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读 | 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

2021年5月24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全国中老年网联合发布了《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

蓝皮书研创团队延续往年的工作,在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指导下,推出全国康养20强市和100强县榜单。在2020年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康养蓝皮书”更关注不同康养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环境如何对康养产业进行方向引导和市场培育,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康养项目或康养区域,分析案例特征、吸收先进经验,最终形成《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

根据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态势,本报告梳理了康养产业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康养旅游业由于人员流动的限制在疫情暴发期内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其他康养领域在疫情暴发期及消退期纷纷开辟线上产品或渠道,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报告同时梳理了康养产业的不同资源类别与业态形式,发现康养产业的格局逐渐成形,呈现以各区域康养资源为基础,康养旅居、运动、疗愈、研学等业态向资源依附的聚集现象。研究认为,在政策及资本市场密切关注扶持的环境下,康养产业具备可观的市场前景和发展速度,将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康养大数据团队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2000多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进行资料收集与实地走访,围绕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完善国内省、市、区(县)等各级康养政策库、康养项目库以及康养指标数据库。在大量的政策和项目数据基础上,报告揭示了国内不同区域的康养产业发展特征,各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康养产业,整合区域环境、资源和政策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项目或养老体系,呈现欣欣向荣之势。报告认为,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概念火热但实践缺乏,未来需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关注科技的转化与革新,培育发展本土康养品牌。

本年度蓝皮书重点关注2020年国内各地的康养政策发布,总结国家康养产业的六大发展趋势,涉及康养产业的业态融合、技术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结合时间视角,追溯国家康养政策发展路径,提出康养基地筑台,康养地产先导、康养旅游示范、康养医疗支撑的产业发展总态势。“土地”政策是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康养用地政策从规划用途、多主体供应、优化审批等多方面为康养项目营造便利环境。“养老”政策也关系着康养产业的发展动向,报告从国家养老政策发布内容与发布机关入手,分析养老政策的议题与形式的变化趋势,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政策经验,以此推动国内康养产业在养老政策的指引下更高效有序地发展。

报告从产业层面上解读康养产业新形势与新热点。康养休闲农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迎来发展新机遇,市场需求潜力激发,经营模式产品多样化,但仍需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改造、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依靠科技推进转型,推进康养休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康养项目中,借用药用植物营造康养景观,将康养概念渗入项目细节是未来康养项目的发展趋势;以我国丰富的传统草药文化为基础,融合西方先进的自然疗法,推动国内康养产业景观配置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康养蓝皮书”从产品、开发模式、发展历程等视角,对养老社区、康养旅游、康养农业等康养产业前沿产品选取成熟案例进行分析,从不同区划层级探析本区域的康养产业发展、康养品牌培育历程,为其他区域开发康养产品、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之路。

通过网络大数据调研,蓝皮书对我国康养产业近年来的重要会议活动进行标准化梳理和分析,解读了康养会展的广泛性、持续性、开放度、吸引度、传播度和重视度。同时对备受关注的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等主题领域进行业态梳理和产业发展分析,研究报告得出中医药与温泉康养项目形式多样,呈现出向大型度假综合体发展的趋势;康养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善于发挥区域文化功能,避免项目同质化严重、核心吸引力不足的窘境,推动康养项目发展各具特色、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01

我国康养业态近年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蓝皮书指出,产业业态,即产品及服务通过何种方式完成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是向确定的消费群体提供确定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达成经营目标的手段。康养产业业态,是指康养市场供应商向康养消费人群提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消费人群通过使用康养产品或体验康养服务而实现“健康、养生、养老”目标的手段。自康养产业市场快速拓展以来,国家对康养产业的培育和扶持不断推进,出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推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开展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作、公布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及营地名单,从各个业态类型都创建示范基地或示范实践点,对康养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康养产业逐渐形成以康养旅居、运动康养、疗愈康养、研学康养等为主的多元化业态分布的结构,各业态的开发模式和消费客群趋于稳定成熟,在2020年经历疫情以来的发展各有特点。

