方行政权力也全权交予节度使管理。
唐代的节度使兼任了度支使、转运使、处置使、经略使、安抚使、采访使等职务。
实现了在地方的财政权、行政权、军权的三大统一,这其实也是在长期的局部战争下所必然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三、节度使的没落
地方大权被节度使掌握后,他们就有了独立的资本,这和一方诸侯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到了唐朝后期,政府羸弱,而节度使则到了大权独揽的地步,中央政府在重要事情安排上都要听从节度使意见,甚至皇帝的任命,唐肃宗就是在西北各地的节度使支持下才继位的。
唐朝之后,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力达到顶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节度使。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节度使。所以赵匡胤即位后,随即“杯酒释兵权”,把兵权从开国功臣的手中夺了过来,又削减了节度使的财权和行政权。
最后,将节度使的权力全部架空,仅仅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
元朝节度使制度彻底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