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11

198、玉鸟良渚文化高3.4厘米 宽4.6厘米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青色,整体近似扁平三角形,上端尖突,下端两翼舒展,正面尖端用浅浮雕和阴线琢出兽面图案,如将鸟嘴向下,犹如俯冲而下的飞鸟。

199、 玉鸟良渚文化长4.3厘米 宽5.3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黄色,有茶褐色斑点。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尖嘴,短尾,两翼外张,作振翅奋飞状,鸟眼微凸,重圈圆眼,背部微凹。背面有一对斜向钻成小隧孔。

200、玉鸟良渚文化长 2.6厘米 宽 4.7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白色,有浅青和茶褐色斑点。造型与前者略同,背部微凸,背面有两对小隧孔。

201、玉鸟良渚文化长 3厘米 宽 5.1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究所藏器呈白色,有浅灰和褐色斑点。器型与前者略同。

202、玉鸟良渚文化长 5.5厘米 宽 5.8厘米1986 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白色,有浅青色晶状斑。造型与前者略同。

203、玉蝉良渚文化长 2.2 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浅黄色。以凹凸的弧线刻划出眼、翼,线流流畅,对称和谐。皆面平整,留有割痕,钻有一对小隧孔。

204、玉猪形坠良渚文化高2.1厘米 孔径0.7厘米厚0.4厘米1984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 74号墓出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版坠为阳起石琢制,乳白色,扁平椭圆形。一侧有阔嘴,中间有一大圆孔,上端突起,横穿一小孔,可供系挂。造型宛如一头肥胖的小猪,形象可爱,

205、玉杖端饰良渚文化高4厘米 直径5.5厘米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白色,有红褐斑。圆台形,上端为平面椭圆形的凸榫,凸榫中间有长方形铆孔,铆孔中间穿一小圆孔至底部,榫头横穿一小圆孔。

206、玉杖端饰良渚文化高2.25厘米 直径3.6厘米至3.85 厘米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白色,圆筒状,上端略大于下端,呈弧凸面。中孔上端镶嵌青白玉质圆饼,是一件难得的玉质镶嵌器,在工艺上达到俏色玉的效果。

207、玉双孔管形器良渚文化长4.55 厘米直径 1.5厘米至2厘米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青色,圆柱状,一端略圆,一端呈椭圆形,有两个竖向铆孔,用途不明,可能用作端饰。

208、玉带钩良渚文化长7.7厘米 宽3.2 厘米厚2.4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浅青色,长方形扁平体,一端有圆孔,另一端线割成弯钩状,正面弧凹,两端微凹,均抛光闪亮。底面平整,留有清晰的弧线割痕。

209、玉带钩良渚文化长 5.9厘米 宽3.5厘米厚1.8厘米1972年浙江省桐乡县屠甸乡金星村出土浙江省桐乡县博物馆藏器呈黄褐色,有黑条斑,长方形扁平体、一端钻有圆孔,另一端线割成弯钩状,内壁有弧线形割痕,表面抛光,底面略显粗糙。

210、玉纺轮良渚文化直径 4.2 厘米 孔径 0.7厘米 厚0.5 厘米1982 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东山1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玉纺轮由浅黄色带褐斑的阳起石软玉制成,半透明。扁平圆形,外缘不大圆整,中有偏于一侧的对钻圆孔,孔壁有旋纹和台痕。器表光素无纹,背面有弧线切割痕五道。玉质滋润晶莹

211、玉纺轮良渚文化直径 4.3 厘米 孔径 0.6厘米 厚0.9 厘米 杆长 16.4厘米1987 年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白色,圆饼状,中穿一圆孔,出土时一根青玉圆杆穿在其中。圆杆上端旋切成锥尖状,在尖端处对钻一小横孔,便于穿系和悬吊,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质带杆纺轮,仅见此一例,这对了解纺轮安杆方式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212、玉半圆形饰良渚文化通高4.2 厘米 底宽6.9厘米 厚0.4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黄褐色,有灰白色筋状条斑。四件一套中的两件,正面微弧凸,光素无纹,背面略凹弧,较粗糙,未抛光,斜向钻有三对小隧孔,用于穿缀。

213、玉半圆形饰良渚文化通高3.5 厘米 底宽5.8 厘米 厚0.3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浅青色,有深绿色斑点。四件为一套,玉料,大小相同。从出土位置均位于头骨上方推断,应是冠上的饰件。器如半圆,底边平直。正面微弧凸,背面相应内弧凹,斜向对钻三对隧孔,用于穿缀。正面以浅浮雕琢成兽面纹,重圈圆眼,椭圆形眼睑,眉心刻云雷纹,宽鼻,大阔嘴,脸面上端琢刻成冠顶状。

