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秘传神方』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疽
[原文]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其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痈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
成既疽发于肠胃,正可剖而洗之,不待其痈肿而呕脓也。虽热上熏阳明,烂流络,至于头痛,亦岂无药?况其时疽尚未成,痈尚未发,去其烂菌,自无后患。惜乎成之不遇也。
[白话文]齐国侍御史成,自述头痛,淳于意诊他的脉说:“你的病太重了,不能治疗。”说完就出来了,单独告诉他的弟弟昌说:“你哥哥得的病是疽,内发于肠胃中间,过5天就化痈而肿大了,过8天将要吐脓身亡。”成果然8天后死了。
成的疽发在肠胃之间,可剖开洗,不等痈肿长成而呕吐脓液。他的病热虽然已经上熏阳明,腐烂脓水已流至络脉,以至于发为头痛,怎么会没有药来治疗?况且当时疽尚未形成,痈还没有发,可去其腐烂之处,自可以治疗。只可惜成没有遇见我。
气 膈
[原文]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病意诊,切其脉,告曰:“气隔病,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病得之少忧,数乞食饮。”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一日气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
此病主在心,周身热,宜养心,不得专下气。下气虽效,强制力耳。意之言曰:“烦闷食不下,则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既知心病而治气,未免自相矛盾,且不惧其强制之后而有反抗力乎?世以香散下降治肝气,终至愈发剧,亦犹此耳。
[白话文]齐王小儿子病了,召见淳于意为其看病,淳于意切脉诊病后,告诉齐王:“王子得的是气隔病,此病可使人烦躁,不能吃东西,经常呕吐涎沫。”开了下气汤给患者,1天后气下了,2天病人能吃了,3天后病人痊愈了。
此病病位在心,浑身热,治疗宜养心,不得多用下气的药物。下气的药虽然有效果,但只是强用力而已。我的意见是:“烦闷吃不下去饭,是络脉太过,络脉太过则血从上出,血从上出的难治。”已经知道是心病而专用下气药治疗,有些不妥当,不惧怕下气药的后劲。历朝历代多用香散之类下降治疗肝气,最后越来越重,就是这个道理。
涌 疝
[原文]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蹶入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切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
意之言曰:“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既知其热,投以火齐汤,以热攻热虽得法,若热加增,由中下而上涌将奈何?其得溲也,亦幸矣哉!
[白话文]齐国的郎中诊过循的病后,别的医生都从蹶入中针刺,淳于意诊病后说:“这个病是涌疝,使人不能正常地大小便。”循说:“已经有3天不能大小便了。”淳于意开方火齐汤,病人服用1剂后可以小便,再服1剂后可以大便,3剂之后疾病痊愈。
淳于意说:“右手脉象大而数,脉象数者是中下焦有热。”既然知道内有热,再用热药,用热攻热虽有效果,但是热性大,则中下焦延及下焦后果严重。循能够痊愈,真是万幸。
热 病 气
[原文]齐中御府长信,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暑汗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此水气入腠理,针天柱骨可愈。意不用针而用汤,幸汗出,否则必成紫云疯。若谓失治一时,即转为寒热。殆膜视耳。若依脉法:“热病阴阳交者死。”则信万不致此,因信汗,肌能排泄水气,伏寒不致内陷也。
[白话文]齐国的御府长信,冬天的时候受王命出使楚国,到莒县阳周水的时候,莒的桥梁破旧不堪,信还是驾车辕,想渡过河,不料马受惊了,信就坠到河里。当地官员闻讯前来救信,信出水后,衣服湿透,感受寒邪,身热似火。至今在夏天的时候不能受凉。淳于意为其开方逐热,1剂后汗大出,再服1剂则热邪去,3剂后病痊愈。此病是水气入于腠理之中,针天柱骨可愈。意不用针刺而用汤药,幸而汗出,否则就成紫云疯了。如果治疗不当,可转寒为热。如果依照脉法:“热病阴阳交者死。”则信的病就不能好转,因为信排汗了,肌肤就能排出水气,寒邪不至于内陷。
风瘅客脬
[原文]此难于大小便,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溺如故。意之言曰:“脉大而躁,大者膀胱气也。躁者中有热而溺赤。”又切其太阳之口,“湿然,风气也”。予尝以白蝴蝶花根煎汤饮,见效。考意火齐汤,用附子、肉桂、大戟、大黄、汉防己、车前子、防风,此岂可常用,意何恃为绝技也哉?