1

旅居康养发展趋于稳定

旅居康养是服务于养生保健和休闲度假的具有复合功能的康养产品,使消费者通过休闲度假或旅居的方式实现健康养生的目标。根据旅居康养产品的类型及提供的服务,按旅居时间可划分为候鸟式旅居、社区式旅居,这两类旅居方式在康养资源利用、康养业态开发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从康养资源和康养场景角度,可划分为田园旅居、疗养旅居、文化体验旅居以及依托长寿自然资源旅居等方式。

从出行时间与旅居时间长短看,候鸟式旅居为随着惯常居住环境的四季变化而前往气候条件更为舒适的区域进行旅居,包含暖冬旅居康养和避暑旅居康养。冬季康养旅居目的地以滨海型的海口、三亚或山谷型的攀枝花等城市为代表,因纬度或地形因素这些南方城市冬季气温较高、环境舒适宜人;夏季康养旅居典型区域有西南高原型、东北平原型以及环渤海低山丘陵型,主要以昆明、六盘水、哈尔滨、大连、青岛、秦皇岛等城市为代表,这些城市在避暑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旅游休闲体验和旅居服务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现,发展避暑旅居的态势较强。候鸟式旅居的特征是季节性强,更强调旅居康养的休闲度假功能。社区式旅居则指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与地产结合,开发建设旅居社区与其他生活配套设施,提供功能齐全的综合一体式旅居服务。社区式旅居在大城市发展较快,是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大部分社区式旅居产品还停留在开发地产提供住宅区等简单功能上,需要专业的旅居服务提供和设施配置。

按实现康养效果的方式和场景划分,旅居康养包括田园旅居、疗养旅居、文化体验旅居以及依托长寿自然资源如森林、海洋、温泉或其他特色资源旅居。第一类为田园旅居,通过整合村落的闲置宅基地或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原汁原味的“乡土”“民宿”文化,利用当前大力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契机,开发田园或民俗观光、乡村拓展运动项目、节庆民俗活动、农耕科普以及农村精品民宿等特色田园项目,使消费者通过亲近自然、体验乡土文化进而达到放松身心、促进健康的目的。第二类为疗养旅居,主要凭借疗养地所拥有的中医药资源、膳食资源或西医技术资源,将疾病治疗保健与休闲度假结合起来。中医药康养旅居以我国传统中医文化或中草药资源为核心,开发中医理疗、药膳养生、中草药种植、中医知识讲座等项目;膳食康养是围绕我国饮食文化打造素斋、养生茶汤、地方特色膳食等食疗餐饮,主要从饮食营养搭配入手调理身体的蛋白质或各类元素的营养摄入水平。西医护理康养旅居的发展基础是专业化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主要面向消费者提供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与咨询、医疗护理等多方面身体照护服务。第三类是文化体验旅居,以古城古镇旅居、民俗旅居和宗教禅修旅居等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建造观光、节庆、养心修行等不同程度的体验项目,从而满足消费者放松身心、获取知识以及精神升华等需求。第四类是发展相对成熟的依托长寿自然资源旅居,开发当地特色长寿养生资源,利用森林的空气、海洋的运动休闲空间、温泉的水浴理疗效果等,挖掘特色资源的康养效果,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主题康养体验,此类模式更为依赖当地自然环境及资源,难以通过人工打造。

2

运动康养成为康养新热点

运动康养是在康养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运动与旅游、医学相结合发展的一类重要业态,消费者通过日常休闲运动、运动旅游、运动康复方式达到健身、娱乐、诊疗等效果。运动康养领域按康养效果可分为健身运动康养、健美运动康养、娱乐运动康养以及医疗运动康养;从经营内容看,运动康养业态包含运动体育场馆、运动旅游小镇以及运动节事运营等。

