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63计划”:改变中国的科技战略

“863计划”的4位倡议者: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1986年2月,北京已悄悄地从寒冬中走了出来。

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王大珩走出会场,脚步匆匆地走向等候他的一辆老式伏尔加轿车。

王大珩坐在车里,他的思绪却还停留在刚刚结束的会议上。

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演说发表以后,国内各方面反响十分强烈。从1984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多次组织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分析、研讨、论证。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从表面上看,“星球大战”计划只是一个重点针对苏联军事威胁的战略防御计划。但就此计划囊括了大批新兴尖端科学技术这一点看,其间除了军事目的外,还有其深远的政治目的。美国试图通过“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促进国防科技的发展,进而带动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以确保美国在世界军事、政治、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换句话说,美国是企图利用“星球大战”计划在高科技领域独占鳌头,最终达到抢占21世纪战略制高点的目的。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各方面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对策上,却仍存在着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我们也应该搞。理由是,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谁能把握住高科技领域发展方向,谁就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机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以我们的国力来看,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发展高科技的经济实力。现在他们搞高科技,我们可以先搞短期见效的项目。等他们搞出来以后,我们也赚了钱,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利用他们的成果了。

这一类的会王大珩参加过许多次了。每参加一次会,王大珩的心中都会平添几分焦灼,增加几分沉重。

世界上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话题已经沸沸扬扬地炒了整整两年了。这两年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1985年中,整个世界几乎都行动起来了。各种各样符合或针对“星球大战”计划的对策、计划纷纷出台:日本首先出台了“科技振兴基本国策”,西欧十七国联合签署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及东欧集团制定了“科技进步综合纲领”,印度发表了“新技术政策声明”,韩国推出了“国家长远发展构想”,南斯拉夫也提出了“联邦科技发展战略”……

仅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这么多国家争先恐后地相继出台科技发展大举措,这在世界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85年也因此而成为举世瞩目的“星球大战年”。现在,当时间已经走到了1986年的时候,我们面对的问题仍旧是:我们怎么办?

这天,王大珩家来了一位重要客人,他叫陈芳允,我国著名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和王大珩都认为,虽然我国的经济实力目前还不允许全国发展高科技,但争取在一些优势领域首先实现突破则是有可能的。

今天,陈芳允就是专为此事来找王大珩商量的。他们说,没钱我们突出重点项目行不行?我们制定有限目标行不行?没钱我们少买几辆豪华轿车行不行?我们不坐进口汽车。坐我们自己的国产车行不行?

“能不能写个东西,把我们的想法向上反映反映?”陈芳允说。

“对,应该让最高领导了解我们的想法,争取为国家决策提供帮助!”王大珩突然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四学部委员联名上书,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1986年3月3日,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短的信:

敬爱的小平、耀邦同志:
首先向你们致敬!
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查阅裁夺。
我们四人的现任职务分别是:王淦昌(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芳允(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专职委员)、杨嘉墀(航天部空间技术院科技委副主任)、王大珩(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王大珩敬上
1986年3月3日
3月5日,邓小平立即作出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
随后,邓小平立即责成国务院有关负责同志具体落实。国务院很快会同有关部、委、院、所,组织了几百名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1986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至此,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公布于世。
这个计划根据王大珩等人提出的建议,采取了制定有限项目实行重点突破的方针,重点选择那些对国力影响大的战略性项目,强调项目的预研先导性、储备性和带动性,并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实行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原则。这是一个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解决国民经济急需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由于促成这个计划的建议的提出和邓小平的指示都是在1986年3月进行的,这个由科学家和政治家联手推出的名字“863”一下就叫响了。
被“863”改变的生活
在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上, 从“奥运地铁”, 到“人脸识别摄像头”;从生物塑料餐具, 到数字对讲系统, 其中诸多基于“863”计划成果转化的“中国智造”随处可见。
有人说, “863”计划无疑是共和国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之一。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恢弘, 更重要的是, 它冲破了中国科研课题“实验室循环”的怪圈, 迅速实现了产业化。
1991年3月, “863”计划实施5周年之际, 邓小平挥毫题词: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数年间, 产业化已成为“863”计划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成果的大量转化, 让“高科技”这个概念如同阳光、空气和水, 渗透进了每一个寻常百姓的生活。如今, 我们开着搭载了智能技术的汽车, 借着导航去到每一个想去的地方;我们足不出户, 通过电脑电视让天下大事了然于心;我们随时用手机查看一周甚至半个月的天气预报, 安排生产生活;我们利用互联网购买车票预定酒店, 出行一手掌握;我们用扫地机器人代为打扫房间, 解放我们的双手;我们在电影院悠然自得地观看3D影片, 感受视觉冲击带来的愉悦……虽然已经习以为常, 但我们的生活已确实都被这些曾经的先进技术改变了。随着产业化的加快, 一方面是升级换代的浪潮, 另一方面又是降价的风暴。高科技从未像近几十年这样恩泽过中国人, 高科技的概念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

来源:《中华传奇》 作者:马晓丽

(0)

相关推荐