[白话文]本病大小便排出不畅,小便黄赤。淳于意给予患者火齐汤,1剂后大小便就通畅,再服1剂病就好了,大小便正常。淳于意的话是这样说的:“脉象大而躁,大是因为膀胱中有水气,躁是因为有热,所以小便黄赤。”又切其太阳口脉象“有湿热之邪在里面”。我曾经尝试用白蝴蝶花根煎汤给病人服用,效果良好。我考证火齐汤方药有附子、肉桂、大戟、大黄、汉防己、车前子、防风,此类药不可常用,淳于意又怎能凭借这些方药作为他的绝技呢?
肺消瘅(即肺气热)
[原文]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极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络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此先病肝,后病肺,继之以灸,复饮半夏燥烈品。然苟大补元气。如漆叶青散,非不可治。第须久服,缓不济急耳。
[白话文]山跗病,得此病的患者常大怒。之所以知道山跗是病,是因为淳于意诊其脉,得知肺气热。齐太医治疗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且让患者服用半夏丸,患者即泄泻,腹中空虚,又灸其少阴脉,这时肝病已经严重,如果灸则可损害人体之阳气,所以给病人服用半夏丸。后3天发狂,是因为肝络有络属乳下阳明,但是络脉已绝。治疗上开阳明脉,阳明脉损伤,病人可狂走,肝与心相离甚近,所以说5日病情可加重。根据此可知此病先为肝病,后为肺病,先用灸,再用半夏丸等燥烈的药物,纵然可以大补元气。不过像漆叶青散的药物,不是不能用,但是不能久服。
积 瘕
[原文]瘕与癥异,癥坚而瘕软,癥以血为之,瘕以气为之也。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浮合也,是脾气也。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后溲血死。按此若经吾师治,必不令其瘕之自溃溲血而死。意盖仅能诊脉决死生,而不能治病也。脾去而人不致死,瘕破而肉不致痛,此理彼犹未知耳。
[白话文]瘕与癥不同,癥坚硬而瘕柔软,癥为血病而瘕为气病。齐国的中尉满如病了,少腹疼痛,淳于意为其诊脉,其脉象小且弱,偶尔还有浮合,是脾气。右手脉象有气且紧小,是有瘕气,小便便血病情严重。这个病人如果是我老师看,必然不让其便血而死。淳其意仅能诊脉判断病情,但不能治病。脾气绝人不至于死,瘕破而肉不至于疼痛,这个道理是大家都知道的。
回风(又名内风,俗名酒膈)
[原文]阳虚侯相赵章,病得之酒。众医皆以为寒中,臣意诊其脉,曰:“回风。”回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法曰:“五日死。”而后十日乃死。因其人嗜粥。中脏实,故过期。师言:“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按此若翻胃,可用桑榾柮(即桑枝拳曲处)煎汤服。或服葛花,若吾则以针刺胸背,散其酒气,内风自平。
[白话文]阳虚侯的相赵章,饮酒过度得病,好多医生都说是寒中,淳于意诊他的脉后说:“这是回风病。”所谓回风者,是指吃饭的时候将食物都吐出来不能下咽,淳于意说:“5天后病人死。”10天以后病人死了,主要是赵章爱喝粥,五脏不虚,所以多活了5天。老师说:“体质好的可延期死亡,体质不好的人可先期死亡。”
按照描述这个病好像是反胃病,可用即桑枝拳曲处煎水给病人服用。或者服用葛花汤,如果是我则用针刺其胸痛部以散酒气,则内风可自平。
风 蹶
[原文]济北王病,得之汗出伏也。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阳气尽而阴气入,阴气入张,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疾已。药酒尽三石,何信用之坚。如不饮酒,则此风终不愈矣。可知医虽良,须病者服从耳。或实有可治之质耳。
[白话文]济北王有病了,汗出不畅。淳于意为其诊脉,是风气致病,阳气虚而阴气盛,寒气居上而热气居下,故而胸满。可用药酒治疗,喝300升后,疾病可痊愈。