消费者需求视角下,健身运动康养是消费者参与最广泛的领域,消费者在时间、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身体的物理运动过程,达到增强免疫体、强健体魄、促进心理健康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健美运动康养并非职业健美,而是在运动效果上与健身运动进行区别,消费者在通过运动达到身体技能健康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全身肌肉的匀称以及线条美感,这一细分类别的运动更受年轻群体的青睐。娱乐运动康养,更多指消费者对该类运动项目持有极大兴趣,注重运动过程中休闲、兴奋乃至刺激的体验,如钓鱼、狩猎、登山、帆船、滑雪等运动。医疗运动康养是运动与康复治疗相结合,以运动为辅助手段进行疾病治疗,目前在癌症、心血管病领域已有良好的实践效果;另一类是通过康复设备或服务,缓解身体疲劳,让运动损伤、生产损伤等得到更快的修复。

市场供给视角下,运动康养业态为以上各类运动项目提供相应的场所和服务。运动体育场馆包括健身房、体育馆或运动类俱乐部等,是最常见的提供健身或娱乐运动的场所,前期进行场所租赁、设备配置以及搭建专业指导团队,投入较大,运营中主要通过会员制赢利。运动旅游小镇,也称体育旅游小镇,以特色运动目的地、体育赛事或体育文化为核心资源,聚集地产企业或投资机构注入资本,又吸引来体育企业、旅游企业参与运营。国家体育总局已在2017年初步选定96个体育小镇作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性试点,开发模式如主题赛事型小镇、运动休闲型小镇,以“专业赛事节事运营或引入全年龄段可参与的运动业态 大众休闲体育旅游”的模式运营;运动康复型小镇,依托专业医疗设施资源,向游客提供专业运动康复诊疗及指导服务。运动节事运营通过策划观赏型或参与型的大众业余运动赛事等,吸引大众消费者参与,塑造运动节事品牌,从而通过与各类赞助商、转播方合作获取盈利,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泥泞跑或观赏娱乐性较强的哈尔滨冰雪节等。

3

疗愈康养发展持续升温

疗愈康养面对处于亚健康状况、常见病、老年病、伤残或手术治疗恢复期等人群,充分发挥各类疗愈方法和疗养因子的功效,取得健康状况改善、病症缓解的效果。疗愈康养不包含专业的临床治疗,强调遵守自然疗法,用不干预身体自然运作的方式来增强身心自愈的能力。疗愈康养活动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的疗养方法,可以按环境或资源类别分为中医药疗愈康养、森林疗愈康养、温泉疗愈康养、园艺疗愈康养。

中医药疗法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外治或内治等治疗途径向消费者提供预防疾病、强身健体或医疗保健等服务;外治方法主要为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熏洗等,通过各类物理或化学手段刺激皮肤、黏膜、肌肉等,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内治方法主要是结合中草药资源提供口服药剂或食品,如中药药膳、中药汤剂、膏剂、丸剂、散剂等疗养形式。森林疗法主要指利用森林环境(气候及地形条件、不同林分植物杀菌素、光环境、声环境、气压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等)的影响,开展森林浴等休闲游憩活动、在森林中食宿冥想以及森林康复锻炼等活动,通过压力状态的减轻实现改善身心状态的疗养效果。温泉疗法的主要形式是温泉浴,基于温泉水温高产生“热疗作用”以及泉水化学物质产生“康体养护作用”。温泉水中富含的硫化氢、氟、偏硼酸等多种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皮肤、原发性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均有改善功效。园艺疗法利用景观规划和园艺操作,综合视听嗅味触五觉进行环境场景营造,或使理疗者参与植物的栽培、护理、采收果实等园林流程,来缓解压力、增强活力、强化运动技能和提高社交能力。