214、玉半圆形饰良渚文化高4 厘米 宽6.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该器呈半月形,土黄色,属透闪石软玉,玉质较差,背面内凹,其左右两边各有一对斜钻隧孔,做穿缀用。正面有浅浮雕和阴线细刻相结合方法琢刻成的羽冠神人兽面纹,系传世品中见到的最完整的图案,与反山12号墓琮钺上所刻大致相同。此器神人和兽合为一体,兽眼在人的双肘内侧,下为兽足,呈锋利爪状。人的五官及四肢均用浅细密集的阴刻线组成,刻工精致、细巧。此饰件系1951年在苏南征集,出土地点不明,因长期浸蚀磨损,正面花纹已部分模糊不清。

215、玉串饰良渚文化玉管长 2.7 厘米至3厘米直径1厘米至1.1 厘米小璜通高4.2 厘米 宽6.3 厘米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白色,玉管上有茶褐斑。由12颗小玉管和1件小玉璜串挂而成。玉管均光素无纹。小玉璜正面微弧凸,雕琢简化神徽,除省略神人双手和下肢外,头戴羽冠的神人和兽面纹雕琢精细,背面平整。璜的下端两角各钻一小孔,与玉管可以串连系挂。

216、玉串饰良渚文化球形珠直径 1.2 厘米大腰鼓形珠直径 1.6厘米 长 2厘米管直径 0.6厘米 长1.4 厘米锥形坠直径0.8至1.2厘米 长2.6厘米1978 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1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器呈灰白色。由牛鼻孔球形珠1、对穿孔腰鼓形珠12、对穿孔管4、锥形坠1,共计18件组成。

217、玉坠饰良渚文化长2.5 厘米 宽1.4 厘米1982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9号墓出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坠由阳起石琢制、湖绿色。形如小甲虫。上端有系,中有小穿孔,两面在两条弦纹之下,以边侧为中线,各刻一组以椭圆形凸面作眼睑,圆圈为眼,横凸块为鼻的兽面纹。

(0)

相关推荐

  • 第1292篇  中国还有没有更久远的其它文明(2)

    X图1 资料照片: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续) 稍后不久,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中也露出了文明的曙光.1986和1987年,在浙江余杭县的良渚遗址群中,先后发掘了反山和瑶山两处遗址.前者是人工筑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浙江部分1

    璜形玉饰跨湖桥文化 上∶长2.9.截径0.9厘米下∶长6.2.截径1.1厘米 浙江省萧山市跨湖桥遗址出土,现藏于萧山博物馆.2件.绿褐色,叶腊石质.一件为扁圆形弯管,有一弯曲贯通的穿孔;另一件为窄条弧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浙江部分2

    冠状玉梳背良渚文化 上∶高2.15.宽2.7.厚0.2厘米下∶高2.78.宽6.35.厚0.45厘米 浙江省余杭市后头山遗址21号蔡出土,现藏于余杭博物馆.2件.沁为鸡骨白色,有黄色土沁.两件同出于一 ...

  • 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度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21-01-07文章出处:浙江文物网作者: 一是开展土地出让前的考古工作.协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审核出具57宗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块出让前无须考古意见,完成34宗地块.面积逾380万平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1

    201.白玉镂雕蟠龙带板 明早期 铊尾长7.6厘米 宽4 厘米 大长方带板长6.4 厘米 宽4 厘米 小长方带板长4.3厘米 宽1.8 厘米 桃形带板长 4厘米 宽,3.5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1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1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2

    20.玉鸟形佩红山文化高2.4厘米宽2厘米1973年辽宁省阜新县石戈乡台吉营子村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玉鸟青白色,形体较简略.圆头前伸,展翅,方尾.无细部加工,腹面光滑微凸起. 21.玉鸟形佩红山文化左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3

    40.玉兽面纹圭龙山文化长 17.8厘米 宽4.6厘米 厚0.8厘米1969 年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白色斑和乳白色浸蚀.体扁平,原器中部断为两截.背端平直,磨制光滑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4

    60.玉鳖江淮地区原始文化长 9.4厘米 高4.6厘米 宽 7.5 厘米1987 年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 4 号墓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玉质灰白色,分为上腹甲和下腹甲,上腹甲呈圆弧形,背中有脊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5

    80.81玉冠状饰江淮地区原始文化上长7.2 厘米 下长6.4厘米 厚0.4厘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谷庙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藏玉料呈灰白色,器面有局部钙化现象.体扁平.正反两面用阴线刻划出兽面纹,线条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6

    100. 玉块马家浜文化大∶直径4.5厘米 厚0.4厘米 小∶直径 3.5厘米 厚0.5 厘米1974年江苏省常州市圩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器由黄褐色玉髓制成.扁平圆形,如环而有一缺口,断面均作椭圆形,通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7

    120.玉璧嵩泽文化直径3.5 厘米 孔径1.4厘米 厚0.2厘米1974年上海市青浦县嵩泽遗址出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壁呈湖绿色,扁平圆形,用火山碧玉制成,器表磨制光滑,穿孔系用单面钻,此件出土于 ...

  • 中国玉器大全(原始社会)8

    138.139.140. 玉琮良渚文化高8.8厘米 射径17.1厘米至 17.6厘米孔径4.9厘米1986 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