药酒需服用300升,病人没有坚持。如没有坚持,则这种风病终生不愈,可知虽然医生好,但是病人也要听医生的话,或者说有可治的资质。
气 疝
[原文]齐北宫司空命妇,疝气客膀胱,虽于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臣意谓腹之所以肿者,厥阴之络结小腹也。厥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厥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按意治病,纯用火齐汤,所谓得意佳作也。不知此病之愈,得力在灸。以厥阴病,灸厥阴脉,一灸而络舒。吾之攻灸,有鉴于斯。
[白话文]齐国北宫司空的夫人,疝气侵犯膀胱部位,小便色黄,再感受寒邪而见小便失禁。别的医生都以为是风邪入侵肺部,针刺其足少阳经脉。淳于意我认为腹部之所以肿,是因为厥阴的络脉结于小腹部。厥阴气太过,则脉结动,脉结动则腹部肿胀。我灸她的足厥阴肝经,左右各一次,病人小便失禁症状消失,小便清晰,小腹也不疼了。再给病人服用火齐汤,3天疝气散了,本病可痊愈。按照淳于意的想法治疗,都可用火齐汤。不知此病他能治愈,是因为灸法。厥阴病,灸厥阴的经脉,针灸后络脉舒畅。我之所以研习灸法,也是受此影响。
热 蹶
[原文]济北五阿母,自方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即三壮也)。按之无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也。大醉者,至于四肢发风斑,或腹下脓疮累累。若用泻剂,中气愈虚,长热不退。刺其足心,以泄内热,诚捷诀也。予愿师事之。
[白话文]济北有个五阿母,自己诉说脚热而烦躁,淳于意告诉她:“你得的是热蹶。”于是针刺其左右足心各3次,如果按之没有出血,则是病好了。此病是因为饮酒过度所致。大醉的人,有的表现为四肢发风斑,有的表现为腹下有好多脓疮。如果有泻下的药物,则中气就越来越虚,热不能退。针刺其足心可泄内热,实在是便捷有效的方法。我愿意向他学习。
呕 血
[原文]济北王女子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同法。(法当春呕血死也)病内重,毛发色泽,脉不衰。脾可割可补,故脾虽伤而毛发色泽脉不衰。惟大忌呕血,大忌流汗。医遇此症,贸然进药者多矣。吾愿举是以晓之。
[白话文]济北王有个女子叫子竖,带着剑跟随济北王去厕所。王离去,子竖在后,王差人去叫她,她仆倒在厕所里,呕血而死。得此病的人如果流汗也是一样的结果。病情严重,虽然表面上看一切还好。脾可割可补,故脾气虽伤而毛发光泽,脉也正常。但特别忌讳吐血和流汗。医生遇到这种情况,贸然用药的多,我举这个例子以示警戒。
龋齿(一名蛀齿,缺朽也)
[原文]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食后宜漱口,为保齿秘诀。况卧时受风,风将内袭,即醒而咀嚼,使风聚而不散,齿故先病,至于缺朽。苦参子涩敛,漱之用风解而齿固,此牙科丹方之一也。
[白话文]齐国中大夫得了龋齿病,淳于意先灸其左侧的阳明脉,再用苦参汤漱口,每日3升,5~6日后,病好了。此病是由于感受风邪在睡觉的时候或者是开口的时候,或者是由于吃完饭不漱口。吃完东西后应漱口,为牙齿保健的秘诀。再有,睡觉的时候感受风邪,风邪可内侵;刚醒的时候就吃东西,使风气聚结在一起,所以牙齿先受邪而得病,进而发展为腐朽,漱口可解风邪并坚固牙齿,这是牙科的常用方药。
通 乳
[原文]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砀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硝石(芒硝、石膏),一剂出(便也)血,血如豆,比五六枚。(莨砀今无买,可用穿甲代之)肠胃内燥,血气不流行,是以无乳。饮以硝石,则热降而燥润,瘀去而新生矣。医生多治标而不知治本,如治无乳,则仅通乳而已,必不顾其余病。若治至出血,病家且将大咎医生。由是医生多用酬方,有宿疾者,永不可去。中国医途,可见一斑矣。
