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汇昆:修行,让心统一切

修行,让心统一切

文/金汇昆

上周二,大哥转发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但唯独你,爱我这废人》。大哥问我观点如何,当时我在和朋友谈事情,没有来得及回复,也没来得及读文章。直到第二天,也就是上周三,我才简单回复说一直在忙。“有闲了看看就好。”大哥这样回复道,溜了一眼文章,我圈出一句话,并把这句话看做是文章的灵魂。

“下一代人真正需要的,不再是物质的满足,是个人价值感,是情感愉悦度。”就是这句话,今天我把他发给大哥,算是对上周极简讨论的回应。这句话下面还有一句话,即“而通向这两者的必经之路,是学会建立亲密关系。”我很赞同上一句话,并把它作为文章的灵魂,而第二句话,我认为应该还有其他的道路,不一定就只有一条道路。

“个人价值感,情感愉悦度,它们是每一代人的需求。”我跟大哥说。

“这玩意儿做到太难了。”大哥说。

“不难。”我说。

“不一样的,绝大多数一辈子都没有体验过。”大哥的话是事实。

“生活在乡村,过着一线城市的精神生活就可以了。有的人生活在一线城市,过着乡村的精神生活。”但是我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苦苦挣扎是常态。”大哥又说了一句事实。

“既然是常态那就习以为常地悠然前行。”想了想,我回复道。

前几天,我写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的问题,一定要靠哲学来解决。在很多情况下,物质无能为力,或者物质最终会无能为力。”明人王阳明说:“心统一切。”心何尝不是一种哲学呢?心用在哪里,自己所期待的积极效果就会在哪里发生。

尽管已经写了好几段了,但这好几段依然是序曲。北大漆永祥教授曾经给我们授课时说:“从科举制度兴起到其被废除,一共是1300年的历史,有人统计过,在这1300年的历史中,中国古代一共产生过10万名进士。”漆教授说的这个数字让我感到很震惊,1300年,才有10万进士。但漆教授的下一句话让我对这10万人肃然起敬。他说:“无论怎么说,这10万顶起了中国1300年的历史,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进士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参与了中国的上层建筑。

由此,我在思考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或者说士大夫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或者,我们对这种精神的认识还不够。中国古代,因文化被大家所称道的并不多,王维、苏轼、王阳明、曾国藩,可做例举。他们被我们称道的核心,我认为是他们的哲学。如果把人生分为若干层级的话,他们一定在最高曾经。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的官位,而全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的存在与否已无需争论,关键是如何认识和使用好精神世界。重新回到开始的话题上,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相较,我认为后者更容易,自修即可。而物质的满足情况就太复杂了,很难做到,如果我们精神不满足的话,也很容易做到,只要我们精神满足就好。因此,精神决定着一切,即“心统一切。”

那么,精粹的士大夫精神就是当代人所需要的,有了这股精神,人才不会生妄念、邪念。当然,这种精神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人可能主动或被动地进入某种文化领域中,不同的文化领域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比如一个人认为官钱好并不代表别人认为官钱好,一个人认为哲学精神不重要并不代表别人认为哲学精神不重要。生活,终究是自己的。

个人价值感,情感愉悦度,它们是每一代人的需求。当代,或许更为重要。获得的途径,除了建立亲密关系外,还可以修行,让心统一切。

榷山

辛丑麦月(05.24)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