疗愈康养的经营业态主要表现在疗养院或疗养旅游景区。疗养院以物理治疗为主要手段来改善病人健康状况,具体疗法表现为食疗、环境疗法、运动疗法等,主要面向患轻度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强调医疗康复功能。国内早期疗养院主要是事业单位或是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医疗福利,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民营疗养机构也逐渐发展,疗养院逐渐向大众开放,疗养院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以医疗康复为主的基础上逐渐拓展其他保健、休闲功能。疗养旅游景区主要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或特色资源,将治疗与观光休闲相结合;依托当地森林、中医药或温泉等特色资源,开发相应的观光、洗浴、休闲运动等体验项目,配套酒店、购物中心等设施建设,主要面向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各年龄阶段人群,更强调疗养旅游的度假休闲、保健养生功能。

4

研学康养发展趋于回暖

何莽认为,康养是对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拓展过程。生命的长度和自由度受人体的健康程度和寿命影响,而生命的丰度则更多由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及不断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层次所决定,研学康养是文化素质提升、思想精神升华的重要学习休闲活动,是实现心灵康养效果的重要业态之一。

研学康养的主要经营形式即研学旅游,研学旅游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旨,以一定的修学资源为依托,以特定的旅游产品为载体,以个人的知识研修为目标的市场化专项旅游项目。按修学资源类别与个人研修目标区分,研学旅游模式大致可分为研学户外营地和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户外营地指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和环境,通过自然景观观光、野外生存、探险体验等方式,提供课程学习、线路游览、食宿接待等服务,丰富研学者的自然相关知识,培养研学者的野外生存技能、心理素质以及合作能力。研学旅游基地指能为研学者提供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的优质单位,此种旅游基地规模较大,主题性较强,如特色文化类、农业类、工业类和科技类等不同研学类型,具有教育、观光、娱乐、接待等综合功能。文化类研学旅游以本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以及教育为资源,通过参观历史遗迹、访问高校、体验传统或少数民族特色的技艺和节庆等活动形式,提升研学者对各地文化的认识理解,激励研学者艰苦自强的奋斗精神。农业类研学旅游由农业研究型和田园体验型构成,农业研究型依托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研究院、农业示范园等进行参观、讲解等农业科普教育活动;田园体验型以农庄或田园综合体为载体,以旅游体验活动为主,让研学者参与农业生产、交易、手工制作、餐饮等活动,在体验中获取农业知识与劳动经验。工业类研学产品指参观工业城、高新技术园区或企业、国防科工园区等,具有较强的知识学习性。科技类研学产品主要指通过科技手段对研学内容进行展示,凭借VR、AR、3D或4D等高科技手段向研学者提供观看或体验服务。

02

攀枝花、秦皇岛等城市位列康养强市20强,县域康养氛围更加浓厚

蓝皮书指出,目前,国内康养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股热潮。一开始资源禀赋就比较好的城市,率先抓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先机,加强对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引进,利用众多传播广阔的渠道进行招商引资,在区域内形成了强有力的康养竞争优势,成功入选2020年康养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见表1)。

通过评价计算,总体而言,主要康养强市仍然位列榜单之中,尤其是以攀枝花、秦皇岛等为代表的具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探索出了符合各自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的正确道路,成为康养业态中举足轻重的重点城市。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晋的城市,如江西宜春和广西贺州等,自身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如今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之下,开始从传统的旅游业或农业经济转变为发展康养经济,在政策方面表现为关键性的、持续性的支持,在项目方面表现为投资金额大和具体落实成效快。因此,在本期的康养强市评选中,它们脱颖而出,入选榜单之列。

此外,蓝皮书通过更加精细化的处理,采用加权打分的方法,最终所得出的康养可持续发展能力100强县(名单见表2)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且每年的遴选工作都是基于当年最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完善、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因此入选的区县真实代表了当前国内走在康养产业发展前列且具有足够的潜力的区域,名单具有动态变化性。

而通过对康养强县名单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入选名单的区域大多具有以下特征:县域康养产业发展基于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等小范围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因此,相对于更高级别的行政单位,县域康养氛围更加浓厚,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03