[白话文]菑川的玉美人,生了孩子后没有母乳给孩子吃。召淳于意前去,淳于意去后用一撮莨砀药,用酒冲服,就有乳汁了。复诊她的脉象,脉象躁,躁是因为病还没有好,可再用芒硝和石膏,1剂便有血排出,血像豆子大小,5~6枚。肠胃内干燥,气血不能流通,所以没有乳汁。服用芒硝和石膏,可降热润燥,活血化瘀。现在有好多医生只知道治标而不知道治本,治疗无乳病仅仅是通乳而已,而不知道治疗其他的疾病。若治疗出现出血,病人大多都埋怨医生,因此医生多用随意应付的方药,如此则有旧病永远都不能治愈。中国的医道,由此可见一斑。
伤 脾 气
[原文]齐丞相舍人奴,病得之流汗数出,灸于火而以出见风也。望之杀然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当至春。隔塞不通,不能食饮,法于夏,泄血死。众医以为大虫,不知其伤脾气也。医不能望色,即不能辨证,自并生死不能决矣。若再诀治,势必加剧。若此症众医以为大虫,必投泻药化虫药无疑,故成伤脾。否则流汗见风,病在皮孔,何至伤及脾气哉。且伤脾不比伤肺伤肝,况当能食,治之尤易。乃知其病而无方,则亦何贵乎有名医。不惟舍人不幸,当时病者亦皆不幸也。
[白话文]齐国的丞相舍人奴,得了流汗多的疾病,用火灸后可以外出活动,看上去全身发黄,黄为脾土的色,土不胜木。到了春天的时候,木气不通,不能吃东西,到了夏天的时候,必然泻下血液而死。别的医生都以为是得了虫积病,不知道是伤了脾气的原因。医生不能望色,就不能辨证,就不能判断病情。如果再治疗不当,病情就可加剧。按照别的医生的看法认为是虫积病,必须用泻下的药物,就更伤脾气。汗出见风,为皮肤毛孔的疾病,何至于泻下伤及脾气。况且伤脾不比伤肺和伤肝,病人能吃东西,治疗起来就容易得多。只知道得了什么病而没有相应的治疗方,就不是名医。这是病人的不幸。
蹶上为重
[原文]菑川王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痛渐已。寒水有反激力,足以使热从上出。针刺有温泻力,足以使风从下泄。下泄则心懑除,上出则头痛止,不用汤药,盖亦可治病也。
[白话文]菑川王得了病,主要是因为洗头后头发没干就睡觉了,患者表现为身体困重,尤其是脚部,头痛,身热,烦躁不安。淳于意用冰水敷在病人头部,同时针刺足阳明的经脉,左右各3处,病情好转。冰水有反激力,使热从上出;针刺有温泻力,使风邪从下泄。风
邪下泄病人就不烦躁了,热从上出病人头都不疼了,不用汤药也可以治疗。
腰 脊 病
[原文]宋建,弄石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臣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冲及腰部以下,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服之,十八日所而痛愈。又曰:不亟治,痛即入濡肾,及其未舍(居也)五脏,急治之。病方今客濡肾(即肾外膜濡湿也)此所谓痹也。柔汤即阳和汤,流畅血脉,化滞去瘀,此汤肆中人皆知,何经十八日始愈?因阳数止于九,九九相生,则阳复矣。吾谓吾师有胆,仓公有识。
[白话文]宋建搬石头没有搬起来,又放下去了。傍晚的时候腰背部疼痛,小便不能排出。淳于意望诊看他的色泽,太阳色干,肾冲及腰部以下大约1/4的地方没有光泽,大致就了解了病情。淳于意给他服用柔汤,18天后就不疼了。又说:“如果不及时治疗,病就可以深入肾脏,等病未到五脏的时候及时治疗就行。当时宋建的病只是到达肾外膜,只是得了痹病。”柔汤就是阳和汤,能通畅血脉,活血化瘀,此汤药人人都知道,为何18天才好?是因为阳数止于9,18天后阳气可恢复。我说我的老师有胆,仓公有识人的本事。
月事不下
[原文]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腰脊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故月事不下,肝脉弦,出左口,此由欲男子而不可得也。即窜以药,旋下痛已。吾师有四物女宛丸,专治女病。意药当不外此。可笑众医以此症为寒热,吾不知其用常山、柴胡、草果仁乎,抑同鳖甲,龟胶乎?
