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 | 融堂先生钱时述略

人在光风霁月中

——融堂先生钱时述略

作者:钱忠

钱时(1174-1244),浙江淳安蜀阜(今威坪)人,南宋理学家、诗人、著名教育家。武肃王十三世孙,字子是,号融堂,枞阳始迁祖烈公的堂叔。钱氏《流光谱家传》云:“吾家自武肃至先生凡十三世,以勲名显者,代有其人,而以理学著,自先生始。”因枞阳吴越钱氏十八世祖礼七公(为十三房分支之始祖,举洪武庚午科,官刑部主事,殁,孙宜人遗腹生一子,曰诲公,再传至二十六世钱澄之)也名钱时,世人常因田间先生与融堂先生的诗词和治易成就,将礼七公与融堂先生混淆了。此亦为笔者撰此文意图之一。

求学 坐占城一瓣香

融堂先生幼时即负盛名。众人许之以神童,史载“奇伟不群”。奇在何处?先生祖父觷公始迁淳安,与兄峃同起义兵,破倪从庆、管众诸贼。高宗遇袭,兄弟二人勤王,功成皆补承信郎,进保义郎,分别封惠显侯、惠济侯。先生父辈四人皆以科第显,举族恩宠至极,风光无限。然先生不屑世俗儒生之见,绝意科举,穷其一生而就明理学。据说先生豁然悟道后,如醉醒梦觉,心融神化。稍长,出门证道,于慈溪拜谒大学士杨简。二人晤面,又生一奇:“目击而道存,一言与之契合。”杨简逢人便大赞“严陵钱子是人品甚高”,遂收归门下并书“融堂”二字相赠,故世人称钱时为“融堂先生”。

授徒 百年融老是吾师

先生既得杨简真传,即为陆九渊再传弟子,得“心学”正脉。一时名声大噪,访学求道者不绝。嘉定甲戌(1215年)科状元、同为杨简弟子的袁甫,上奏朝廷迁建师祖陆九渊象山精舍并改名象山书院时,心服于融堂先生高才,聘为主讲。先生授讲于当时,可谓标新立异,其学说发明心性,议论宏伟精辟,闻者耳目一新,大获裨益。先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名震东南,四方贤士辐辏而至。新安、绍兴等郡守闻之,争相延请至郡学开坛。先生短暂为官后,寻辞乃归,著书讲学以终。融堂先生弟子众多,教育成就斐然:弟子吕人龙,景定三年进士,仕官承务郎,有《凤山集》行于世;侄钱竹间(字允文),咸淳九年进士,仕忠翊郎,历武冈县令,传其家学,为《首修流光谱》作序;弟子徐唐佐、徐梦高,同为咸淳乙丑年进士;钱瑞琮(字正叔,号南窗),宋咸淳中进士;还有钱庑(字登夫,号足山)等相继荣登进士,功成名就者不胜枚举。《淳安县志》将融堂先生与淳佑七年进士黄蜕、淳佑十年状元方逢辰、明代“三元宰相”商辂并称为“四大著名教育家”。明代程敏政在《教谕许君置酒藏书阁有怀融堂钱先生》一诗中赞曰:
登高元不为伤离,雨后溪山一倍奇。
野寺晴岚随画出,石林残照与诗宜。
醉呼豆荚供新茗,闲扫苔花读旧碑。
前辈风流谁复在,百年融老是吾师。

为官  先轸何尝是匹夫

“学而优则仕”,感佩于先生的人品才学,右丞相乔行简亲题“融堂书院”匾额以赠,并向宋理宗荐:“钱时夙负才识,尤通世务,田里之休戚利痛,当世之是非得失,莫不详究而熟知之,不但通诗书守陈言而已!”嘉熙元年(1237)二月,理宗召见“布衣”钱时,问以修身为政养兵恤民之要,先生条对敷陈剴切,皆圣贤之精微。帝大悦,特赐进士出身,以荐授馆阁秘书校勘,又召为史官检阅,修国史宏编。不久,出佐浙东仓幕。时浙东大饥,饿殍满壑,更有赴江自溺者。民之艰危如此,钱时直笔上疏:“陛下为民父母,推饥溺犹己之念,未闻何以处此;然陛下深居广内,日享八珍,民之利病,无由亲见,言者未敢以实,故犹未切于圣虑也。” 然疏入泥海,未果。遂以国史宏编未毕求去,后授江东帅属归里。帝惜其才,诏令严州守臣抄录先生著作,奉上御览。此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正如先生弟子吕人龙在《上融堂》一诗中赞曰:
直道人间未可孤,朝廷有意用真儒。
故将通鉴烦司马,不使春秋欠董狐。
握节米猪高节不,盗名齐豹得名无。
若商败狄鏖秦事,先轸何尝是匹夫。

著述  此夜融堂得月多

先生辞官归乡蜀阜创办“融堂书院”,是为淳安书院之始。先生著述等身,名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传世之作有《周易释传》20卷、《融堂书解》20卷、《蜀阜存稿》(又名《蜀阜集》或《蜀阜前后稿》)18卷、《学诗管见》1卷,另有《尚书演义》《春秋大旨》《四书管见》《两汉笔记》《冠昏记》《百行冠冕集》及《锦江杂著》等16部,计89卷,明《永乐大典》及清《四库全书》均有书目提要。又著钱氏《会宗谱》并序。明代淳安人徐贯辑《蜀阜存稿》载录先生诗近千首,与文共6万余字。《全宋诗》录有先生诗作,《宋史》有钱时传。先生实为南宋一代硕儒!