我国康养产业发展的三方面趋势预测

未来康养产业走向何方,各地方政府、社会企业有了大概的方向,但是具体的发展情况和逻辑仍然是众说纷纭。项目组基于广泛的调研实践和数据搜集,通过对康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的分布和重大康养项目的具体分析,蓝皮书作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测。

1

市场导向型康养产业成为主流

从康养百强县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北京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和云南省的交界地带,海南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除北京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外,其余百强县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优越,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稀有性。项目组认为北京周边地区及长三角地区突破资源条件限制成为康养百强县密集分布地区,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导向。

北京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在生活方式上更加追求健康化、绿色化、科学化,向往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空闲时间较多,康养旅游的需求旺盛。面向北京周边市场和长三角的康养需求,相关企业纷纷投资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目的地康养项目,带动当地康养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满足该类群体的健康养生需求的周边康养旅游度假产品将受到市场欢迎,市场导向型康养产业成为主流。

2

局部小气候区域带汇聚康养产业

在发展康养产业的区域中,部分地区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率先在局部小区域内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康养产业,而随着产业进程的推进,这些区域的康养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产业知名度不断提升,对相关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因而能够产生较为可观的效益。在这样的条件下,邻近地区和相关康养产业受其影响,会逐渐选择在此类型地区周围发展康养产业,希望利用原有产业的知名度,带动自身的长足发展。以攀枝花地区的康养产业发展为例,该地区气候独特,康养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攀枝花市借助自身的自然条件,以养老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率先推动当地康养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当前,攀枝花市已成功打造“阳光花城”的养老产业名片,养老产业发展良好,不仅具有较高的康养知名度,而且为该市带来良好的效益。在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的影响下,该地区附近区县也不断推进康养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不断在其附近集聚。可见,攀枝花市的康养产业有力地带动了附近地区的产业发展。在未来,局部区域康养产业会进一步发挥其对产业的汇聚和吸引作用。若局部小气候区域下的康养产业发展状况较好,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和汇集,实现以该区域为中心的康养产业的集聚发展。

3

新型科技运用将成为未来康养产业发展新方向

2019年9月,东北亚博览会首次设立了康养产业馆,来自国内外的先进康养产品设备参与展览。医疗康养设备、远程医疗、人民健康工程、健康体检、保健食品、康养旅游、适老产品等一众先进的康养高科技产品开始成为康养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37]。以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基础和发展引擎,康养科技有望在教育科研和医药服务领域提升区域康养产业竞争力水平。目前,秦皇岛等地将康养科技融入农业,打造优质食品供应链,而在上海等地的养老院中,适老化产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发展较为迅速的是海南博鳌等地,在国家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的利好政策之下,成功引进了一批国际上先进的康复医疗仪器设备,广泛开展医养科技相关交流讨论会议,成为优质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新型科技将在康养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2020年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

一、疫情下康养产业发展

二、2020年康养业态多元化趋势

三、资源依托型康养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

四、后疫情时代的康养产业展望

Ⅱ分报告

2.2020年全国各地康养产业政策调研与分析报告

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康养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4.中医药康养基地发展报告

5.国内康养会展区域分布与影响力报告

Ⅲ评价篇

6.2020年中国区域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报告

Ⅳ专题篇

7.国家康养政策的发展路径与“十四五”康养产业发展态势 

8.康养用地政策:打开产业项目的“立足”之门了吗? 

9.国家养老政策发展历程与国外养老体系借鉴探析 

10.药用植物在康养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1.云南省成为南亚、东南亚健康休闲养生旅游中心探析 

Ⅴ案例篇

12.阳光花城,康养胜地:攀枝花市康养发展历程研究

13.2020年广东省温泉康养业态报告

Ⅵ比较与借鉴篇

14.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区休闲与养老模式探讨——以日本为例

15.基于RMP模式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研究——以日本Mokumoku农场为例

后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