[白话文]济北王有一个侍女叫韩女,腰痛部忽感寒忽感热,医生就认为是得了寒热病,淳于意诊脉时发现是肾脏有病。所以经血不能排出,肝脉弦出于左手脉象,此病主要是由于相思。就立即开方给病人服用,一会儿病人就不疼了。我的老师有四物女宛丸,专治妇科病,淳于意用的药应该与四物女宛丸差不多。可笑的是别的医生都以为是得了寒热病,我不知道
他们是不是经常用常山、柴胡、草果仁之类的药物,还是常用鳖甲和龟胶之类的药物?
蛲 瘕
[原文]临汜里女子薄吾,病蛲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动貌)。臣意饮以芫花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于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其色泽者,中脏无邪气及重病也。凡寒湿虽居阴,亦喜外出。蛲成于寒湿,其性亦然。故遇芫花引吐而大出,众医以此病为寒热笃,当死不治,可笑也无。
[白话文]临汜里有一个女子叫薄吾,得了蛲瘕病。蛲瘕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大,皮肤黄色粗糙,按上面似乎有东西在动。淳于意用1撮芫花水煎后给病人服用,病人排出蛲虫,依上方用药30天,病就好了。蛲虫病是因为感受了寒湿之邪,寒湿之邪不能发散,化为蛲虫病,其皮肤呈黄色,主是要因为脾虚。寒湿之邪属于阴邪,所以病人喜欢外出。蛲虫的形成是因为寒湿之邪,所以遇有芫花催吐就排出来了。可笑的是其他医生都认为寒热病者,按此治疗病人可有生命危险。
饱食疾走
[原文]齐淳于司马食马肝,食饮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臣意告曰:“为火齐米斗饮之,七八日而当愈。”饱食疾走,震动肠胃失其分泌,故泄数十。以火齐化其积滞(见上),以米斗润其谷道,经七日一来复,自能愈矣。或谓米斗可治回风,回风之状,饮食嗌辄后之(即泄也)(见上)。此方勿轻视,因试见效也。
[白话文]齐国有一个姓淳于的司马吃了大量的马肝,吃的很饱,又见有酒来,就赶紧跑去,随即快速奔跑,到家的时候泻了十几次。淳于意告诉他:“服用加用斗米的火齐汤,7~8天就可以好了。”吃饱后运动过度,震动肠胃使其失去正常的分泌,所以泻下十几次。用火齐汤化积,用米润胃肠道,经过几天后,病情就可以痊愈。也可以用斗米治疗回风病,回风病主要表现为吃完饭就泻下。不要小看此方,每次用都有疗效。
伤肺溲血
[原文]齐中郎破石,病得之堕马僵石上,肺伤不治。其人嗜黍,黍主肺,故不及期死。诊脉法曰:“病喜养阴处者顺死,喜养阳处者血死。”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不泄。按伤肺者必吐血,彼独溲血,由自静也。凡病肺最难治,吾师虽能割腹,不能剪肺,故肺伤者必不治。人言白及可补肺,可补痈痿之肺耳,非补堕伤者也。仓公不以汤药著,于病理脉理独详耳。
[白话文]齐有一个中郎叫破石,堕马后摔在一块石头上,伤及肺部治疗始终无效,这个人爱吃黍,黍主肺,所以就死了。诊脉的原则有:“如果得病喜欢养阴处的人是顺死,喜欢养阳处的人是血死。”这个人喜欢安静,没有烦躁,可以长时间的坐和睡觉,所以没有血排出。按理说伤肺的人多表现为吐血,这个人却是小便出血,是由于这个人喜欢安静。肺病最难治了,我的老师可以做腹部手术,却不能给肺做手术,所以伤肺的病难治。人们都说白及可补肺,它补的是肺痈和肺痿,不是外伤的肺病。仓公不用汤药,但是在脉理和病理上详细论述了。
中 热
[原文]齐王侍医遂(名也),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性重腻服之增闷),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便闭也)亟勿服,色将发痈。”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也’。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剂,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谓: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馋石。”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邪益著,邪所流行,为重困、于俞,忿发为疽。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此请用药石者鉴。