理学思想  身世空如水上沤

融堂先生所处宋代,因太祖皇帝立“以文治国,不杀上书言事之人”,故思想活跃,书院林立,学派丛生。先生的理学思想属于陆九渊“心学”一派,承象山(陆九渊)和慈湖(杨简)之余脉。但先生对于心体的“虚明澄然”,又用“空”来加以诠释:“空则心本洞然,万里昭徹,无纤毫凝滞也。方屡空所以庶几至于圣,则空空矣。命即此道也,逆此曰方命,复此曰即命,达此曰知命。有意理财务、植己私,安能受命乎?私意揣度,纵惑屡中,非明睿所照也,空则自明睿。”(《融堂书解》卷六)
在融堂先生看来,人之本性就是空,只有把自己完全置于“空”,澄然虚明、洞然无滞的状态,才能与天地万物契合;自然法则与道德原则一样,亦皆由我们的“本心”衍生而出,认识外界事物依靠本心,提高道德修养也依靠本心。先生其学发明心性,辨析义理,参错事物,曾言“本心虚明,纯然无间者”。(《融堂四书管见》卷三)又说“圣人之心,澄然如太空,如止水,未尝纤毫微动”。(《融堂书解》卷十七)先生学说直指本心,明心见性,闻者如醍醐灌顶,皆有所得,有如禅宗的顿悟。钱时说的这个“本心”,就是“一”。他曾说:“何谓一?曰由乎心,不明乎心而欲逐项正救,难矣。”(《融堂四书管见》卷八) “本心”乃初心,没有被外界蒙蔽、污染,它与天地万物共生,澄然虚明,洞照一切,一旦有了意念干扰,起心动念之间,遂失去了“本心"。所以他说:“天即吾心也,地即吾心也。"又说:“天地万物与我浑然一体,圣人身任化育之责,凡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即我也,非外物也。”(《融堂四书管见》卷十一)在钱时看来,万物皆一体,天人皆合一。这便是心学的高明之处,事不向外求,专注关照本心。
而欲达到“心通内明”和“自得耳”是有一定途径的。这个途径便是“敬”与“诚” ,换句话说,它是先生理学体系中的“方法论”。他认为内心持敬“则本心无弊,物我一体”,又说:“习俗虽异,见其倚衡,则是无时而非忠信笃敬也。举天地万物万变万化,皆我忠信笃敬之妙也。”(《融堂四书管见》卷八)内心持敬,能够感通天地,能够与万物融为一体,能够举天地万物万变万化,纤毫毕现,奥秘尽窥,简直妙不可言。诚则是不自欺。他在《融堂四书管见》卷十三中说:“诚者,己分当然之事,岂为人而诚哉?有一毫为人之心,即非诚也。故诚乃自成,而其道乃自道也,非有假于外也,我固有之也.....仁者,不失其本心之谓。苟诚矣,则纯明融一,一无所弊亏而已。成矣,故曰仁,成己固所以成物也。”由诚还可以唤醒本心之“仁”,从而达到无欲无求,“纯明融一"的境界。
明代学者程敏政在其《篁墩文集》中评论:“融堂钱氏,实得杨简之传,上宗陆子,其言渊以悫,其行硕以颛,真可谓百世士也。”黄宗羲也认为象山后学,“严陵一支,自钱融堂为盛”,并称先生为“豪杰之士”。此评是因先生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在其《蜀阜存稿》中就有多首哀叹民生之艰的诗篇。如《山翁岭》:
岁云暮色雪塞门,白发山翁病且贫。
鹑衣百结皮冻裂,旦暮拨雪寻草根。
催租暴卒打门户,妻子惊恐翁怖惧。
尽道长官如母慈,如何赤子投饥虎!
诗中字字句句泣血带泪,贫病交加的老人,风雪中寻草根果腹,又遇上了凶残如虎的官差上门催租。这是先生深切同情百姓的遭遇,替天下苍生鸣不平。融堂先生并非空谈心性义理的酸腐学究,而是要在社会实践中找回自己的本性,探求“人之为人”的终极意义,唤醒生命力量,启迪社会良知。

后记

去年底参加枞阳钱镠研究会会刊《陌上花开》编委会座谈时,主编钱王刚宗亲要求我们多研究家族文化,多出这方面的稿件。勉励我下点功夫深挖一下融堂先生钱时,而我这方面知之甚少,加上历史久远,资料全无,但家族事业,容不得我说不。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期间,族老奕珠给予了大量无私的帮助,在此致谢。结合手头资料,凑成此篇,谨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推介族中硕儒——融堂先生,并致以敬意!
融堂先生的诗词成就同样卓越不凡,本篇中所述甚少,一是篇幅所限,二来笔者诗词功力尚浅,意欲探究后再推一篇。在本篇中笔者有意用融堂先生自己或别人写先生的诗句作为主、分标题。为了便于阅读,现将相关诗作附录于后:
新亭薄暮
宋 钱时
读罢羲经笑倚空,蜀溪溪上蜀溪翁。
诗成断雨流云外,人在光风霁月中。
融堂对月
宋 钱时
蛮触封疆奈若何,天公老眼自驱磨。
六窗洞彻无遮障,此夜融堂得月多。
一斋夜坐
宋 钱时
尽觉山中日月长,何心更梦白云乡。
池塘夜滴梅花雨,默坐占城一瓣香。
吊钱融堂先生
明 乌斯道
哭罢麒麟几度秋,何人重赋我心忧。
词章谩似机中锦,身世空如水上沤。
今日修文应帝召,淳风接武独严州。
昔人曾挹慈湖水,倾泻桐江浩荡流。
本文参考文章与书目:
1、《枞阳钱氏八百年》 钱奕珠 编著
2、《南宋理学家钱时》 鲍艺敏
3、《融堂先生行实》 淳安县政协
4、《融堂四书管见》 钱时 著
5、《淳安县志》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