[白话文]齐王有一个侍医叫遂得了中热病。医书中有:“中热病如果没有小便的,不可以服用金石类的药物,因为金石药药性猛,如果病人服用就能便闭,所以不要服用。”遂说:“扁鹊说'阴石可以治疗阴病,阳石可以治疗阳病’。药石有阴阳水火之分,所以中热病,可以用性缓的阴石来治疗;中寒病可以性急的阳石来治疗。”意又说:“扁鹊所言极是,但是必须根据情况,医书上说阳邪在里,阴形应于外,不可用悍药和金石之剂。诊法上也有阴盛于外,阳虚在内,不可以服用金石类药物。”如果服用则可以使阳动,阴更虚,阳邪更严重,病邪侵犯的地方,出现困重等症状,甚者可以发为疽病。大约100天后,其果然有疽发在乳上,病深入缺盆而死。这就是慎用金石药的例子。
胁下大如覆杯
[原文]阳虚候,时(名也)病得之内,众医皆以为蹶。臣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予治一人,腹下坚痞,大如覆杯,不痛肿,惟气逆,病得之暮年纳妾。投以黄芪、熟地黄、党参,气下痞消,即此类也。
[白话文]有一个叫时的人得了病,别的医生都认为是蹶病,而淳于意认为是痹病。病人表现为右胁下肿大好像有一个杯子盖在上面,气喘,不能吃东西。淳于意给予病人火齐粥,食6天后,气下,改服丸药,又过了6天,病好了。我曾经治过一个人,腹部痞满,好像有一个大杯子盖在上面,不疼不肿,只是气逆,病因是病人在老年的时候纳妄导致房事过度,用黄芪、熟地黄、党参等药物,气下后痞即可消。
沓 风
[原文]成开方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风气,苦沓风三岁,四肢不能自开,使人喑,喑即死。酒后受大风,渐入于内,发热口燥,至四肢不能用,经络病矣。至于失音,肺气绝矣。酒有发酵力,最伤脑与肺,观此沓风,当知所戒。
[白话文]有一个叫成开方的病人,主要是因为饮酒过度后又受到风邪,得了沓风病,表现为发热、口渴、四肢活动不利、失音,病人不久后就死了。饮酒后感受风邪,入里后表现为发热口渴,甚至四肢活动不利,这就是经络病。至于失音是因为肺气绝。酒有发酵的功能,可伤脑与肺,看到这个沓风病的病案,就应该知道此病应戒酒。
牡 疝
[原文]项处病牡疝,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即上腹下坚痞大如覆杯是也)。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腰蹶寒,汗出多,即呕血死。牡疝之成,由肾气虚,劳力则汗出,肺气不能制,因呕血。凡成横痃者,亦牡疝之类也,第地位较牡疝为又下耳。戒之在色,人何忽诸。
[白话文]项处得了牡疝的病,牡疝一般长在膈下,上连于肺,剑突下坚痞大如覆杯。淳于意说:“本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从事体力劳动必呕血而死。”病人不听,腰部觉得很冷,汗出量多,不多久就呕血而死。牡疝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肾气虚,劳力过多就汗出,肺气不能制约,所以就发为呕血。横痃病,和牡疝是一病,发病位置为下耳部。此病病人需戒色,人们却往往忽视。
喘
[原文]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以上气当大董。”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后闻医矣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宴日,车步广志,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故年二十,是谓“易”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头痛目不明,湿重可知,阴虚亦可知。湿重之人,大可砭灸,惟阴虚则不可灸,况又病喘,灸固不宜。若以年龄拘,则世有下胎而灸,婴得不免者,将何说哉。
[白话文]文王气喘,头痛,视物昏花。淳于意心里想:这个不是病,主要是因为病人太胖,精气太盛行,所以气喘,不必治疗。脉法上说:“20岁的人,脉气应当表现为趋。30岁的人可以快步行走。40岁的应该多坐。50岁的人应当多睡觉。60岁的人应当深藏元气。”文王不到20岁,脉象就表现为趋,和自然规律不相符。后来听说医生治疗后病更重了,这是治疗错了。淳于意说:这是精气过盛而不是邪气侵犯,故按邪气侵犯治疗效果不好。应该调理病人饮食,让其活动筋骨以泄气,所以20岁的人不可用针灸。头疼而视物昏花,是湿重的原因,或者是阴虚。湿重的人可以用针灸治疗,但是阴虚的人就不可以。况且病人气喘,不能用灸法。如果单纯以年龄算,世上还有刚出生后就用针灸的,效果也挺好的,这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